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弱电机房施工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值比 3:01 切换时间(正常模式) 0 系统 显示 LCD+LED EMC/EMI 传导 EN500912 辐射 EN500912 CLASSA 谐波电流 IEC100034 抗扰性 IEC .. Level III, IEC 6100045 Level Ⅳ 安规要求 CCEE 空载环流( 1+1) 1A 空载环流( 3+1) 2A 电流不平衡度( 1+1) 1% 电流不平衡度( 3+1) 2% 绝缘电阻 2M(500VDC) 绝缘强度 (输入、输出对地 )2820Vdc, 1min 无飞弧 电涌保护 达到 IEC606641 规定的Ⅳ类安装位置要求,即承受 +8/20μ s 混合波能力不低于 6kV/3kA 防护等级 IP21 电池节数 12V电池 30 节 物理尺寸 (W H D)mm (800*1800*860) 重量( kg) 654 电气保护措施 电源供配电系统是机房的心脏,只有计算机房的供电系统安全可靠,才能保证计算机的数据安全。 在本方案中,特设如下的电气系统保护功能及应急措施: ( 1)、机房供电系统使用的开关均选用具有过流和短路保护的断路器; ( 2)、机房内所有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电气线路的金属保护管槽,均与电源的保护地 PE 线相接; ( 3)、为保证计算机房发生事故后,能保护智能化设备的安全,本方 案设计了与火灾报警联动的自动切断电源的控制装置; ( 4)、设计了应急照明自动切换装置; ( 5)、电插座回路采用漏电保护开关; ( 6)、在施工过程中,机房内的动力线缆主线分别送入地板内的槽道,分回路线缆穿金属管敷设,引到设备上或地下插座,以达到防火、防鼠害的要求,强电和弱电线缆分开铺设,以确保动力电和弱电互不干扰,保证计算机设备的稳定运行。 所有导线连接处均进行镀锡处理,进行冷压连接,确保供配电系统无单点故障。 配电柜 (箱 )设计 本次设计,综合楼一层消防控制室设计一台专用配电柜;科研楼二层计算机中心设计两台专用配电柜,一台照明配电箱;配电柜(箱)的设计按照以下原则设计: ( 1)、配电柜内开关使用施耐德 NSE 和梅兰日兰 C65N 系列开关; ( 2)、机房专用配电柜建立标识,使相关人员能正确识别; ( 3)、机房专用配电柜根据用途设计各路供电准确、可靠; ( 4)、机房专用配电柜中设立电流表、电压表,供检查电源电压、电流及三相间平衡的关系; ( 5)、机房专用配电柜的接入总干线及支路的重要回路均设立电源指标灯,以监控三相电的供电情况,颜色区分按相应标准,并设立标志牌; ( 6)、机房专用配电柜设立工作地线和保护地线端子 排,并加标识牌。 ( 7)、机房专用配电柜绝缘性能,符合国家标准 GBJ23282《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篇》; ( 8)、机房专用配电柜内的各种电器元件均有相应的标识,以便识别,其编号与设计图纸一致,在每个配电柜的后侧粘贴本柜配置的电气系统图,以便运行使用中的维护与管理。 机房照明系统 机房照明系统总体说明 照明部分设计了正常照明、应急照明的照明方式。 在设计中,应急照明采取正常时由市电供电,市电故障时自动转换至 UPS 供电的切换方式,确保市电故障时应急照明与 UPS 电源供电的同步。 应急照明灯具与正常照明 灯具使用同一组灯具, 平时由市电供电,当市电断电后,应急照明由 UPS 供电,由自动切换装置自动切换至应急照明电源。 灯具选用与棚板相配套的格栅灯具,内装日光色日光灯光管,具有照度高、无眩光、照度均匀、显色性好、无噪声、起动快等优点。 照明灯具选择 为限制眩光和阴影,满足计算机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的工作需要。 我们选用了 “飞利浦 ”品牌系列隔栅灯,灯具发光表面积大,光扩散性能好。 “飞利浦 ”品牌系列隔栅灯具灯体反射罩采用材质:灯具本体采用 毫米高强度钢板支撑。 反射器采用高纯阳极氧化铝 雾面反射( M2,M5)。 压克力反射罩( P6)采用高质量 PMMA 支撑,抗紫外线能力强。 采用典型的蝙翼配光技术,良好的个性光学性能,保证了配光均匀度和输出比。 灯具本体采用通风槽结构,散热性能佳。 防护等级 IP20,电气绝缘等级 CLASS I,符合 IEC598 国际安全标准。 光源选择 “飞利浦 ”TLDTD8 灯管,此管采用三基色稀土荧光粉及特殊配方的双涂层技术,其显色指数高达 85 以上,使被照物体层次更分明,颜色更艳丽,表现更加逼真,同时眼睛更加舒适。 采用低汞技术,汞含量 3mg,三基色稀土荧光粉仅 2g,无铅玻璃工艺,使用寿命长达 15000 小时 ,减少客户维修和更换费用。 三螺旋灯丝,阳极保护环,内充氪气,灯管性能稳定,发光效率高,比飞利浦标准直管荧光灯系列高35%,光衰慢,使用一万小时后流明维持率仍高达 90%。 可自由选择不同的色温,适应不同的照明气氛。 配套飞利浦电子镇流器实用性能更佳,使用寿命长达 16000小时以上。 本项目照明的设计注重节能,因此选择高效率灯具、高光通量的光源及电子镇流器。 由于电子镇流器除自身功耗低以外,它多使用 20~ 60kHz 频率的电流供给灯管,使灯管的光效比工频点灯时提高近 10%,灯的总输入功率有较大降低。 特别是 T8 型36W荧光灯,使用电子镇流器比普通型电感镇流器降低 20%,比节能型降低约 12%~16%。 机房电源防雷、弱电信息系统防雷、接地子系统 良好的防雷、接地是通信设备稳定工作的基础,是传输设备及数据终端设备防止雷击、疏导静电、抵抗干扰,防止通信信号产生畸变或波形失真的首要保证条件。 而机房是大楼内网络设备高度集中的区域,因此机房防雷、接地系统质量的好坏对于机房的影响也就显得非常重要。 接地系统的设计 机房接地系统是确保人身安全的重要技术措施。 机房应有五组接地系统:防雷接地、交流工作接地,市电保护接地 ,弱电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消防报警及灭火控制系统、电视、电话、安保系统等)接地,计算机直流接地,按照近代等电位防雷理论,一栋建筑物的上述五个接地系统都要与建筑物的等电位体相接。 上述五组接地系统,统一接在大楼的等电位体上,接地电阻应符合规范要求。 在各机房内均设置保护接地线,接地电阻小于 1 欧姆。 在各个机房的地板下沿机房四周设置 4 40 紫铜排环形接地母环,铜排采用绝缘子固定支撑。 铜排连接处搭接长度不小于 200mm,搭接面做除锈处理之后采用镀锌螺栓压接。 机房内的设备保护接地端子、设备壳体与接地母环连接时在铜 排上钻孔,采用铜鼻子和镀锌螺栓将 25 mm2 铜芯导线一端与设备接地点连接,一端与接地母环固定连接。 在科研楼二层计算机中心主机房区下设置逻辑地网地网以 1200x1200 的方格铺设。 机房内防静电地板的支架龙骨均为金属材料,地板的支架龙骨之间用 ZRBV1 6 mm2 铜芯导线相互连接后与机房接地环母连接。 连接点相邻两点距离应小于 米。 电源防雷系统设计 排除直击雷的破坏(由避雷针保护),雷电还有可能以感应方式,如:电阻性、电感性或电容性藕合到电源、信号线上,最终危害设备。 传输或储存的讯号或数据,不论 是数字或模拟信号受到干扰,都会使电子设备产生错误动作甚至瘫痪。 由于重复受到较少幅度的瞬间过电压影响,元气件虽不马上烧毁,但却已降低其性能及寿命。 若情况较严重时,电子设备的线路板及元气件便会即时烧毁。 使整个系统停止工作,将给单位造成重大的损失和政治影响。 本设计中防雷系统主要考虑机房内电源系统的二级防雷保护系统。 在各机房内的低压配电柜中设置浪涌保护器,即在各机房配电柜市电主电源进线处各安装一组EPP65T 电源防雷器,在 UPS 的输入端再分别安装一组 EPP40T 电源防雷器,用来抑制感应雷产生的浪涌电压、电力系统各 种操作的过电压,从而达到对机房供配电系统的有效保护。 一旦大楼遭到感应雷、侧击雷雷击,可以有效的防止强大的瞬态浪涌沿供电线路窜入到机房的弱电设备中,从而避免设备的主板芯片烧毁、击穿,损坏,同时也有效的保证了机房内人员的安全。 机房的静电防护解决方案 机房的防静电技术,是属于机房安全防护范畴的一部分。 由于种种原因而产生的静电,是发生最频繁,最难消除的危害之一。 静电不仅会对弱电设备运行出现随机故障,而且还会导致某些元器件,如 CMOS、 MOS 电路,双极性电路等的击穿和毁坏。 此外,还会影响操作人员和维护人员 的正常的工作和身心健康。 静电引起的问题不仅硬件人员很难查出,有时还会使软件人员误认为是软件故障,从而造成工作紊乱。 此外,静电通过人体对计算机或其他设备放电时 (即所谓的打火 )当能量达到一定程度,也会给人以触电的感觉,造成操作系统维护人员的精神负担,影响工作效率。 对于机房的静电,我们采取以下措施: 将机房内的所有设备的金属外壳统一接地(机房安全地),以防止计算机产生的静电累积。 在计算机内安装高性能的防静电地板,地板贴面的电阻率应在国家标准规定的指标。 地板四角与接地环母可靠连接,两相邻接地点应小于 米。 使 积聚在地板上的静电荷有良好的释放通路。 对于采用 MOS 电路作存储器的电子计算机系统,为了有效的保护 MOS 电路可在硬件维修室或机房内设置 MOS 电路维修台,维修台采用有接地金属板作台面,维护人员带特制的接地手套,操作前将手套接地,将人体所带的电荷泄漏,接地电阻在 100欧姆内可以取得良好的泄漏静电的作用。 计算机的信息流是弱电压、弱电流信号,为防止计算机房内静电形成高压电子云对数据信息造成破坏,为游离电子提供一个泻流通道,计算机房内所有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电气线路的金属保护管槽,均与系统的保护地 PE 线相接。 机房 KVM 子系统 系统功能 KVM 是键盘( Keyboard)、显示器 (Video)、鼠标 (Mouse)的缩写。 所谓 KVM 系统,就是用一套或数套键盘、鼠标、显示器在多个不同操作系统的多台主机(或服务器)之间切换,实现一个用户使用一套键盘、鼠标、显示器去访问和操作一台以上主机(或服务器)的功能。 其核心思想是:通过恰当的键盘、鼠标和显示器的配置,实现系统和网络的高可管理性,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机房安全级别、节约机房面积,降低网络服务器系统的总体拥有成本( TCO)。 设备选型 在充 分考虑机房内所有计算机设备管理的集中性、用户管理的安全性、系统的实用性以及将来机房设备数量的扩展性,我们选择了 ALTUSEN 公司的 KVM 解决方案,使大厦的网络管理者可以利用中央电脑控制多台计算机设备,以达到节省成本、免除不必要的周边设备(显示器、键盘、鼠标及机柜)、重新利用昂贵的空间和提高劳动生产力的目的。 在 N5 地块地下一层总控中心机房设置一套由一个 8 口的 PS/2 USB 双用的机架式KVM 主机型号为 CS1758 和一个 KVM 延长器型号为 CE250A 组成的 KVM 系统可以实现远近 2 组控制端对机房内服务器设备 的管理。 N6 地块地下一层弱电消控机房、 S2 地块地下一层消防控制中心各设置一套由一台桌面式 KVM 主机型号为 CS72E 和一台延长器型号为 CE250A 实现对机房内服务器设备的管理。 ( 2)接口模块介绍 接口模块内置发送器,一端直接连接每台电脑,另一端通过五类双绞线输出到 KX系列切换器服务器端口。 并且内置检测程序,可以自动检测所连接服务器的信号类型,其信号仿真技术可以模拟服务器正常运行所需要的键盘、鼠标信号。 当 KX 设备意外掉电或 5 类双绞线脱落的情况下,此项技术确保服务器仍然正常运行,从而维护了服务器运行的稳定 性和数据的安全性。 CIM 有多种规格可选,以适应不同种类的机型,实现多平台兼容操作。 机房动力环境监测系统 系统功能 为了把机房的管理由原来的人工巡视变为先进的计算机管理,使之达到现代化机房的要求,在本次信息中心机房建设中,采用了机房环境监测系统对机房设备(精密空调、配电、 UPS、电池、消防)和机房环境(漏水检测、温湿度)实施集中的监控管理,对各个分散的设备进行遥测、遥信、遥控,实时监视各设备的运行状态,记录和处理相关数据,及时侦测故障和告警,并通知人员处理。 可实现机房电源、空调和环境的集中监 控维护管理,提高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和计算机设备运行的安全性。 建设机房环境监测系统可实现以下功能: 使设备的人工巡视操作成为设备的计算机自动实时巡视操作。 使设备的现场巡视操作成为远程巡视操作。 使设备的分散巡视操作成为集中巡视操作。 为机房内各系统及设备运行提供高度稳定可靠的监控信息资源。 系统实现 机房集中监控系统根据用户对机房管理的需求,能对各不同地域的机房场地的动力环境实现集中监控,包括对机房动力系统(包括配电柜、 UPS 主机、电池组)、环境系统(机房空调、漏水检测、温湿度监测 、消防监测),具有完善的监测和控制功能,更为重要的是要融合了机房的管理措施,对发生的各种事件都结合机房的具体情况非常务实的给出处理信息,提示值班人员进行操作。 实现了机房设备的统一监控,智能化实时语音电话报警,实时事件记录;减轻机房维护人员负担,有效提高系统的可靠性,清楚处理各种事件关系,实现机房的科学管理。 整个监控系统统一使用 UPS 电源供电,各监控子系统均通过 ICP7000 系列工业采控模块采集数据或转换数据信号,以 RS485 方式传输至主机内多串口卡,对现场设备实时监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