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村饮水安全工程初步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936 dn20PE 管 米 1408 高位水池 立方米 /座 10/1 高桥乡徐沟村饮水安全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第 5 页 总计 32 页 闸阀井 个 4 钢材 吨 水泥 吨 木材 立方米 土石方 立方米 3837 农村部分 人均投资 元 /人 645 学校部分人均投资 元 /人 420 工程总投资 万元 2 项目区基本情况 项目区概况 高桥乡徐沟村 位于徽县北部山区,距离县城约 95Km 处。 ,隶属于徽县 高桥乡 ,徐沟 村 总人口 459 人 ,其中农业人口 459 人。 2020 年 徽县全县实现生产总值 亿元,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 亿元,农民人均收入 3190 元。 由于 当地 水源距离村庄较近,农村生活污水 已严重影响当地水源的水质,今年来农药的广泛使用,使这一情况继续加剧,村庄附近水源 已 受到较严重的污染,不能满足当地生活饮用,这一问题已 严重影响到当地 223 人, 53 户群众 的 生产生活,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因此,兴建该 村饮水安全 工程 ,解决当地 饮水安全问题 ,已成为当务之急。 该工程所在地属 徽县北部中山区。 该工程所在地属中切割地貌, 山峦起伏、植被葱笼。 本地区是秦岭南麓强烈褶皱地带,是徽县中部河流的源头,主要山峰有鸡鸣寺、云雾山、天子山、八卦山、老爷山等。 最高山峰天子山,海拔 2330m。 高桥乡徐沟村饮水安全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第 6 页 总计 32 页 形成本地区地貌的主要因素为下古代地质构造运动,使地壳隆起和下沉。 多年平均侵蚀模数 550 吨 /平方公里。 徽县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处于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性气候类型,加之南北秦岭相互对峙,形成天然屏 障,至使徽县气候温和,具有明显的过渡气候,主要气象要素差异明显,具有较典型的盆地气候,灾害性天气每年均有发生,对工农业生产危害较大。 根据徽县气象站观测资料统计,多年平均降水量 768mm, 7— 9月份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 58%,多年平均气温 ℃ ,极端最高气温 ℃ ,极端最低气温 15℃ ,年蒸发量 1252mm,年日照时数为 2413h,无霜期 220 天,平均风速 ,最大风速 14m/s,相应风向 N,最大冻土深度为 30cm。 本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为 ,地震动反应谱周期值为 ,相应地震基本烈度为 Ⅷ 度。 水系 该工程位于 永宁河 的 一 级支流的 高桥 河 沟 道 内 , 永宁河 河 属嘉陵江水系 一 级支流,饮水水源为沟溪水、泉水、基岩裂隙水和河谷孔隙潜水。 按《徽县水资源评价》中永宁河 右 岸基岩裂隙水的水文地质特征及富水性:基岩裂隙水在我县分布较广,包括新第三系以前的沉积岩,以潜水为主, 徐沟 村 水源在 距居民区1500m的 沟 道 里。 水源主要为 该沟 沟溪水 , 沟溪 地质好, 上游植被丰富,无污染,水量较丰富。 工程区位于 高桥 河 河谷盆地中的 徐沟 村 ,河谷盆地由 高桥 河 所形成的新 近堆积的 在 Ⅰ、Ⅱ级阶地及河漫滩、河床等地貌单元构成,阶地为内迭式阶地,盆地的基底是花岗石和灰岩。 Ⅰ、Ⅱ级阶地具有二元结构,上部为厚度不等的黄地状高桥乡徐沟村饮水安全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第 7 页 总计 32 页 粉质砂壤土,下部为砂砾石或砂卵砾石层,均属冲、洪积物。 供水区饮用水现状及水源 由于 当地水源距离村庄较近,农村生活污水已严重影响当地水源的水质,今年来农药的广泛使用,使这一情况继续加剧,村庄附近水源 已 受到较严重的污染,不能满足当地生活饮用,这一问题已 严重影响到当地 223 人, 53 户群众 的 生产生活,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因此,兴建该 村饮水安全 工程,解决当地 饮水安全 问题 ,已成为当务之急。 供水范围和主要供水对象 项目区饮水水安全范围、类型初步设计明细表 县区名称 工 程 名 称 解决的范围 解决饮水不安全类型 (人 ) 乡镇名称 行政村名称 学校师生 户 数 (户) 人 数 (人 ) 氟超标 砷超标 苦咸水 未经处理的Ⅳ类地表水 细菌学指标严重未经处理的地表水 污染严重未经处理的地表水 其他饮水水质超标问题 水量不达标 用水方便程度不达标 水源保证率不达标 徽 县 徐沟 村饮安全水工程 高桥乡 徐沟村 17 53 223 √ 供 水规模和用水量 W(最高日用水量 ) 工程供水规模 包括居民生活用水量 W公共建筑用水量 W 管网漏失水量W3等。 高桥乡徐沟村饮水安全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第 8 页 总计 32 页 1) 设计年限 结合当地发展情况确定, 徽县 高桥乡徐沟村 饮水安全工程 ,设计年限均为15 年。 2) 设计人口 设计用水居民人数 : P=P0( 1+γ) n+ P1 式中: P0— 供水范围内的现状常住人口数 223 人。 P1— 设计年限内人口的机械增长总数 0人。 γ — 设计年限内人口的自然增长率 ,根据当地近年来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确定; n — 工程设计年限 15年。 P=223 ( 1+) 15+ 0=248 人 3) 居民生活用水量 W1=Pq/1000 P=P0(1+Υ )n+P1 式中: W1— 居民生活用水量, m3/d; P— 设计居民用水人数, (人 ); P0— 供水范围内的现状常住人口数,其中包括无当地户籍的常住人口; Υ — 设计所限内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以县人口发展规划为准; n— 工程设计年限, 15 年; q— 最高日居民生活用水定额。 集中供水工程 q取 60L/(人 .d)。 W1 = 248 60 /1000=(m3/d) 用水量 高桥乡徐沟村饮水安全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第 9 页 总计 32 页 由 于 徐沟 村 无机关、饭店和有规模的商店,故不考虑该饮水工程的公共建筑的用水量,即公共建筑用水量为 0。 按居民生活用水量、 集体或专业户饲养畜禽用水量、 公共建筑用水量之 和 的10%取值。 W3=(W1+W2)*10%= (+0)*10%=(m3/d) W =W1+ W2 + W3= +0+=(m3/d). 徐沟 村 用水量计算详见表一。 用水量计算 表 1 1 人口自然增长率(‰) i 7 2 工程设计年限(年) n 15 3 现有人口(人) P0 223 4 设计年限内人口的机械增长总数 P1 0 5 设计人口(人) P=P0*(1+i)^n+P1 248 6 牛(头) 0 7 猪(头) 0 8 最高日居民生活用水定额( L/d) 60 9 牛用水量( L/d) 0 10 育肥猪用水量( L/d) 0 11 管网漏失水量和未预见用水量 (W5+ W6)按居民生活用水量、集体或专业户饲养畜禽用水量、公共建筑用水量、企业用水量之和的取值 (%) 10 12 生活用水量 W1(m179。 /d) 13 集体 或专业户饲养畜禽用水量 W2(m179。 /d) 0 14 公共建筑用水量 W3(m179。 /d) 15 企业用水量 W4 0 16 管网漏失水量和未预见用水量( W5+ W6) 17 供水规模 W(最高日用水量 )( m179。 /d) W=W1+ W2+ W3+ W4+ W5+ W6 18 人均综合用水量( L/人 d) 高桥乡徐沟村饮水安全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第 10 页 总计 32 页 19 时变化系数 (K 时 ) 20 人均用水当量 L/(s•人 ) 水源论证 经工程技术人员多次查勘, 对比几处水源, 拟定 距 徐沟 村 居民区 龙潭河 沟道内 一处 沟溪 为水源 , 从 当地群众 了解 ,该水源从来未 干涸 , 水量充足,水源附近植被丰富,无污染 ,经干旱季节实际测量,每 小 时出水量为 179。 ,则日出水量为 179。 , 水质经化验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 因此 选择该 水源 可以有效 满足工程要求。 龙潭河河取水口断面以上属于林区,降雨充沛,植被丰富,水土流失轻微,水源水质清澈,地表水矿化度小于 ,经对取水口地表水取样分析表明,水源水质理化指标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49— 2020) 要求,可以不经处理直接饮用。 供水水压 根据村镇供水现行规范要求 :供水水压,应满足配水管网中用户接管点的最小服务水头;设计时,对很高或很远的个别用户所需的水压不宜为控制条件,可采取局部加压或设集中供水点等措施满足其用水需要。 配水管网中用户接管点的最小服务水头,单层建筑物为 5~ 10m,两层建筑物为 10~ 12m,二层以上每增高一层增加 ~ ;当用户高于接管点时,尚应加上用户与接管点的地形高差。 配水管网中,消火栓设置处的最小服务水头不应低于 10m。 用户水龙头的最大静水头不宜超过 40m,超过时 宜采取减压措施。 供水方式 高桥乡徐沟村饮水安全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第 11 页 总计 32 页 为了合理、优化配置水资源,降低单方水投资和运行成本,改善管理条件,提高供水质量,充分利用地形高差,依靠重力流向项目区用水户 供水。 供水工程方案选择 由于 徐沟 村 属 中切割山林 区, 地表水丰富, 经技术人员勘测论证, 此处 沟溪水 为 多年水量稳定 水源 , 使用工程措施 处理 后 , 水源 水量 有保障。 工程 采用 自流供水方式供水。 工程等级及主要建筑物级别 依据《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 SL310— 2020)的相关规定,确定 本工程为Ⅴ 等小( 2)型工程。 工程的 永久性 主要建筑物按 5 级设计, 永久 性 次要 建筑物按 5 级设计。 和防洪 标准 依据《防洪标准》( GB50201— 94)的有关规定,永久性主要建(构)筑物按10年一遇洪水设计, 30 年一遇洪水校核。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18306— 2020),项目区地震动峰加速度为 ,相应地震烈度为Ⅷ度,主要建(构)筑物按Ⅷ度设防。 水源 地 划定保护范围, 在水源地 上游 严禁采矿和大规模破坏植被和倾倒垃圾,在水源地截流坝 周围 500m 范围严禁倾倒垃圾等一切有关污染水源的行为。 随时对 水质 进行 监测以及水源地和输配水管线 的水质 的 保护措 施。 工程总体布置图 、截流坝、 减压 水池 等图 高桥乡徐沟村饮水安全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第 12 页 总计 32 页 3 工程地质 概述 地面以下为 1— 3 米 厚的黄土层, 再下层为 1— 10 米左右厚的砂砾层 ,基础无下沉现象,工程地质条件良好。 取水构筑物地质条件 该工程 水源 位于 高桥河 流域中游 左岸 的 龙潭河 沟 道 内 , 徐沟 村 水源主要为 沟溪 水,水质好,水量较丰富。 地面以下为 12 米厚的 於积 层, 再下层为 岩石 ,工程地质条件良好。 输配水线路及主要建筑物地质条件 地面以下为 1— 3 米厚的黄土层,再下层 为 110 米左右厚 的 沙砾、块石 ,稳定性较好,无地质灾害现象 , 工程地质条 件良好。 天然建筑 材料 本工程所需天然建筑材料的 砂子、石子、块石在当地储量较丰富, 在 高桥 河沟道内的块石为花岗岩,可以就地取材。 工程所需的砂和石子可以直接从高桥河河道中直接筛分得到,经初步勘测确定砂石料场距工程项目区的距离约为1500m。 结论 经勘察、了解该工程 地质结构稳定,无泥石流、滑坡等 地质灾害 现象发生,基础无下沉现象,工程地质条件良好。 4 工程设计 高桥乡徐沟村饮水安全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第 13 页 总计 32 页 设计参数 该工程设计供水能力为 ,每天供水时间 K 日 为 24h, K 时 为 3。 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