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桩基工程质量管理细则(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深深 立柱桩成孔、安放钢筋 笼 安装格构柱校并精确定位 再次清 孔 商品砼供应商资质及原材料考查 试块制作及养护 灌注混凝土、作好灌注记 录 商品混凝土运至现场 桩 基 验 收 不合 格 合格 格构柱与钢筋连接整体 下放 安装导管 格构与校正架牢固焊接 钢格构验收合 格 用两台经纬仪双向观测控制 13 50cm,接缝处表面平整度 177。 2mm。 钢格构在场外制作, 在大批量 钢板 加工之前,要制作出 钢板样板,经各方检验人员验收认可后,方可大量制作。 钢筋笼存放时应在地面铺设方木,禁止钢筋笼与地面直接接触而被泥土污染,遇雨季还需用彩条布覆盖防止雨淋后生锈。 格构安装前,确保桩孔和钢筋笼的同心度,并保证搁置平稳,下放钢筋笼后,进行格构校正架安装,根据设计要求,钢立柱各边与轴线严格垂直或平行。 钢格构校正架定位时除四边中心线有“十字”线记号,用于对准桩孔中心外,还 须将格构校正架各边与轴线严格垂直或平行。 将格构校正架与两块行车道板或钢板连接牢固,调整校正架保持水平,下放格构柱,插入桩空设计深度≥ ,格构柱每侧面与两根主筋焊接牢固,焊接采取双面焊,焊缝长度≥ 5d,并用定位钢筋将格构柱定位在桩孔中心处。 为保证下放过程中钢筋笼不变形,在笼顶第一道加强筋位置采用两根加强筋对笼顶易变形位置进行加强,然后将格构柱与钢筋笼用吊车整体下放。 下放过程中,用两台经纬仪双向控制,是安装后的格构柱上口居于中心,待上下两点垂直后入孔。 格构柱顶标高的控制及固定:格构柱顶标高的控制,预先用水准仪测定桩孔处校正架的顶标高,然后根据插入孔的深度,在钢立柱上用红油漆标记标高位置,当钢立柱下放到位时,在格构柱两侧用 L160*16 的角钢焊接固定在校正架上,格构柱标高控制为 177。 20mm。 钢结构检测 角钢等各类型钢:同一牌号、同炉罐号、同等级、同品种、同一尺寸、同一交货状态组,每 60T 为一批,不足此数也按14 一批计。 钢板焊接:同一批钢板,同一批焊接工艺制作的钢板为一检验批。 型钢格构立柱桩成孔、灌注同前述的灌注桩方案 钻进 时故障处理 遇 有坍孔,应仔细分析,查明原因和位置,然后进行处理。 坍孔不严重时,可回填 至坍孔位置以上,并采取改善泥浆性能、加高水头、埋深护筒等措施,继续钻进。 坍孔严重时,应立即将钻孔全部用小砾石夹粘土回填,暂停一段时间后,查明坍孔原因,采用相应措施重钻。 遇 有孔身偏斜、弯曲时,应分析原因,进行处理,一般可在偏斜处吊住钻头反复扫孔,使钻孔正直。 偏斜严重时,应回填粘性土到偏斜处,待沉积密实后再钻进。 遇 有扩孔、缩孔时,应采取防止坍孔和防止钻头摆动过大的措施。 缩孔是钻头磨损过甚、焊补不及时或因地层中有遇水膨胀的软土造成的,前者应注意及时焊补钻头,后者应采用失水率小的优质泥浆护壁。 已发生缩孔时,宜在 该处用钻头上下反复扫孔以扩大孔径。 遇 有钻孔漏浆时,可采用加稠泥浆、碎木屑或倒入粘土慢速转动等措施。 出现 埋钻、糊钻现象,应对泥浆稠度、钻渣进出口、钻杆内径大小等进行检查计算,并适当控制进尺;若严重糊钻,应停钻提出钻头,清除钻渣。 当 钻杆、钻头不慎掉落孔内时,应迅速用打捞叉、钩或绳套等工具打捞。 钻孔 监测 钻孔 深度可用测绳测量,要求终孔后必须立即测孔深并作好记15 录,以便清孔后计算沉渣厚度。 孔径 采用孔规测量,保证成孔孔径。 垂直 度可依据吊线锤与导向杆所成的夹角进行计算,钻孔垂直度偏差不允许超过 1/100。 成 孔质量要求如下表: 项 次 项 目 允许偏差 1 护筒中心与桩点偏差 ≤ 50mm 2 护筒内径 大于钻头直径 100mm 3 护筒深度 1000~ 1200m 4 钻头中心与桩点偏差 ≤ 10mm 5 垂直度 ≤ 1/100 6 孔径 177。 50mm 7 沉渣厚度 ≤ 50mm 入岩及终 孔的确定 第( 62)层:中风化砂质泥岩( S2) 黄灰色、青灰色,岩芯呈短柱状、长柱状,泥质胶结,中厚层状构造,岩石的节理裂隙较发育,层理清晰。 第( 72)层:中风化砂岩( D3w) 灰褐色、灰色,主要为细砂岩、 粉砂岩,夹薄层粉砂质泥岩,矿物成分主要为石英、长石等,层状结构,块状构造,岩芯呈短柱状、长柱状,见少量风化裂隙,裂隙面呈棕褐色,见铁质浸染,岩层层理清晰,层面倾角较陡,约 70~85176。 当钻进至设计持力层时,由监理工程师、勘察单位工程师以及业主方工程师和施工单位工程技术人员共同确认岩性和孔深,接着继续钻进,当入岩深度满足设计要求时,再通知业主及监理单位人员,对孔深进行量测并记录。 主楼区域地层为泥盆系五通组砂岩,该段砂岩夹杂粉质泥16 岩,在试桩入岩 12 米区域施工过程中已发现此状况,勘察报告中 岩层层面倾角较陡,约 70~85176。 ,近似直立,此情况可能造成终孔时遇见大量泥岩,在此情况下,终孔时 勘察单位工程师现场辨别,钻进至砂岩终孔。 第一 次清孔 桩孔终孔后应立即进行清孔,以免沉渣增多而增加清孔工作量和清孔难度。 清孔后孔底 500mm 以内泥浆比重不大于 ,含砂率不大于8%,粘度不大于 25S。 钢筋 笼的制作与安放 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2020)第 条和设计要求操作。 钢筋笼的制作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主筋间距 177。 10mm ; 箍筋间距或螺旋筋螺距 177。 20mm ; 钢筋笼直径 177。 1 0mm; 笼长 177。 100mm。 钢筋笼分段制作,其长度以定尺筋长度为宜,运输、装卸时防止扭转弯曲等。 主筋 连接 时应遵循《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182020) 的规定, 钢筋笼的主筋与主筋采用焊接,同一焊接断面接头数不得多于总数的 50%。 主筋和箍筋加工成钢筋笼骨架,钢筋笼骨架吊放时应防止产生变形,放入桩孔后应采取措施保证其保护层与标高的准确,钢筋笼放入后要尽快浇筑混凝土,并连续施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密实性要求。 钢筋笼制作程序 ( 1) 钢筋制作前先根据实际孔深将钢筋笼分段制作完成,第一17 道加强箍为双加强箍。 ( 2)钢筋笼制作时,先将主筋布置在卡板的卡位上,相邻主筋端部按要求错开相应距离,并保证同一截面内的机械连接接头数目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 3)再把加强箍按间隔 放置在主筋上,加强箍的垂直度用吊垂进行控制。 ( 4)将余下的主筋用主筋间距限位工具均匀布设在加强箍上,并与加强箍点焊牢固。 ( 5)将钢筋笼吊离卡板,最后把加工好的测斜管安置于钢筋笼内。 ( 6)钢筋笼加工顺序为先下后上,即先加工较少的,后加工主筋较多的钢筋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