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采煤工作面防突专项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313233 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 6162636465 6667681 2 345678910 24272935363738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副 水 仓民房民房路112131415民房民房路21819202122232425民房民房民房民房路3轨1262728民房民房民房293233路路路路路路路 附表 4:顺层抽放钻孔参数表 1201 工作面顺层抽放钻孔参数表 表 4 孔号 方位 176。 仰角 176。 长度 m 备注 1~ 68 173 +2~ 4 85 1201 回风巷 1~ 56 83 +3~ 5 85 1201 运输巷 二、措施效果检验 13 根据《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结合渝兴煤矿实际,设计采用直接测定煤层残余瓦斯压力或残余瓦斯含量值对 1201 采煤工作面的防突措施进行效果检验。 1201 采煤工作面采取顺层钻孔预抽回采区域煤层瓦斯措施后,在回采 工作面推进方向每间隔 30m,沿工作面方向布置 2 个检验测试点测定煤层残余瓦斯压力或残余瓦斯含量值。 附图 5:残余瓦斯含量及残余瓦斯压力测点布置图 12345678910111213141516 14 附表 5: 残余瓦斯含量及残余瓦斯压力测点参数表 残余瓦斯含量及残余瓦斯压力测点参数表 表 5 测点编号 孔深( m) 方位 176。 仰角 176。 备注 1# 40 173 +2~ 4 1201 回风巷 2# 80 83 +3~ 5 1201 运输巷 3# 60 173 +2~ 4 1201 回风巷 4# 30 83 +3~ 5 1201 运输巷 5# 60 173 +2~ 4 1201 回风巷 6# 70 83 +3~ 5 1201 运输巷 7# 30 173 +2~ 4 1201 回风巷 8# 70 83 +3~ 5 1201 运输巷 9# 70 173 +2~ 4 1201 回风巷 10# 35 83 +3~ 5 1201 运输巷 11# 75 173 +2~ 4 1201 回风巷 12# 75 83 +3~ 5 1201 运输巷 13# 30 173 +2~ 4 1201 回风巷 14# 30 83 +3~ 5 1201 运输巷 15# 70 173 +2~ 4 1201 回风巷 16# 65 83 +3~ 5 1201 运输巷 按上述要求测定煤层瓦斯压力后,煤层残余瓦斯压力小于 、 煤层残余瓦斯 含量 小于 8m3/t 的预抽区域为无突出危险区,否则,即为突出危险区,预抽防突效果无效; 但若检验期间在煤层中进行钻孔等作业时发现了喷孔、顶钻及其他明显突出预兆时,发生明显突出预兆的位置周围半径 100m 内的预抽区域判定为措施无 15 效,所在区域煤层仍属突出危险区。 采用煤层残余瓦斯压力的直接测定值进行检验时,若任何一个检验测试点的指标测定值达到或超过了 煤层 残余瓦斯压力 、 煤层残余瓦斯 含量8m3/t 而判定为预抽防突效果无效时,则此检验测试点周围半径 100m 内的预抽区域均判定为预抽防突效果无效,即为突出危险区。 三、抽放验证 采煤工作面在采取防突措施后,经过措施效果检验为无突出危险时,还必须进行抽放验证,根据《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结合渝兴煤矿实际,采用钻屑瓦斯解吸指标法进行抽放验证,并按照下列要求进行: 在工作面进入该区域时,立即连续进行至少两次验证; 工作面每推进 10~ 50m(在地质构造复杂区域或采取了预抽煤层瓦斯防突措施以及其他必要情况时宜取小值)至少进行两次 验证; 在构造破坏带连续进行验证。 验证方法如下: 沿采煤工作面每隔 10~ 15m 布置一个验证钻孔,深度 5~ 10m,钻孔直径42mm,测定钻屑瓦斯解吸指标和钻屑量。 钻孔应尽可能布置在软分层中,并平行于工作面推进方向。 钻孔布置如图 6所示。 附图 6: 1201 采煤工作面区域验证孔布置示意图 16 10~15m 钻孔每钻进 1m 测定该 1m 段的全部钻屑量 S,每钻进 2m 至少测定一次钻屑瓦斯 解吸指标 K1。 如 果实测得到的 Smax 、 K1值均小于表 1 中的临界值,并且未发现其他异常情况,则该工作面验证无突出危险工作面;否则,为突出危险工作面。 附表 6:钻屑指标法验证采掘工作面突出危险性的参考临界值 钻屑瓦斯解吸指标 K1 ( mL/g• 21min ) 钻屑量 S ( kg/m) ( L/m) 6 四、回采期间综合防突措施(第二种) 一)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要求 工作面预测是预测工作面附近煤体的突出的危险性,应在工作面推进过程中进行。 工作面地质构造、采掘作业及钻 孔等发生的各种现象主要有以下方面: 煤层的构造破坏带,包括断层、剧烈褶曲、火成岩侵入等; 煤层赋存条件急剧变化; 采掘应力叠加; 17 工作面出现喷孔、顶钻等动力现象; 工作面出现明显的突出预兆。 在突出煤层,当出现上述第 5 情况时,应判定为突出危险工作面;当有上述第 3 情况时,除已经实施了工作面防突措施的以外,应视为突出危险工作面并实施相关措施。 二) 1201 回采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 设计采用钻屑瓦斯解吸指标法预测突出危险性。 沿采煤工作面每隔 10~ 15m 布置一个预测钻孔,深度 5~ 10m,钻孔直径42mm,测定钻屑瓦斯解吸指标和钻屑量。 钻孔应尽可能布置在软分层中,并平行于工作面推进方向。 附图 7: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钻孔布置图 10~15m 图 7 1201 采煤工作面预测孔布置示意图 钻孔每钻进 1m 测定该 1m 段的全部钻屑量 S,每钻进 2m 至少测定一次钻屑瓦斯解吸指标 K1。 如果实测得到的 Smax、 K1值均小于表 1 中的临界值,并且未发现其他异常情况,则该工作面预测为无突出危险工作面;否则,为突 出危险工作面。 当预测为无突出危险性时,每预测循环应留有 2m 的预测超前距。 三)工作面防突措施 工作面防突措施是针对经工作面预测尚有突出危险的局部煤层实施的防突措施。 其有效作用范围一般仅限于当前工作面周围的较小区域。 18 继续利用防突措施(。1201采煤工作面防突专项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2的贡献值为 104mg/m3, NO2的贡献值为 103mg/m3, 叠加公司在建装置贡献值及 背景值后分别 为 、分别 占标准 %和 %。 日均浓度 SO2的贡献值为 104mg/m3,NO2的贡献值为 103mg/m3, PM10的贡献值为 104mg/m3 叠加公司在建装置贡献值及 背景值后分别 为 、 、 ,分别 占标准 %、 %和 %。 年 均浓度 SO2的贡献值为 106mg/m3
160m,为了达到好的抽放效果,我们把钻孔从进风巷 和回风巷顺煤层打入,进风巷打入的钻孔的长度为 85m,回风巷打入的钻孔的长度为 85m。 钻孔的间距与抽放时间: 2 号煤层透气性系数λ= ( m2/),根据表 四 ,我们选取钻孔间距为 3~ 5m。 表 四 钻孔间距选用参考值表 14 煤层透气性系数 (m2/(MPa2•d)) 钻孔间距 (m) 备 注 < 103 先采取卸压增透措施后
58 四、总成本费用估算 58 五、财务分析 59 六、不确定性分析 59 七、综合评价 61 第十三章 结 论 与 建 议 62 忠谊煤业有限公司 120 万 t/年废弃煤综合利用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煤炭工业济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020 年 12 月 1 第一章 总 论 一、 项目 概述 项目名称 120 万 t/a 废弃煤综合利用项目 项目拟建地点 山东省 滨州市惠民县辛店乡
作要坚决返工直至清退出场。 施工过程中要搞好操作队伍的自检,专职工长的评定检和质量人员的复核。 原材料进场质量检验制度 原材料应采购符合规定的产品,必须具备合格证和准用证,材料进场时接收与验收同时进行,对规定要求做复试的材料要及时取样复试,无复试结果不得使用。 进场的材料、构件要做好保管、存放、标识和发放工作。 分项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 1)土方工程 ①机械挖土工 程,严格控制挖槽深度
..................... 62 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 ......................................................................................... 62 环保投资 ..................................................................
护; ②、安装作业过程中严守岗位,严禁无关人员进入作业区域; ③、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安装负责人或安全员报告。 12 七、安装程序 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检查塔吊配件是否缺件; 、检查金属机构部分,要求无疲劳损伤,无焊缝开裂或脱焊,无严重锈蚀钢丝绳、滑轮组等; 、检查塔吊安全限位是否良好,是否 全面保养; 、检查基础是否按厂家说明书要求施工及混凝土强度、养护期; 、平整施工现场及专用电箱,供电电压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