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分析之导数和微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l i m ( )xu x x u x v x xxDD DD注意 : ,千万不要把导数乘积公式 (2) ()u v u v 记错了 . 0 0 0 0( ) ( ) ( ) ( ) .u x v x u x v x0000( ) ( )li m ( )xv x x v xuxxDDD例 1 10 1 1( ) .nn nnf x a x a x a x a 求 的导数10 1 1( ) ( ) ( ) ( ) ( ) nn nnf x a x a x a x a解 因此 , 对于多项式 f 而言 , 总是比 f 低一个幂次 . f例 2 s in ln .y x x x求 在 处 的 导 数π解 由公式 (2),得 120 1 1( 1 ) . nn nn a x n a x al n .xy 1( sin ) ln sin ( ln ) c o s ln sin ,y x x x x x x xx 00 0 0 020( ) ( ) ( ) ( )(). ( 4 )() ()xxu x v x u x v xuxvx vx 在点 x0 也可导 , 且 ()() ()uxfx vx则定理 若函数 在点 x0 可导 , ( ), ( )u x v x 0( ) 0 ,vx 证 1( ) ( ) ( ) ( ) . ( ) ,()g x f x u x g x g xvx设 ,则 对 有0 00011( Δ) ()( Δ ) ( )ΔΔv x x vxg x x g xxx0000( Δ ) ( ) 1 .Δ ( Δ ) ( )v x x v xx v x x v x 由于 在点 x0 可导 , 因此 0( ) 0 ,vx ()vx对 应用公式 (2) 和 (5), 得 ( ) ( ) ( )f x u x g x0 0 00 200( ) ( ) ( )( ) l i m ,()xg x x g x v xgxx vxD ΔΔ0020()1.() ()xxvxvx vx 亦即 (5) 0 0 0 0 0( ) ( ) ( ) ( ) ( ) ,f x u x g x u x g x 00 0 0 020( ) ( ) ( ) ( )().() ()xxu x v x u x v xuxvx vx 即例 3 求下列函数的导数: 22 222c os si n 1 se c .c os c osxx xxx ( i ) ,。 nxn 是正整数( ii ) t a n , c o t。 xx( iii ) s e c , c s c .xx解 1121( i ) ( ) .nnnnnnxx n xxx 2sin ( sin ) c os sin ( c os )( ii ) ( t an )c os c osx x x x xxx x 同理可得 s e c t a n .xx221 ( c os ) sin( iii ) ( se c )c os c os c osxxxx xx ( c s c ) c s c c o t .x x x 221( c ot ) c s c .si nxx x 同理可得 001( ) . ( 6 )()fx y 证 00,x x x y y y 设 则ΔΔ00( ) ( ) ,x y y y+ΔΔ 00( ) ( ) .y f x x f x ΔΔ 定理 设 为 的反函数, 在 ()y f x ()xy 由 假设 , 在点 1f 0x 的某邻域内连续 ,且严格 二、反函数的导数 f 00()xy 则 在点 可导 , 且 0y 0( ) 0 ,y 点 的某邻域内连续,严格单调 , 且 0 0。 0 0 .x y x y Δ Δ Δ Δ 00 0011l i m .()limxyyfxxxyyDD ΔΔΔΔ例 4 求下列函数的导数: ,0)( 0 y 便可证得 注意到 单调 , 从而有 ( i) a r c s in a r c c o s。 xx和( ii ) a r c t a n a r c c o t .xx和解 ( i ) a r c s in , ( 1 , 1 ) s iny x x x y 是在21 1 1( ar c si n ) , ( 1 , 1 ) .( si n ) c os 1xx yy x 21, ( ar c c os ) , ( 1 , 1 ) .1xxx 同理上的反函数,故 ()22π π,yyyx 22 t a n11s e c1)( t a n1)( a r c t a n).,(,1 1 2 xx同理有 21( ar c c ot ) ,1x x ( , ) .x 的反函数,故 ( ii ) a r c t a n t a ny x x y 是在上 ()22π π,定理 0( ) ( )u x x y f u设 在点 可导, 在点00 ()u x f 可 导 , 则 复 合 函 数在点 x0 可 这个定理一般用有限增量公式来证明 , 但为了与 0 0 0 0 0( ) ( ) ( ) ( ) ( ) ( ) . ( 7 )f x f u x f x x 导, 且 三、复合函数的导数 证法 , 为此需要先证明一个引理 . 今后学习向量函数相联系 , 这里采用另一种新的 引理 f 在点 x0 可导的充要条件是 : 在 x0 的 某邻 00( ) ( ) ,U x x H x域 上存在一个在 连续的函数 使证 设 f (x) 在点 x0 可导 , 且令 00000( ) ( ) ,()()( ) , .f x f xx U xxxHxxxfx 00( ) ( ) .f x H x 且 ),)(()()( 00 xxxHxfxf 000000( ) ( )li m ( ) li m ( ) ( ) ,x x x xf x f xH x f x H xxx 因0()H x x故 在 连续,且00, ( ) ( ( ) ) ,H x x U x x反之 设存在 在点 连续 且0 0 0( ) ( ) ( ) ( ) , ( ) .f x f x H x x x x U x ),()(l i ml i m00000xHxHxx xfxfxxxx得 f (x) 在点 x0 可导 , ).()( 00 xHxf 且下面证明定理 ( 公式 (7) ) . ).(),)(()()( 000 xUxxxxHxfxf 根据极限 ),(0 uFu 连续的函数个在点 且使 )()( 00 uFuf 同理, ,)( 0 可导在点 xxu 则存在一个在点 x0 ).(),)(()()( 000 uUxuuuFufuf 0 0 0 0( ) ( ) ( ) ( ) , ( ) .u u x x x x x x U x 于是当 有 ),( 0xUx由引理的必要性 ,)( 0 可导在点及 uuf 知存在一 ( ),x 00( ) ( ) ,xx 使 且 连续的函数 00( ( ) ) ( ( ) ) ( ( ) ) ( ) ( ) .f x f x F x x x x 公式 (7)改写为 0 0 0 0 0( ) ( ( ) ) ( ) ( ) ( ) .H x F x x f u x 0, x由于 在点 连续 )( 00 xuF 在点 连续, 0( ) ( ( ) ) ( ) .H x F x x x所以 在点 连续根据引 理的充分性 , 0 ,fx 在点 可导 且)()( 0xf ( ) , ( ) ,y f u u x其中 这样就容易理解 “链” 的 复合函数求导公式 (7) 又称为 “链式法则” . 若将 ,dxdududydxdy ( ( ( ) ) ) ( ( ) ) ( ) .f x f x x 与 的不同含义例 5 .s i n 2 yxy 的导数求函数在链式法则中一定要区分 ()( ( ) ) ( ) | uxf x f u 22d d d ( sin ) ( ) c o s 2 2 c o s .d d dy y u u x u x x xx u x 意义了 . 解 分解成 这两个 2s inyx将 2s iny u u x与于是由链式法则 , 有 基本初等函数的复合, 例 6 ( , 0 ) .y x x 求幂函数 是实数 的导数解 lne e lnxuy x y u x 由与复合而成 , l n 1( ) ( e ) e .xuxxx 故例 7 求下列函数的导数 : 2( i ) 1。 x 21( ii )。 1 x2( ii i) ln ( 1 ) .xx解 运用复合求导法则 , 分别计算如下 : 12222 1( i ) ( ) ( 1 ) ( 1 )12 xxx 2 .1xx2 3 2 2211( i i ) ( 1 ) ( 1 )21xxx 23.( 1 )xx2( i i i ) l n ( 1 )xx 221 ( 1 )11xx x x 221 ( 1 )1xxx x 21 .1 x例 8 求下列函数的导数 : 21( i ) ( ) a r c t a n ( t a n )。 3 3 2xfx 1, 0 ,1e( ii ) ( )0 , 0 .xxxgxx 解 222 1 1 1( i ) ( ) se c13 3 2 21 t a n92xfxx 2211 .5 4 c o s9 c o s sin22xx x ( ii ) 0x 当 时,111211 e e( ) .( 1 e )xxxxgx 0x 当 时, 因为101( 0 ) li m 0 0 ,1e xxxgx ΔΔΔΔ所以 在 处不可导 . g 0x101( 0 ) li m 0 1 ,1e xxxgx ΔΔΔΔ化某些连乘、连除式的求导 . ( ) ( ) ln ( ) ( ) ln ( )( ( ) ) ( e ) e ( ( ) ln ( ) )v x v x u x v x u。数学分析之导数和微分(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返回 后页 前页 .)()( 221 kkax Aax Aax A ,)()( 222 222 11 kkk qpxx CxBqpxx CxBqpxx CxB 把所有部分分式加起来 ,使之等于 Q(x), 由此确定 对应于 kqpxx )( 2 的部分分式是 上述部分分式中的待定系数 Ai , Bi , Ci . 返回 后页 前页 3.
的校正与综合 48 滞后超前校正电路的 Bode图: 31 2 42020/9/16 第六章控制系统的校正与综合 49 试确定校正装置,使系统满足下列指标: , , 例 63 一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1170 3.。 当 时 , 谐 波 输 入 稳 态 误 差 小 于100vK 45c / 1 0 1 / 1 0 0 1kk KWs s s
轨迹上的 K值就是静态速度误差系数,如果给定系统的稳态误差要求,则可由根轨迹确定闭环极点容许的范围。 ( 3)动态性能 当 0K,所有闭环极点位于实轴上,系统为过阻尼系统,单位阶跃响应为非周期过程;当 K=,闭环两个极点重合,系统为临界阻尼系统,单位阶跃响应仍为非周期过程,但速度更快;当K,闭环极点为复数极点,系统为欠阻尼系统,单位阶跃响应为阻尼振荡过程,且超调量与 K成正比。 二
这些化合物仅在 PH 不大于 10时才能与含铝离子络合。 因此,作者对其机理进行了进一步研究。 Coyne等通过深入的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得出如下结论:葡萄酸钠等羟基有机物吸附于氢氧化铝的量小,仅覆盖氢氧化铝总面积很小的一部分,但它 14 能显著抑制氢氧化铝晶体成长,从而降低分解速度和产出率。 如添加相当于吸附氢氧化铝有效面积 %的葡萄酸钠,即可使种分几乎完全停止进行。 通过实验证明,有机物
用的磨料使用后要按 规 定的 标 准 进 行 检验 ,合格后才能重复使用。 对 于重复使用的磨料要用 筛 分法 进行分 级处 理或用水 冲 洗后,晾干或炒干后再使用。 除 锈时 施工 环 境相 对湿 度不大于 85%,或控制 钢 材表面 温 度高于空气露 点温 度 3℃以上。 湿度过 大 ,钢 材表面或金 属 磨料均均易生 锈 ,特 别 是 户外 施工 时 更要注意控制 环 境的 湿 度。
虏出境即还。 ”骑恃勇追击之,悉为所擒,惟两骑自他道走。 戊戌(十七日),晋王率兵直捣望都,契丹兵迎战,晋王率亲军一千多骑兵率先前进,正好遇上奚族首领秃馁五千多骑兵,被秃绥所包围。 晋王奋力冲战,出入好几次,从午时起一直战到申时都没有冲开包围。 李嗣昭听说以后,率领三百骑兵从侧面攻打秃馁部队,秃馁的部队退走,晋王才从包围中解救出来。 于是放手让士卒奋力追击,契丹大败,一直向北追到易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