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实施(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善性能进行的修改。 ( 4)预防性维护:为减少或避免以后需要进行的上述三类维护而进行的维护。 ( 5)系统运行软件环境维护或更新: 操作系统等系统软件新的版本的出现后,对其进行评估,决定是否更新。 数据维护 ( 1)数据备份:经常或定期对重要数据进行备份,对于重要数据实时备份。 ( 2)存储空间整理:对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临时文件等进行清理,减少存储空间的无谓占用,提高系统运行效率。 15 三、运行管理规章制度 除上述各个方面保证系统正常运转外,在软件方面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这些规章制度包括:。 16 第五节 系统评价 一、系统评价体系 系统评价体系由系统建设、系统性能、系统应用等方面构成。 系统建设评价 ( 1)系统规划目标的科学性 ( 2)规划目标的实现程度 ( 3)先进性 ( 4)经济性 ( 5)资源利用率 ( 6)规范性 17 系统性能评价 可靠性、系统效率、可维护性、可扩充性、可移植性、安全保密性。 系统应用评价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用户满意程度、系统功能应用程度。 18 二、系统评价文档内容 、软件系统的评价 19 第二部分 信息系统技术基础 20 第三章 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 通过第一部分的学习,对管理信息系统从职能的角度和管理活动的层次角度有了概念结构的认识。 第二部分从计算机技术或信息系统物理成分的角度,对它的底层平台进行讨论。 本章学习目标: 、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的概念。 ,包括实体、属性、联系。 21 第一节 信息系统的物理结构 目前,信息系统的物理结构有两种基本方式,一种是一微型机为主,多台微机和服务器连成局域网;另一种是以大型机为中心连接若干终端;构成信息系统的基础设施。 22 一、客户/服务器结构 微机局域网的信息系统一般采用客户/服务器( Client/Server 或 C/S)结构,在这种结构中,网络中的计算机分成两个有机联系起来的部分:客户机和服务器。 客户机是由功能一般的微机来担任,它可以使用服务器的资源。 服务器可以是一台功能强大的具有大磁盘空间的微机服务器,也可以是一台小型机。 23 二、主机中心结构 主机中心结构是一种传统的信息系统结构。 在主机中心结构中,所有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通讯软件等都在主机是运行,所有的数据也都存储在主机上,用户通过本地或远程终端来访问主机。 在这种结构中,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