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高考-主观题专练六:认识启示类(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革回眸】 材料一 清末,有很多部门负责管理北京的街道与沟渠、河道,‚严且备矣‛,但‚究其实,无一人过问‛,以致北京城‚粪土载道,秽污山积‛,‚洋人目之为猪圈,外省比之为厕屋‛。 清政府每年出资修缮,并向商民收取巨款,但款项皆被官员私吞,并没有真正用于街道等的修缮。 戊戌变法时期,清政府令‚各衙门即行查勘、估修,以壮观瞻,并大清门、正阳门外,菜蔬鸡鱼摊肆,一概逐令于城根摆设‛。 对此改革,‚官吏闾民,皆称不便‛,更有官吏怂恿百姓联名反对。 ——据 苏继祖《清廷戊戌 朝变记》 材料二 凡改革之事,必除旧与布新,两者之用力相等,然后可有效也。 苟不务除旧而言布新,其势必将旧政之积弊,悉移而纳于新政之中,而新政反增其害矣。 ——摘自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末北京街道管理改革的困难及 启示。 ( 7 分) 3.( 2018年全国 II卷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89 年,两广总督张之洞从英国预购炼铁机炉,有人提醒先要确定煤、铁质地才能 配置合适的机炉,张之洞认为不必‚先觅煤、铁而后购机炉‛。 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购得 大冶铁矿,开始筹建汉阳铁厂,由于找不到合适的煤,耗费六年时间和巨资,仍未能炼出合 格的钢铁。 盛宣怀接手后,招商股银 200 万两,并开办萍乡煤矿,但由于原来定购的机炉不 适用,依然未能炼出好钢,只得贷款改装设备,才获得成功。 通过克服种种困难,汉阳铁厂 成为中国第一家大型的近代化钢铁企业。 1949 年后收归国有。 ——据 编自陈真等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等 材料提供了一个中国近代企业发展的案例,蕴含了现代化的诸多启示。 从材料中 提炼一个启示 ,并结合所学的中国近现代史知识予以说明。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 4.( 2018年全国卷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25分) 材料一 19 世纪 40。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