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气气浮的分类及设计原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从而形成絮XXX 污水处理(三期)机电设备单机调试方案 13 粒。 这种絮粒与阴极上产生的微气泡 (氢气 )粘附 ,得以实现气浮分离。 但电解凝聚气浮法存在耗电量较多 ,金属消耗量大以及电极易钝化等问题 ,因此 ,较难适用于大型生产。 生物及化学气浮法。 生物气浮法是依靠微生物在新陈代谢过程放出的气体与絮粒粘附后浮之水面的;化学气浮法是在水中投加某种化学药剂 ,借助于化学反应生成的氧、氯、二氧化碳等气体而促使絮粒上浮的。 这种气浮法因受各种条件的限制 ,因而处理的稳定可靠程度较差 ,应用也不多。 图 1 涡凹气浮工艺原理 图 2 溶气泵气浮 工作原理 附录 2 脱气系统 脱气系统分为内部和外部脱气系统两种。 内部脱气系统的关键就是提供一个合并表面( coalescing surface),其形式类似于斜管或斜板沉淀池。 此表面不但可促进多余小气泡的合并,产生有较大上升速度的大气泡,另外还XXX 污水处理(三期)机电设备单机调试方案 14 可引起二次气浮,即 “自由 ”气泡与残余絮粒的再次粘合,使聚合体浮力大于重力,所以当合并表面设计适当时,可以避免污泥在内部脱气系统内的沉积。 外部脱气系统有很多形式,气浮池与滤池之间的自由跌落水堰和停留池就是其中较简单的两种,较复杂的是设置专门的气泡吹脱柱,气浮出水以下 向流形式通过该柱 ,同时其底部有空气通过扩散器注入。 有研究发现:无脱气系统、设置外部脱气系统和设置内部脱气系统的三种溶气气浮工艺的效果依次增强。 当水力负荷为 17 m3/m2•h 时,三种工艺的出水浊度分别为 、 和 0.60NUT,后续滤池的处理能力分别为 360、 380 和 640 m3/m2;当水力负荷为 44 m3/m2•h时,三种气浮工艺出水的浊度分别为 、 和 NUT,后续滤池的处理能力分别为100、 140 和 180 m3/m2。 说 明 本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主要内容包括 :施工组织措施、施工进度计划及人员配置计划、调试技术措施、环保与文明施工、质量保证体系和措施、安全施工保证体系和措施等。 范围包括以下单元的部分 机械设备电气设备及附属 管道的调试:细格栅及旋流沉砂池、厂区污水泵房、二沉池、生物反应池、二沉池配水井、鼓风机房、加药间、加氯间。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本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对机械设备、电气设备安调试和管道调试技术措施等内容作了详尽、完整的阐述。 本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编制依据为: 1.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和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出具的“大坦沙污水处理(三期)工程”施工图纸 2. 各设备厂家提供的设备说明书 3. 现行施工规范、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操作规程; 4. 省、市现行有关建筑工程施工的劳动定额、机械台班定额; XXX 污水处理(三期)机电设备单机调试方案 15 5. 现场勘察资料; 第一节 概 述 广州市 XXX 污水处理厂是广州市政府制定的全市污水治理总体规划中的第一座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位于广州市西郊的 XXX 上,总占地面积为 25 公顷。 第一期日处理规模 15 万 m3/d 于 1989 年投产,第二期日处理规模 15 万 m3/d 于1996 年投产,占地面积约 14 公顷。 采用 A2/O 生物脱氮除磷处理工艺, 2020 年进行处理能力 3 万 m3/d 的挖潜改造工程,总处理规模达到 33 万 m3/d。 三期工程是大坦沙污水处理厂一、二期工程的延续和拓展,处理规模是 22 万 m3/d,处理后污水排放标准符合国家和广东省污水排放的一级出水标准,是广州市政府的2020 年重点投资工程项目及省、市重点工程项目,占地面积约 11 公顷。 工程的主要目标是治理西部污水,系统收集污水面积 ,收集范围 :东面以 xxxx路、 xxx 路为界:南面以环城高速公路为界,同时包括环城高速公路以南 xx 小区、 xx 小区、 xx 岛、 xx 洲等;西面以珠江航道岸边为界;北面以 xx 路为界。 污水收集范围平面图 XXX 污水处理(三期)机电设备单机调试方案 16 工程目的主要提高广州市治理西部污水能力,有效地削减对珠江西航道的污染,改善石门水厂和西村水厂的水源水质,确保饮用水安全,受益人口约 100万人,是一项利国利民、功在千秋的民心工程。 三期工程的设计单位是 XX 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和 XX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建设单位是广州市市政园林局,由市政园林局属下单位广州市 XXX 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办公室实施建设任务。 工程项目总投资约 XX 亿元人民币。 三期工程主要包括一间处理能力为 22 万 m3/d 的污水处理厂,及九个污水输送泵站、一个排洪泵站。 泵站的输送流程图如下: 污水收集输送流程 XX河工业范围内污水 8#泵站 规划路污水 7#泵站 广清路污水 X路污水 5#泵站 压力管 过海 9#泵站 6#泵站 1#泵站 3#泵站 2#泵站 XX路以北、 X河东侧截污水, XX涌污水 西槎路污水 (压力管) X X 河西侧截污干管 XX河东侧截污干管收集的污XX村涌污水 XX河截污系统收集的污水 XX涌污水 渠箱 4#泵站 新市涌污水 (压力管) X 涌污水 XX路污水 XX路东段及旧广花路污水 X涌污水 X涌污水 XX路污水 X涌上游污水 拟建泵站 已建泵站 厂区 XXX 污水处理(三期)机电设备单机调试方案 17 其中: 1泵站的日输送能力为 99360 m3/d 2泵站的日输送能力为 172800m3/d 3泵站的日输送能力为 259200 m3/d 4泵站的日输送能力为 21600m3/d 6泵站的日输送能力为 119318 m3/d 7泵站的日输送能力为 137300m3/d 排洪泵站日排洪能力为 万 m3/d 9泵站仍在设计中。 5泵站是承接其它八个泵站污水输送 到三期厂区的最终泵站,其日输送能力为 万 m3/d。 加上 XXX 污水为日 万 m3/d,进入三期污水厂污水共 22万 m3/d。 三期工程采用工艺是分点进水倒置 A2/O 工艺。 工艺流程图如下: 缺氧 厌氧 好氧 二沉池 加氯接触池 沉砂池 回流污泥及剩余污泥泵房 细格栅 配水井 污水入流 剩余污泥 外回流 内回流 出水 化学剂 鼓风机房 污泥外运 浓缩池 沉砂外运处置 栅渣外运处置 脱水机房 XXX 污水处理(三期)机电设备单机调试方案 18 城市污水经 5泵站输送至厂内细格栅和 360 度旋流沉砂池进行预处理,用于除去水中的悬浮物、飘浮物和砂粒,以保证后续处理构筑物的正常运行。 污水经预处理后进入生物反应池,该池由厌氧、缺氧和好氧三个区组成。 出水端设有回流泵房、剩余污泥泵房,污泥回流比为 50~100%,混合液回流比为 50%~150%,均回流到缺氧区。 剩余污泥由泵送至浓缩池,然后进入脱水机房进行离心脱水,泥饼用泵输送至码头外运 ,经处理后填埋。 污水经生物反应池处理后进入二沉池配水井,由配水井配水至周进周出的二沉池进行固液分离,二沉池出水进入加氯接触池,消毒后排入珠江,污泥回流至污泥泵房。 其出水符合国家和广东省污水排放的一级出水标准。 三期工程设计进出水水质表如下: 单位 mg/l 这种工艺不仅流程简洁、运行管理和检修维护简单而且具有以下的优点:为避免传统 A2/O 工艺回流硝酸盐对厌氧池放磷的影响,通过吸收改良 A2/O 工艺的优点,将缺氧池置于厌氧池前面,来自二沉池的回流污泥和 30~50%的进水、50~150%的混合液回流均进入缺氧段,停留时间为 1~3h。 回流污泥和混合液在缺氧池内进行反硝化,去除硝态氧,再进入厌氧段,保证了厌氧池的厌氧状态,强化除磷效果。 由于污泥回流至缺氧段,缺氧段 污泥浓缩可较好氧段高出 50%。 单位池容的反硝化速率明显提高。 反硝化作用能够得到有效保证。 再根据不同进水水质,不同季节情况下,生物脱氮和生物除磷所需碳源的变化,调节分配至缺氧段和厌氧段的进水比例,反硝化作用能够得到有效保证,系统中的除磷效果也项目 进水 经常运行范围 出水 BOD5 120 50~100。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