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石咪唑酯骨架材料的成型研究开题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吸附、脱附有很大的作用,但是该作用受到了起始压力 的控制,该特殊的压力是随分子种类的不同而有差异的。 通过进一步实验, 得出在 ZIF7材料的气体吸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被吸附物质和苯环之间的反应,这包括了旋转门效应以及选择性吸附大小相近但是形状不同的分子。 加之 结构中含有大量的咪唑酯环, ZIFs具有较强的疏水性。 有研究表明, ZIFs 与 MOFs 的吸附机理有所不同,其最重要的吸附位点处于有机配体咪唑酯环的C=C 双键附近,而 MOFs 的吸附位点主要在金属氧团簇周围。 上述特殊的结构和性质使 ZIFs 在小分子烃类的吸附分离上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烃类的分离,尤其是烷烃 /烯 烃、直链烃 /支链烃同分异构体的分离,一直是石油化工和煤化工产品精制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原油精炼过程中, C C C4组分中链烷烃和链烯烃的分离过程要消耗大量的能耗。 MOFs 作为新型的多孔材料,其在烃类分离中的应用前景也逐渐引起研究者的兴趣, Rodrigues 等 [30, 31]用 Cu3[BTC]2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分离丙烷 /丙烯,研究发现由于碳碳双键的 π轨道与不饱和 Cu间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 Cu3[BTC]2对丙烯具有选择性吸附作用。 对丙烷、丙烯和异丁烷气体, Cu3[BTC]2 粉末的吸附容量大于 13X 分子筛。 Hartmann 等 [32]进行了 Cu3[BTC]2分离异丁烷 /异丁烯的尝试,异丁烯吸附容量较大,二者的吸附等温线类型不同,分离因子约为。 Vos 等 [33]对比了 5A分子筛与两种金属 有机骨架材料 MIL9 Cu3[BTC]2 对碳五馏分的液相吸附分离性能,表明三种材料组合使用,可以实现 C5 馏分中二烯烃、烯烃和烷烃等组分的分离。 Li 等 [34]用 ZIF8 的几种同构物进行丙烷 /丙烯的分离,发现二者的吸附容量和吸附热相当接近,利用吸附平衡分离难以实现,但二者在吸附剂中的扩散速率相差几十倍以上,有望用于速率分离过 程。 综上所述, ZIFs 材料在实现烃类分离过程的前景是十分广阔的。 由于 ZIFs材料是粉末状,其不能直接用于烃类气体的吸附过程,必须将其成型后方可使用。 但是,成型后的材料其吸附性能往往会有很大成度得下降。 对丙烷、丙烯和异丁烷气体, Cu3[BTC]2粉末的吸附容量大于 13X 分子筛,但经挤出成条后,吸附容量下降了近两倍,与 13X 分子筛相近,选择性变化不大。 所以,如何选择最佳成型条件,对本课题来说意义很大。 因此,本课题正是希望通过找到最佳的粘结剂、最佳的助剂以及最佳的成型压力,希望能初步模拟出合适的工艺条件,为 ZIFs 材料的工业化应用开辟一条新的道路。 希望对于挥发度相对接近的烃类分离,以及温室气体的采集与脱附,给予一定的实践意义。 对于能源的节约,对于地球日渐恶化的环境的改善,尽一份微薄之力。 6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1) ZIFs 与成型助剂的相互作用机理研究 分子筛成型所用的无机粘结剂有高岭土、凹凸棒土、硅溶胶、拟薄水铝石等硅铝化合物,在ZIFs 成型后的煅烧过程中,粘结剂有可能影响 ZIFs 的晶体结构。 A. De Lucas[35]等人通过实验考察了粘土类无机粘合剂对分子筛催化性能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加入粘结剂 并且成型后,分子筛的催化性能呈下降的趋势,这可能是因为加入了粘土类无机粘合剂后,破坏了分子筛的酸性位和孔结构。 酸性位被破坏原因可能是在煅烧过程中,分子筛质子同粘土中的硅元素发生了离子交换。 但是考虑到 ZIFs 材料的合成温度相对比较低,通常低于 130℃,所以,加入无机粘合剂后,煅烧工艺对其结构肯定会有很大的影响。 羧甲基纤维素、田菁粉、淀粉、聚乙烯醇、多元羧酸等有机粘结剂成型后的煅烧温度可较低,不会破坏 ZIFs 的骨架结构,但要避免因粘结剂脱除不净而堵塞 ZIFs 的内部微孔或者覆盖吸附位。 因而需要考察粘结剂的结构与性 质,筛选适宜的助剂。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和量子力学计算工具,针对 ZIF ZIF7和硅溶胶、拟薄水铝石、羧甲基纤维素、田菁粉、淀粉、聚乙烯醇、多元羧酸等不同类型的粘结剂,分别寻找其最低能量构型,得到稳定构型的微观结构和参数,筛选孔结构与 ZIFs 相似度高的无机助剂。 从分子水平上研究粘结剂与 ZIFs 的相互作用机理,选择分解温度适宜、与 ZIFs 在煅烧温度下不易发生化学反应、与咪唑酯环相互作用不过强的有机粘结剂。 ( 2) ZIFs 的压片成型 先不加成型助剂,分别用合成的 ZIF ZIF7 原粉直接压片成型,再添 加少量的无机和 /或有机助剂进行压片,研究不同成型样品对水和水蒸汽的耐受性及高温是否崩解。 结合后面的分析表征和烃类吸附分离实验,考察成型压力、助剂种类和配比对 ZIFs 微孔结构和吸附分离性能的影响。 ( 3) ZIFs 的原位合成 前期制备的堇青石莫来石蜂窝陶瓷是一种合适的催化剂载体,具有孔隙发达、比表面积大的特点。 考虑到压片成型过程中,粘结剂的加入会影响到 ZIFs 材料的孔结构,进而影响到 ZIFs 材料的吸附特性,尤其对诸如二氧化碳分子这类大分子气体。 将原位合成的方法应用于 ZIFs 材料的成型过程中,可以省去粘结剂的加入 ,对其孔结构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 ( 4) ZIFs 成型样品的结构表征 对 ZIF ZIF7 原粉和不同成型条件下制备的成型样品,分别进行 XRD、 BET、 SEM、 FIIR、TPD、 XPS等多种手段的分析和表征,考察成型前后样品的晶体结构、比表面积、孔结构、表面形貌、分子结构、吸附中心、表面电子态等的变化,研究 ZIFs 成型过程对吸附剂微观结构的影响规律,为 ZIFs 成型样品的结构控制和结构调变提供依据。 ( 5)小分子烃类在 ZIFs 成型样品中的吸附平衡研究 以小分子烷烃 /烯烃、直链烃 /支链烃,如乙烷 /乙烯、丙烷 /丙烯、丁烷 /丁烯、丁烯 /异丁烯等为分离对象,根据孔结构表征分析结果,选择孔径适宜的 ZIF ZIF7原粉及成型样品,采用静态重量法分别研究单个烃类组分的等温吸附行为,选择适宜的吸附等温线类型,明确吸附的机理,建立相应模型,并得到吸附热和烷烃 /烯烃、直链烃 /支链烃的分离因子,结合成型条件及分析表征结果,揭示 ZIFs 成型样品结构 性能的关系。 7 搭建小型固定床吸附装置,选择性能较好的 ZIFs 成型样品作为吸附剂,研究小分子烃类的吸附特性。 考察表观气速、床层高度、床层温度和柱内压力对吸附穿透时间 及单位吸附量等的影响。 根据单组分和二元组分的穿透曲线实验数据,建立并求解固定床吸附动力学模型,为 ZIFs成型吸附剂在烃类分离中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研究方案 技术方案 该课题首先需要通过密度泛函理论,模拟出 ZIFs 材料、常用粘结剂的最稳定构型。 以此为基础得出 ZIF ZIF7 与无机、有机粘结剂的相互作用机理。 从而得到最佳的粘结剂。 将 ZIFs粉体应用到挤条成型或者压片成型的工艺中,对成型样品进行表征,通过吸附平衡实验,以及吸附动力学分析,得出两种成型工艺对 ZIFs 材料性能的影响规律。 最后,研究成型样品吸附分离小分子烃类的机制。 具体地流程图如下: 8 实施方案所需要的条件 需要 35 个容积为 100ml 的水热釜;苯并咪唑;咪唑; Zn(NO3)3 6H2O; DMF 溶液(分析纯);压片机;循环水式真空泵。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 ZIFs 与成型助剂的相互作用机理 因为 ZIFs 是由咪唑酯环联接的多孔物质,具有一定的柔性,在高温和高压下可能会发生结构变形。 无机粘结剂相对刚性的结构在煅烧过程中也可能会造成 ZIFs 的结构改变。 有机粘结剂虽然不易迫切 ZIFs 的晶体结构,但如果与 ZIFs 的吸附位相互作用过强,容易堵塞微孔或覆盖吸附位。 因此利用量子力学计算工具,考察 ZIFs 及粘结剂的稳定构型及结构参数,分析粘结剂与ZIFs 的相互作用机理,可以为粘结剂筛选和 ZIFs 结构调变提供依据。 2. ZIFs 成型过程对结构、性能的影响规律 ZIFs 成型前后的晶体结构、孔结构、比表面积、表面形貌、分子结构、吸附中心、表面电子态等都会发生较大变化,研究 ZIFs 成型过程对吸附剂微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规律,为 ZIFs 成型样品的结构控制和结构调变提供依据。 3. ZIFs 成型样品结 构与烃类分离性能的关系 通过小分子烃类在 ZIFs 成型样品中吸附平衡和吸附动力学的研究,认识烃类与 ZIFs 的相互作用机理,揭示成型样品结构与烃类分离性能的关系。 本课题难点分析 新合成的 ZIFs 材料是纳米级的细粉状物质,虽然这种材料具备很好的吸附特性,但是作为粉状物质,其在实际应用中将面临气体流动阻力过大的问题。 ZIFs 乃至所有的 MOFs 的成功应用都难以避开成型过程所遇到的问题。 目前对于新型 MOFs的研究还只局限在最佳合成条件的选择、吸附性能的研究、其结构以及吸附性能的计算机模拟等领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