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中心体育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放坡开挖,开挖坡度为 1: 1~ 1:。 钢拱承台基础开挖深度约为 5m, 采取放坡和护坡相接合的方法。 在主拱承台没有水泥土搅拌桩的三面采用放坡,基坑上部 1: 1的坡度,下部按 1: 放 坡,并采用钢丝网加水泥砂浆护坡。 放坡基坑 留工作面, 钢拱支座承台工作面 为 ,其他工作面。 562 土方开挖选用反铲挖土机,每个大区计划配备 4台挖机, 12辆自卸汽车配合运输,现场集中堆土区采用 1台推土机堆土。 本工程 考虑土方综合平衡,开挖出的土方考虑到回填,土方基本不外运,在开挖前须将表层含有草根和有机杂质的土先拨除另外堆置或外运,下面的净土堆置在场地周围指定的地方。 2 桩头处理 1)土方开挖后,及时分区组织验槽,并插入桩头处理,桩头处理时,应严格控制好桩头的标高,保证锚入承台内的桩长和钢筋符合设计要求。 2)桩头处理程序为: 方桩:在桩身上用红油漆标出要破除的标高线→破除上部桩体→破碎中部桩体→剥离出桩头锚固钢筋→焊接锚固钢筋。 管桩:在桩身上用红油漆标出要截除的标高线→截除上部桩体→按设计要求施工接桩钢筋→灌桩 头混凝土。 3)凿方桩工作由人工进行,空压机配合。 垫层施工 1 经人工土方开挖、清边到位后,立即进行验槽和桩位复核,桩体检测。 2 垫层施工紧随土方工程进行,人工清理一块,验收一块,浇筑一块,砌筑一块,回填一块,尽量减少地基土暴露时间,垫层标高用水准仪严格按设计标高控制,并做好表面压实抹平收光工作。 3 混凝土垫层完成后,待强度达到 ,立即把轴线、承台、基础梁边线投设到垫层上去,以确保承台、基础梁的正常施工。 4 钢拱支座 垫层以下设计为 500mm 厚石块灌浆,混凝土垫层厚度 为 150mm,伸出承台底面 500mm,混凝土采用现场搅拌,垫层浇筑从短边开始,用平板振动器振捣密实,用 2m 长木尺刮平,一次浇筑完成。 基础、主拱等 钢筋 和埋件施工 1 钢筋质量要求 本工程所用的国产钢材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及设计要求。 钢材应批量进货,每批钢材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验书齐全,钢筋表面或每捆(盘)钢筋应有明确标志,且与出厂检验报告及出厂单相符,钢筋进场检验内容包括查验标志,外表观察,按规范要求每 60t为一批抽样进行复检试验,合格后方可用于施工。 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如若发现脆断,焊 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现象应根据国家标准进行化学分析检验,确保质量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 2 钢筋加工场地及运输方法 563 1)钢筋均在体育场东南、西南角生产区内加工,成型后运至体育场外侧塔吊 覆盖 范围内,具体 位置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所有半成品直接由塔吊运至施工作业地点。 2)每个集中加工区配备二套钢筋加工机具,另设调直机一台、闪光焊机一台、直螺纹加工机械两台。 3 钢筋翻样及成型 钢筋进行现场翻样,技术负责人对钢筋翻样料单进行审核、审批。 本工程基础梁、承台结构配筋多而复杂,在翻样时综合考虑基础承台、基础 梁和柱等的相互关系,按照设计和规范的要求,确定钢筋相互穿插避让关系。 4 钢筋连接 梁主筋 Ф 18(含 Ф 18)以上钢筋采用直螺纹和闪光对焊相结合的连接方法,柱主筋 Ф 14以上采用电渣压力焊连接,板筋则采用闪光焊、搭接焊接或绑扎搭接。 5 钢筋绑扎 受力钢筋搭接接头位置应正确 , 其接头相互错开,每个搭接接头的长度范围内,搭接钢筋面积不应超过该长度范围内钢筋总面积的 1/4。 所有受力钢筋和箍筋交接处全绑扎,不得跳扣。 主拱基础钢筋绑扎顺序为: 底层钢筋绑扎→预埋件吊安→立钢筋支承架→绑预埋件外侧钢筋及箍筋→绑扎承台 加强钢筋。 基础 内预埋件尺寸较大,将会影响钢筋特别是箍筋的正常布置,施工时应与设计联系进行处理,一是尽量让钢筋改道,二是切断主筋后,再将主筋与预埋钢板对焊牢。 后浇带部位上下钢筋定位方法详见图。 底部钢筋下 绑 砂浆垫块,一般厚度不小于 50mm,间隔 1m,侧面的垫块应与钢筋绑牢,不应遗漏。 6 预埋件安装 主拱基础预埋件尺寸较大且重量重,达 13t,采用吊车就位,并特制型钢固定支架固定预埋件,预埋件位置精确定位后,与固定支架焊接牢固。 具体施工前,主拱基础应编制详细 的 施工方案。 图 钢筋定位方法 钢筋间距钢筋竹胶板 564 模板 工程 基础部分的大梁均为弧形梁,模板采用 18mm厚 胶合板现场制 作 , 模板数量按施工流水段的划分情况进行配置。 根据不同弧度的梁 采取 做不同的套板方法 进行 对模板进行放样和设计,对各部位混凝土模板进行设计,确定模板制作的几何形状,尺寸要求,龙骨的规格、间距,选用 的 支架系统。 绘制各分部混凝土模板设计图,操作工艺要求及说明。 4 个主钢拱基础采用 18mm 厚覆膜胶合板。 侧模上口用带勾螺栓与主拱支座钢筋及桩焊接固定,中部设 ф12@1600mm 带勾螺栓与钢筋固定,并设拉结筋穿杆与桩头焊接连接。 为加强模板支撑,在支座外 侧模向地下打入三排钢管支撑骨架,三排钢管上端同样用钢管互相拉结固定,形成整体。 基础梁为超长混凝土,每隔 70m左右设置一道后浇带,见图。 后浇带部位模板采用 快易收口网做模板支设。 100100100900 100 800 100 900 20梁箍筋间距后浇混凝土 图 基础梁后浇带 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应提前向供应商提出混凝土配比要求:选用矿渣硅酸盐水泥,石子采用 5~ 30mm连续级配的碎石,砂采用细度模数在 ~ 中、粗砂;控制水泥用量在260~ 300kg,水灰比小于 ;混凝土中应掺加 Ⅱ 级粉煤灰和高效能缓凝型复合减水剂。 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 12177。 2cm左右。 混凝土浇筑采用 2台臂长 28m 汽车式混凝土泵进行浇注。 浇筑桩头、槽底及帮模应先浇水润湿。 承台梁浇筑混凝土时,应按顺序直接将混凝土倒入模中;如甩槎超过初凝时间,应按施工缝要求处理。 钢拱支座基础 承台长 、宽 、高 3m, 支座长 、宽度 、高。 故确定从远到近分段分层浇筑,每层浇筑按 500mm控制,混凝土沿远端承台开始布料。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产生的泌水和浮浆,一方面使之顺混凝土坡面下流到坑底,大部分泌水顺垫层坡度通过两侧模板底部预留孔排出坑外,少量来不及排除的泌水在混凝土浇筑时,不断向前推赶至基坑顶端排出,最后,上部混凝土的泌水排除则采用真空水泵抽排至外面的水坑内。 565 大体积混凝土 采用 JDC2便携式电子测温仪 对温差进行监控 ,通过预埋式测温线与手机插接进行测温, 内表温差大于 25℃ ,加强保温工作,确保内表温差不大于 25℃ ;当内表温差小于 15℃时,适当减少保温层的厚度。 纵横连接处及桩顶一般不宜留槎留槎应在相邻两桩中间的 1/3范围内 ,甩搓处应预先用模板挡好,留成直槎。 继续施工时,接槎处混凝土应用水先润湿并浇浆,保证新旧混凝土接合良好;然后用原强度等级混凝土进行浇筑。 混凝土浇筑后,在常温条件下 12h内应覆盖浇水养护,浇水次数以保持混凝土湿润为宜,养护时间不少于七昼夜。 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方案 主体结构工程施工顺序 采用先施工竖向构件,再施工水平结构。 施工顺序见图。 图 主体结构施工顺序 拆除梁板、墙模板 浇水养护不少于 14d 测量放线 墙柱钢筋下料制作 柱钢筋电焊接头 墙柱钢筋绑扎 墙柱钢筋安装隐蔽验收 墙柱模板安装 浇墙柱混凝土 拆除框柱模 铺平台模板 梁板钢筋绑扎 梁板钢筋安装隐蔽验收 梁板混凝土浇 灌令 浇梁板混凝土 上一层结构测量放线 转入上一层结构施工 转入上一层结构施工 搭设梁板满堂架 梁板钢筋下料制作 转入上一层钢筋制作 墙柱内安装预留预埋 墙柱模板验收 墙柱混凝土浇灌令 浇水养护不少于 14d 梁板安装预留预埋 566 每层砖砌体在上层梁预应力筋张拉结束,养护到期模板拆除后插入。 后浇带(宽度 800mm)梁板模板在该跨混凝土灌筑完毕后暂不拆除, 后浇带 56 天后浇筑混凝土。 钢筋工程 1 钢筋质量要求 同第 第 1 条。 2 钢筋加工场地及运输方法 同第 第 2 条。 3 钢筋翻样及成型 同第 3条。 4 钢筋施工要点 本工程框架柱、剪力墙暗柱的纵向直径小于 25mm 的钢筋接头均采用电渣压力焊焊接接头,大于等于 25mm 的钢筋采用直螺纹连接,接头位置及间距按设计图纸要求,但同一截面上钢筋连接的数量不得超过全截面钢筋总数的 50%,斜柱主筋采用直螺纹连接。 框架梁主筋接头采用闪光接触对焊和熔槽绑 条焊相 结 合 (直径大于 20mm的采用直螺纹连接 ),次梁主筋采用闪光对焊和搭接相结合,焊接强度、焊接质量需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要求,梁面钢筋跨中连接,梁底钢筋支座连接,连接时注意同截面内受拉钢筋搭接面积不超过 25%,悬挑部分及其伸进梁内 3m范围内不得有接头。 焊接钢筋时,焊工必须持证上岗,先做试件,确认操作方法,焊接参数,试件都合格后再正式操作,已焊接的接头逐根进行目测自检合格后,再按规范的比例,抽检合格后方可大面积操作。 模板及支撑体系工程 1 模板选择及支撑体 系设置 根据工程整体外形为圆形,内部结构弧形和台阶较多 以及 外形不规则 的 结构特点,模板体系大面积采用 18mm厚胶合板,墙柱清水混凝土部位采用双面覆膜胶合板,模板次楞采用 50 100mm木方,主楞采用Φ 48 ,圆柱模板采用定型钢模板和定型包箍。 柱、墙模板:柱模按定型模板,分节设计,采取散支,散拆方法。 柱模板见图 ,墙体模板见图。 楼板模板:楼板厚度为 100~ 160mm,选用 18厚胶合板摸板, 50 100mm木方间距不大于 300mm,满堂架采用普通Φ 48 ,立柱 钢管纵横向间距为 1m,满堂架水平杆竖向间距不大于1800mm,底部离地 150mm设扫地杆,双向每 6跨设置 45~ 60176。 的斜向支撑。 梁模板:主梁、次梁 及 顶板模板按散支散拆方式设计。 梁底模板采用胶合板模板(梁高大于1200mm的采用双层底模),支撑体系采用普通Φ 48 ,梁底支撑钢管立柱间距和数量详见表。 支模图见图 、图。 567 6 钢板俯视图8槽钢8槽钢正视图 侧视图图 墙体模板图 6孔板图孔孔6板图66板螺栓板板钢筋砼柱可调节柱子钢模成型图板图 柱模板图 568 18001800180018001800++1542图 1600 800mm 大梁模板支撑体系 10001000 600 600图 1600 800mm 大梁模板支撑剖面图 569 表 梁 底支撑体系设置表 梁宽截面 (mm) 梁底模板 底部纵向木方 (次楞)间距(mm) 底部横向钢管 (主塄)间距(mm) 立杆横向间距 立杆纵 向间距(mm) 立杆顶部扣件数 间距 数量 8001600 双层 200 400 ≤ 600 3 400 2 6001600 双层 200 400 ≤ 600 3 400 2 4001200 单层 200 500 ≤ 600 2 500 1 4001000 单层 200 500 ≤ 800 2 500 1 400800 单层 250 500 ≤ 800 2 500 1 400700 单层 300 500 ≤ 900 2 500 1 600700 单层 300 500 ≤ 900 2 500 1 2 施工操作要点 1) 柱、墙模板 ( 1)按图纸尺寸制作柱侧模板,注意外侧板宽度 应 加 上 两倍内侧板模板厚,按放线位置钉好压脚板再安放柱模板,在垂直方向加斜拉顶撑,校正垂直度及柱顶对角线。 ( 2)柱箍根据柱模尺寸、侧压力的大小等因素进行设计,选择钢木箍。 柱箍间距一般在 500mm左右,柱截面较大时应设置柱中穿心螺丝,由计算确定螺丝的直径、间距。 ( 3) 外墙水平施工缝技术处理:为保证外墙水平施工缝外表美观,在施工时可采取予留 80mm宽 、 8mm 深施工缝交接带,且浇注坡度向内,以保证在浇注混凝土时水泥浆不会向外流淌。 如图。 2) 梁模板安装 ( 1)梁底模板:梁底板跨度大于等于 4m时,跨中梁底处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如设计无要求时,起拱高度为梁跨度的千分之一至三。体育中心体育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用高科技手段,积极改善服务设施,方便客户咨询、投保与索赔,加快保险实物处理速度,完善售后服务体系,开通咨询热线、服务专线电话,健全售后服务网络,组建高素质的售后服务队伍,为广大客户提供快捷、高效、合理、准确的保险售后服务,以文明优质的服务,取信于客户,立足于市场,奉献于社会。 同时不断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和员工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全体员工(包括展业人员)爱司敬业的奉献精神
留念。 在新桥小学即将放学前一个小时,活动人员在校门口进行“携手共创 美丽塘河”横幅签字活动(让家长、小学生、老师等更多社会群体参与我们的活动)。 活动后期: 现场的整理、打扫工作。 整理小学生填写的保护母亲河问卷调查,并写一份调查报告。 把活动的通讯、照片上传到网站、微博等媒体。 对于这次活动进行总结(好与不足)。 9 注意事项: 安全方面(尽量避免一些突发状况和不必要的危险)。
上,产生逐级放大的现象,达到最源头的供应商时,其获得的需求信息和实际消费市场中的顾客需求信息发生了很大的偏差,需求变异系数比分销商和零售商的需求变异系数大得多。 由于这种需求放大效应的影响,上游供应商往往维持比下游供应商更高的库存水平。 第四节 供应链上的牛鞭效应 二、“牛鞭效应”对企业造成的危害 增加了生产成本 增加了库存成本 延长了供应链的补给供货期 提高了供应链的运输成本
她播种了啊。 可是,她等了一天,仍见不到皇上的影子,自然就会沉不住气的亲自送上门来咯。 ”清风说到这里,停了下来,走到桌边,自己倒了一杯茶放倒嘴边牛饮而尽。 轩辕一听清风提到那些事,脸色骤然一寒,表情突然变得非常冷酷。 见清风停了下来,立刻咬牙切齿地插口道: “你分析得一点不错,朕刚才也是因此事而发怒。 一个傻 后就够让朕烦心的了。 没想到,这个水容儿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才进宫几日
地区国有企业法律顾问职业岗位等级资格评审工作,并负责指导 本地区国有企业一级、二级、三级和助理法律顾问的评审工作 ; ③ 中央企业 具有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权的, 负责本企业一级、二级、三级和助理法律顾问的评审工作 ;不具备相应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权的中央企业, 可委托 国务院国资委,也可以委托 企业所在地省级国资委进行评审。 【提示】评审工作原则上每年举行一次,具体时间可由各中央企业
素: 成本、速度、可靠性因素: 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有助于创造有竞争力的服务优势。 对买方而言,更好的运输服务(运送时间更短,波动更小)意味着可以较少库存;更好的安排动作计划,减少生产成本。 对运输服务上来说,提供高质量的运输服务水平,意味着增加其吸引力,实现运输规模效益,用业务扩大带来的利润弥补由于使用快速运输方式而带来的成本增加。 注: 第三节 企业物流网络规划与设计 二、生产企业物流系统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