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mw分布式太阳能热电联产示范电站项目建议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9 3 项目技术方案 项目相关执 行标准及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三号)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的通知”(发改能源[2020]2174 号)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20 年本 )》(国家发改委令第 40 号)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指导目录》的通知”(发改能源 [2020]2517 号)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可再生能源发电有关管理规定》的通知 ”(发改能源 [2020]13 号)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503782020  、 项目规划 本项目 主体 为聚焦太阳能采集实现的 建筑供暖,为了实现温度的降低,采用被压发电机组实现了太阳能发电,聚焦太阳能采集的热能,通过储存系统储存后,通过发电机组发电后低温用于建筑供暖,所发出的电力 直接 并网出 售给电力公司。 本项目是按照 10MW 太阳能电站进行设计,初期建设一个标准的 5MW 太阳能示范电站电站。 项目建筑部分 设计地理条件 聚焦太阳能太阳 能采集部分设置在开发区附件的山地上,周边区域山地可以占用面积可以达到 5 平方公里,由于周边具备大量可以占地的山地,非常利于碟式聚焦太阳能的采集,开发区内的建 设设施,可以近距离的输送到建筑区域内,因而可以采用最低的占地成本,不占用建设用地,因而使得该项目更具经济可行性。 包头太阳港项目建议书 10 本项目的建筑物,主要是发电机组以及储热部分相关的建筑,此外还设置有部分办公管理用建筑,其余不需要建筑。 建筑材料选择 所有建筑均采用新型生态节能环保性建材。 办公用房采用钢混结构;生产及辅助用房采用轻钢结构。 综合配套区建设。 办公楼及员工活动中心建筑主体采用砖混结构;采用环保节能材料进行建设。 、建筑太阳港 、 原理图 建筑 太阳港系统原理图 供暖蓄热 包头太阳港项目建议书 11 、原理介绍 、 太阳港 系统原理: 通过 太阳能 采集系统,将太阳能 转换为热能,再将热能 利用现有的 发电技术 转换为电能,从而实现太阳能的发电; 将发电后的余热,直接的用于 建筑 供暖 ,从而实现太阳能的热电联产。 本项目采用聚焦碟式采集系统,实现高温的太阳能采集,相对于现有的低温真空管技术,高温聚焦碟式采集系统,更具备经济性和可行性,由于采集后的温度为 400800 度的高温,因而需要将其降低温度才可以进行建筑供暖,采用被压发电机组,即实现了高温的温度降低,又实现了发电,而发电比供暖更具经济性,因而本方案克服了现有的太阳能低 温供暖的技术和经济性不能满足使用者要求的问题,使得太阳能供暖可以经济的运行,本项目的成功可以将太阳能供暖作为基本的建筑供暖技术方案。 太阳港太阳能发电技术,就是分布式太阳能热电联产技术,相对于传统的煤电的热电联产技术,就是将传统的煤发电系统中的煤锅炉变更为太阳能锅炉,后续的发电及发电的上网输送,就完全可以利用传统的发电设备及输送设备,实现太阳能的发电与传输,因而可以“无缝连接”到现有的电网,从而实现利用太阳能为能源的电能和热能的供应。 对于存在 农业 设施的区域, 采用将太阳能采集系统铺设在工厂化农业建筑物的屋顶 ,实现太阳能的采集,采用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的“废弃物”作为补充的生物质能源,为系统提供生物质 /沼气的能源补充,从而实现了太阳能与生物质互补的发电,同时发电的余热用于农业的生产,实现太阳能与农业的热电联产。 对于存在大型建筑的区域 ,可以将太阳能采集与建筑一体化设计,将太阳采集部分铺设在建筑物的屋顶,实现太阳能的采集,将发电后的余热提供给建筑供暖、热水等应用,实现了建筑型太阳能热电联产。 对于存在 工业 设施的区域 ,可以将太阳能铺设在工业企业建筑物上,同时将企业的各种余热加以收集和利用,将热能发电之后直接提供给企业应用,同时为企业提供余热,实现了工业型太阳能热电联产。 分布式太阳能热电联产,根据区域的不同的建筑类型,可以分别的采取不同包头太阳港项目建议书 12 的技术方案,实现 了分布式充分利用不同的区域建筑的特点,实现太阳能的经济采集,从而更利于太阳能的利用,特备是针对太阳能的建筑能源供应。 、太阳能采集及生物质互补系统 、分布碟式太阳能高温采集: 采用专利技术的点或线的聚焦菲涅尔镜采集系统或者碟式采集系统,实现对太阳能的高温采集,采集温度可以达到 400800 度;但是初期示范电站设计的采集温度为低于 400 度,然后与高温的发电机组进行连接实现发电,示范电站高温发电机组发电工作温度为 330 度。 碟式采集系统 玻璃反射率: 93% 直径: 1012 米 跟踪方式:定焦跟踪 、太阳能低温采集: 采用专利技术的“太阳能热舟”采集系统,实现太阳能低温采集,农业型太阳港示范电站低温采集部分设置在农业“第四代大棚” “工厂化农业车间”的屋顶,采集温度为 120200 度。 也可以将采集系统设置在地面或者其他建筑上,实现低温非跟踪的采集。 技术类型:发明专利技术 材质:不锈钢 传热原理:双效换热 真空管:高温真空管 采集温度: 120200 度 包头太阳港项目建议书 13 采用高温采集模块实现采集。 采用热舟进行传热; 可以实现 120200 度的温度采集 采用高温真空管技术; 可以设置在地面以及建筑屋顶 可以设置在农业设置的屋顶 、生物质能互补 采用工厂化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的“废弃物”,作为系统的能源补充,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以及生物质的互补,基本上采用玉米秸秆或者菌类的菌棒作为生物质互补的能源,当然可以采用传统能源 为补充;农业型示范电站中采用菌类生产形成的大量的“废弃菌棒”,通过菌棒的直接燃烧或者气化燃烧,即实现了生物质的互补,也解决了大量的菌棒的处理问题,形成了典型的循环经济的模式。 生物质的产生的热能,直接可以用于高温太阳能发电,发电后的余热,可以再用于低温发电。 、蓄热及多级发电系统 、传热 初期采用技术成熟的导热油进行传热,将高温以及低温采集的热能以导热油循环实现传热;高温传热温度为 380 度,低温传热温度为 120200 度,这样保证尽快实现快速的发电,该系统具备很高的技术可行性。 、蓄热 示范电站采用高温与低温两级蓄热,高温蓄热部分设计为 8 小时蓄热,太阳能高温采集的热能经高温蓄热换热器交换热能后直接用于发电,低温蓄热温度为200300 度,蓄热时间设计为 8 小时,还可以根据资金、场地及气候对蓄热时间进行调整。 高温 蓄热全部采用水泥作为蓄热材料, 低温蓄热采用导热油进行蓄热,这样包头太阳港项目建议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