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表分析获利能力分析(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上述损益表外 ( 即直接反映到资产负债表中 ) 的损益 , 可能是十分重要的。 分析 时 要 特 别 注 意 查 看 : 留存收益 ( 或未分配利润 ) 项目中是否包含 “ 前期调整 ” ( 通过阅读附注 ) ; 股东权益项目之下是否有投资市价的未实现跌价损失和 /或外币换算差额。 30 关注损益表外的损益 ( 续 4) 如果发现有这些项目 , 在进行获利能力分析时就要予以考虑 ——根据分析的需要 , 决定是否将这些项目或其中的一部分用于调整损益表上反映的利润 , 以作为基本获利能力分析的补充。 31 第八章 股东利益分析 普通股每股收益 其他与股东利益直接相关的财务比率 32 普通股每股收益 一般地 , 普通股每股收益可按下式计算: ( 净收益 — 优先股股利 ) / 流通在外的普通股加权平均股数 之所以扣除优先股股利 , 是因为它从税后利润中支付; “ 流通在外 ” 的含义是:要扣除库藏股; 33 普通股每股收益(续 1) 分母之所以要取加权平均值 , 是因为 ,分子 ( 利润 ) 是 “ 全年 ” 实现的; 同时 , 分母 ( 流通在外的股份数 ) 则在年内可能有变化 ——如:因形成库藏股而减少 , 因新股发行而增加。 34 普通股每股收益 ( 续 2)  例如 , 某公司某年实现净收益为 100000元 , 优先股股利为 10000元 , 该年年初流通在外的普通股有 10000股 , 并分别于 7月 1日和 10月 1日新增发行普通股 2020股和 3000股 , 那么 , 该公司当年流通在外的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即为: 10000 股 6 个月 /12 个月 + ( 10000+2020) 3个月 /12个月 +( 12020+3000) 3个月 /12个月 = 11750( 股 ) 35 普通股每股收益(续 3) 那么 , 普通股每股收益为: ( 100000 — 10000) / 11750 = 如果发生股票分割和 /或分发股票股利 ,就会导致流通在外普通股股数的增加;这时 , 就必须对以往所有可比的每股收益数字进行追溯调整。 36 普通股每股收益(续 4) 例如 , 续上例 , 假设该年 12月 31日发生2 : 1的股票分割 , 那么 , 分母 ( 流通在外普通股股数 ) 就比原先增加 1倍 , 即变成 23500股 ( =11750 2) ( 调整计算以前年度每股收益时 , 分母也应该为23500股 )。 那么 , 该年的 EPS即为: [=( 100000 — 10000) / 23500]。 37 普通股每股收益(续 5) 以上讨论的是 “ 简单 ” 资本结构 ( 即除普通股之外 , 只有一般的优先股 , 没有其他更多的股东权益内容 ) 情形下的 EPS计算问题。 在有些企业 , 资本结构可能要更 “ 复杂 ”些 , 即在普通股和一般优先股之外 , 还包括:可转换债券 、 可转换优先股 、 股票选购权 ( 通常给予员工的按预定价格购买公司普通股的选择权 ) 、 购股证 38 普通股每股收益 ( 续 6) ( 通常给予债券购买者的按预定价格购买公司普通股的选择权 ) 等。 以上这些证券都可能增加流通在外普通股股数 , 因而都是潜在普通股 ( 目前可以算是 “ 准普通股 ” ) , 因为这些证券的发行条款允许其持有者成为普通股股东。 因此 , 这些证券的存在 , 就意味着导致普通股 EPS的稀释。 当这种潜在的稀释作用相当显著时 , 就有必要调整计算每股收益。 39 普通股每股收益 ( 续 7) 原始每股收益 完全稀释的每股收益 40 关于 “ 原始每股收益 ”  所谓原始每股收益 , 是指只有当发行在外的那些 “ 准普通股 ” 可能增加普通股股数 , 并将导致前述 “ 简单 ” 每股收益下降时 , 才认定稀释确实发生的 EPS调整计算方法。 先考虑股票选购权和购股证 , 步骤如下: 〈 1〉 确定当期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