20xx年全国研究生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试题(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开的协商会、座谈会、情况通报会就有287次,其中,中共中央总书记主持召开或出席的就有85次。 各民主党派中央、无党派代表人士向中共中央、国务院及有关方面提出建议260多项,各民主党派地方组织提出各项建议9万多项。 如关于三峡工程、耕地保护、两岸“三通”、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青藏铁路沿线发展、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制定和实施“十一五”规划等方面提出的建议,得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采纳。 材料材料2摘编自《光明日报》(1) 从“打橄榄球”和“唱大合唱”的形象比较中,说明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点。 (5分)(2) 我国各民主党派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如何发挥参政议政的作用。 (5分)36.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在这90年里,党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一九一七年的俄国革命唤醒了中国人,中国人学得了一样新的东西,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摘自《毛泽东选集》材料2最近,有一本名为《苦难辉煌》的党史专著,颇受广大读者欢迎。 在这部著作中,作者一再追问: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从最初的几十个人,仅仅经过20多年的发展,就打败了强大的对手,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历史给国民党很多机会,却只给共产党很少机会,但是共产党抓住了这仅有的机会,实现了中国革命的胜利。 这又是为什么。 中国共产党从几十人的小党发展到今天7000多万人的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从南昌起义后剩下不到800人到今天的威武雄狮,党和军队为何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筚路蓝缕,披荆斩棘。 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来自哪里。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力量来自哪里。 作者回答:我们拥有一批顶天立地的真人。 他们不为钱,不为官,不怕苦,不怕死,只为胸中的主义和心中的信仰。 摘编自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1) 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4分)(2) 结合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中国社会变革的历程,说明“主义”和“信仰”是怎样成为“力量”的。 (6分)37.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郭明义,鞍山钢铁集团矿山公司齐大山铁矿采场公路管理员。 几十年来,他照着雷锋那样去做,“把雷锋的道路作为自己的人生选择,把雷锋的境界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连续15年每天提前2小时上班,相当于多奉献了5年的工作量;连续20年先后55次无偿献血、捐献血小板,累计近6万毫升;连续16年为希望工程、工友、灾区群众捐款12万元,资助180多名特困生。 可是,他一家至今还是住在一间不过40平米的旧楼房里。 有人曾不解地问郭明义,你这么做究竟值不值得。 “如果发出一点光,放出一点热,能够换来孩子幸福的笑脸,换来他人生命之花的绽放,换来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和谐,这样的人生,我无怨无悔。 ”“给人温暖就是给自己幸福”。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30年来,郭明义就像一支火把燃烧着自己,也燃旺着志愿者和社会上更多人的爱心。 他8次发起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倡议,得到1700多人的响应;他7次发起献血的建议,600多人无偿献出15万毫升热血;他发起成立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俱乐部,汇聚了200多名志愿者;他发起成立“郭明义爱心联队”,从12人已经发展到2800多人,捐款40余万元、资助特困生1000多名。 郭明义的精神是一块磁石,在鞍钢、在辽宁、在全国吸引汇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爱心行动,为他人奉献、为社会分忧、为国家尽责,凝聚成巨大的道德力量,推进着当代中国社会稳定和谐发展。 郭明义的先进事迹体现了“简单中的伟大”。 摘编自《人民日报》(1) 如何理解“给人温暖就是给自己幸福”。 (6分)(2) 为什么说郭明义的先进事迹是“简单中的伟大”。 (4分)38. 阅读下列材料金融危机发生后,某些西方国家的政要、媒体经常发表关于中国的言论,有“独秀”或“救世”之说、也有“责任”之论……林林总总,用词翻新。 人们可看到一白一红“两张脸”:唱红脸者夸大中国的经济表现,动辄将一切不符合实际加诸中国,仿佛中国真的是世界经济的救世主。 唱白脸者却将国际金融危机,全球失衡等责任归到中国头上,无论是明“捧”实“压”,还是借“批”卸“责”,万变不离其宗的都是鼓噪“中国责任论”。 这既暴露出他们所谓“中国责任”的用心,也反映出其对“真实中国”的误解。 针对材料所反映的西方某些人士对中国的“捧”与“批”,谈谈什么是“真实的中国”以及中国的“责任”是什么。 (10分)参考图(如下)附: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答案】C【解析】 此题的出题角度是唯物辩证法,即华罗庚的优选原则说明要寻找粉笔长度的最适合值,防止过犹不及,也同样防止未达目标,所以本题充分表明了优选原则是坚持适度原则的体现,正确答案是选项C。 2.【答案】D【解析】 此题的出题角度是唯物史观中的社会存在考点,即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包括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三个组成部分,其中,生产方式是决定因素,最能集中体现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所以正确答案是选项D。 3.【答案】D【解析】在以货币为媒介交换的过程中,商品货币商品,商品生产者只有顺利实现商品到货币的跳跃,把商品换成可以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的货币,商品生产者才能生存下去。 即通过商品交换,使用价值才能转化为价值,具体劳动才能转化为抽象劳动,私人劳动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因此正确答案是选项D。 4.【答案】B【解析】列宁新经济政策表明列宁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发生了重大转变,对在俄国这样一个小农占优势的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又有了新的认识,标志着列宁找到了一条符合俄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选项B。 5.【答案】A【解析】农村根据地在中国长期存在和发展具有多方面的原因和条件,表现在:第一,近代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 这是农村革命根据地能够在中国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因此A选项符合题意。 第二,红色政权首先发生和能够长期存在的地方,往往是在那些受过大革命影响、曾经有过高涨的革命群众运动的地方,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奠定了较好的群众基础。 第三,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是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又一重要客观条件。 因此 B选项不符合题意。 第四,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党的领导及其正确的政策,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关键性的主观条件。 因此CD选项不符合题意。 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6.【答案】C【解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确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客观依据之一,就是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之所以将非公有制经济纳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中,是因为非公有制经济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经济成分。 其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在发展社会生产力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 对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活跃市场和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要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第二,还因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 C选项符合题意。 非公有制经济不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成分,因而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组成部分,因此选项AB的观点是错误的。 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占主体地位不是将非公有制经济纳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理由。 所以选项D不符合题意。 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7.【答案】A【解析】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的重大判断,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 它使我们学社会主义的认识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帮助我们自觉地把这一本质属性的要求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整体布局和奋斗目标的各个方面,更加清醒、更加努力地为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不懈奋斗。 因此A选项符合题意。 BCD选项都是从某一个角度说明和谐的重要性,都不全面。 8.【答案】A【解析】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 经营性文化产业的根本任务是繁荣文化市场,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 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 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在改革中贯彻“创新主体、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的方针,调动社会力量,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文化产业。 因此A选项符合题意。 9.【答案】B【解析】从1840年至1919年的80年间,中国人民对外来侵略进行了英勇顽强的反抗。 但历史的反侵略战争,都是以中国失败、中国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结束的。 从中国内部因素来分析,其根本原因是社会制度腐败。 因此B项正确。 经济技术落后是另一重要原因,因此C项排除。 军事战略错误、思想观念保守都不是反侵略失败的根本原因,因此不选。 本题重点抓住“根本原因”这个关键词,答案迎刃而解。 10.【答案】B【解析】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抗美援朝开始。 1953年7月,中美双方签订《朝鲜停战协定》,从此抗美援朝胜利结束。 抗美援朝的胜利打破了美国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 因此正确答案是B。 抗美援朝并未结束西方列强霸权主义的历史,A项错误;抗美援朝胜利实现了朝鲜人民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因此C项错误;赢得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对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是抗日战争,因此D项错误。 11.【答案】B【解析】法律权威是就国家和社会管理过程中法律的地位和作用而言的,是指法的不可违抗性。 法律权威的树立主要依靠法律的外在强制力和内在说服力。 法律的外在强制力是法律权威的外在条件,主要表现为国家对违法行为的制裁。 尽管法律权威不可能完全建立在外在强制力的基础之上,但必要的外在强制力,是树立法律权威不可缺少的条件。 法律的内在说服力是法律权威的内在基础。 如果仅仅依赖外在强制力,法律不可能形成真正的权威。 法律的内在说服力既来源于法律本身的内在合理性,如法律合乎情理、维护正义、促进效率、通俗易懂,也来源于法律实施过程的合理性,如执法公平、司法公正。 正是由于法律本身及法律实施具有这些内在合理性,法律才受人尊重,被人信赖,为人遵守。 因此选项ACD与题意不符,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 12.【答案】 C【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法律的指引作用。 法律的指引作用主要是通过授权性规范、禁止性规范和义务性规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