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知识培训大全(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100 (2030%)、醋酸丁酯( 1030%)、乙二醇丁醚醋酸酸酯( 1015%) 危害等级 易燃 环境危害 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应注意对水体的污染 人体危害 吸入、食入,经皮肤吸收 燃爆危害 易燃,其蒸汽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温有燃烧爆炸危险。 急救措施 :在不明原因的情况下,或者患者症状持续不退,应及时就医,切忌是昏迷不醒的患者服用任 何东西。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清洗皮肤,切忌用溶剂或稀释剂清洗。 :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迅速离开现场至新鲜空气除,保持呼吸畅通。 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如呼吸及心跳停止,立即进行 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术,就医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气蒸汽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 散,遇火源引着回燃。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物: CO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二氧化碳、 121泡沫、沙土扑救。 储存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远离火种、热源,仓库温度不宜超过 30℃ ,保持容器密闭,采用防爆型照明 通风设备。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配备相应品种的消防器材。 运输方法 包装:铁桶 注意事项: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爆晒 废弃物处置 危险废弃物,用控制焚烧法处理 第二部分、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知识 七、环境与职业健康基本知识 常见化学品标识、职业危害及应急措施 化学品名称 工业用氧 化学成分(含量) 氧(浓度 %) 危害等级 强氧化剂,助燃,与可燃蒸气混合可形成燃烧式爆炸性混合物。 环境危害 无 人体危害 长时间吸入纯氧造成中毒。 燃爆危害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温有燃烧爆炸危险。 急救措施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移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畅通;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眼接触:接触液氧后,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15分钟以上。 皮肤接触:接触液氧后,侵入温水中,就医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与可燃气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与还原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氧比空气重在空气中易扩散。 流 速过快容易产生静电积累,放电可引发燃烧爆炸。 灭火方法:切断气源(或液氧)。 用水冷却容器,以防受热爆炸。 灭火剂:可选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等适合周围火源。 灭火注意事项: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储存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远离火种、热源,仓库温度不宜超过 30℃。 应与易燃物、活性金属粉末等分开存 放,切忌混储。 防护措施: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前避免饮用酒精性饮料。 运输信息 包装标志:不燃气体、氧化剂 包装方法:压缩氧气用气瓶,液化氧气用低温液体槽车、储槽 运输注意事项:贴氧化剂标签,气瓶戴好瓶帽,防震圈,防止日光爆晒,运输过程中不能接触油脂。 废弃物处置 废弃物性质:无资料 废气处理方法: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废气直接排入大气 第二部分、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知识 七、环境与职业健康基本知识 常见化学品标识、职业危害及应急措施 化学品名称 乙炔、电石气 化学成分(含量) 乙炔( 98%) 危害等级 较高危害 有害产物 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人体危害 危害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具有弱麻醉作用,高浓度吸入可引起单纯窒息。 燃爆危害 本品易燃,具窒息性 急救措施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 呼吸。 就医。 消防措施 灭火方式: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 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雾状水、二氧化碳、干粉 储存事项 乙炔的包装法通常是溶解在溶剂及多孔物中,装入钢瓶内。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库温不宜超过 30 ℃。 应与氧化剂、酸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存放。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禁止使 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运输信息 包装标志:易燃气体 包装方法:钢质气瓶 运输注意事项。 采用钢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防震圈和安全帽。 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同一方 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 运输时应用危险物品运输 车辆并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废弃物处置 废弃物性质:无资料 废气处理方法: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建议用焚烧法处置。 第二部分、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知识 七、环境与职业健康基本知识 常见化学品标识、职业危害及应急措施 1、本单位或车间的重要危险源的位置。 2、危险源可能发生事故的部位和主要原因。 3、危险源可能发生的事故特点。 4、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 如发生事故可能着火、有毒气体外泄、爆炸等方面的危害。 5、如何预防事故发生。 如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校验。 6、发生事故的处理。 如利用身边的有效工具报警,利用警笛、警钟、电话、广播等发布紧急情况通告,及时疏散现场人员,应用有效的灭火技术。 7、应急救援体系启动后的职责。 第二部分、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知识 九、应急救援与事后处理 员工应该掌握的应急救援方面知识 ( 1)发生事故的岗位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必须迅速采取措施,予以消除或防止事故扩大,对受伤害人员立即进行抢救; ( 2)事故处理过程中,必须注意保护现场,安技环保科、保卫科人员未到现场之前不得破坏现场,如需移动现场物件时,必须做出标记; ( 3)抢救完毕后,安技环保科、保卫科及发生事故部门要立即组织事故现场调查、分析,填写 《 工伤事故报告单 》。 ( 4)单位领导接到事故报告后,应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第二部分、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知识 九、应急救援与事后处理 事故报告程序 2020年 1月 1日起施行的 (国务院令第 375号 )《 工伤保险条例 》 第十四条规定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第二部分、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知识 九、应急救援与事后处理 工伤认定 2020年 1月 1日起施行的 (国务院令第 375号 )《 工伤保险条例 》 第十五条规定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三)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职工有前款第(一)项、第(二)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职工有前款第(三)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除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以外的工伤保险待遇。 第二部分、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知识 九、应急救援与事后处理 工伤认定 第二部分、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知识 九、应急救援与事后处理 工伤认定 2020年 1月 1日起施行的 (国务院令第 375号 )《 工伤保险条例 》 第十五条规定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 : (一)因犯罪或者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 (二)醉酒导致伤亡的; (三)自残或者自杀的。 第二部分、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知识 九、应急救援与事后处理 工伤认定 第二部分、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知识 九、应急救援与事后处理 常见违章行为 第二部分、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知识 九、应急救援与事后处理 常见违章行为 第二部分、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知识 九、应急救援与事后处理 常见违章行为 第二部分、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知识 九、应急救援与事后处理 常见违章行为 全体员工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和“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 责任意识,增强法制观念,做到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 各级领导应树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和“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平安一方”的理 念,重视安全生产工作,认真落实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执行公司安全生产各项管 理制度,为保证本单位(部门)的安全尽职尽责。 各级管理职能部门要熟知本部门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职能职责,了解本部门在安 全生产具体的工作内容、要求和标准,以保证安全为前提,以对职工负责和对领导 负责工作态度把安全生产工作落到实处。 各级安全管理人员一定要有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心,对本单位领导负责, 对本单位职工负责,努力提高安全知识水平和专业管理能力。 生产岗位员工要严格遵守公司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本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遵章 守纪,服从管理,增强安全意识,掌握安全技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和紧急避险能力 第二部分、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知识 十、公司安全管理制度及劳动纪律 员工安全守则 新员工、实习人员必须接受厂级、车间级、班组三级安全教育,变换工种及复工 人员应经过换岗或复工教育,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从事特种作业(电工作业;金属焊接切割作业;起重机械(含电梯)作业;企业 内机动车辆驾驶;登高架设作业;锅炉作业(含水质化验);压力容器操作;制冷作 业;爆破作业等)的员工,必须经专门技术培训取得特种作业资格证书,方可上岗独 立操作。 严禁无证操作。 凡不符合安全生产要求,存在安全隐患的厂房、生产线、设备或工位等,员工有 权及时报告;遇到危及生命安全的情况,员工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停止作业并及时 上报。 机电设备检修时必须挂好警告标牌,遵循“谁挂谁取”的原则,其他人员严禁合闸 或擅自挪动。 变电室(所)、空压机站、锅炉房、油库、油罐等重点部位和其它易燃易爆场 所,必须悬挂明显标志,非本岗位人员未经主管部门批准严禁入内。 第二部分、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知识 十、公司安全管理制度及劳动纪律 员工安全守则 1工作过程中应遵守各种安全标志的提示,各种安全防护和信号装置、照明设施 检测仪表安全标志,任何人不得随意毁坏或拆除。 1消防设施、器材不准随意动用,周围不得堆放其他物品,禁止压埋、占用消防 通道。 1员工上下班,要严格遵守 《 交通安全法 》 ,服从交通民警的指挥,驾驶机动车 要注意安全礼让,按规定速度行驶;在厂内要遵守各单位交通管理制度,行人按规 定路线行走,注意来往车辆;严禁无证和酒后驾车。 1工作前对所用设备、工具、工作场地做好检查,保证安全防护装置、保险装置齐全、灵敏、可靠。 按规定穿戴并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严禁酒后上岗。 1操作过程中要精力集中,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岗位,不准把自己的工作擅自交给他人。 不准打闹、睡觉和串岗聊天或做与工作无关的事,禁止在工作岗位吸烟。 不准私自动用工具设备。 1应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 工作中途停电和下班后要切断电源、气源,熄灭火种,清理工作场地,确认安全无误后方可离开。 1发生事故或出现未遂事故时,要保护现场,立即报告领导和安技部门。 第二部分、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知识 十、公司安全管理制度及劳动纪律 员工安全守则 第二部分、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知识 十、公司安全管理制度及劳动纪律。安全知识培训大全(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投资和其他投资所占比重来衡量。 经济杠杆市场化指数用价格的市场化来表示 , 它是所有商品不是由国家定价的比重 , 其他经济杠杆由于数字无法取得 , 可不考虑。 开放程度:进出口总额与 GDP之比 、 外债总额与 GDP之比 、 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总额与 GDP之比 , 取三项加权。 社会财富占有程度反映每年新增加的财富 ( 如 GDP) 分配中社会占有的份额 ,
济影响个人(你、我、他)的福利 例一:失业和收入增长:失业不仅对失业者产生影响,还会对就业者的收入产生负面影响。 例子二:利息率和还贷款:利息率上升或下跌,直接影响每年(月)的还款。 例子三:通货膨胀和生活水平(短期): CHA PT ER 1CHA PT ER 1 The Scienc e of M ac ro ec ono mi csThe Scienc e of M ac ro ec
是基础。 合格评定机构为供方组织的产品和服务进行是否符合要求的审核、检测或检查。 认可机构对合格评定机构的能力进行评审确认。 认可机构在与合格评定机构及其客户的关系中保持公正。 2. 什么是检测。 什么是检测实验室。 什么是检测实验室认可。 实验室认可益处有哪些。 检测是指对给定的产品、材料、设备、生物体、物理现象、工艺过程或服务,按规定的程序确定一种或多种特性或性能的技术操作。
/04 徐印州:美国消费经济学的学科理论新进展与启示 , 学术研究 , 2020/07 孙国锋:基于不同宏观消费环境中的中国城镇居民消费函数 , 经济学动态 ,2020/09 参考文献 曾令华:中国城镇居民消费函数分析 —— 基于 1978~2020年的数据 ,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 2020/06 李鲲鹏:中国存在稳定的消费函数吗 —— 兼谈对 EG两步法的误用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
(三)建设项目运行中的现状评价 建设项目运行过程中的现状评价可针对生产经营单位职业危害预防控制工作的多个方面,主要内容是对作业人员职业危害接触情况、职业危害预防控制的工程情况、职业卫生管理等方面进行评价, „„。 三、职业危害控制 职业危害控制主要是指针对作业场所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的类型、分布、浓强度等情况,采取多种措施加以控制,使之消除或者降 到容许接受的范围之内
监测手段获得有关信息和运行数据。 参见教材 P172。 ,( )和黄色应用价值最大。 [答疑编号 505341060208]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 P176。 ,属于预警评价指标的是( )。 (物)安全可靠性指标 [答疑编号 505341060209] 『正确答案』 ABCE 『答案解析』就是这 4个指标。 参见教材 P174。 ( )。 [答疑编号 50534106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