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制度经济学企业理论(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市场所能调动的经营者的超常努力,在内部组织里也就无从谈起了。 ” 27 一、企业本质与边界 ( c)互相帮助:“实行一体化以后,内部经营决策和投资决策会受到更多的政治性支配。 ” “在决定每项设备的更新换代上,都坚决要求按部就班作出决策。 于是,企业内部某种“滥竽充数”的能力就这样被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了。 ” 28 一、企业本质与边界 E、总结:“要根据每一种组织形式的不同属性,来选择运用哪种激励机制和控制机制。 如果根据“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力量,就想“使规则尽可能保持不变”,其实不过是一种误解。 ” 29 一、企业本质与边界 产权经济学观点 ( 1)企业本质 A、企业产生的条件:不完全契约与权力配置的要求 ( a)“企业产生在人们无法拟定完全合同,从而权力或控制的配置变得十分重要的地方。 ” 30 一、企业本质与边界 ( b)“第一个特点是,合同不完全。 第二个是,由于第一个特点,所以事后的权力(或控制权)配置变得重要。 这里的权力,大致指的是,各方在对方不履约(比如说,假如对方采取机会主义行为)时的地位。 ” 31 一、企业本质与边界 ( c)“如果合同是不完全的,那么就不可能规定在所有可能的情况下该机器的所有用法。 因此,就产生了这样一个问题:由谁来选择未作规定的用法。 一种合理的观点是,机器的所有者拥有这项权力;也就是说,所有者拥有机器的剩余控制权,或者说,剩余权力。 ” 32 一、企业本质与边界 “既然合同不可能对每一种可能情况下资产使用的所有方面都作出规定,那么谁有权利来决定合同未提及的用法呢。 按照产权观点,有关资产的所有者拥有这种权利。 也就是说,一项资产的所有者拥有对于该资产的剩余控制权:可以按任何不与先前的合同、惯例或法律相违背的方式决定资产所有用法的权力。 ” 33 一、企业本质与边界 B、企业所有权本质上是剩余控制权 ( a)“为什么实物或非人力资产的产权是重要的呢。 回答是,在合同不完全时,所有权是权力的来源。 ” 34 一、企业本质与边界 ( b)“事实上,拥有剩余控制权实际已被作为所有权的定义。 这与较为标准的所有权定义是不一致的:在标准定义中,所有者拥有资产的剩余收入而不是该资产的剩余控制权。 ” 35 一、企业本质与边界 C、企业的核心内容:非人力资产 ( a)“企业 1兼并企业 2要有经济意义,企业 2就必须要有除工人人力资本之外的某种价值来源,也就是说,某种粘结物,以拴住它的工人。 ……企业的非人力资产,就代表这种把企业联结在一起的粘结物,不管它是什么。 ” 36 一、企业本质与边界 ( b)“对于非人力资产的控制,将导致对于人力资产的控制。 ” “一方面,在许多企业中 —— 甚至在那些不具有明显的“有形”设备的企业中 —— 都可以发现一些至关重要的非人力资产。 ” 37 一、企业本质与边界 “另一方面,如果这类资产不存在的话,那么,使企业凝聚在一起的究竟是什么,或者,企业内的权力究竟用什么来定义,就不清楚了。 可以预期,不具备若干重要的非人力资产的企业,只是脆弱的和不稳定的实体,时刻有终止或解体的可能性。 ” 38 一、企业本质与边界 “简而言之,如果费舍公司是一家独立的企业,那么费舍公司的经营人员就可以以不为合同未作规定的供应增加提高费舍的资产和他们自己的劳动力相威胁。 与此相对照,如果费舍公司附属于通用汽车公司,那么费舍公司的经营人员就只能靠拒绝提供他们自己的劳动力来相威胁。 一般地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