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运输巷掘进工作面瓦斯抽放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封孔质量,封孔工艺如下: 1) 封孔采用专用的 PE 封孔管。 2) 准备好封孔使用 的毛巾布(要求宽度大于 )、砂浆及聚氨脂等。 3) 采用气动注浆泵进行钻孔的封孔工作。 孔号 孔径 孔深 偏角 倾角 1 75mm 60 0 +3 2 75mm 7 +3 3 75mm 61 13 +3 4 75mm 60 0 +3 5 75mm 7 +3 6 75mm 61 13 +3 12 4) 在封孔管的末端和孔口处各使用毛巾布和配制好的聚氨脂药剂进行封堵,在孔口的毛巾布中裹入一根 分钢管,在孔口和封孔管末端的聚氨脂发泡后,方可使用封孔泵通过孔口的 4 分钢管对钻孔进行封孔。 5) 封孔时孔口管外露 150mm 即可。 6) 每施工完一个钻孔立即封孔,并接入抽采系统。 钻孔封孔参见如下钻孔连接示意图。 附图 5:钻孔封孔连接示意图 二、 设备选型及主要 参数 选用 ZDY750A 型 液压钻机,具体参数如下: 最大钻 进 深度 150m 13 开 孔 直 径 85 ㎜ 、 115mm,终孔直径 75mm,( 煤岩 f3) 钻孔方位 0176。 ~ 177。 90176。 最大工作压力 14MPa 推进力 50KN 推进器行程 1200/1700mm(可选) 额定转速 200r/min 额定转矩 最大转矩 工作介质 矿物油 30~ 300cst 乳化液 ~ 2﹪ 电动机型号 YBK2180M4 电动机功率 三、 抽放方法及管路敷设 1202运输 巷掘进工作面瓦斯抽放由地面泵站两台 2BEC52 型水环真空泵进行。 抽放管路敷设为:地面瓦斯抽放泵 → 回风斜井 → 回风绕道 → 1202 运输 巷掘进工作面。 四 、 抽放 效果检验 (一)效果检验方法 采用实际测定预抽区域的煤层残余瓦斯压力或残余瓦斯含量为指标,对顺层钻孔预抽煤巷条带煤层瓦斯防突措施进行效果检验,在煤巷条带每间隔 30m 进行一次防突措施效果检验,每循环布置 3 个检验测试点。 当检 验指标煤层残余瓦斯压力 P 小于 或残余瓦斯含量 8m3/t 时且检验期间在煤层中进行钻孔等作业时未发现喷孔、顶 14 钻或其他明显突出预兆时,方可确定为防突措施有效,预抽区域视为无突出危险区域。 若检验期间在煤层中进行钻孔等作业时发现了喷孔、顶钻或其他明显突出预兆时,发生明显突出预兆位置周围 100m内预抽区域防突措施无效,预抽区域视为突出危险区。 (二)检验孔布置参数 在掘进工作面迎头每循环布置上下帮各 2 个防突效果检验孔,钻孔孔径Φ 75mm,侧孔与中孔开孔间距不小于 ,钻孔封孔深度。 检验孔布置参数如下图 6 表 2。 附图 6: 1202 运输巷钻场抽放测压钻孔图 3m≥15m60m40m32165460m40m掘进工作面ABCD 1202 运输巷钻场抽放测压钻孔参数表 表 2 孔号 孔径 孔深 偏角 倾角 1 75mm 4 +3 2 75mm 9 +3 3 75mm 4 +3 4 75mm 9 +3 15 (三)观测方法 “ MⅣ主动式瓦斯压力测定仪”进行煤层残余瓦斯压力测定,封孔后 24h 进行第一次数据观测,以后每班观测一次,取当 日最大值作为处理依据。 五 、 抽放 区域验证 当防突措施效果检验为无突出危险区域时,方可进行 抽放 区域验证,验证采用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方法进行。 采用钻屑瓦斯解吸指标进行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钻屑瓦斯解吸指标 K1 指标临界值为 ( g•min1/2),钻屑量 Smax 为,如果所测指标均小于临界指标,则无突出危险工作面,否则,即为突出危险工作面,预抽防突效果无效。 但若预测期间在煤层中进行钻孔等作业时发现了喷孔、顶钻及其他明显突出预兆时,则判定工作面为突出危险工作面,参见下表 3。 钻屑指标法预测煤巷掘进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的参考临界值表 表 3 最大钻屑量 Smax Kg/m 钻屑解析指标 K1 ml/( ) 突出危险性 ≥ 6 ≥ 突出危险工作面 < 6 < 无突出危险工作面 采用钻屑瓦斯解吸指标预测掘进工作面突出危险性的方法: 由工作面向前方煤体至少施工 3 个、直径 42mm、孔深 8~ 10m 的钻孔,测定钻孔钻屑量指标。 当前方煤体较厚,应对工作面上部和下部煤体增加钻孔进行突出危险性预测。 16 钻孔应当尽量布置在软分层中 ,一个钻孔位于掘进巷道断面中部,并平行于掘进方向,其他钻孔开孔口靠近巷道两帮 处,终孔点应位于巷道断面两侧轮廓线外 2~ 4m 处。 钻孔每钻进 1m 测定该 1m 段的全部钻屑量 S,每钻进 2m 至少测定一次钻屑瓦斯解吸指标 K1值,如果实测得到的指标钻屑量 Smax、瓦斯解吸指标 K1值均小于临界值,并且未发现其他异常情况,则该工作面预测为无突出危险工作面;否则,为突出危险工作面。 预测钻孔如图 7。 附图 7:煤巷突出性预测钻孔布置图 防突预测应经防突效检员、安全员、瓦检员、班组长至少 3人在场进行联合验收、监督。 突出危险性预测情况应及时填写在现场防突管理牌及防突预测(检验)报告单上,并经矿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