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间接销售(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某种间接销售的组织 、 运行程序 , 把握间接销售应注意的问题; ★ 掌握间接营销方式的技巧;并通过实际训练 , 获得间接销售的经验提高其间接销售的能力。 返回 陈天宝 博士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 第 7章 农产品网络营销 农产品网络营销概述 当前,农产品流通不畅己成为阻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影响农民增收乃至农村稳定的重要因素。 农产品卖难,其实质问题是小农户与大市场不相适应的矛盾。 由于农产品市场信息不灵、农村市场商品流通体系不健全导致农产品的结构性、季节性、区域性过剩。 应用农产品电子商务,将对农产品的生产和流通产生巨大的影响。 农产品网络营销的概念  农产品网络营销的概念  农产品网络营销,又称为“ 鼠标 +大白菜 ” 式营销,是农产品营销的新型模式。 它主要是利用互联网开展农产品的营销活动,包括网上农产品市场调查、促销、交易洽谈、付款结算等活动。  农业信息化与农产品营销  在发达国家,计算机和因特网就如同拖拉机和气象报告一样重要。 目前美国约 2/3的农民人均拥有一台计算机,因农业需要上网的时间每周平均两小时。 农民上网主要是获得农产品价格、气象、农业机构和化肥市场等方面的信息。  从二十世纪 90年代末期以来,互联网在中国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到 2020年 6月 30日,我国上网用户总数为 8700万,上网计算机达到 3630万台。  ( 1)我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 我国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始于 20世纪 80年代中期 , 1986年组建了农业部信息中心。 1995年农业部建立了 “ 中国农业信息网 ” , 并通过 DDN方式接入国际互联网。 农业部信息中心创建的 “ 中国农业信息网 ” , 现初具规模 , 已与 30个省 、 市 、 区的农业部门 , 近百个地区 、 县 , 200多个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实现了联网 , 直接和网络联系各地生产和管理用户已超过 3000家。 据农业部 2020年下半年对全国农业网站进行的普查显示 ,截止到 2020年 12月 31日 , 收录到国内涉农网站 2200家 , 正常运营的 1600多家 , 占 70%。 在信息网络向基层延伸方面 ,北京 、 上海 、 安徽 、 黑龙江 、 江苏 、 浙江 、 天津等地工作进展很快 , 经济欠发达的贵州省 2020年也延伸到了 31个县和200多个乡镇。  ( 2) 农产品营销网站的建设  吉林省于 2020年开通全国首家农产品电子商务网 “ 吉林金穗网 ”。  2020年 9月由农业部信息中心 、 深圳市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组建的 “ 中农网 ” 正式运行 , 2020年网上农产品交易额超过 5亿元。  此外还有广东省政府 、 南海市政府和中国蓝田总公司共同投资兴建的 农产品电子商务示范工程 “ 金农网 ”。 农产品网络营销的优势  增加交易机会。  降低交易成本。  减少农产品腐烂变质损失。  有利于形成农业生产的正确决策。 通过农产品网络营销,可以为农户和农业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市场信息,农户和企业通过分析市场情况,形成正确的生产决策。 在传统的农业生产和销售过程中,农户的信息主要来自于周围的人,对市场信息把握不准。 由于信息不准确,导致生产决策的错误。 农业生产中出现 “ 少了喊,多了砍 ” 的现象。 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影响  第一,农产品从生产到最终走向市场,其不易标准化的特点制约其流通力度,网上市场的建立要求农产品标准化,这势必引导农产品品牌的提升和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 第二,网上交易削弱了传统流通体制中的政府行为,交易更加公开、公平、透明,农产品成交价格更真实地反映了市场中的供求关系,以此引导各级主管部门和广大农户科学安排生产,以销定产;  第三,农产品网络营销在农业上的普及和发展,势必突破农户封闭的生产经营方式和生活空间,带来全方位的信息,不但使农户掌握市场,更使农户了解最新农业生产技术和社会发展动态,促进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社会。 对于农民本身,也由传统农民变成 “ 网农 ” ,成为掌握的现代化技术的新型农业生产者。 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发展  发展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必要性  农产品营销对市场信息的依赖性将进一步加大 由于农产品生产的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而消费者的需求差异又日益呈现出个性化特征,这对农产品营销者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必须建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