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油气开发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18 放 水 站 和 接 转 站 加 热 炉 排 放 的 烟 气 对 环 境 空 气 的 影 响 放水站和接转站建在平原地区,加热炉作为污染点源,采用高斯模式进行预测。 加热炉的排气筒高度为 15m,出口内径为 ,预测因子为 SO2。 有风时(距地面 10m 高平均风速 10U ≥ )扩散模式: 以排气筒地面位置为原点,下风向地面任意点( x, y)小于 24h 取样时间的浓度 C( mg/Nm3)可按下式计算: FYU QCyzy 222e x p2          kkn zeze HnhHnhF 2 22 2 22e x p22e x p  式中: Q — 单位时间排放量, mg/s; Y — 该点与通过排气筒的平均风向轴线在水平面上的垂直距离, m; eH — 排气筒有效高度, m; U — 排气筒出口处的平均风速, m/s; zy , — 水平、铅直方向的扩散参数, m; h — 混合层厚度, m; H — 烟筒几何高度, m; H — 烟气抬升高度, m。 最大地面浓度及其距排气筒的距离   iemm PUHe QXC 22     2121211121112112112eHPei 22 2121121     em HX 式中 : mC — 最大地面浓度, mg/m3; 庙 3 油田油气开发工程 环境影响 报告书 5 环境空气现状评价与影响预测评价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19 mX — 一次最大浓度处距排气筒距离, m; Q — 单位时间排放量, mg/s; U — 排气筒出口处平均风速, m/s; iP — 30min 取样时间的横向稀释系数; 21 、 — 分别为横向和垂直扩散参数回归指数。 经预测,运行期各类稳定度时放 水站和接转站加热炉在燃气和燃油条件下,预测 SO2 最大落地浓度贡献值最大为 ,与现状浓度()叠加后满足二级标准 ()要求,对环境贡献很小。 油 气 集 输 过 程 中 挥 发 损 失 的 烃 类 气 体 对 环 境 空 气 的 影 响 油田在生产运行期已建成比较完善的密闭集输系统,预计生产运行期整个油区在油气集输过程中挥发的烃类气体较小,主要的烃类气体挥发场所为放水站及接转站,按无组织源预测,从表中预测结果可以看出,在各类稳定度下放水站和接转站站外各个距离内非甲烷总烃贡献值最大 为 ,与现状值 (~ )叠加后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对新污染源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周界外浓度最高点:)要求。 综上所述,庙 3 区块在开发施工期和生产运行期对空气环境的影响程度较小,范围有限,对区块内空气环境质量不会产生大的影响。 闭井期对空气环境影响分析 闭井时期随着油气产量的急剧下降,排入环境空气中的废气将逐渐减少,并随着油井的全部关闭影响将逐渐消失;各类工程车辆和运输车辆为流动的线源, 污染物扩散较快,将随着各井的拆除而移动,对环境的影响是暂时的。 在各油井完全关闭后,该地区的空气环境将可恢复到未开发前的状态。 6 地表水环境现状评价与影响预测分析 庙 3 油田油气开发工程 环境影响 报告书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20 6 地表水环境现状评价与影响预测分析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监测断面布设 根据工程所处的地理位置、井位分布及评价区内地表水体情况,选择在第二松花江上布设 4 个监测断面,分别为 W1— 溪浪河断面,位于“二松”松原市污水汇入处; W2— 石桥屯断面,位于“二松”本工程所在地中游;W3— 泔水缸断面,位于“二松”本工程所在地下游; W4— 刘园子断面,位于松花江干流工程所在地下游。 评价 方法采用单项水质参数评价模式-标准指数法。 评价结果 “二松”和松花江干流水质各项指标均在标准范围之内。 从评价结果中可以看出,水质中石油类评价指数范围为 之间,均不超标,说明在与本区邻近的油田老区以及本区块现存的油井,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石油类对“二松”和松花江干流水体没有明显影响。 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开发施工期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油田开发在施工期产生的废水主要为钻井废水和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 钻井废水是油田开发初期在油(水)井钻进过程中冲洗钻井设备和检修等排放的废水,随泥浆 排入泥浆池内自然蒸发,正常情况下不会对地表水产生影响。 生产运行期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可见油田开发中生产废水全部经放水站处理后回注地下油层,不外排;生活污水经小型装置处理达标后冬季贮存夏季绿化,对环境基本没有影响。 庙 3 油田油气开发工程 环境影响 报告书 6 地表水环境现状评价与影响预测分析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21 位于国堤内的 23 口油井在丰水年份的 24h 最大降雨时,有可能出现落地油随暴雨径流汇入松花江的不利情况。 因此本评价将预测 24 小时最大降雨时,未回收的落地油通过地表径流进入地表水体 —— 松花江后对其水质的影响。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 预测因子:根据油田开发的污染特性,本次地表水评价 预测因子为石油类。 预测范围:考虑到降雨径流可能汇入的去向,以及油井分布与水体的关系,选择评价区东部松花江扶余江段作为本次地表水评价的预测范围, W2(石桥断面)~ W3(泔水缸断面)~ W4(刘园子断面),总长度约 39km。 预测模式 由于暴雨条件下雨量大,污染物在较短的时间里汇入松花江水体,为了正确选取预测模式对地表水环境进行预测与分析,本评价首先应用混合过程段的长度公式计算松花江水体的混合过程段长度,公式如下:     210 0 6 5 g H IBH BuaBl   式中: l — 混合过程段长度, m; B — 河道宽度, m; u — x 方向上河流中断面平均流速, m/s; H — 平均水深, m; g — 重力加速度, m/s2; a — 排放口到岸边的距离, m; I — 河流比降, m/m。 本公式应用的各水文参数见表 66。 经计算可知,“二 松”混合过程段长度约为 ,由于污水在进入“二松”泔水缸断面的长度为 ,即预测断面在混合过程段内,松花江6 地表水环境现状评价与影响预测分析 庙 3 油田油气开发工程 环境影响 报告书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22 干流情况基本相同,亦在混合过程段内。 为此本评价选用二维稳态混合衰减模式预测松花江水体内石油类污染物浓度。 具体模式如下:             xM yBuxMuyxuMH QCCuxKyxCyyypph 42e x p4e x p86400e x p, 22211  式中: C— 预测断面污染物浓度, mg/L; x, y— 迪卡尔坐标系的坐标, m; hC — 上游污染物浓度, mg/L; pC — 污染物排放浓度, mg/L; pQ — 污染物排放量, m3/s; 1K — 衰减系数, 1/d; yM — 横向混合系数, m3/s;采用泰勒( Taylor)方法计算:    g H IBHM y  预测结果分析 ①“二松”水质石油类预测 预测最大降雨集中在 24h 之内对现有水环境质量的影响,本区在遭遇 24h最大降雨时,对“二松”现有水质有较大影响。 当 23 口油井全部落地油(约)随降雨径流汇 ” 二松 ” 时,泔水缸断面石油类浓度将达到 ,超标 倍,贡献值为 ;考虑土壤降解作用后,泔水缸断面石油类浓度达到 ,贡献值为 ,石油类浓度超标 倍。 ②松花江干流水质石油类预测 预测最大降雨集中在 24h 之内对现有水环境质量的影响。 在 24h 最大降雨时,对松花江干流水质有一定影响。 当 23 口油的全部落地油随降雨径流汇入“二松”并进入松花江干流后,刘园子断面水质石油类将达到 ,超标 倍,贡献值为 ;考虑土壤降解作用后,刘园子断面水质石油类达到 ,超标 倍,贡献值为。 由于松花江水环境敏感,关系到下游的用水安全,因此产生的落地油要庙 3 油田油气开发工程 环境影响 报告书 6 地表水环境现状评价与影响预测分析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23 及时回收,尤其是在开发期雨水较多的夏季。 同时必须强化环境管理,采取在井场四周设立围堰,国堤内的井场进行部分硬化;在江面设置必要的栏油围网和船只;洪水来临前关闭油井等措施,杜绝落地油在雨季来临时随地表径流流入水体,造成地表水污染。 7 地下水环境现状评价与影响预测评价 庙 3 油田油气开发工程 环境影响 报告书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24 7 地下水环境现状评价与影响预测评价 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地下下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1)监测点布设:本次监测点共布设 8 个点,其中第四系潜水 3 个和第四系 承压水 5 个。 (2)监测项目:根据油田开发排放的特征污染物及地下水水质特征,确定监测项目为 PH 值、 NH3- N、 NO2- N、 NO3- N、高锰酸盐指数、 F- 、石油类、 Cl- 、挥发酚等共计 9 项。 分析方法采用国家标准规定进行。 (3)监测时间及频率:监测时间为 2020 年 1 月 (平水期 )进行一次性监测。 (4)监测结果: 水质监测结果表明,评价区地下水基本上处于中性,总的看,承压水中组份含量相对小,潜水中相对大,表明承压水条件好于潜水。 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1)评价方法:采用单项指数法进行地下水环境质 量现状评价。 (2)评价因子:与监测项目相同。 (3)评价标准:采用《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 93)中Ⅲ类,石油类采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 2020)中Ⅲ类。 地下水的质量现状表明,除氨氮和个别 F- 以外,其余各项质量符合地下水质量Ⅲ类标准。 其中氨氮超标表明了区内地下水,特别是第四系潜水和第四系承压水已经受到了生活有机类和农田用化肥的污染,村屯内的生活污水是主要的污染源;而第三系承压水中氨氮超标主要是由于原生环境所决定,即微生物分解有机质的原生环境引起超标;而 F- 超标则是由于局部 高氟原生环境决定的。 庙 3 油田油气开发工程 环境影响 报告书 7 地下水环境现状评价与影响预测评价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25 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油田开发对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正常生产情况下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 废弃泥浆对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整个工程钻井的废弃泥浆呈点状分布。 完井后泥浆就地进行无害化处理,处理后进行覆土并恢复植被。 对本区承压水不会产生影响,而对潜水的影响仅仅表现为地下水中 Ca2+、 Mg2+含量有所增加,水质并不会遭受明显污染。 ■ 落地油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试油产生的落地油,呈点状散布。 落地油对潜水水质影响很弱。 只要对落地油采取有效的回收措施 ,落地油对本区潜水不会产生明显影响。 第四系承压水由于顶部在 10m 以上厚的粘性土隔水层,分布稳定,不会受落地油的污染影响。 第三系承压水又有泥岩隔水顶板,更不会受落地油的污染影响。 ■ 钻井废水对地下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