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时尽量避免对景观资源的破坏。 近几年, ***景区内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如下: 10 ① 2020 年投资 1200 万元修通了茶庄至万涧的环山公路; ② 2020 年投资 800 万元完成了茶庄至万涧公路的铺油工程; ③ 2020~ 2020 年期间 ***管委会投资 200 多万元对该区供水、供电、管理用房、大门广场等工程设施进行了修建。 ( 3)建设内容 及规模 由于 ***旅游资源众多,需要投资建设的资金规模大。 考虑本着分别轻重缓急、量力而行、分期建设、保证重点、讲究实效和短平快见效快的原则,***风景名胜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拟分期实施。 本次 ***风景名胜区 ***景区的基础设施拟初步建设内容见表 22。 表 22 ***景区开发建设内容一览表 序号 名称 建设内容 数量 金额(万元) 1 景区大门 大门、票房、游人聚散场地 / 160 2 积翠谷索道 东光涧-千丈崖,吊厢式 1800m 3300 3 新建游览步道 千丈崖-干河脑, 2500m179。 2m 2500m 264 合计 3724 ( 4)总图布置 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布置在主峰景区与 ***景区的交界处,工程主体位于主峰景区,具体见图 22。 工程建设内容 景区大门 ***景区大门是 ***风景区的东线、北线入口的大门、票房建设体现 ***景区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古朴、典雅的特点。 积翠谷索道 ( 1)索道线路选择 索道线路从千丈崖至干河脑,全长 1800m。 索道上站选址于走马岗西部用地高处,其用地相对平坦。 索道下站选址位于里屋附近平坦处。 上下线走线自然,空间顺畅,且避开千丈崖山谷。 不至破坏其空间与景观。 不 利是有土方量,对植被有破坏,且难于在站房前方有大的集散广场。 ( 2)索道型式选择 客运索道的种类很多,选用哪一种索道型式主要取决于具体条件,如线路地形、运量大小等。 选择的原则是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采用技术先进、满 11 足运量要求、投资少、见效快,并尽量与周围景观相协调的索道型式。 ***地势较为平缓,采用单线循环脱挂抱索器六人吊箱式。 索道线路总体设计时,为了保护地貌,在符合规范的前提下,尽量少立支架,且支架较高,以避免砍伐索道沿线树木。 支架四周均有树木遮挡,遥望去是万木丛中簇拥着支架,在设计时充分注意到支架结构形式 和色彩(一般涂成墨绿色)与周围树木相协调,使之和大自然融为一体,尽量降低索道支架的建造对原植被造成的影响,并且使其局部的影响也极易恢复。 ( 3)索道工作原理 用一条无极的钢丝绳在索道两端的驱动轮和迂回轮上,通过张紧装置使之保证一定的张力,线路中设有支架,支架上装有托索轮和压索轮组,将钢丝绳托起或压下使之保证一定的离地距离;每隔一定的距离挂上一个吊厢,驱动轮带动钢丝绳以 米 /秒的速度运行;吊厢进站后,脱挂式抱索器通过脱开器将吊厢与运载索脱开,通过减速装置将速度减到 ~ 米 /秒,随后开门机构将吊厢门 打开,乘客在指定的位置下车。 推车装置将吊厢迂回至索道另一侧,待乘客上车后,关门机构将车门自动关闭,然后吊厢通过加速装置加速至与运载索等速,设在站口的挂结器将抱索器挂到运载索上,经一系列的检测,使吊厢安全无误地出站。 这种索道的特点:吊厢采用全封闭的带座六人轿厢,造型美观,乘坐安全舒适,采用封闭式吊厢,能防止乘客向下扔杂物,有益于环境卫生,又符合防火安全要求,离地高度也可比吊篮式的大,减少支架,不破坏自然环境;这种形式运输能力大,一般在 800 人 /小时以上。 ( 4)索道运量的选择 根据 ***总体规划,每天上山游 客最大容量人数为 7000 人,选择单向 800人 /小时, 4 小时可单向运输 3200 人。 索道建设方案主要技术参数见表 23。 12 表 23 索道主要技术参数 索道型式 单线循环脱挂抱索器六人吊箱式 线路水平长( m) 1800 上站高程 /下站高程( m) 960/360 上下站高差( m) 600 索距( m) 3. 6 运行速度( m/s) 5. 0 站内速度( m/s) 0. 3~ 0. 4 主驱动功率( Kw) 300 吊厢容量(人) 6 吊厢数量(个) 30 吊箱间距( m) 135 全线支架数(个) 10 单向运输量(人 /小时) 800 步道 新建 2500m 游览 步道,从干河至东关寨,并与千丈崖相连通,长 2500m,宽 ,并修建平台、桥涵、栏杆等。 新建步道利用原有上山土路路线,按照前山拓改步道规格统一修建,最终形成两条下山线路,一为索道,二为步道。 把核心景区与本入口景区有机地联系起来,极大地方便游客游览。 工程施工方案 山体开挖及场地平整工程 索道 ( 1)建设内容 索道下站(高程 360m)主要由机房、车库(吊厢收回的存放处)、控制室、配电室、值班室、维修室、候车室等组成,占地面积约 550 平方米。 附属生活设施建在山门附近,上站除必需建筑外,尽量减少建设规模。 索道上站(高程 960m)建设必需的建筑,主要由机房、备用车库、控制室、值班室、候车室等组成,占地面积约在 380 平方米。 线路支架初定 10 个,有关参数初步确定见表 24。 13 表 24 支架位置及高程 支架号 距下站平距(米) 高程(米) 基础尺寸(长179。 宽179。 深)(米) 1 33 355 3. 6179。 3. 6179。 2. 4 2 150 380 3. 6179。 3. 6179。 2. 4 3 240 400 3. 6179。 3. 6179。 2. 4 4 450 420 179。 5. 0179。 4. 2 5 750 500 3. 6179。 3. 6179。 2. 4 6 945 540 3. 6179。 3. 6179。 2. 4 7 1100 600 4. 2179。 4. 2179。 3. 6 8 1300 700 4. 2179。 4. 2179。 3. 6 9 1500 800 4. 2179。 4. 2179。 3. 6 10 1770 950 4. 2179。 4. 2179。 3. 6 ( 2)施工内容 对项目拟建场地进行人工夷高填低,索道建设需对山体进行适当的开挖,该项目占地、开挖等建筑工程量见表 25。 表 25 索道建设主要建筑工程量 项目 占地( m 2) 开挖( m 3) 回填 ( m 3) 索道下站 550 土石方 1400 土石方 1200 索道上站 380 土石方 1700 土石方 1600 线路支架基础 148 土方 285 土方 585 施工占地 8000 / / 合计 9078 3385 3385 步道、大门 步道建设依照现有山间小路的走势,适当拓宽,需一定的填方;大门所在地较为平整。 该项目占地、开挖等建筑工程量见表 26。 表 26 步道、大门工程石方衡算 项目 施工内容 开挖( m 3) 回填( m 3) 石方用量 ( m3) 步道 台阶 / / 1600 步道土 方 1200 4200 / 步道砌石防护 / / 800 大门 砌石 / / 200 索道、大门 挡土墙砌石防护 / / 100 合计 1200 4200 2700 14 施工方式 施工材料经杜埠――龙潭乡――潜山县城的公路(已建成)直接运至景区大门及索道下站,运输方式为汽车运输;石子、黄沙全部外运,石料来源经 ***管委会建设土地环保局实地勘察确定开采处或外运石料。 施工地段内挖高填低,挖方尽量利用;支架恢复适当加高。 索道支架、设备等吊装到位;其他施工材料采用人工运输方式;因索道上下站所选站址地势较 为平缓开阔,因此只需很小的爆破量。 施工人员 索道正常时期施工人员 80 人,高峰期 130 人;步道正常时期施工人员 60人;在施工场地附近搭简易工棚居住。 工程占地及植被破坏情况 工程占地及植被采伐情况见表 2 28。 表 27 工程占地一览表 项目 工程永久占地( m2) 工程临时占地( m2) 备注 索道 3478 5600 施工线路占地在项目建成后转为线路检修用地,部分予以植被恢复 步道 5000 300 大门 500 / 合计 8978 5900 表 28 植被采伐一览表 植被占用类型 单位 数量 松杉树 m 2 7750 毛竹 m 2 4158 裸地及其他 m 2 2970 挡土墙等防护工程 索道上下基站、步道几处地基松软地段需建设挡土墙,步道沿程两侧需砌石防护,总工程量约 900m3。 恢复及绿化工程 分永久性占地的植被恢复和临时性占地的恢复绿化,永久性占地占用的植被拟异地恢复,工程临时占用的植被在主体工程建设同时,边建设边恢复,分阶段实施各路段的恢复绿化工程。 15 工程投资 ***风景名胜区 ***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总投资合计为 3724 万元。 其中申请开发银行贷款 2200 万元,自筹资金 1524 万元。 景区配套设施规划 交通游览线路组织 ( 1)风景区旅游线路规划 ( 2)进山游线 乘车至龙潭(下车、住宿安置、餐饮)――杨家大屋--双河口--万涧――干河――千丈崖――主峰景区 ( 3)出山游线 主峰景区――干河――万涧――双河口――杨家大屋――龙潭(下车、住宿、餐饮)――至县城或回程 ( 4)漂流线路 龙潭(下车、乘筏)――徐洲――仙人地――杜埠(上车)――龙潭或回程 市政消防设施规划 ( 1)市政消防设施规划 ①给排水 龙潭地段作为接待基地,应提高接待的档次与能力,规划建设一小型水厂, 规模为 900t/d。 在今后龙潭乡镇区总体规划中,确立雨污分流的排放体制,建立污水处理站,以免生活污水对河道的污染水体。 其他地段可以利用地形、地貌条件,利用蓄水池积水,在蓄水池边建立防护带。 龙潭地段消防除建筑本身设置消防器材达到消防要求外,在户外设置消防栓,其它地段的建筑景点,利用地形条件,建消防水池。 潜山县城 三祖寺 茶庄 青龙涧 主峰 东关 千丈崖 ***景区 杜埠 余井 总关寨 神秘谷 •旅游线路是可逆游线 16 ②电力 近期由龙潭乡 10kV 变电站供电,沿环山公路走线,供应各地段。 远期可从雷公井电站引入 35kV 电缆线。 ③电信 各重点地段为旅游和服务业安装的电话门数,龙潭地段为 200 门,万涧地段为 50 门,其余地段保 证 10 门。 各地段开通无线通信。 ( 2)绿化规划 树木、花草及野生动物资源是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严加保护。 根据远景、近景、交通线的建设和地段的环境特点,分别加以布局。 ①增强 ***两岸绿化,其绿化树种以常绿阔叶林为主,配置大片的枫香、乌桕、香樟、槭树、银杏等,形成色彩变化的季相景观。 ②各地段之间的公路沿线,一般在道路两侧或一侧配植自然式风景林,形成林荫大道。 在道路转弯处,配植高低错落的树丛,形成对景,并沿坡种植花卉。 树种选择宜与路边山林树种相协调,可选用松、柳杉等,公路陡坡的垂直绿化选用爬山虎、络石、紫 藤等藤本植物,以形成层次丰富的绿化走廊。 ③在观赏点改密林为疏林,留出视线,以利观瞻。 整体绿化疏密有间,既有开敞空间,又有遮蔽场所,创造“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总体意境。 ④各地段的内部绿化应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一要挂牌保护古树名木,如双河口的三棵古树等;二在建筑周围多配植绿化及在当地生命力强的花卉,如杜鹃、蔷薇、望春花等。 17 3 工程分析 景区保护规划及评价区保护级别 风景区保护规划内容 按照《 ***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说明书》( 1986 年 10 月)和《 ***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调整说明书》( 1995 年 3 月), ***风景名胜区风景名胜资源分为特别保护区、重点保护区、一般保护区及保护控制区。 ( 1)特别保护区 保护范围:处于重点保护区、一般保护区中的珍贵景观、景物,它是本风景区的精华所在。 包括天柱峰、神秘谷、总关寨、试心桥、五指峰、蜒蚰石、鼓捶石、打鼓石、雌雄二鹦哥石、混元霹雳石、三祖寺、山谷流泉、石牛古洞、太平塔、天柱松、虬龙松、探海松、五妹松等有独特景观价值的景点、景物,还包括以后待发现的珍贵景点、景物。 保护措施:这些景点、景物一定范围内(根据地形地物而定),除必要的保护性工程构筑措施外,其一草一木、 一土一石绝对不能破坏;不得增建其他工程设施,各种工程线路亦不得从其上空通过。 ( 2)重点保护区 保护范围:景观优美集中、有代表性、能反映 ***风景区特色的中心景区。 含主峰景区、马祖庵景区、九井河景区、三祖寺景区的全部及虎头崖景区的一部分,合计 平方公里。 保护措施:凡与风景旅游无关的建设项目一律不得在本区兴建,各项建设项目必须按程序报批。 严禁开山取石、砍柴放牧和围垦开荒,继续实行封山育林、加强绿化。 除规划限定的接待点外,不得建设宾馆、招待所及休疗养机构。 已经建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