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15 页 共 73 页 分步骤、有重点的建设县级农产品检测站。 ◇ 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完成 4100 个乡(镇)卫生院建设。 ◇ 广播电视 “村村通 ”和 “2131”工程。 全面实施 20 户以上自然村广播电视 “村村通 ”工程,继续实施农村电影放映 “2131”工程。 第三节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 “多予少取放活 ”的方针,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力度,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农村公共服 务,制定完善各项农业补贴政策,增加各级财政对农业和农村的转移支付,逐步建立符合省情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强化公共部门提供普遍服务的责任,继续落实部分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政策,引导企业、民间资金投向农业和农村,实现农业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第三篇实施工业强省战略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为中心,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施集群化战略和产业升级战略,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产业集群,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全面加快工业的改组改造和结构升级,为推进工业化进程和建设西部经济强 省提供产业支撑。 “十一五 ”期间,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速度达到 12%以上。 第八章建设重大装备基地 充分发挥我省发电设备、重大装备、工程机械等产业优势,优化资源配置,调整产品结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把我省建设成为在全国有突出地位并有国际竞争力的重大装备制造基地。 第一节发电设备以水电、火电、燃气和核电机组为重点,实现大型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16 页 共 73 页 水电机组国产化,重点开发大型抽水蓄能、大型贯流式等水电机组,大功率超临界和超超临界火电机组、 100 万千瓦及以上等级的核电关键设备。 研制开发重型燃气轮机、燃气 —蒸气 联合循环发电燃气机组及大型风能发电机组等。 突破关键技术,形成产品系列,进一步增强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能力。 第二节重型装备加快实现成系列的热连轧机设计制造国产化,提高成套技术装备的总包能力。 重点开发煤液化和石油化工等重型设备,加氢反应器和核电等重型容器,超临界、超超临界和核电机组配套大型铸锻件,提高超临界、超超临界和核电机组等重型装备的国产化水平。 第三节工程机械重点开发全断面掘进机、大型液压挖掘机等拳头产品。 提升集装箱正面吊运机及叉车、大吨位轮式装载机、系列汽车起重机以及静液压式中小吨位和多功能装载 机等产品的研发和制造能力,实现填补国内空白、替代进口和扩大出口的目标。 开发生产大容量柴油驱动和电驱动液压挖掘机,实现机电液一体化和智能化,并形成自主知识产权。 第四节其他装备制造业轨道交通设备、石油天然气成套设备、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环保装备、航空管制系统、数控技术装备等要进一步整合优势,壮大和培育龙头企业,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产业、产品的社会化协作水平,在优势品种和新技术领域紧跟科技前沿。 在高端和成套装置的开发、设计和制造方面,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形成自主知识产权。 第九章壮大清洁能源基地 坚持节约优 先和高效利用的政策导向,以加快水电和天然气开发为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17 页 共 73 页 重点,建成全国最大的清洁能源基地。 到 2020 年,清洁能源占全省一次能源的比重由目前的 44%提高到 60%以上,清洁能源占全国的比重在目前 24%的基础上进一步明显提高。 努力把丰富的清洁能源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为工业强省和 “西电东送 ”做出积极贡献。 第一节加强电力建设大力开发水电,优化发展煤电,适度发展气电,积极推动核电。 2020 年全省发电装机容量超过 4000 万千瓦,其中水电装机容量超过 2500 万千瓦。 水电。 在大力保护生态环境和妥善安置库区移民的前提下 ,按照 “流域、梯级、统筹、综合 ”的方针,以金沙江、雅砻江和大渡河为重点,加快建设瀑布沟、锦屏、溪洛渡、向家坝等一批大型水电站,积极推进田湾河、金汤河、宝兴河、九龙河、青衣江、嘉陵江等河流中型电站的梯级开发,做好乌东德、白鹤滩、两河口、双江口等大型水电站的前期工作,因地制宜建设中小水电项目,加快水电有序开发。 大幅度提高水能资源开 发利用率,尽快建成全国最大的水电能源基地。 煤电。 重点采用超临界大容量机组,鼓励发展循环流化床锅炉电站,加快建设坑口电站,积极发展煤矸石发电。 气电。 根据接近负荷中心和气 源可靠的原则,适度建设天然气调峰电厂,改善能源生产结构。 核电。 积极推动核电站前期工作,争取早日立项。 电网。 坚持电网建设与电源点建设并重,强化高电压电网支撑,提高主网输电能力和安全可靠水平。 开工建设特高压外送输电工程,扩大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18 页 共 73 页 与周边电网联网,提高川电外送能力。 继续抓好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满足生产生活需要。 推进电网改革重组。 第二节加快天然气开发坚持 “勘探、开发、利用 ”并举的方针。 加大勘探力度,不断提高勘探成功率和采收率,加快通南巴天然气勘探步伐。 以达州、广安为重点,全面加快川东北天然气开发,继续保 持天然气产量在全国的领先地位, 2020 年四川盆地天然气产量达到 250 亿立方米以上。 全面提高天然气 利用水平,优先满足城市民用、车用、商业用天然气需要,重视可供调峰的储气设施建设。 鼓励发展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和经济效益好、附加值高的天然气利用产业。 第三节优化开发煤炭加强煤炭资源的保护、勘探与合理开发利用,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强化煤矿安全生产。 大力发展洁净煤技术,积极开展对煤矸石、煤泥、瓦斯和矿井水等资源的综合利用。 培育大型煤炭企业集团,鼓励有优势的煤炭企业实行煤电联营或煤化、煤冶联营,整顿改造中小 型煤矿,推动筠连矿区、古叙矿区等大型煤炭基地开发建设。 “十一五 ”期间,新增煤炭生产能力 1000 万吨。 到 2020 年全省原煤产量达到9500 万吨,原煤 入洗率达到 40%以上。 第四节积极开发新能源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大力开发经济、清洁、可再生的新能源。 扩大农村沼气利用,加快发展风能、生物质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19 页 共 73 页 第十章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发展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推动农产品加工增值,增加就业机会,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川粮、川油、川猪、川烟、川酒、川茶、川药、川果、川竹、川菜等特色农产品发展, 把四川建成西部重要的农产品深加 工基地和营销中心。 中成药。 充分发挥药材资源优势,重点抓好川产道地药材和优势特色药材基地建设。 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增加知名品牌,突破提取、分离、纯化等关键技术。 提高中药提取物的标准化、规模化水平。 大力发展中药中间体生产,提高提取物的商品化率。 推进一、二类新药开发和国家认证。 抓紧建设国家级 “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园 ”,积极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进程。 饮料。 依托名酒 “六朵金花 ”的品牌优势,继续扩大优质白酒的市场占有率。 以茶叶制品、乳制品和果蔬饮料为重点,努力提高软饮料的 竞争能力,争创新的饮料知名品牌。 肉类加工。 发展规模化、标准化畜禽屠宰和肉类加工,大力开发低温肉、发酵肉和传统风味的肉制品。 积极发展阿坝、甘孜独具优势的牦牛肉制品加工。 加强血、骨、毛、皮等副产物的综合利用。 丝麻纺织。 发挥蚕丝、苎麻、毛等多种天然纤维资源丰富的优势,以生丝和苎麻加工为基础,以服装生产为龙头,带动混纺交织面料和高档面料的生产,积极弥补印染后整理等薄弱环节。 竹浆纸一体化。 利用丰富的林竹资源,大力发展竹浆造纸。 加快四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20 页 共 73 页 川盆地南部、西部、东北部等 8 个商品竹林基地建设,形成年产 500 万吨鲜 竹间伐能力。 加快建设已确定的竹纸一体化工程,形成 100 万吨竹浆生产基地,实现集中制浆、分散造纸,促进林纸一体化发展。 粮油加工。 充分发挥我省粮油资源优势和加工增值潜力,以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为目标,重点扶持粮油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展深精加工,开发营养、保健食品,建设绿色、无公害粮油基地,培育知名品牌,提高我省粮油产品的竞争力。 第十一章发展高技术产业 按照产业化、集聚化、国际化的方向,加快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推进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引导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先导产业,建设一批集聚效应突出的产业基地。 电子信息。 突出数字电视、集成电路、网络通讯、软件和军事电子 5大优势特色产业,加快技术进步,扩大社会协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努力把我省建成国家信息产业研发和生产基地。 生物产业。 充分利用资源和技术优势,以解决食物、健康、资源、环境面临的重大问题为目标,以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能源、生物制造、生物环保为重点,尽快实现生物技术产业化。 新材料。 充分利用优势矿产资源,大力推进钒钛磁铁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尽快把攀西地区建成世界级的钒钛产业基地。 加快乐山 1260 吨多晶硅项目建设,形成全国最大的多晶硅产业基 地。 积极研究开发信息、生物和航空等新材料,努力推进产业化。 航空航天。 充分发挥现有优势,加强外资引进和国际合作,突出飞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21 页 共 73 页 机装配、发动机研制和零部件生产及飞机维修,开发民用通用飞机,形成航空工业产业链。 增加军工企业民品品种,形成规模经济,提高综合效益。 民用核产品。 继续发展核燃料组件,推进核电反应堆配套材料产业化。 积极促进非动力核技术的产业化,推进核素及其制品的研制、核仪器仪表的开发和生产,扩大核技术在辐射育种、辐射加工、 “三废 ”治理、疾病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广泛应用。 专栏 4 高技术产业化重大专项 ◇ 电 子信息。 以大规模数字集成电路设计、应用软件开发工具与平台技术研究为重点,建设集成电路研发设计中心,发展基础软件、中间件、关键应用软件和集成系统。 以宽带网络与宽带接入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光存储技术、 IC 测试封装制造技术、通信技术、数字媒体技术和汽车电子等研究为重点,实现新一代网络关键技术、关键设备和关键软件产业化,建设光通信、光显示、光存储等产品及光电子材料产业化示范工程,支持重要元器件和电子专用设备仪器产业化。 ◇ 生物产业。 生物医药:重大疾病防治用合成药、疫苗、诊断试剂及现代中药。 生物医学工程材料:植入 式生物材料和器械,人造器官材料及部件。 重点开展生物治疗、生物医学材料、生物药物及疫苗、现代中药等技术研究。 生物农业:优质高产的林、牧、渔新品种选育,新型畜、禽用疫苗与诊断试剂和新药。 重点开展生物育种技术及禽畜基因疫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