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产出分析投入产出表的编制方法(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吨钢= 860万元 (10000+ 15400)吨焦炭 75元 /吨焦炭= 表 221 实物形 I/O表 中 间 使 用 矿石 生铁 钢 煤 电 焦 矿石 (吨 ) 50400 中 生铁 (吨 ) 8000 28000 间 钢 (吨 ) 10000 投 煤 (吨 ) 38100 入 电 (万度 ) 84 100 焦 (吨 ) 15400 25400 表 222 产业部门产业部门价值型 I/O表 (万元) 中 间 使 用 煤炭工业 炼焦工业 电力工业 钢铁工业 中 煤炭工业 间 炼焦工业 投 电力工业 入 钢铁工业 775 总 产 值 775 表 223 用产品法编制的纯部门价值型 I/O表 (万元 ) 中 间 使 用 钢铁工业 煤炭工业 炼焦工业 电力工业 中 钢铁工业 860 间 煤炭工业 投 炼焦工业 入 电力工业 总 产 值 860 表 224 用企 业分解法编制的纯部门价值型 I/O表 (万元 ) 中 间 使 用 钢铁工业 煤炭工业 炼焦工业 电力工业 总产品 总产出 总产出 总产出 5 中 钢铁工业 700 间 煤炭工业 投 炼焦工业 75 入 电力工业 总 产 值 700 75 6 生产焦炭消耗的 38100吨煤和 254000度电应计入炼焦部门对煤炭部门和电力部门的消耗中;生产生铁消耗的 15400吨焦炭、 84000度电和 50400吨铁矿应计入钢铁部门对炼焦部门、电力部门和钢 铁部门的消耗中;生产钢所消耗的 100万度电和 8000吨生铁也作为钢铁部门对电力部门和钢铁部门的消耗;钢铁部门对煤炭部门没有消耗。 在这里,总产出量和中间投入都包含了自产自耗的生铁、焦炭;对电力消耗按直接分解法分别计入钢铁部门和炼焦部门的消耗中。 但用企业分解法编制纯部门表(见表 224),情况就不同了。 作为总产出量的只是出厂产品部分,不包括自产自用部分。 所以炼焦部门总产出量只有 10000吨焦炭 75元/吨焦炭= 75万元 钢铁部门总产出量只有 10000吨钢 300元/吨钢+ 20200吨生铁 200元/吨生铁= 700万元 与此相对应,炼焦部门对煤炭的消耗只是 15000吨,而不是用于炼焦的全部煤炭 38100吨,其余的 23100吨煤炭生产出焦炭后用于本企业炼铁,生铁一部分用于炼钢,一部分出厂,钢全部出厂,这样,这部分煤炭计入钢铁部门对煤炭部门的消耗之中。 这就把煤炭按直接分解法分成两部分。 同样对电力消耗也作了类似处理。 由表 223和 224可以清楚看到产品法与企业分解法的差异。 至于表 22 222较好理解,这里不作解释。 从表 221可以推出表 223,可见用产品法编制的纯部门价值表 与实物型表的对应关系。 五、推导法( UV表方法) 1. 问题的提出 用产品法或企业分解法编制价值型投入产出表会遇到下列问题。 编制纯部门的投入产出表时,需要基层企业将其产品和消耗进行分解,这虽是可以做到的,但会费人费力。 另外,纯部门与目前计划、统计口径不一致,从应用的角度出发,往往希望能编制出产业部门的投入产出表。 编制产业部门产业部门的投入产出表,虽不需要基层企业进行分解,但又带来其它问题。 例如属于电力工业部门的发电厂在生产过程中要消耗重油,按纯部门来讲,重油属于石油工业部门,但按产业部门来讲 ,它可能是石油工业的产品,也可能是化学工业的产品。 这是因为有一批石油化工企业的主要产品为化工产品,所以这些企业归入化学工业部门,其中的石油产品也计入化学工业的产值之中,那么,发电厂应该将它消耗的重油填入哪一行呢。 它并不知道重油来自那个企业,于是只能填入石油工业的行中。 这样,编制出来的表从宾栏看是按产业部门分类,从主栏看却是按纯部门分类。 UV表方法能够克服上述困难,并能同时得到纯部门纯部门的表和产业部门产业部门的表。 2. 投入产出核算表 表 22。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