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格式(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多样的生产需求,针对南方山区特点的作物育种、栽培研究力量薄弱, 9 研究手段差,突破性的品种和关键性的栽培技术创新不足;( 4)复杂的生态环境和多样的生产需求,给农业产业化和新技术推广造成了更大的困难, 产业化水平较低;( 5)人多地少和耕地分散,造成机械化程度低、农业基础设施差、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弱。 三、工程中心组建方案 ( 6000 字以内) 1.建设条件 (包括依托单位在本领域科研开发基础 和特色、技术水平与优势、创新能力和工程化业绩、具有市场前景的科研成果储备、依托单位所能提供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条件、共建单位的合作基础与吸引力等) “南方山地农业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的依托单位 ―― 西南大学 是教育部直属 的 211工程重点建设学校。 由原西南师范大学、原西南农业大学合并组建而成。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特色明显,拥有 3 个国家级重点学科、 11 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9 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 2652 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 1 人,中国工程院院士 2 人,教授、副教授 1000 余 人。 学校 在农 业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具有特色和优势,特别是在山地农业的科研、教学和为地方经济服务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南方山地农业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依托作物学、园艺学、生物学三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三个相应的博士后流动站和三个重庆市重点一级学科, 学科力量强。 近五年来,本中心研究人员承担各级项目 150 余项,其中国家 973 子项目 3 项、 863 项目 15 项,重大专项 6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2 项、面上项目 16 项,国家 发改 委重大专项 1项、省部级重大项目 58 项,到位经费 5600 多万元;先后获得省级成果奖 项, 育成新品种 30 余 个(其中 5 个通过国家审定),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项;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500 多篇,主编和参编国家规划教材 20 多 部。 “中心”的主要研究开发业绩包括: 种质创新与品种选育 “中心”所在的重庆市是南方山地农业的典型区域,有着复杂的生态环境, 夏季高温干旱、秋冬春阴雨寡日,作物品种的选择具有特殊性,外来品种在当地难以适应,致力于品种自育是必然趋势。 “中心”长期以来 加强高新技术育种研究与开发,构筑以分子育种技术为核心的新型高效育种技术体系,大幅度提高育种技术水平, 创造具有重大应用价值 10 的新种质 ,培育优质、高产、多抗的作物新品种,并在 南方山地农业中推广应用,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和优势。 ( 1)、 主要 作 物良种方法创新。 先后开展棉花、油菜、水稻、玉米、小麦等作物杂种优势机理研究。 其中,黄籽油菜的分子机理、孢子体水稻 CMS 与 cpDNA 的分子机理等研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棉花长柱头材料杂种优势研究、油菜细胞质光温敏不育育性转换机理研究、油菜细胞核 +细胞质双重雄不育系的基础研究、油菜化学诱导雄不育的机理研究、利用增效座位预测水稻等杂种优势达到国内外同领域的先进水平; 研究 获得了水稻、油菜等 重要性状基因的分子标记,寻 找 紧密 连锁的分子标记,建立辅助育种技术体系 ,建立安全高效的作物改良和繁育技术。 ( 2)、水稻新品种 选育与产业化。 利用重庆这一全国少见的特殊生态条件,选育出的品种不仅适合西南地区,同时在全国其他地区也能适应,且品质 抗性 更好。 近 10 年来已先后育成 10 余个水稻新品种在生产上应用。 水稻富优 1 号、西农优 1 号、西农优 30 通过国家审定,富优 1 号还通过了长江中下游、武陵山区国家审定和越南审定,已在长江流域14 个省市推广 3000 余万亩;“西农优 30”在重庆达到国家三级优质米,在全国区试中达到了国家二级优质米; 自育了一批优质多 抗的 水稻不育系 ( 西农 1A、西农 2A、西农 3A、西农香 1A 等 )和 恢复系 ( 缙恢 1 1 1 1 1 R2 R2 R30 等 ),所配组合已通过品种审定。 以 “中心”选育的 水稻和玉米 品种为基础 ,组建了 西南大学控股的 “重庆西农种业有限公司”, 该企业 2020 年被评为重庆市高新技术企业。 同时,采用品种使用权转让方式,将 8 个水稻品种转让给 6 家种业企业,获得了 1000 多万元的转让经费。 既加快了新品种的推广力度,又增强了“中心”水稻研究的实力。 2020 年获得 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1 项、自然科学三等奖 1 项。 ( 3)、 甘蓝型黄籽 油菜 新品种 选育与产业化。 通过远缘杂交与辐射诱变创造出一批甘蓝型黄籽育种材料,在此基础上育成广适高产优质的黄籽油菜品种 “ 渝黄 1号 ” 和 “ 渝黄 2号 ” 分别于 2020和 2020年通过国家审定,综合品质优于进口菜籽,是国内外最早进入大规模产业化应用的甘蓝型黄籽油菜品种。 以黄籽油菜成果、技术、人员技术入股方式成立了重庆市利农一把手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注册资金 3500万,学校拥有 650万元的公司股份。 该公司建立了 5000亩 油菜 科研制种基地、 10万吨全自动化油脂加工研发基地。 依托该公司 获得重庆市第一个国家西部 开发高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 “ 优质高效甘蓝型黄籽杂交油菜种子工程” , 总投资 ,2020年公司升格为国家级农业产 业化龙头企业。 在产业化模式运作下, 在四川、贵州、重庆、湖南、湖北、江西等省 累计推广甘蓝型黄籽 2020多万亩,在黄籽油菜推广区域基本上实现了优质优价,农民增收 15亿元以上,加工企业增效 5亿元以上,显示了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中心”在油菜研究方面获得的成果“ 甘蓝型黄籽油菜新材料的选育与研究”、“ 黄籽羽衣甘蓝新材料研究与利用 ”、“ 甘蓝型黄籽油菜粒色形成机理及调控技术研究”和“ 细胞 11 核 +细胞质双重不 育系选育研究”等均被专家鉴定为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先后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 8项。 此外, 还选育了其它类型 油菜新品种 10个 在西南山区推广应用。 由于我校在油菜研究与产业化方面的突出成就,重庆市科委于 2020年批准成立重庆市油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这也是重庆市第一个农业领域的工程中心。 ( 4)魔芋研究与产业化开发。 魔芋是西南山区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 西南大学农业部 魔芋研究中心成立于 1995 年, 20 多年来, 先后主持并完成了 24 项科研课题 20 多个横向合作项目。 首次发现命名了天南星科魔芋属的一新种“白魔芋”( Amorphophallus albus et )和“ 田阳魔芋 ” ()种,得到国内外学术界认可,收集魔芋资源 100 余份, 培育新品种万源花魔芋和渝魔 1 号通过审定并在生产中大面积应用。 主持制订了我国第一个魔芋精粉标准 —— 重庆市魔芋精粉地方标准和我国第一个魔芋农业行业标准 —— 魔芋种芋繁育技术规程制,参加制订我国第一个魔芋设备行业标准 —— 魔芋精粉机行业标准。 作为中国魔芋协会的会长单位, 先后主办了全国魔芋学术交流会 10 次,每年与日本魔芋协会及国内外企业都有多次交流。 我校选育的魔芋品种和规范化栽培技术 已累计推广 万亩,形成了“种植 初加工 深加工 多行业应用”的产业链,约 900 万山区农民因此脱贫致富, 带动有关第二、三产业年产值超百亿元。 西南大学也因此在魔芋研究方面先后获得省部级一、二、三等奖共计 6 项。 ( 5) 薯类作物育种与产业化。 马铃薯、甘薯 富含淀粉和维生素, 具有产量高、稳产性好、用途广等优点,是中国南方山地农业的主要农作物,也是其主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两者的总面积达 亿亩以上。 近年来, 为解决能源危机,开发燃料乙醇。 在我国《农业部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 规划( 20202020 年)通知》中已明确将甘薯作为主要能源作物之一。 西南大学长期开展马铃薯、甘薯研究与推广,建有重庆市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市甘薯研究中心和西南大学薯类作物研究所,保存着国内外甘薯、马铃薯品种资源500 余份。 我校在马铃薯引种筛选、茎尖脱毒、脱毒薯原原种生产鉴定、原种繁殖技术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研究,协助重庆市农技服务总站建立了全市性的马铃薯繁育体系。 2020年 原西南农业大学 与以甘薯为原料进行燃料乙醇加工的“重庆环球石化有限公司”建立了长期实质性的科研合作关系,联合成立了“甘薯科技研发中 心”和“金能薯类作物研发有限公司”,为甘薯科研与产业化找到了结合点,创造了国内甘薯科研与开发领域校企合作的典范。 其鉴定筛选的 “渝薯 2 号”,“渝薯 33 号、” “渝苏 303 号”等 高淀粉 能源甘薯专用型新品种,目前已成为重庆环球石化有限公司燃料乙醇加工的首选品种,在重庆市10 多区市县建立了种薯基地并进行大面积示范推广。 2020 年,重庆市与中石油签订了战 12 略合作框架协议,重庆市支持该集团控股 重庆环球石化有限公司 , 建设以甘薯为原料的燃料乙醇项目,这给重庆市 600 多万亩甘薯的产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大力开发能源专用型甘薯品种,中试示范高产高效配套技术体系,发展能源甘薯产业,则是重庆市乃至全国甘薯产业发展的首要方向和必然趋势。 栽培技术与耕作制度 西南大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已有 50 多年的研究历史。 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农业科技人才,在作物高产栽培、耕作制改革、立体农业模式等研究和应用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如“潼南县农业支柱产业重点技术开发与推广”、“重庆市稻田综合利用研究”、“重庆地区‘双千田’综合配套技术开发 ”、“稻田半旱式耕作高产高效益研究及推广”、“ 甘蓝型黄籽油菜粒色形成机理及调控技术研究”、“ 中国魔芋产业关键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 ” 等分别获重庆市和教育部科技进步奖;“贵州省石阡县主要粮油作物高产高效综合配套技术推广”、“贵州省石阡县玉米地膜覆盖及配套增产技术”、“贵州省石阡水稻 —— 油菜粮经作物水旱连作模式高产栽培”、“魔芋防病丰产高效栽培技术推广”等分别获贵州省和农业部丰收计划奖;“烟草微型精量播种器”、“ 分格式定距播种器”等分别获国家发明专利;五年来, 累计发表学术论文 186 篇,出版专著 4 部,出版教材 12 部 ; 杨安贵教授 1999 年荣获全国“十大扶贫状元”称号。 近年来,本学科在甘薯和马铃薯脱毒繁殖与优质高产种植技术,农作物抗逆生理生态与调控技术,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与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与区域生态农业发展等领域已逐步形成鲜明的学科特色和优势。 目前本学科整体实力在西南地区处于领先水平,在西部地区和全国处于先进水平,部分研究领域居全国领先。 水资源利用和节水灌溉 西南大学与水资源利用和 节水灌溉 研究开发有关的学科有 农业水土工程、农业机械 化工程 、土壤、农学、农业生物环境、 农业 气象等 ,在农业 水资源开发与利用、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方面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具有较强的开发实力。 “中心”研究人员 在西南山地丘陵降雨聚集与节水灌溉研究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和研发实力。 较早完成了土壤耕作机具、 中小型提灌设备技术状态检测技术及仪器、泵站改造技术、提灌工程有效度及技术经济定量评审方法的研究。 在 山 地 丘陵 降水资源高效转化、 节水灌溉、泵站改造、水资源利用规划或数据库、软件开发等方面 也进行了长期的 研究 工作,完成了 或正在进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高温伏旱区农作系统水分生态适应性及生产潜力研究 ”、 国家科技支撑项目 “ 西南季节性干旱区集雨补灌技术集成与示范 ” 、 中华农业科教基金项目“丘陵山区节水灌溉技术的研究” 、 全国农牧渔业丰收计划项目 “ 山丘区微灌节水技术及雨水集蓄技术应用推广 ” 、 科技部国家级 星火计划项目“丘陵山地雨水、泉水利用与节水灌溉 的 集成与示范” 等课题的研究。 相关技术 先后在 丘陵山区 推广 应用 , 因地制宜地集成了 雨水集蓄、泉水利用与泵站改造系统,改善了原有的水利设施,建立起了合理 13 的农业水资源供给系统。 “中心”在山地丘陵降水资源高效转化与利用系统规划、降雨聚集系统规划与设计、雨水集蓄系统设计、基于雨水集蓄的水库改造技术和泵站改造技术、自压与机压相结合的节水灌溉技术、泉水灌溉系统规划与设计、丘陵地区小型移动灌溉机具等方面基本研究成功,形成了完备的技术体系,可以进行推广和工程化应用,部分 技术处于国内领先 水平。 成果、专利、获奖情况 40 多年来,我所共取得成果 143 项(其中国家级奖励 9 项,省部级奖励 43 项),专利 6 项。 1995 年以来获奖成果 序 号 成 果 名 称 获奖日期 授奖单位及等级 1 果树资源性状鉴定及优化种质筛选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2 国外果树引种试种研究与利用 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3 中育 7 号甜橙育成与应用 国家发明三等奖 农业 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4 《中国南方果树》 第三届国家科技期刊奖 百种重点期刊奖 第三届重庆市十佳科技期刊 5 柑桔早、中、晚熟优良品种配套 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6 柑桔几种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7 柑桔菌根容器育苗技术研究 1998 江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8 脐橙早结丰产试验技术 1989 江西省科。研究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格式(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硅棒粘胶 硅片切割 切好后的硅片 硅片的清洗 硅片分检 22 硅片上污垢的组成 晶片表面层原子因垂直切片方向的化学键被破坏而成为悬空键,形成表面附近的自由力场,极易吸附各种杂质表面,可能沾污的杂质可归纳为三类: ① 油脂、松香、蜡、环氧树脂、聚乙二醇等有机物; ② 金属、金属离子及一些无机化合物; ③ 自然氧化层及尘埃及其他颗粒(硅,碳化硅)等。 一、污垢附着力: 静电力,范德华力,化学键等 二
一皮砌块前,应先用水润湿导墙基面,再用普通砂浆铺砌,砌块的垂直灰缝应 披刮粘结剂,并注意校正砌块的水平和垂直度,待第一皮砌块的水平灰缝的砌筑砂浆初凝后方可进行上皮砌块的砌筑,上部砌筑采用专用粘结剂砌筑。 常温下,砌块的日砌筑高度宜控制在 内。 对于所需的非规格尺寸砌块应采用手提式电锯或相应的机械设备进行切割成规则长方体,严禁刀劈斧砍。 切割后的非标砌块 不得小于砌块长度的 1/ 3。
,当地水源比较丰富,充分利用自然条件,拟选用低温低压 19MW 水冷凝汽式汽轮发电机。 ① 汽机主要技术参数 表 24 汽机技术参数 项目 单位 参数(单台) 型号 额定进汽压力 MPa( a) 额定进汽温度 ℃ 330 额定汽机进汽量 t/h 排汽压力 kPa 15( a) 额定转速 r/min 3000 额定发电功率 MW 9 给水温度 ℃ 104 冷却水设计温度 ℃ 20 第 14 页 ②
理交流信息; ( 4)善于同生产部门的管理人员和执行人员交流信息; ( 5)对上级和用户都忠诚老实,讲信用; ( 6)坚持为用户服务,了解和满足用户的要求。 ( 7)积极收集产品的售后反馈信息 ( 8)向用户宣传企业的其他产品 ( 9)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销售技术和方法 ( 10)维护公司形象,树立企业良好声誉 关键事件法 优点: 应用广泛
达不到目的。 采用化学清洗技术 该技术要求生产设备不允许停车的情况下,合理的采用。 可以达到不拆卸设备在最短的时石油化工设备腐蚀与防护 第 10 页 共 77 页 大庆石化公司炼油厂2020917 间内,使设备恢复正常,提高设备的换热效果。 采用高压射流技术 该方法可以结合装置检修,在拆卸设备的同时采用的方法。 清洗效果好,特别是清洗管束内壁效果最好,费用低、效率高。 采用在线清洗技术
掘进巷道顶板高冒区、密闭墙内、电气设备集中的地点、胶带输送机机头及机尾、油料库等。 ③、可能造成的后果如下: a、产生有毒有害气体,造成 人员烧伤、中毒甚至死亡。 b、造成事故范围内设备毁坏及烧毁大量煤炭资源。 c、破坏巷道,形成火风压造成通风系统破坏。 d、造成瓦斯、煤尘爆炸事故。 五 、矿井火灾事故的应急处理方案 最先发现火灾的人员,尽可能进行直接灭火,并立即向公司 调度室报告,说明发火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