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力的合成与分解复习资料(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三个力的合力最大的为 C图. 答案: C 2.有两个互成角度的共点力,夹角为 θ,它们的合力 F随 θ 变化的关系如图 2- 2- 20所示,那么这两个力的大小分 别是 ( ) A. 1 N和 6 N B. 2 N和 5 N C. 3 N和 4 N D. 3 N和 N 解析: 设两个力的大小分别为 F F2,由图可知, F1+ F2= 7 N, F1- F2= 1 N,可得 F1= 4 N, F2= 3 N,故 C正确. 答案: C 3. (2020东莞调研 )2020年北京奥运会, 我国运动员陈一冰 勇夺吊环冠军, 其中有一个高难度的动作就是先双 手撑住吊环,然后身体下移,双臂 缓慢张开到如图 2- 2- 21所示位置, 则在两手之间的距离增大的过程中, 吊环的两根绳的拉力 FT(两个拉力大小相等 )及它们的合 力 F的大小变化情况为 ( ) A. FT增大, F不变 B. FT增大, F增大 C. FT增大, F减小 D. FT减小, F不变 解析: 由平衡条件,合力 F等于人的重力, F恒定不变; 当两手间距离变大时,绳的拉力的夹角逐渐变大,由平 行四边形定则知, FT变大, A正确. 答案: A 4.物体在斜面上保持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重力可分解为沿斜面向下的力与对斜面的压力 B.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与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 是一对平衡力 C.物体对斜面的压力与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 衡力 D.重力垂直于斜面方向的分力与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 是一对平衡力 解析: 重力可分解为沿斜面向下的力和使物体压紧斜面的力,而不是对斜面的压力,所以 A错.平衡力应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物体对斜面的压力与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不存在平衡问题,所以 C错. 答案: AC 5.如图 2- 2- 22所示,一根轻绳上端固定在 O点,下端拴一 个重为 G的钢球 A,球处于 静止状态.现对球施加一个方向向右的外 力 F,使球缓慢偏移,在移动中的每一刻, 都可以认为球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外力 F方向始终水平, 最大值为 2G,求:轻绳 OA张力 FT的大小取值范围. 解析: 在竖直位置时,张力最小 FT小 = G 当 F最大时,张力最大,如图所示. FT大 = 所以 FT的取值范围 G≤FT≤ G. 答案: G≤FT≤ G 一、受力分析 1.定义: 把指定物体 (研究对象 )在特定的物理环境中受到 的所有 都找出来,并画出 ,这个过程就是 受力分析. 2.受力分析的顺序 先找 (重力、电场力、磁场力 ),再找 (弹力、 摩擦力 ),最后分析其他力. 外力 受力图 场力 接触力 3.受力分析的三个判断依据 (1)从力的概念判断,寻找对应的 物体. (2)从力的性质判断,寻找产生的原因. (3)从力的效果判断,寻找是否产生 或改变 (是静止、是匀速运动还是有加速度 ). 施力 形变 运动状态 二、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1.平衡态 (1)静止:物体的 和 都等于零的状态. (2)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 不为零,其 为零的 状态. 2.平衡条件 (1)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即 F合 = 0. (2)若采用正交分解法,平衡条件表达式为 Fx= 0, Fy= 0. 速度 加速度 速度 加速度 3.物体平衡条件的相关推论 (1)二力平衡:如果物体在两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 态,这两个力必定大小 ,方向 . (2)三力平衡:如果物体在三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 态,其中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一定与第三个力大小 、 方向 . (3)多力平衡:如果物体受多个力作用处于平衡,其中任何 一个力与其余力的合力大小 ,方向 . 相等 相反 相反 相等 相反 相等 物体的速度等于零不同于静止,物体静止时 (v= 0,a= 0)处于平衡状态,而物体只是速度等于零不一定处于平衡状态,如物体竖直上抛到最高点和单摆摆球及弹簧振子在最大位移处时,速度均等于零,但加速度不等于零,不处于平衡状态. 1.常用方法 (1)整体法和隔离法 当物理情景中涉及物体较多时,就要考虑采用整体法和 隔离法. ① 整体法 同时满足上述两个条件即可采用整体法. 各物体运动状态相同 ② 隔离法 物体必须从系统中隔离出来,独立地进行受力分析,列出方程. ③ 联系:牛顿第三定律 整体法和隔离法有时要交叉使用,运用力的相互作用原理从整体法过渡到隔离法. 分析系统内各物体(各部分)间相互作用各物体运动状态不相同 (2)假设法 在未知某力是否存在时,可先对其作出存在或不存在的 假设,然后再就该力存在与不存在对物体运动状态是否 产生影响来判断该力是否存在. 2.步骤 (1)明确研究对象 —— 即确定受力分析的物体.研究对象可以 是单个物体,也可以是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 (2)隔离物体分析 —— 将研究对象从周围物体中隔离出来,只 分析周围有哪些物体对它施加了力的作用. (3。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