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六大系统”管理制度汇编(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减压器使低压表数值为。 在压风管路完好状态时,采用压风供氧,开启压风出口 “三滤 ”装置的阀门,听到消音器发出声音,确认有压风吹出即表示此时压风供氧系统已开启(硐室内 2个压风供氧出口均需打开)。 检查压力表是否为正压状态,如正压状态时压风供氧的减压器及流量计 均已设置好,请勿随意改动。 压风 “三滤 ”装置设置有自动排污口,请勿随意触碰,防止堵塞。 在压风管路被破坏的情况下, 利用 KJ262辅助救援系统压风装置进行供风;在 KJ262辅助救援系统遭受破坏情况下 打开生存硐室 O2流量装置的控制阀门。 并检查压力表是否为正压状态,如正压状态时表示压力已经设置好,请勿改动。 打 开氧气流量计(逆时针为开大,顺时针为关小),并将其流量设置为 升/每分钟 人( 如:总共 10 人,则氧气流量计流量设置为每分钟 5 升)。 流量计出口有气体喷出时,即表示 O2 已经供给。 当O2 传感器显示 O2 浓度低于 %或高于 23%时,可缓慢旋转 O2 流量计的旋钮来调节硐室内的 O2 浓度。 打开过滤除湿降温集成装置左边的降温阀门 TCV1,延时 1min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管理制度汇编 11 后再依次打开 TCV 4(逆时针为开,顺时针为关)。 用开启阀门的数量来控制送风量与制冷效果,当生存硐室内温度不超过 35℃时依次关闭 TCV 4 阀门,自行调节硐室内温度(阀门开启越多,液态 CO2 消耗量越大)。 从座位下取出两盒二氧化碳( CO2)吸附剂,用专用 刀具小心切开铝箔,并将吸附剂放置于过滤除湿降温集成装置指定的凹槽中。 从座位下取出一盒一氧化碳( CO)吸附剂,用专用刀具小心切开铝箔,将吸附剂放置于过滤除湿降温集成装置指定的凹槽中。 参照硐室壁上温 /湿度表的读数和下方的温 /湿度表格,调节主硐室温度、湿度,使室内环境保持在最佳状态(各参数在绿色区域内为最佳状态)。 在硐室内指定位置设置有甲烷传感器、 CO2传感器、 CO传感器、O2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 ,观察硐室内监测传感器数值,当生存硐室内O CO和 CO2浓度达到人体呼吸要求( O2浓度为 %~ 23%, CO浓度小于 24ppm, CO2浓度小于 1%)的安全浓度后,方可取下配戴的自救器。 立即通过 调度电话或无线通讯 向矿调度室汇报情况,汇报内容包括:避灾路线、避难人数、健康情况、避难硐室设备运行及事故发生情况等相关信息,并保持和救援指挥中心的联系。 坐便使用完毕踩下踏板,完成机械打包后关闭坐便,储便盒装满后抽出,把里面打包好的塑料袋取出放到指定的位置。 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管理制度汇编 12 避难硐室内 备有压缩氧自救器 ,当外部环境允许逃离生存硐室或生存硐室内系统不足以保证避险人员生命安全时,避险人 员应佩戴好自救器转移,在转移前应明确好避灾路线,以便迅速的转移到安全地点。 生存硐室内配备有矿泉水、压缩干粮、急救包、担架、常用工具等可供避险人员使用。 当生存硐室内的温度、湿度、一氧化碳浓度、二氧化碳浓度在安全范围内时,为使硐室内环境更舒适, 可根据实际情况调节 压风 控制阀。 五 、管理及维护人员岗位责任制 “六大系统 ”管理机构 维护人员负责定期对紧急避险设施及配套设备进行维护和检查,并按产品说明书要求定期更换部件或设备。 压风、供水 由通风防突办负责监护管理, 通讯、监测监控、人员定 位等系统 由调度室监护管理。 硐室维护人员每天对紧急避险设施进行 1次巡检 ,做好巡检记录。 对于发现的问题,必须及时按规定处理,确保正常运行。 维护人员 每周对高压氧瓶进行 1次完好性检查, 每月对 其进行 1次余量检查及系统调试,气瓶内压力低于额定压力的 95%时,应及时更换。 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管理制度汇编 13 维护人员每 10天应对设备电源进行 1次检查和测试。 机电队 负责对避难硐室内 电气 设备的维护与保养。 每月对氧气传感器进行一次零点和精度调校,若未超出规定误差范围可继续使用。 二氧化碳传感器必须每半年进行一次零点和精度的调校。 在硐室内用登记薄对食品、药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进行登记,每月必须对避难硐室内水、食品、急救箱药品进行一次检查, 发现异样应立即进行更换。 永久避难硐室内的防爆饮水机、防爆电脑需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 六 、工作人员配备、培训管理制度 对 1890 煤矿职工的培训及紧急避险系统人员配备管理,需做好硐室内设备使用的培训工作。 1890 煤矿 职工。 组织管理 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管理制度汇编 14 紧急 避难硐室实行三班值班制度,每班配置一名值班人员,压风、供水、通讯、监测监控、人员定位等系统,由分管 的专业部室进行监管维护。 所有职工在入井前必须接受应急救援安全防护知识、避难硐室避险注意事项等培训考试 ,合格后 才能入井。 各部室和井下基层区队要将应急救援安全防护体系知识纳入日常培训计划中。 培训内容包括: 避难硐室的结构、设计和工作原理; 避难硐室内设备的使用方法、操作程序和标准; 避难硐室内生存环境及活动要求。 要将应急救援安全防护知识纳入新工人入井前安全培训必授课程。 七 、避难硐室值班制度 加强 1890 煤矿 硐室的值班工作 ,对硐室的管理及维护。 1890 煤矿 永久避难硐室值班人员、划分区域的临时避难硐室 值班 人员。 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管理制度汇编 15 为了强化避难硐室的管理,确保避难硐室的正常使用,必须执行每天 24小时值班制度。 井下维修人员必须坚持八小时工作制,及时处理避难硐室中出现的问题,保证避难硐室内设施的完好。 维修人员维修期间要认真填写 维修 记录,对未处理完的问题要交接清楚。 硐室值班人员每天对避难硐室内设施进行 1次巡检,根据检查 情况详细填写巡检记录。 对于发现的问题,必须及时按规定处理,确保紧急避险系 统正常运行。 保证储存的食品、水、药品等始终处于保质期内,外包装应明确标示保质日期和下次更换的时间。 对紧急避险系统影响重大的检修、保养、隐患处理和其他需要配合的计划, 由主管人员 必须在调度会上特别说明,以免出现重大失误。 值班人员要和矿调度室保持密切联系,一旦系统出现问题,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处理完毕。 值班人员对永久硐室内做好文明生产 , 对划分责任区域的区队对临时避难峒室做好文明生产。 八 、避难硐室日常维护管理制度 加强 1890 煤矿紧急避险系统的稳定性,能在紧急避灾时 正常使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管理制度汇编 16 用。 1890 煤矿 通风防突办、机电运输室、安全监察室、调度室、 机电队、 “六大系统”管理机构 、值班人员。 避难硐室由专人负责进行维护和管理,保证始终处于正常待用状态。 非特殊情况,除专业维护、专项检查(参观)人员外,其他人员不得随意进入避难硐室,无关人员不得随意操作。 “六大系统 ”管理 机构 维护人员负责定期对紧急避险设施及配套设备进行维护和检查,并按产品说明书要求定期更换部件或设备。 压风、供水 由通风防突办进行监护管理; 通讯、监测监控、人员定位等系统 由调度室进行监 护管理。 永久 避难硐室值班人员每天对紧急避险设施进行 1次巡检,根据检查情况详细填写巡检记录。 对临时避难硐室划分的责任区域要安排人员对其每天进行一次巡检,根据检查情况详细填写记录, 发现的问题,必须及时按规定处理,确保正常运行。 保证储存的食品、水、药品等始终处于保质期内,外包装应明确标示保质日期和下次更换的时间。 维护人员每月对配备的高压气瓶进行 1次余量检查及系统调试,气瓶内压力低于额定压力的 95%时,应及时更换。 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管理制度汇编 17 由 矿调度室 组织每 3年对高压气瓶进行 1次强制性检 测,每年对压力表进行 1次强制性检验。 维护人员每 10天对设备电源进行 1次检查和测试。 调度室 每年组织对紧急避险设施进行 1次系统性的功能测试,包括气密性、电源、供氧、有害气体处理等。 避难硐室的检修与维护 经检查发现紧急避险设施不能正常使用时,应及时维护处理。 采掘区域的紧急避险设施不能正常使用时,应停止采掘作业。 硐室内的氧气供给、监测监控、通讯、人员定位及其他系统必须始终保持完好,需要检修时,必须办理检修申请,按照程序审批后方可作业。 检修完毕后,应立即 恢复各系统,并保证正常运行。 日常检修维护过程中,发现设备、设施故障无法排除时,应及时与 厂家 联系进行维修。 避难硐室应纳入应急救援系统 将避难硐室作为应急救援体系的一部分进行管理,同时要定期进行技术培训,确保每位职工都会使用。 演习期间,人员进入避难硐室后,要严格执行避难硐室的相关规定。 避难硐室外侧两出口前后 50m范围内不得放置杂物,确保出口畅通。 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管理制度汇编 18 九 、避难硐室故障处理期间安全措施 为保证避难硐室在系统发生故障时,能安全迅速的清除故障,保证故障期间的安全 生产,特编写该措施: 发生故障时,硐室值班人员必须在第一时间通知 矿 调度室,矿 调度室通知各工作地点负责人,使各区队明确紧急避险系统出现故障,当遭遇灾害时,应采取其他自救措施,然后由调度室通知各职能部门及时进行处理。 矿 调度室负责井下紧急避险设施环境监测系统、无线通信系统、人员定位系统的日常维护。 上述系统出现故障后, 调度 室须立即组织人员入井维修。 压缩氧气 (钢瓶) 供氧系统、气幕洗气系统(压缩空气洗气)、过滤降温除湿系统发生故障时 ,调度室接到故障信息后,迅速通知救护队。 救护队接到通知后,立即采取措施, 进行处理。 此外,救护队负责辅 助设施(包括生存硐室内设置有座椅、担架、急救包 、 工具箱、自救器等个体防护装备 等)的维护。 调度室接到压风系统供氧、气幕洗气系统(压风洗气)、井下紧急避险设施供电系统的故障信息后,立即通知 机电队 组织人员进行处理 、 维修。 系统故障处理期间,硐室入口设专人警戒,除维修人员外,任何人不得进入硐室。 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管理制度汇编 19 待故障处理完毕,经检查各系统可正常运行时,紧急避险系统方可投入使用。 十、避难硐室安全仪表发放及 计量 检验制度 加强 1890煤矿避难硐室安全仪表发放计量检验的管理, 按照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及 AQ102 AQ6201安全仪器仪表计量检验制度。 严格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国家安全监察条例》等规定,结合我矿 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1890 煤矿 调度室、“六大系统”管理机构 、值班人员。 安全仪器仪表的登记发放管理 矿 调度室负责人员定位系统计量仪器仪表的登记造册,建立台帐及仪器仪表定期校验工作等。 新购进的仪器仪表装箱必须有合格证、说明书及调试配件等。 新到货的仪器仪表必须送 有 资质单位 授权的安全仪表检定单位进行检定。 安全仪器仪表必须按规定进行周期检定,没有检定证书的禁止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管理制度汇编 20 使用。 仪器仪表发生故障或误差较大时不得发放使用,处理正常并经校验 合格 后方可发放使用。 正在使用的仪器仪表失真或损坏后,必须在 2小时内更换,如不能更换应立即进行维修,并经过校验 合格 后方可使用,否则不允许使用。 安全仪器仪表的保养与检验 安全仪器仪表要设有专职管理员负责管理、看护及定期对其进行检验。 新购进的 、 正在使用的 仪器仪表必须送 资质单位 授权的 安全仪表检定单位进行检定。 计量仪器仪表若有所损坏,所维修的费用超过原仪表费用的70%或无维修价值时,应办理报废手续。 安全仪器仪表的维护、保养要建立技术档案,仪器仪表做到帐卡一致,保留完整。 维修保养安全仪器仪表必须按操作规程进行,标准器具和测量器具使用后,要在记录卡上记录使用时间及仪器使用情况。 仪器仪表必须定期送检,不得漏检。 校正 使用时发现检验仪器不精准,应立即校正。 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管理制度汇编 21 检验设备、计量器具如功能失效或损坏,经修复后,必须先校正才能使用。 检验仪器经校正后,若其精密度或准确度仍不符合要求,应立即送请专门技术人员修复。 若因技术上或设备上的困难,而无法自行校正者,则委托经国家认可的计量检定单位代为校正,且须要求提供校正证明。 使用各种标准器具,必须按规定要求进行操作,并经常对器具进行清洗、保养,建立使用档案。 对煤矿安全计量器具未按照规定进行检验及定期检定的,将按照有关规定对相关部室进行处罚;对使用不合格器具而发生事故的将严重处罚。 十一、 紧急避险 系统技术资料管理制度 为了进一步加强图纸、技术资料在使用过程中,做到真实、准确,同时。煤矿“六大系统”管理制度汇编(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检监察工作落到实处,我们还专门成立了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我任组长,巨鹏军同志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将责任落实到人,同时实施党员干部党 风廉政工作考核制度,进一步保障了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也 为 物业公司的稳定发展 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按照“立足教育,着眼防范,关口前移”的思路,我积极在单位范围内开展党规党纪教育,多次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观看王文学
产床和培育床下面撤生石灰或火碱可以杀死大量细菌或病毒。 六是火焰消毒。 用酒精、汽油、柴油、液化气喷灯,在猪栏、猪床猪只经常接触的地方,用火焰依次瞬间喷射,对产房、培育舍使用效果更好。 ( 3)、运输。 运输前和使用后要用消毒液彻底消毒。 运输途中,不应在疫区、城镇和集市停留、饮水和饲喂。 无害化处理 ( 1)病、死猪处理。 需要淘汰、处死的可疑病猪,采取不会把血液和浸出物散播的方法进行扑杀
期,得到一组数据;改变摆长,再得到几组数据.从中可以找出周期与摆长的关系. 三、实验器材 带孔小钢球一个、细丝线一条 (长约 1 m)、毫米刻度尺一把、秒表、游标卡尺、带铁夹的铁架台. 四、实验步骤 1.实验步骤 (1)做单摆 取约 1 m长的细丝线穿过带孔的小钢球,并打一个比小孔大 一些的结,然后把线的另一端用铁夹固定在铁架台上,并 把铁架台放在实验桌边,使铁夹伸到桌面以外,让摆球自 然下垂.
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解析 ] (1)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得到的是实验的理论值,即 F;直接测量得到的是实际测量值,即 F′. (2)细绳的作用是对结点 O施加不同方向的拉力 F F2,换用橡皮筋拉结果是一样的. (3)力的合成与分解使用的是等效替代法. B正确. [答案 ] (1)F F′ (2)不变 (3)B 一、实验目的 1.学会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规律.
满足一台余热锅炉 7 天20 %浓度氨水消耗量的储存 氨区共用 2 台 氨水计量泵 流量 30~ 120 kg/ h 满足 1 台锅炉不同负荷氨水供应量 氨区共用 1用 1备 蒸发 / 混合器 700 5 000 mm 将 20 %浓度氨水蒸发并与再循环烟气混合 1 台 / 炉 喷氨格栅 在烟气通道截面按 280 mm 间隔均布将氨与烟气的混合气体均 匀的喷入到余热锅炉内 催化剂波纹板式 孔径
板和压杆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接通电源后,压力传感器两端的电压恒为 V,取 g= 10 m/: 压力 F/N 0 250 500 750 1000 1250 1500 „„ 电阻R/Ω 300 270 240 210 180 150 120 „„ (1)该秤零起点 (即踏板空载时 )的刻度线应标在电流表刻度盘________A处. (2)如果某人站在该秤踏板上,电流表刻度盘的示数为 20 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