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实验传感器的简单使用考点总结(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板和压杆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接通电源后,压力传感器两端的电压恒为 V,取 g= 10 m/: 压力 F/N 0 250 500 750 1000 1250 1500 „„ 电阻R/Ω 300 270 240 210 180 150 120 „„ (1)该秤零起点 (即踏板空载时 )的刻度线应标在电流表刻度盘________A处. (2)如果某人站在该秤踏板上,电流表刻度盘的示数为 20 mA,这个人的体重是 ________kg. [解析 ] 本题是传感器的应用问题,考查学生的实验与探究能力. (1)由图表知,踏板空载时,压力传感器电阻 R= 300 Ω,此时 A中电流 I= A= 10- 2 A. (2)当电流 I= 20 mA= 20 10- 3 A时,压力传感器的电阻 R= Ω= 240 Ω,对应表格中,这个人的质量为50 kg. [答案 ] (1) 10- 2 (2)50 一、实验目的 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二、实验原理 用插针法确定入射角和折射角,根据 n= 计算玻璃的折射率. 三、实验器材 两面平行的玻璃砖、白纸、木板、大头针、量角器、刻度尺、铅笔、图钉. 四、实验操作 1.实验步骤 (1)如图实- 13- 1所示,用图钉把白纸固定在木板上. (2)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 aa′,并取 aa′上的一点 O为入射 点,作过 O的法线 NN′. (3)画出直线 AO作为入射光线,并 在 AO上插上 P P2两枚大头针. (4)在白纸上放上玻璃砖,使其中 一个长边与直线 aa′对齐, 并画出另一条长边的对齐线 bb′. 图实- 13- 1 (5)通过玻璃砖观察并调整视线方向,使 P1的像被 P2挡住,然 后在观察一侧插上大头针 P3,使 P3同时挡住 P P1的像,再 插上 P4挡住 P3及 P P1的像. (6)移去玻璃砖,拔去大头针,由大头针 P P4的针孔位置确 定出射光线 O′B及出射点 O′,连接 O、 O′得线段 OO′, 则 OO′即玻璃砖内的折射光线. (7)用量角器测量入射角 θ1和折射角 θ2,并查出其正弦值 sinθ1 和 sinθ2. (8)改变入射角,重复实验.记录下每次的入射角 θ1和折射 角 θ2. 2.数据处理 (1)计算法:用量角器测量入射角 θ1和折射角 θ2,并查出其 正弦值 sinθ1和 ,并取平 均值. (2)作 sinθ1- sinθ2图象:改变不同的入射角 θ1,测出不同的 折射角 θ2,作 sinθ1- sinθ2图象,由 n=。物理实验传感器的简单使用考点总结(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满足一台余热锅炉 7 天20 %浓度氨水消耗量的储存 氨区共用 2 台 氨水计量泵 流量 30~ 120 kg/ h 满足 1 台锅炉不同负荷氨水供应量 氨区共用 1用 1备 蒸发 / 混合器 700 5 000 mm 将 20 %浓度氨水蒸发并与再循环烟气混合 1 台 / 炉 喷氨格栅 在烟气通道截面按 280 mm 间隔均布将氨与烟气的混合气体均 匀的喷入到余热锅炉内 催化剂波纹板式 孔径
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解析 ] (1)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得到的是实验的理论值,即 F;直接测量得到的是实际测量值,即 F′. (2)细绳的作用是对结点 O施加不同方向的拉力 F F2,换用橡皮筋拉结果是一样的. (3)力的合成与分解使用的是等效替代法. B正确. [答案 ] (1)F F′ (2)不变 (3)B 一、实验目的 1.学会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规律.
减压器使低压表数值为。 在压风管路完好状态时,采用压风供氧,开启压风出口 “三滤 ”装置的阀门,听到消音器发出声音,确认有压风吹出即表示此时压风供氧系统已开启(硐室内 2个压风供氧出口均需打开)。 检查压力表是否为正压状态,如正压状态时压风供氧的减压器及流量计 均已设置好,请勿随意改动。 压风 “三滤 ”装置设置有自动排污口,请勿随意触碰,防止堵塞。 在压风管路被破坏的情况下, 利用
自动调控技术,采用闭环控制,利用 PLC 具有强大的逻辑判断功能和适当的人工智能功能,优化系统。 提高了控制系统执行机构的动作灵敏度和动作精度。 形成了侧装捣固焦炉装煤烟气回收净化工艺。 该净化工艺既节省工程材料,降低能耗,又无需额外增加工人。 经实践检验该技术稳定、可靠,烟气收集处理效果明显。 经对比,本设计采取第二种方案。 焦炉装煤、推焦烟尘控制工程项目设计方案 17 5. 设计方
8 宽座角尺 250160 个 2 9 钢板尺 个 3 10 钢板尺 个 3 11 钢板尺 1m 个 3 12 水平尺 400mm 个 3 13 干湿温度计 个 1 ***热电厂烟气脱硫除尘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13 14 氧压表 块 10 15 乙炔表 块 10 16 游标卡尺 0300mm 个 1 17 光学测距仪 台 1 18 经纬仪 台 1 19 玻璃管水平 套 2 20 塞尺 把 4
27 二、技术规格及要求 重要说明 : △ 投标书为中文书写。 △ 投标书必须提供一套电子版本。 △ 设备应满足汽车焊装用助力机械手进行各工位零件的搬送、装配和焊接的需求,且性能稳定可靠,使用维修方便。 △ 设备技术指标、参数和性能必须作详细说明。 设备特长、关键零部件要另行描述。 1. 一般数据 ★ 生产纲领: 10 万 辆 /年(工作时间: 251 天 /年,双班 16 小时工作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