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立方分米 4亳升 = ( )升 2平方米 6平方分米 = ( )平方米 2立方米 6立方分米 = ( )立方米 2升 6亳升 = ( )升 2. 5平方米 = ( )平方米( )平方分米 2. 5立方米 = ( )立方米( )立方分米 要求学生说出化聚的理由。 ⑴ 、 P19– 2 提问:怎样求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 P19 – 3 二、 综合练习: 控一个长方体水 池,长 5米,宽 2米,深 1米,根据这些数据,你能求哪些问题。 ① 、 挖出的土有多少立方米。 ② 、 水池的容积是多少。 ③ 、 如果在水池的四周及底面涂上水泥,涂水泥的面积是多少。 补充有关条件,提出问题,并列式计算。 ① 、 如果挖出的土每立方米重 250千克,共挖出多少吨土。 ② 、 如果每小时挖土 ,挖这个水池要多少小时。 ③ 、 如果每平方米用水泥 30千克,需要水泥多少千克。 三、 深化练习: 用 2个棱长为 4分米的正方体摆成一个长方体,表面积减少了( ),体积是( )。 把两块长 2分米,宽 1分米 ,高 ,怎 样粘合表面积最大。 怎样粘合表面积最小。 最大、最小各是多少。 四、 作业: P1920 4~8 复习(二) 教学内容: P21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圆柱、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 基本练习: 圆柱、圆锥的体积怎么求。 V = S h V = 1 3 S h 填表 P21– 9 二、 综合练习: 一个圆锥体的钢零件,底面圆的半径是 2分米,高。 钢每立方分米 ,这个零件重多少千克。 一个圆柱体的喷雾筒,底面直径 ,高 ,里面能装药水多少升。 一个长方体水槽,长 30分米,宽 25分米,高 18分米。 贮水后水深 14分米,共贮水多少千克。 ( 1立方分米水重 1千克) 一个圆柱形的烧杯,底面积是 25平方厘米,里面有半杯水,放入一块小石头全部没入水中,这时水面上升了 4厘米,这块小石头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一个棱长是 20 厘米的正方体,削成一个最大的圆柱体,这个圆柱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再把这个圆柱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还需削去多少立方厘米。 三、 小结: 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四、 作业: P21 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教学 目标: 初步了解统计的简单知识,能看懂并会分析统计的数据,学会绘制简单的统计表,在教师的指导下绘制简单的统计图。 根据有关数据统计资料的分析,受到一定程度的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绘制统计表是本单元教材的重点。 教学难点: 复式统计表因为涉及的数量关系比较复杂,分类整理,确定栏别都是难点。 统计图因为类别多,制图复杂,纵轴、横轴上的数位难以确定,是本单元的难点。 课时安排: (共 10课时) 统计表 3 统计图 5 复习及测验 2 统计表 教学内容: P23 – 25 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了解复式统计表的格式,以及它的用途。 使学生初步掌握绘制复式统计表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 引入新课: 我们以前已初步了解了有关统计的一些知识,谁能说说在绘制统计表前要做哪些工作。 绘制一张简单统计表的一般方法是什么。 统计表的作用很大,有时一张简单统计表不能全面地反总问题,这时就需要绘制较复杂的统计表。 (揭题) 二、 教学新课: 教学例 1。 (出示) 分析讨论:上述资料的统计要求是什么。 应怎样分类整理。 归 纳;根据统计要求,既按年级分类整理,又要按性别分类整理,那么谁能给这张统计表写个总标标题。 纵栏目 数据栏 数据栏 横栏目 教学复式统计表的一般方法: ⑴ 、 确定统计表的总标题后应注明制表日期。 ⑵、 设计统计表的表头。 统计表的左上角叫表头,一般: ① 说明横行的主要内容; ② 说明纵行的主要内容; ③ 说明表中的数字资料。 例 1 中①表示性别,②247。 表示年级,③表示人数。 (①、②也可以互换) ⑶ 、 这张统计表,横行按性别排要几项。 竖行按年级排要哪几项。 (介绍“横栏目”和“纵栏目”)其余空白部分填写数据(介绍数据栏) ⑷ 、 师生共同填写统计表。 要求学生对标题、日期、 表头及栏目的数据核对一遍。 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 ⑴、这所学校的学生总数是( )人,男生( ),女生( )人。 ⑵、 ( )年级的学生最多,( )年级学生最少。 ⑶、男生比女生( )( )人。 上述表格也可以横栏填“年级”,纵栏填“性别”。 与是表有何区别。 (形式不同,作用一样) 试一试。 ⑴ 、 学生填写制表日期与表内数据。 ⑵ 、 计算合计与总计来检查数据填写是否正确。 ⑶ 、 回答问题: 你从这张表中可以看出什么。 ① 、 哪个部门的职工人数最多。 哪个部门最少。 ② 、 哪个部门的女职工人数最多。 ③ 、 全厂职工共有多少人。 男、女各多少人。 三、 小结: 说说单式统计表与复式统计表的区别。 复式统计表的格式是怎样的。 表的外部有些什么内容。 怎样确定。 表的内部有些什么内容。 四、 作业: P25 – 练一练 ① ② ③ 性别 年级 人数 百分数统计表 教学内容: P36 – 38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百分数复式统计表的绘制方法,认识它的作用。 通过农村经济发展的统计数据,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过程: 一、 引入新课: 列式计算: ⑴ 、 4是 18的百分之几。 ⑵ 、 18比 4多百分之几。 ⑶ 、 ( )的 30%是 12。 ⑷ 、 ( )比 12多 30%。 有些统计要更清楚地反映式农业及经济发展的情况,还要计算出相关的百分率,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百分数统计表。 (揭题) 二、 教学新课: 出示例 2,分析题意。 讨论分析: ⑴ 、 与上节课学的统计表有什么区别。 ① 、 为什么纵栏没有“合计”一栏。 ② 、 合计栏的百分数应怎样计算。 ⑵ 、 计算出各镇农业产值占总产值的百分数,并填入表内。 ⑶ 、 计算出该县农业产值占总产值的百分数,并填入表内。 (同桌核对) 回答问题: ⑴、这个镇全年总产值是( )亿元,中农业总产值有( )亿元,占全年总值的( ) %。 ⑵、( )镇全年总产值最高 ,( )镇农业产值占总产值的百分率最高。 试一试。 ⑴ 、 这张统计表为什么不设“合计”栏。 ⑵ 、 1995年比 1994年增长百分数,应以哪一年收入作为标准。 ⑶ 、 回答问题:(你可以看出些什么) ① 、 从这三户看, 1995年的人均收入比 1994年是否增长。 ② 、 哪一户人均收入归高。 ③ 、 哪一户人均收入增长最快。 三、 教学小结: 说说百分数统计表的内容。 比较上一节课的制表步骤,说一说两者的区别。 归纳: 通过百分数统计表,我们不仅可以看出比较的统计数据,还可以看出增减的百分比。 四、 作业: P28 – 12 练习四 教学内容 : P29 – 31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绘制单式和复式统计表的方法,进一步明确统计表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过程: 一、 绘制单式统计表: 出示 P29 – 练习四 ,1。 要求学生独立绘制统计表。 回答:你从这张表中看到了什么。 二、绘制复式统计表: 出示: P30 – 2,分析题意。 绘制统计表。 问:表中应有哪些内容。 你从这张表中看到了什么。 三、 绘制百分数统计表: 某校六年级各班总人数和男生人数统计如下: 六(一)班,共 50人,男生 23人;六(二)班,共 48 人,男生 24人; 六(一)班,共 52人,男生 24人;六(一)班,共 49 人,男生 26人; 分别算出各班男生总人数的百分数(百分号前保留一位小数),再制成统计表。 四、 小结: 你还有什么不明白有地方吗。 五、 作业: P30 3~4 教学内容: P32 – 33 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了解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以及它的作用。 使学生初步了解条形统计图的格式,并能在教师的帮助下绘制条形统计图。 会简单地根据数据分析问题。 教学过程: 一、 引入: 我们已经学制作简单的复式统计表,并分析有关的数量之间的关系,解决一些实际总 是用统计表示的数量还 可以用统计图来表示。 (板书:统计图) ,常用的统计图有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我们这节课来研究条统计图 (板书:条形)。 二、教学新课: 条形统计图的意义及组成。 ⑴ 、 什么是条形统计图。 ⑵ 、 它包含哪些内容呢。 (投影条形统计图) 某校图书馆购书情况统计图( 1987~1990年) 条形统计图中的哪些内容。 条形统计的特点是什么。 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 出示例 1,介绍步骤: ⑴ 、 在适当的位置画好纵轴与横,并在上面写上标题和制作日期; ⑵ 、 定好宽度与间隔; ⑶ 、 定好单位长度; ⑷ 、 画直条,写数量,注年份; ⑸ 、 美化。 回答问题。 从图上可以看出这五年中 降水最多, 降水最少,平均每年降水量大约是产 毫升。 试一试。 按照例题的要求与格式自己绘制统计图。 三、教学小结: 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是什么。 绘制条形统计图的方法与步骤是什么。 绘制条形统计图要注意什么。 四、作业: P34 练一练 1400 200 (本) 750 640 910 1190 1987 年 1989 1988 19909 练习五 教学内容: P35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条形统计图的作用,并初步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教学过程: 一、 复 习: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条形统计图,那么: 什么是条形统计图。 条形统计的特点与作用是什么。 绘制条形统计图的方法与步骤是什么。 绘制条形统计图要注意什么。 二、练习: 黄岗煤矿 1989~1993年煤产量如下: 1989年产煤 90万吨, 1990年产煤 120万吨, 1991年产煤 150万吨, 1992年产煤 210万吨, 1993年产煤 250万吨。 制成条形统计图。 由学生说出步骤,师生共完成。 完成后请学生说说你从这张统计图中看出了些什么。 三、作业: P36 – 2 以年级为单位,统计全校人数,制一张统 计图。 (一个星期完成) 折线统计图 教学内容: P37~38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折线统计图的格式和作用,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 使学生初步学会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并级在教师的帮助下进行绘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准备: 出示一张反映某地 2020年月平均气温的条形统计图,按例 2内容。 提问: 这是一张什么统计;科。 根据内容补上标题。 说说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说说条形统计图的制方法。 出示同一内容的折线统计图。 二、教学新课: 比较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的异同。 ⑴ 、说说区别,并归纳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 ⑵ 、 折线统计图的绘制: 比较、分组合作绘制; 小组交流,说说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方法。 ⑶ 、作业讲评。 根据所绘制的统计图回答问题: ⑴ 、 哪个月的平均气温最高。 是多少摄氏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