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上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编写提纲(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的 功能、 工艺流程 、 主要设备设施和 技术参数。 原 油管道 采取的安全措施, 包括但不限于 : 1)站场内设计压力分界处采取的措施; 2) 站场 发生 紧急 情 况 时采取的 措施,包括截断、 泄压等 ; 3)站场各单元工艺运行参数 (压力、流量、温度、液位等) 超出限定值时采取的措施 ; 4)管道内流体停止流动时,防止 静压 超压的措施 ; 5)管道内流体停止流动时,加热设施防止超温、超压的措施 ; 6)离心泵防气蚀的措施; 7)开车、停车时防低温 冻结、冻裂 的措施 ; 8)站内其他主要设备的 安全 措施,包括容器、储罐等。 天然气管道 采取的安全措施, 包括但不限于 : 1)站场内设计压力分界处采取的措施; 2) 站场 发生 紧急 情 况时采取的 措施,包括截断、泄放等 ; 3)站场各单元工艺运行参数 (压力、流量、温度、液位等) 超出限定值时采取的措施 ; 13 4)站场、阀室放空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包括放空管的可燃气体扩散范围 、 放空火炬的 热 辐射 影响 范围以及 火炬 设施 防止热辐射 措施 等。 高低压放空采用同一系统 时 , 采取的安全 措施 ; 5)站内加热设施防止超温、超压的措施 ; 6) 防止管内积液、冰堵及局部节流 引起土壤冻胀 的措施 ; 7)离心 式 压缩机 防喘振 措施 等 ; 8)开车、停车时防低温冻结、冻裂的措施 ; 9)站内其他主要设备的 安全 措施,包括 清管、容器维护时防自燃、爆炸的措施 等。 自动控制与仪表工程 设计原则 说明工程自动控制的整体设计原则 ,说明安全仪表系统的 安全 完整 性等级。 系统 控制 方案 说明 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 (SCADA 系统 )、站控制系统( 顺序控制系统 SCS、 分散控制系统 DCS或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PLC等 ) 的总体控制方案、 构成、配置 、功能 及 各级控制方式。 说明站控制 系统各主要控制回路 、 控制原则 及 安全可靠性。 安全仪表系统 (SIS) 说明安全 仪表系统的构成、 配置 及 功能。 14 1)紧急停车系统 ( ESD) 说明 紧急停车系统 各级的功能及触发条件 , 说明其 安全可靠性。 2)联锁保护 系统 说明安全联锁保护系统 的分类, 分别说明 超压(温度、液位)、水击保护系统 等的 功能、设置、 回路 的 安全可靠性。 3)消防控制系统 说明站场消防控制系统构成、配置 、 功能 及触发条件。 说明 传感器的设置 、报警及联锁控制的功能。 4)管道泄漏检测系统 说明 管道泄漏检测系统的设置 、配置 及 联锁控制的功能。 5) 单元控制 系统( UCS) 说明 单元控制 系统 的设置 、配置 及 联锁 控制的功能。 仪表的选型及安装 安全仪表系统 仪表设备 说明 安全仪表系统中的 检测 元件 、执行元件 设置 、 选型原则及 安全 等级。 其他 系统仪表设备 根据工程性质 、 站场分类 、 站场爆炸危险场所分类,说明仪表的防爆、防护等级。 防浪涌保护器和接地系统 1)说明防浪涌保护器的设置 及要求 ; 2)说明接地系统的设置 及要求。 15 仪表的故障诊断功能 说明所选用仪表 的 故障诊断功能。 其他安全措施 1) 说明控制室内安全措施; 2) 说明电缆敷设方式 、 选型 及 抗干扰等 的 安全措施 ; 3) 说明温度、压力、流量、液位等仪表安装 要求 ; 4) 测量管路的防护与保温 伴热 等其他安全措施。 通信工程 通信方案 说明自动化控制数据主用通信方式和备用通信方式。 说明主、备用通信系统的设置方案,自动化数据利用主、备用通信信道的传输方向以及备用数据的环回方式。 防范系统 说明站场安全防范系统设计 , 包括工业电视系统架构、系统容量,室外摄像机数量、 防爆等级、 安装位置,摄像机监视范围等。 说明周 界防范报警系统 设计 和 报警前端的设置位置等。 防雷及接地 说明通信设备的防雷及接地方式,包括机柜间各通信设备 、 室外摄像机、周界报警前端的防雷措施及接地方式。 光缆 防护 说明光缆防强电、防水、防腐 等 防护措施。 防腐保温与阴极保护 防腐保温 16 根据 区域 环境 特点, 说明 管道外防腐层及保温层的材料结构 和 补口方式。 说明 站内管道及设备防腐 、 保温 和 伴热 设计 ,重点说明大型 容器和 储罐内、外 壁 的防腐 措施。 阴极保护 说明采用的阴极保护方案。 采用强制电流阴极保护时,说明阴极保护 站分布、数量、供电方式 和 设置 情况 ;采用牺牲阳极保护时,说明阳极材料的选用 、 数量 和 分布情况。 说明 大、中型穿越段加强阴极防护 、 管道临时阴极保护情况 以及 阴极保护 系统的防雷措施。 列表说明管道沿线干扰源情况及采取的措施(见附表 16)。 说明 站场、 储罐的 阴极保护方案 ,进出站管线绝缘 接头设计。 说明 阀室 内 设备的 阴极保护方案 和 放空管 阴极保护 措施。 供配电工程 供电电源 1) 说明 站场 、阀室的负荷性质、负荷等级 、总负荷计算结果。 2) 说明供电电源位置、电压等级、线路容量、送电回路、上级变电所系统结构。 如有自备 电站,说明其驱动机类型、装机容量、台数、运行方式、并网方式等。 3)说明变(配)电所的数量、主变容量、设备位置及布置形式。 从站场主变电所的主接线、主变压器容量和台数、配电系统形式及运行方式等方面分析站场供配电系统 的 安 17 全 可靠性。 4)说明 对消防、通信、控制、仪表、建(构)筑物应急照明 等 重要负荷 的 安全供电措施。 配电设备设置 1)说明变 (配) 电所内电气设备布置 、 设置 及 防火要求。 说明 对于可能引起误操作的高压电气设备的防护措施。 2)说明可能 有 SF6气体泄漏 空间 的防护措施。 电气设备的防爆、 防火、防腐措施 1) 说明 爆炸危险场所区域的划分及设备、材料选型,附爆炸危险区域划分平面图,并说明所采取的 防爆 措施。 2) 说明 供配电系统及设备、材料选型的防火措施。 3) 说明 接地材料的防腐 措施及户外电气设备的防护等级和防腐 措施等。 防雷、防静电措施 1)说明站内各建(构)筑物防雷等级 、 类别,并 分别说明 不同建(构)筑物的防雷措施。 说明大型跨越设施的防雷保护措施 , 包括 悬索桥、斜拉索桥、桁架管廊等。 2) 说明站内防静电 保护措施。 3)说明站内接地系统 设计 , 说明主要建 (构) 筑物及电气 设备的接地电阻要求。 4) 说明 信息设备的防电涌保护措施。 防电击保护措施 分别 说明 直接电击和间接电击 的 保护措施,包括 电气防护 、 设备选择 、 配电线路 保护 、 等电位 连 接 等。 18 给 排 水 系统 给水 根据 生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