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干燥设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模型设定方法 • 从简单到复杂 • 从一般到简单 ( 3)评价 • 传统宏观计量经济模型的设定理论是在宏观计量经济模型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反过来又极大地推动了宏观计量经济模型的发展。 • 对于同样的研究对象,不同的研究者只要对理论假设理解不同,仍然可以建立不同的模型。 • 对传统宏观计量经济模型的设定理论的主要批判源于 20世纪 70年代初期。 影响宏观经济计量模型设定的几个因素 ( 1)宏观经济环境对模型设定的影响 • 需求不足和供给不足是两类不同的宏观经济环境。 • 在需求不足的环境下,需求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制约,刺激需求成为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 讨论:宏观计量经济模型的总体结构特征和个体结构特征。 • 在供给不足的环境下,供给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制约,刺激生产成为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 讨论:宏观计量经济模型的总体结构特征和个体结构特征。 ( 2)宏观经济决策方式对模型设定的影响 • 宏观经济决策方式主要分为以集中决策为主和以分散决策为主两类。 • 讨论:分散决策方式对宏观计量经济模型的总体结构和个体结构都将产生影响。 • 讨论:集中决策方式对宏观计量经济模型的总体结构和个体结构都将产生影响。 ( 3)经济核算体系对模型设定的影响 • 宏观计量经济模型是在一定的核算体系基础是建立起来的。 由指标体系组成的核算体系反映宏观经济的运行过程和状态,是宏观计量经济模型的数据来源,是设定宏观计量经济模型的重要依据。 • 两类核算体系:国民核算体系,简称为SNA(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ing)体系;国民经济平衡表体系,简称为MPS(Material Product Balance System)体系。 • 核算体系对宏观计量经济模型的影响在于指标体系以及主要指标的核算方法。 模型外生性程度的决定 • 所谓外生性程度,简单说就是模型中外生变量与内生变量数目之间的比例。 • 影响外生性程度的因素:模型的功能 、决策方式 、可解释性 、样本容量。 • 较高外生性程度的优点:控制模型规模 、减少方程设定误差 、方便于政策模拟和多方案计算。 • 较高外生性程度的缺点:需要较大的样本容量 、预测外生变量值的困难。 模型分解性程度的决定 • 指部门的分解。 • 影响模型分解性程度的因素 :宏观经济中的结构性变化 、建模目的的影响 、模型规模的限制。 • 较高分解性程度的优点:模型具有较好的结构功能 、方程能较好地描述经济行为 、模型的样本期模拟精度和样本期外的预测精度都较高、使偏差多样化和分散化。 • 较高分解性程度的缺点:数据收集和调整的工作量和难度增大、模型中包含了更多的方程带来更大的方程设定误差。 二、建立宏观经济计量模型的工作程序 宏观经济理论与运行分析 宏观计量经济模型的总体设定 模型总体框图的设计 确定主要内生变量 确定主要外生变量 逐个模块设计主要方程的理论形式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模型的估计 模型的检验 模型的修改与补充 三、一个著名的小型宏观经济计量模型 —— Klein战争之间模型 ⒈ 变量 Y: C: I: W :: K: P收入消费净投资私人工资利润年末的股本GWTtG::::政府非工资开支政府工资企业税收时间 内生变量 外生变量 ⒉ 模型 C W Wt t t Pt Gt t           0 1 2 1 3 1( )I Kt t t t t           0 1 2 1 3 1 2W Y T W Y T W tPt t t Gt t t Gt t              0 1 2 1 1 1 3 3( ) ( )Y C I G Tt t t t t      t t Pt GtY W WK I Kt t t   1⒊ 估计 • 以美国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 1920~1941年年度数据为样本 , 采用 FIML估计。 321032103210⒋ 应用 • 直接应用结构参数估计结果。 例如分析消费方程 , 工资收入是私人工资和政府工资之和 , 其消费边际倾向是 , 即工资增加 1美元 , 消费就增加。 现期利润的消费边际倾向 , 而前期利润的边际消费倾向。 由此可见 , 现期工资收入是消费的一个决定性因素。 • 利用简化式参数估计结果。 Yt  1 t 1 Kt  1 WGt Gt Tt t WGt  1 Tt  1 Ct 0 . 1 8 9 0 . 7 4 3 0 . 0 9 8 0 . 6 6 6 0 . 6 7 1 0 . 1 8 8 0 . 1 5 5 0 . 1 8 9 0 . 1 8 9 It 0 . 0 1 5 0 . 7 4 6 0 . 1 8 4 0 . 0 5 2 0 . 2 5 9 0 . 2 9 6 0 . 0 1 2 0 . 0 1 5 0 . 0 1 5 WPt 0 . 2 3 7 0 . 6 2 6 0 . 1 1 9 0 . 1 6 2 0 . 8 1 1 0 . 2 0 4 0 . 1 9 5 0 . 2 3 7 0 . 2 3 7 Yt 0 . 1 7 4 1 . 4 8 9 0 . 2 8 3 0 . 6 1 4 1 . 9 3 0 1 . 4 8 4 0 . 1 4 3 0 . 1 7 4 0 . 1 7 4 t 0 . 0 6 3 0 . 3 6 3 0 . 1 6 4 0 . 2 2 4 1 . 1 1 9 1 . 2 8 1 0 . 0 5 2 0 . 0 6 3 0 . 0 6 3 Kt 0 . 0 1 5 0 . 7 4 6 0 . 8 1 6 0 . 0 5 2 0 . 2 5 9 0 . 2 9 6 0 . 0 1 2 0 . 0 1 5 0 . 0 1 5 表中政府控制变量列中数据表示这些变量对每一个内生变量的短期影响乘数。 例如 , 当税收增加 10000美元 , 引起消费下降 1880美元 , 投资减少 2960美元。 例如,当政府支出增加 10000美元 , 引起收入增加19300美元 , 如果同时增加税收 10000美元 , 收入减少 14840美元 , 二者的平衡预算影响乘数 (对收入 )为二者之和 , 即 4460美元。 • 计算并利用 长期均衡乘数。 C I WP Y  K WG 0 . 5 3 6 0 0 . 2 7 1 0 . 5 3 6 0 . 1 9 2 1 . 0 2 4 G 1 . 3 2 3 0 1 . 3 5 8 2 . 3 2 3 0 . 9 6 5 5 . 1 2 3 T 0 . 5 6 9 0 0 . 3 3 3 1 . 5 6 9 1 . 2 3 7 6 . 5 6 4 可见 , 各政策变量的投资均衡乘数为0, 因为在均衡情况下 , 资本存量不变 , 没有投资发生; 政府支出对收入的长期影响乘数是 , 而短期乘数是 , 即80%的影响是当期发生的。 四、中国宏观经济计量模型的案例分析 ⒈ 总体特征 ( 1)总体上的供给导向 • 供给导向的模块结构关系; • 主要方程的供给导向; • 部分方程的需求导向或者供需双导向。 ( 2)集中决策与分散决策并存 例如: • 关于投资模块的设计 • 关于价格模块的设计 ( 3)以 SNA体系为主,兼顾少数 MPS体系指标 • 总体上的 SNA体系 • 少数 MPS指标的方程 • 数据收集和整理方面的困难 ( 4)较高的分解性程度 • 经济中结构性问题突出 ( 5)虚变量的普遍应用 • 政策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 • “奇异点”的较多存在。 • 例如某个模型中的 工业生产方程 : l n( ) . . l n( ) . l n( ). (l n( ) l n( )). l n( )GIS LS W SI NKFINIA PIR YW PIVECC ED DD DD          0 8053 0 2335 0 3360 19960 4956 80 79 40 8011 1 1 1中国宏观计量经济模型中主要模块的设计 ( 1)模块 • 宏观计量经济模型由若干模块组成。 • 每个模块描述某项经济活动或者某个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 • 每个模块由若干结构方程组成。 模块中方程的数目取决于分解性程度。 • 模块之间的关系描述了宏观计量经济模型的总体结构。 ( 2)一个模型示例 • “ 中国宏观计量经济模型 CEMT1”总体结构框图。 • 共有 12个模块:生产、投资、财政、信贷、企业、事业、居民、国际、消费、价格、就业和总供求。 • 模型共包含 256个方程,其中随机方程 102个,衡等方程 154个;模型包括 256个内生变量和 41个外生变量。 国内生产 劳动力 总供给 信贷 财政 国际 企业 物价指数 居民 事业 投资 消费 总需求 中国宏观计量经济模型中主要方程的设定 • 具体略,参见教科书。 • 例如, 某类商品出口额 =f(国内供给能力,国际市场需求,价格,汇率,政策, μ) 某类商品进口额 =f(国际市场供给,国内需求,外汇支付能力,价格,汇率,政策, μ) 某种商品价格指数 =f(相关商品的价格指数,需求因素,供给因素,政策虚变量, μ) 某部门劳动者人数 =f(前一年劳动者人数,新增生产规模, μ) 某部门固定资产原值或净值 =f(前一年固定资产原值或净值,当年投资额, μ) 城镇居民储蓄存款 =f(前一年末城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城镇居民收入, 存款利率, μ) 各项财政支出 =f(财政支出,该项目前一年实际支出,政策, μ) 第八章 扩展的单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 • 167。 变参数线性单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 • 167。 非线性单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