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食品卫生标准手册(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甲烷 64mL 和 85g/ 100mL 的磷酸 0. 16mL;振荡 30min,过滤,干银耳取滤液 50mL,鲜银耳取滤液 40mL。 将以上滤液移入分液漏斗中,加入与滤液体积相同的 4% (V/ V)碳酸氢钠水溶液,振摇 2min,静置分层,用带自动控制球吸管吸出上层于另一分液漏斗中,再用 4% (V/ V)碳酸氢钠水溶液重复提取两次,每次 10mL,轻摇,静置,将三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次碳酸氢钠水层合并,加入三氯甲烷 25mL,振摇 2min,静置分层后弃去三 氯甲烷层,于分液漏斗中慢慢滴入 6mol/ L 盐酸以调该溶液 PH 至 2— 3,加入石油醚 (沸程 30— 60℃ )50mL(鲜银耳样品加 40mL),振摇 3min,静置分层,取出石油醚层于梨形瓶中,再重复用石油醚 30mL 和 20mL 各提取一次 (鲜银耳样品两次均为 20mL),将石油醚层并人同一瓶中,于 40℃水浴中减压吹气浓缩至干,用甲醛移至带 lmL 刻度的浓缩管中,于 40℃用减压法浓缩至 0. 2mL 以下,并用少许甲醇洗管壁,继续浓缩至干,加甲醛 0. 125mL,将干物质溶解,混匀,作为样液以供薄层色谱测定用。 5. 1. 1. 4. 2 薄层色谱测定 以薄层板的短边为底边,距底边 3cm 的基线上用微量注射器滴加 20ug/ mL标准液 8μ L 与 10μ L 两个点,以及样液两个点,每点 10μ L(鲜银耳样品滴加20μ L),在样液的一个点上再滴加 20μ g/ mL 标准液 10μ L。 用展开剂展开16cm,取出挥干。 在 254nm 紫外灯光下观察结果如下: (1)标准点应出现黑色点; (2)如样液点在标准点相应位置上未出现黑色点,则样品中米酵菌酸的含量在测定方法灵敏度 以下;如在相应位置上有黑色点,而另一点中样液与标准液点重叠,则为阳性,根据样液 黑点的强度估计减少滴加微升数,或经稀释后再滴人不同微升数,直至样液与标准色点的强度与面积一致为止。 米酵菌酸的比移值为。 5. 1. 1. 4. 3 计算 V1 1 X1= ╳ ╳ D╳ „ „ „ „ „ „ „ (1) V2 m1 式中: X1— 米酵菌酸含量,μ g/ g; —— 米酵菌酸的最低检出量,μ g; V1— 加入甲醇溶解的体积, mL; V2— 出现最低检出量时滴加样液的体积, mL; D—— 样液的总稀释倍数; m1— 甲醇溶解时相当样品的质量, g。 5. 1. 1. 4. 4 确证试验 对含量高的样品可以进一步作确证试验;将剩余的阳性样液与空白甲醇液分别经薄层分离后,刮下并收集与米酵菌酸标准相应的色谱带与空白处硅胶。 各加甲醇 4mL,于室温中浸泡 l 一 2h,混匀,离心,吸出上清液,以空白硅胶甲醇洗脱液作对照,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应在 267nm 和 236nm 处有米酵菌酸的两个最高吸收 峰。 5. 1. 2 高压液相色谱测定法 5. 1. 2. 1 原理 样品中的米酵菌酸经提取、净化及浓缩后,根据在高压液相色谱上的出峰面积测定含量。 5. 1. 2. 2 试剂 a.高压液相色谱洗脱剂:甲醇 水 冰乙酸 [75 十 27 十 ( V/ V),在配制前,所用试剂及水均需分别重蒸馏。 b.其他试剂同 5. 1. 1. 3c、 d、 e、 I、 g、 h、 i、 j、 k。 5. 1. 2. 3 仪器 a.高压液相色谱仪;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b. 20μ L 样品环; c.分光光度检定器,调 波长至 267nm; d.求积仪; e、防护柱 4. 6mmID 5cm,内装 C— 18 硅胶,粒度直径为 10μ m; f.分析柱 Altex UltrasphereTM— ODS,粒度直径为 u5m, 4. 6mmID 25cm。 5. 1. 2. 4 操作方法 5. 1. 2. 4. 1 米酵菌酸的提取 同 5. 1. 1. 4. 1,但最后不用甲醇转移,直接于瓶内加入甲醇 0. 5mL,将干物质溶解,混勾,取出上清液经离心后,置小试管中,作为样液供高压液相色谱测定用。 5. 1. 2. 4. 2 高压液相色谱测定 高压液相色谱操作条件:流速 1. 1mL/ min,纸速 0. 5cm/ min,检定器灵敏度为将 10μ g/ mL 标准液 20uL 调至满刻度的 70%一 90%。 在作高压液相色谱时,首先用洗脱液平衡分析柱,从进样口装置分别进入不同浓度的标准液与样液各 20uL。 在米酵菌酸标准峰面积的直线范围内。 将样液与标准的峰面积相比以求出样品中米酵菌酸的含量。 米酵菌酸的保留时间为 17min。 5. 1. 2. 4. 3 计算 A 1 X2=C╳ ╳ V╳ D„„ „„„„„„ (2) S m2 式中: X2— 米酵菌酸含量 ,μ g/ g C—— 米酵菌酸标准溶液的浓度,μ g/ mL ; A—— 样液的峰面积; s—— 米酵菌酸标准溶液的峰面积; v—— 加入甲醇溶解的体积, mL; D—— 样液的总稀释倍数; m2— 甲醇溶解时相当样品的质量, g。 5. 1. 2. 4. 4 确证 如阳性样品还需用薄层色谱法 中样液与标准液点重叠的方法确证。 铅的测定 按照 GB 执行。 砷的测定 按照 GB 执行。 汞的测定 按照 GB 执行 中国大陆对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卫生要求 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卫生要求 第一条 为保证出口食品的安全卫生质量,规范出口食品生产企业的安全卫生管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有关规定,制定本要求。 第二条 申请卫生注 册或者卫生登记的出口食品生产、加工、储存企业(以下简称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保证出口食品的卫生质量体系,并制定指导卫生质量体系运转的体系文件。 第三条 本要求是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建立卫生质量体系及体系文件的基本依据。 第四条 出口食品生产企业的卫生质量体系应当包括下列基本内容: (一)卫生质量方针和目标; (二)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三)生产、质量管理人员的要求; (四)环境卫生的要求; (五)车间及设施卫生的要求; (六)原料、辅料卫生的要求; (七)生产、加工卫生的要求; (八 )包装、储存、运输卫生的要求; (九)有毒有害物品的控制; (十)检验的要求; (十一)保证卫生质量体系有效运行的要求。 第五条 列入《卫生注册需评审 HACCP 体系的产品目录》的出口食品生产企业 ,必须按照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 HACCP)体系及其应用准则》的要求建立和实施 HACCP 体系。 第六条 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制定本企业的卫生质量方针、目标和责任制度,并贯彻执行。 第七条 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与生产相适应的、能够保证其产品卫生质量的组织机构,并规定其职责和权限 . 第八条 出口食品生产企业的生产、质量管理人员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与食品生产有接触的人员经体检合格后方可上岗; (二)生产、质量管理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必要时做临时健康检查;凡患有影响食品卫生的疾病者,必须调离食品生产岗位; (三)生产、质量管理人员保持个人清洁,不得将与生产无关的物品带入车间;工作时不得戴首饰、手表,不得化妆;进入车间时洗手、消毒并穿着工作服、帽、鞋,工作服、帽、鞋应当定期消毒; (四)生产、质量管理人员经过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五)配备足够数量的、具备相应 资格的专业人员从事卫生质量管理工作。 第九条 出口食品生产企业的环境卫生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出口食品生产企业不得建在有碍食品卫生的区域,厂区内不得兼营、生产、存放有碍食品卫生的其他产品;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二)厂区路面平整、无积水,厂区无裸露地面; (三)厂区卫生间应当有冲水、洗手、防蝇、防虫、防鼠设施,墙裙以浅色、平滑、不透水、无毒、耐腐蚀的材料修建,并保持清洁; (四)生产中产生的废水、废料的排放或者处理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五)厂区建有与生产能力相适应的符合卫生要求的原料、辅料、化学物品、包装物料 储存等辅助设施和废物、垃圾暂存设施; (六)生产区与生活区隔离。 第十条 食品生产车间及设施的卫生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车间面积与生产能力相适应,布局合理,排水畅通;车间地面用防滑、坚固、不透水、耐腐蚀的无毒材料修建,平坦、无积水并保持清洁;车间出口及与外界相连的排水、通风处应当安装防鼠、防蝇、防虫等设施; (二)车间内墙壁、屋顶或者天花板使用无毒、浅色、防水、防霉、不脱落、易于清洗的材料修建,墙角、地角、顶角具有弧度; (三)车间窗户有内窗台的,内窗台下斜约 45176。 ;车间门窗用浅色、平滑、易清洗、不透水、耐腐蚀的坚固材料制作,结构严密; (四)车间内位于食品生产线上方的照明设施装有防护罩,工作场所以及检验台的照度符合生产、检验的要求,光线以不改变被加工物的本色为宜; (五)有温度要求的工序和场所安装温度显示装置,车间温度按照产品工艺要求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并保持良好通风; (六)车间供电、供气、供水满足生产需要; (七)在适当的地点设足够数量的洗手、清洁消毒、烘干手的设备或者用品,洗手水龙头为非手动开关; (八)根据产品加工需要,车间入口处设有鞋、靴和车轮消毒设施; (九)设有与车 间相连接的更衣室,不同清洁程度要求的区域设有单独的更衣室,视需要设立与更衣室相连接的卫生间和淋浴室,更衣室、卫生间、淋浴室应当保持清洁卫生,其设施和布局不得对车间造成潜在的污染风险; (十)车间内的设备、设施和工器具用无毒、耐腐蚀、不生锈、易清洗消毒、坚固的材料制作,其构造易于清洗消毒。 第十一条 生产用原料、辅料的卫生应当符合下列要求并得到有效控制: (一)生产用原料、辅料应当符合安全卫生规定要求,避免来自空气、土壤、水、饲料、肥料中的农药、兽药或者其他有害物质的污染; (二)作为生产原料的动物 ,应当来自于非疫区,并经检疫合格; (三)生产用原料、辅料有检验、检疫合格证,经进厂验收合格后方准使用; (四)超过保质期的原料、辅料不得用于食品生产; (五)加工用水(冰)应当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等必要的标准,对水质的公共卫生防疫卫生检测每年不得少于两次,自备水源应当具备有效的卫生保障设施。 第十二条 食品生产加工过程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生产设备布局合理,并保持清洁和完好; (二)生产设备、工具、容器、场地等严格执行清洗消毒制度,盛放食品的容器不得直接接触地面;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三)班前 班后进行卫生清洁工作,专人负责检查,并作检查记录; (四)原料、辅料、半成品、成品以及生、熟品分别存放在不会受到污染的区域; (五)按照生产工艺的先后次序和产品特点,将原料处理、半成品处理和加工、工器具的清洗消毒、成品内包装、成品外包装、成品检验和成品贮存等不同清洁卫生要求的区域分开设置,防止交叉污染; (六)对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不合格品、跌落地面的产品和废弃物,在固定地点用有明显标志的专用容器分别收集盛装,并在检验人员监督下及时处理,其容器和运输工具及时消毒; (七)对不合格品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 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第十三条 出口食品的包装、储存、运输过程应当受到良好的卫生控制。 (一)用于包装食品的物料符合卫生标准并且保持清洁卫生,不得含有有毒有害物质,不易褪色; (二)包装物料间干燥通风,内、外包装物料分别存放,不得有污染; (三)运输工具符合卫生要求,并根据产品特点配备防雨、防尘、冷藏、保温等设施; (四)冷包间和预冷库、速冻库、冷藏库等仓库的温度、湿度符合产品工艺要求,并配备温度显示装置,必要时配备湿度计;预冷库、速冻库、冷藏库要配备自动。各类食品卫生标准手册(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