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ss在系统预测中的应用(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值看待。 ( 5)因子得分系数 表 135列出了采用回归法估计的因子得分系数。 同时在原数据浏览窗口中新增了变量 “ FAC1_1”,它表示不同年份的综合经济发展值。 2 曲 线 估 计结 果 ( 1)模型描述 表 136是 SPSS对曲线拟合结果的初步描述统计,例如自变量和因变量、估计方程的类型等。 ( 2)模型汇总及参数估计 表 137给出了样本数据进行 Logistic回归的检验统计量和相应方程中的参数估计值。 模型的整体拟合优度值 R2为 , F统计量等于 ,概率 P值小于显著性水平 ,说明该模型有统计学意义。 得到估计方程如下: 11 1 0 0 0 0 .0 7 2 0 .2 8 7 xy ( 3)拟合曲线图 最后给出的是实际数据的散点图和 Logistic回归方程的预测图,这进一步说明方程的拟合效果最好。 3 预测 私 车 保有量 ( 1)预测综合经济发展值 绘制综合经济发展变量 “ FAC11”的时间序列图 136看到,该变量的增长基本呈线性趋势,于是可以采用线性回归来估计该变量在 2020年的取值。 采用曲线估计中的线性回归选项可以估计得到预测方程如下: 于是计算得到综合经济发展变量在 2020的取值为 F A C 1_1= + t ( 2)预测私车保有量 在计算得到综合经济发展变量的预测值后,带入 Logistic回归模型,于是得到该地区在 2020的私车保有量为: 辆 11 1 0 0 0 0 .0 7 2 0 .2 8 7y 第 14章 SPSS在社会学中的应用 实 例提出:中 国传统 文 化 了解程度研 究 某大学研究机构对该校电气、管理、电信、外语、人文几个学院的同学进行了调查,各个学院发放的问卷数参照各个学院的人数比例。 总共发放问卷 250余份,回收有效问卷 228份。 调查问卷设置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了解程度的题目,例如 “ 佛教的来源是什么。 ” 、 “ 儒家的思想核心是什么。 ” 、 “ 《 清明上河图 》 的作者是谁。 ” 等。 由于篇幅有限,数据文件 14,同时也列出了被调查者性别、专业、年级等数据信息。 请利用这些资料,分析以下问题: 分析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程度得分,并按了解程度对得分进行合理的分类。 研究获取文化来源对大学生传统文化了解程度是否存在影响关系。 实 例的 SPSS软 件操作 详 解 1. 问题一操作详解 对于问题一,首先可以采用描述性统计对被调查者的文化了解程度进行分析,了解大学生整体的传统文化了解程度;接着可以。spss在系统预测中的应用(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项,可以提高拆分执行的速度;否则,选择 Sort the file by grouping variables项。 68 2020/9/16 说明: 1) 数据拆分将对后面的分析一直起作用 ,即无论进行哪种统计分析,都将按拆分变量的不同组别分别分析计算。 如果希望对所有数据进行整体分析,则需要重新执行数据拆分,在数据拆分窗口中选择 Analyze all cases项。 2)对数据可以进行
( 60— 70) 重( 70+) 性别 男 Count 17 35 17 69 % within 性别 % % % % % within 体重级别 % % % % % of Total % % % % 女 Count 136 6 3 145 % within 性别 % % % % % within 体重级别 % % % % % of Total % % % % Total Count 153
从投入生产到出厂,能缩短多少lead time 在小份额生产中能够对应的轻量flexible line 目前拥有的设备要构筑PM、CM等设备管理系统。 在为新设备投资时,要充分考虑设备TP思想。 寻求综合性设备管理系统的level up。 PM活动的第一步是对“机器的清扫”。 TOP、副/课长、车间职员展开反复活动。 需积累关系线,形成将其与成果相联系的风气。
在主对话框中单击 【 Statistics】 按钮,弹出相应对话框。 点选 【 Single solution(单一方案 )】 单选钮,并在 【 Number of clusters(聚类数 )】文本框中键入数字 “ 3”表示利用聚类分析将十个地区分为三类。 其他选项保持系统默认,单击 【 Continue】 按钮返回主对话框。 问题一操作详解 Step04: 输出聚类图 在主对话框中单击 【
电子工业出版社 41 基本描述性统计量的定义及计算 描述总体分布形态的统计量 来自于正态总体的偏度及峰度均近似为 0,可 以利用偏度和峰度的值是否接近 0作为检验是否是正态分布的重要依据。 SPSS 19(中文版 )统计分析实用教程 电子工业出版社 42 主要内容 基本描述性统计量的定义及计算 描述性分析 探索性分析 交叉列联表分析 多选项分析 频数分析 SPSS 19(中文版
土时,应特别注意导墙底板的接槎处的密实性。 (三)底板混凝土工程 1 本工程混凝土的厚度为 、 , A幢底板混凝土量为 ; B幢底板混凝土量为 , C幢底 板混凝土量为 ,混凝土总量为 11500m3,属于大体积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 C4 P20抗渗混凝土。 按设计对强度和抗渗的要求,确定的混凝土配合比为 1:::,其中水泥 380kg/m3 水180kg/m3砂 720kg/m3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