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高考-主观题专练三:影响作用、意义价值、贡献功绩类(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学知识组织答案,并在组织答案中应当结合人物属性有所侧重。 ,一般句式为 “ ...了 ...” (如 促进 \推动 \提高 \强化 \阻碍 \形成 \创立 \加速 \维护 \壮大 \打破 了 ...)、“有助于 ...”“有利于 ...”、“不利于 ...”、“对 ...产生消极 \积极影响”、“对 ...做出 ...贡献”“为 ...提供经验 \教训 \借鉴”等。 真题感悟 1.(2015年全国Ⅱ卷 .4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15分) 材料 清代前期,正一品文官年薪俸银 180两,正七品知县 45两,正九品官员 33两。 这些银两除养家糊口外,还要支付随从、幕僚的酬金及办公费用,普遍入不敷出。 各级官员在征收田赋等税收时,以各种名义额外加征。 这些税外之税,小部分作为各级衙门的办公经费,大部分被各级官员据为己有。 ‚大州上县,每正赋一两‛,额外加征‚银一钱五分,二钱不等‛;部分州县‚数倍于正额‛,以致引发民变。 雍正帝认为,与其暗取而多征,不若明定其数;与其营私而中饱,不若责其办公。 他决定改革,明确规定加征的税额,统一管 理,用于发放以‚养廉‛为名的津贴。 养廉银的数目,视职位的高低及岗位的重要程度而定。 总督每年约二万两,州县官每年也有二千两左右。 用作办公经费与官员薪水补贴。 官员的合法收入大幅提高。 —— 摘编自黄惠贤等《中国俸禄制度史》 (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养廉银制度的 作用。 ( 7 分) 2.(2016年全国 I卷 .4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25 分) 材料一 清朝康、雍 、乾长达一个多世纪中,社会总体稳定,清政府取消了人头税,根据耕地面积确定税额,减轻了下层百姓负担。 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作、复种、多熟等农作制。 玉米、甘薯等耐寒、耐旱、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们将林木覆盖的山地和草原广为开垦。 人口从清 初的 1. 8 亿增加到鸦片战争前夕的 4 亿之众,引 起了一系列变化:一些地区‚游手好闲者更数十倍于前‛‚田地贵少,寸土为金‛;水土流失和草原沙化现象凸显;农业人均收益递减,各地民变此起彼伏。 ——摘编自 李龙潜《明清经济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