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正式(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配、含泥量,掺和料和外加剂等进行多 次混凝土试配,最后得出优化配合比。 混凝土用料:施工时选用低碱原料,控制混凝土的碱含量小于 3kg/m3,减少碱骨料的反应(碱含量计算详见搅拌站编制的技术方案)。 材料明细: 水泥:选用 普通硅酸盐水泥。 外加剂:泵送剂 、防冻剂。 掺合料:粉煤灰。 骨料:控制混凝土单方总碱含量不大于 3kg。 砂:含泥量不大于 3%; 泥块含量不大于 %; 细度模数为 ~。 碎石 :选用粒 径 5~ 25mm 的低碱碎石,含泥量不大于1% ,泥块含量不大于 %。 搅拌站应根据砂石的含水率,对混凝土配合比的用水量作出调整。 天气预控: 提前掌握天气情况,避开雪 天。 五 . 混凝土的运输 运输要求 商品混凝土运输采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由商品混凝土搅拌站运至现场。 新华三里家园 3楼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 10 砼到现场后,要求保水性好,泌浆及泌水现象少。 混凝土运输罐车到达率必须保证至少有一台罐车等待 汽车泵 浇筑,现场与搅拌站保持密切联系,随时根据浇筑进度及道路情况调整车辆,并设专人管理协调。 要求从搅拌机出料到运输至施工现场时间不 超过 30min。 运输车数量及时间 现场计划用 一 台汽车泵泵送砼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汽车泵输送 时 平均取值 30m3/h,混凝土运输车运输能力为 12 m3/车,运输周期为 1h,综合计算如下: ( 1) 日浇筑量( 24h): 30m3/h 台 x 24h x 1 台 =720m3 ( 2) 混凝土( 800 m179。 )浇筑所用时间: 800 m3/720 m3 x 24h=27h(保守取值为 35h)。 ( 3) 混凝土运输车运输周期为 1 h, 24h 累计运行为 24/1=24(次)。 ( 4) 混凝土运输车数量计算: 800/( 27 x 12) =3 辆(考虑其它影响取值为 5 辆)。 六 . 混凝土的浇筑 浇筑前的准备 责任工程师提前向施工班组做技术交底,同时检查机具、材料准备及水电的供应情况,及时掌握天气变化和交通状况,并且检查安全设施、劳动力配备情况。 钢筋、模板及水电专业已完成检查验收并办理验收手续。 泵车布置及浇筑路线 根据现场情况 在基坑 南 侧 布置一台汽车泵。 混凝土浇筑由 东 向 西 顺序进行,最后在 西 南角收口。 混凝土的浇筑 工艺流程 作业准备 → 混凝土运送到现场 → 混凝土泵送到浇筑部位 → 混凝土浇筑与新华三里家园 3楼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 11 振捣 → 混凝土 第一遍 压 实→混凝土第二遍压实→混凝土拉毛 成型 → 混凝土测温和养护 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采用斜面分层,薄层浇捣, 自然流淌 的方法(如下图)。 浇筑混凝土时由 东 向 西 倒退浇筑,一气呵成。 施工时做到分层浇筑分层捣实,并且保证上下层混凝土在初凝前结合好,避免形成冷缝,浇筑层高度控制在400mm。 为避免混凝土浇筑时发生离析现象,混凝土由高处自由倾落高度不大于 2 米。 分层浇筑图 混凝土振捣采用φ 50 插入式振捣棒。 振捣时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 振捣棒移动采用“行列式”,移 动间距不大于 400mm。 同时,为避免混凝土产生冷缝,振捣上一层混凝土时应插入下层 50~ 100m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 混凝土浇筑必须连续进行,因就餐或其他原因,应做好交接班,浇筑不得中断。 如有特殊情况发生间歇,次层混凝土浇筑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前进行。 如发生堵泵情况,立即用压力水冲洗泵管。 浇筑期间,钢筋工,木工,安装工应跟班检查,发现情况应立即纠正,及时汇报并处理。 板面处理 浇筑过程中严禁用振捣棒铺摊混凝土。 混凝土表面产生的少量泌水及时用小桶排除,避免粗骨料下沉,造成混凝土强新华三里家园 3楼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 12 度不均匀和产生收缩裂 缝。 浇筑后 初凝前 , 用平板振捣器振实、振平 后 按初步标高 用 4m 铝合金刮杆刮平, 用木抹子抹压三遍后扫毛,以避免表面干缩裂缝。 刮压示意图 扫毛示意图 导墙施工缝处理图 施工缝的处理 底板砼浇筑时,在地下室外墙处留置施工缝。 施工缝留置时,止水钢板连续布置 , 止水钢板开口朝向迎水面。 在混凝土终凝硬化后,将 导墙 上部 2cm厚浮浆剔除,先表面弹线,按线剔凿,确保上口平整,污染钢筋应清理干净。 ( 见 上图) 七 . 质量控制 混凝土进场检验 商品混凝土运到工地后要对其进行检验,同时检测其坍落度 , 要求坍落度在 14~ 16cm,同时应做好测温工作, 对坍落度不符合要求的混凝土坚决退回。 浇筑控制 施工时,做刻度尺严格控制混凝土的一次浇筑厚度。 并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 控制指标: 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差(中心与表面 100 或 50mm)不大于 25℃;混凝土表面温度(表面以下 100 或 50mm)与混凝土表面外 50mm处的温度差不大于 20℃。 当混凝土强度未达到 ,不许上人堆物。 责任工程师随时观察混凝土 有无异常,发现问题及时分析处理。 浇筑过新华三里家园 3楼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 13 程中如遇降温天气,立即用保温毯 对已浇筑完的砼表面进行覆盖。 混凝土养护 大体积混凝土的表面处理和养护工艺的实施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重要环节。 掺加膨胀剂的混凝土需要更充分的水化,对大体积混凝土更应注意防止升温和降温的影响,防止过大的内部及表面与大气的温差。 及时覆盖保温。 测温措施 测温采用 温度计测温。 测温工作应指派专人负责, 24 小时连续测温,尤其是夜间当班的测温人员,更要认真负责,因为温 差峰值往往出现在夜间。 测温结果应填入测温结果记录表。 每次测温结束后,应立刻整理、分析测温结果并给出结论。 在混凝土浇筑的 2 天以内,测温员应每天向业主、监理、 技术负责人 报送测温记录表, 管理层应及时对有代表性的点位(不得少于三个)掌握测温记录值,绘制该点位的中部温度和上部温度变化曲 线。 以便准确推算温度变化趋势和检查测温记录的真实性,以及确认是否增加覆盖或采取其它措施(加强保温或推迟拆模)。 如无异常 7 天以后可 2 天报送一次。 砼内外温差控制在 25℃之内(详热工计算) ,表气温差应控制在20℃ ,混凝土浇筑体的 降温速率不宜大于 2℃ /d。 大体积砼浇筑体里表温差、降温速率及环境温度及温度应变的测试,在砼浇筑后,每昼夜不少于 4 次 ;入模温度的测量,每台班不少于 2 次。 浇筑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时,新拌大体积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以712℃为宜,混凝土分层浇筑时,已浇筑层的混凝土温度在未被上一层混凝土覆盖前不应低于 2℃,混凝土龄期养护的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