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中考物理专题声光热答案2(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活中的许多现象都与物理知识息息相关。 例如:用铅笔在灯光下写作业,会出现铅笔的影子,这是光的 直线 传播 现象;吃饭时筷子放人盛水的碗中,看到筷子向上偏折了,这是光的 折射 现象。 17.在无其他任何光源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红光,照在穿白上衣、绿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的上衣 红 色,裙子是 黑 色。 18. 风景旖旎的镜湖,各式现代建筑环湖矗立,充满时代气息。 如图所示,建筑物在湖中的“倒影”是由光的 反射 所形成的 虚像 (选填“实像”或“虚像” )。 这些“倒影”看起来比建筑物本身“暗”一些,主要是因为建筑物的光射到水面时,有一部分发生 折射 进 入了水中;拍摄该照片的照相机镜头相当于 凸 透镜,这种透镜对光线具有 会 聚 作用,可用来矫正 远 (选填“近”或“远” )视。 19.人眼是世界上最精密的 照相机 (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 ),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只有成像在视网膜上才会看清物体;小莉看不清黑板上的字,她向黑板靠近几步就看清了,说明她是 近视眼 眼 (选填“近视”或“远视” )。 如果小莉仍坐在原位,为了使物体的像刚好落在小莉的视网膜上,她应该配戴适当度数的 凹透镜 透镜制作的 眼镜来矫正视力。 20. 如图 1 所示,一束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到达绿纸做的光屏上,光屏上应该有 七 种色光,但眼睛只能在光屏上看到 绿 光;对于流入市场上的假币,人们常借助验钞机发出的 紫外线 来辨别真伪。 21.小强利用 右 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通过实验,他发现蜡烛离透镜越远,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越 小 (填“大”或“小”)。 当把蜡烛向凸透镜靠近时,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 远离 凸透镜(填“靠近”或“远离”),此时在光屏上已成清晰的像是 倒立 的(填“倒立” 或“正立”)。 实验中,屏上已成清晰的像,此时固定蜡烛,将透镜换成一个焦距稍小一点的凸透镜实验,则屏需向 左 (填“左”或“右”)移动才能成清晰的像,此刻的像比换镜前变 小 (填“大”或“小”)。 22. 除了平面镜外生活中也常用到凹面镜,右 图是一束平行光射到凹面镜上的传播情况。 ( 1)由图中光路可知,凹面镜对光线起到 会聚 作用。 ( 2)现在有一点光源,若要利用凹面镜获得平行光,应把点光源放在 F 点 ,依据的原理是 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 逆 的或光路可逆。 ( 3)请你根据凹面镜对光的 作用另举一个应用凹面镜的实例: 太阳灶或汽车前灯或手电筒或电视的碟形天线等。 23.李云和张芳合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如图,物距用 u 表示,焦距用f 表示)。 当 u2f 时,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缩小的 实 像(选填“虚”或“实”);若想得到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蜡烛应向 靠近 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同时光屏应向 远离 凸透镜的方向移动(两空都选填“远离”或“靠近”);若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得到蜡烛的像,说明 u <(或=) f(选填“ ”、“ =”或“ ”)。 图 1 5 24.如图是探究“光反射时的 规律”的实验装置图。 把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可以沿 ON向前或向后折的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 ON垂直于镜面。 一束红光贴着纸板沿 EO 射到 f)点,光将沿 OF 方向射出,如果把纸板 ON 的右半边向后折,反射光线将 存在 (选填“存在”或“不存在”);如果一束蓝光沿原 FO方向射到 0 点,它反射后沿 OE 方向射出。 25.如图所示,东东在探究光的色散现象时,看到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 东东对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思考。 受此启发,在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时,东东想:如果分别用红光和紫光平行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射入,红光、紫光对凸透镜的焦距是否相同呢。 请写出你的推断: 红 色光对凸透镜的焦距大,你推断的理由是: 凸透镜(或三棱镜)对红光的偏折(或折射)程度小。 四、作图题 26.请根据近视眼成因及矫正方法,在如图 1 所示方框内画出矫正所需的透镜并完成光路图。 27. 如图 2 所示,请你完成光路图。 图 1 图 2 28.作出图中物体 AB 在平面镜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