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至少有 6名学生各题的得分都相同”看出,应该以各题得分情况为抽屉,学生为物品。 得分情况有 3x3=9 种,即有 9个抽屉。 本题转化为 :已知 9个抽屉中至少有一个抽屉至少有 6件物品,得到至少有 9 (61)+1=46人。 【快速突破】采用最差原则,一共有 9种得分情况,令每种得分情况有 5人相同,那么再多 1人必然满足至少有 6人得分情况相同。 一共是 9 5+l二 46人。 8【 解析】 C。 设总价为 M,钢笔单价为 x,圆柱笔单价为 y。 大盒的金额变化为 M8x+l0y+2x,小盒的金额变化为 M10y+8x。 置换后总价相等, M6x+10y=MlOy+8x 得到 7x=10y。 同理,第二次置换列式 MlOx+8y+44=M8y+l0x得到 5x=4y+ll。 解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得到 x=5,即每支钢笔为 5元。 9【解析】 A。 设前排有票 x张,后排有 1200x张。 50(1200x)— 40x=16800,解得 x=480,选 A。 【快速突破】假设全部都是后排票,则后排要比前排多卖 50xl200=60000元 .。 每多卖出一张前排票,两者的差距就减少 50+40=90元。 因此,前排票卖出了 (6000016800)247。 90=480张。 10【解析】 D。 三次的单价分别为 5元、 5 80%=4元、 4 80%=。 最外层有货物 (71)x4=24个,中间层有 248=16个,最内层有 I68=8个。 所以总进价为 +4xl6+5x8=,要保证 20%的利润率,货物定价为 (1+20%)247。 (24+16+8)=。 言语理解和表达 1 南极臭氧层的恢复可能要到 2065 年。 科学家研究表明,氯、溴排放的下降速度没有预期的那样快。 今年 9月南极臭氧层空洞的面积达到 1 000万平方英里大小,相当于整个北美洲。 北极臭氧层的破坏程度小于南极,北极臭氧层的恢复可能要到 2040年。 南极冬季的严寒导致氯转化成另外的形式,对臭氧层的破坏更大,而北极的冬季则比较温暖。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理解正确的是 ( )。 A. 南极臭氧层比北极臭氧层的恢复更慢 B. 氯、溴排放的下降速度慢影响臭氧层的恢复 C. 今年南极臭氧层空洞更大 D. 季节气候变化影响臭氧层的恢复 2清初,戏剧 家李渔病重。 他不同意找开处方个个能医好病的先生看病,而专找开处方治死过人的先生来看病。 这使妻母不解。 事后,李渔说:“个个能医好病的先生,肯定见危重病人就推,不会有救治危重病人的本事。 而治死过人的先生,不拒重死症,虽然死过人,可也有了经验。 ” 这个故事所说明的道理不包括 ( )。 A. 死和活是对立的统一。 医生要在危重之中救活人,就会面临死和活这两种可能 B. 只有敢于并善于在“死”里救活人的医生才是好医生,尽管他也有救不活的时候 C. 对人不能求全责备,不允许别人失败 D. 个个能医好病的先生恰恰是庸医 3喜马拉雅冰川是亚洲七大河流恒河、印度河、雅鲁藏布江、萨尔温江 (中国境内称怒江 )、湄公河、长江、黄河的源头,居住在印度次大陆和中国的数亿民众都依靠着这些河流供给水源。 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小组主任珍妮弗 ?摩根说:“喜马拉雅冰川迅速消融将会首先引起附近河流水位上升,造成大范围的洪水灾害„„但在几十年之内情况就会发生改变,河流中的水位将会下降。 当喜马拉雅冰川融水减少时,水力发电能力会随之减弱,影响农田灌溉,导致庄稼减产。 ” 这段文字的中心意思是 ( )。 A. 亚洲七大河流源头的喜马拉雅冰川正在消融 B. 喜马拉雅冰川消融将使数亿民众面临缺水威胁 C. 喜马拉雅冰川消融将带来经济和环境问题 D. 人类再不采取措施,气候变化会达到危险的程度 4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乾之治等所谓盛世。 盛世的出现是和法制的相对健全分不开的,法制是推动盛世出现的条件,又是盛世的外在标志。 从来没有无法制的盛世,也从来没有盛世而法制衰微的现象。 即使是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在立定脚跟之后也急于立法,以适应统治广大汉族地区的需要。 最能准确复述这段话意 思的是 ( )。 ,法制促成盛世,这是一条必然规律,我们应当借鉴历史的经验以治国 5①对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尤其如此 ②很大原因是因为中国仍然保持着对资本流动的严格控制 ③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之所以在过去这些年屡屡可以躲过金融危机的直接冲击 ④资本的自由流动,从来都是一把双刃剑 ⑤一个原因就是这些国家尚不成熟的金融 体系碰上了具有高度流动性的国际资本 ⑥这个世界上几乎还没有哪个新兴市场国家逃过金融危机的魔爪 对上述语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 A. ③②⑥⑤④① B. ⑥①⑤④③② C. ④①③②⑥⑤ D. ③②④①⑥⑤ 6 返美之前,我观赏了不少的古迹名胜,登峨眉、下三峡。 和弟妹长姊们回到了一别 35年的故乡,投宿在我祖先耕耘过的镇安场,那里地近刘家湾。 暮霭中古墓累累,夜闻林竹萧萧,声如泉涌,独坐窗前,久不能寐,我有一种凄凉而又甜蜜的落叶归根的感觉。 古语说狐死首丘,兽犹如此,人何以堪 ? 这 段文字意在说明 ( )。 A. 返美之前的行程 B. 阔别故乡之久 C. 浓浓的乡情 D. 刘家湾的萧索景象 7有人说,我国对外开放,要吸收世界先进的文明,不得不学习英语。 这好像是不学好英语就不能体现出国际水平。 这些年,在国内英语学习完全比国语要强盛得多。 家长、学子把狭隘的目光只盯在英语上,而国语则变为了一种附属品,英语等级好像代替了人才的一切表现。 这就好像一种迷信的新的兴起。 这段文字主要表达的意思是 ( )。 A. 对于学习英语,我们不要太过于狂热的追求 B. 国际交流使大 众不得不疯狂学习英语 C. 学习国语比学习英语更重要 D. 英语水平不应成为评价人才的主要指标 8我们每一天起床后,都会面临一系列新的任务和工作,一个个陌生程度不同的情境。 如果抓不住目标,误打误撞,跟着感觉走,难免会感到无助。 而如果有一个目标,则可以考察这个环境在目标坐标系中的位置,并且找出通向目标的捷径。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 )。 A. 生活的不确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