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混合结构住宅小区工程施工组织课程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联系,从施工角度给设计出谋划策将以前施工过类似工程的经验运用到本工程中,减少因设计失误而造成的返工现象,从而保证工程优质高速完成。 编制详细的各种资源供应计划,尤其是材料部门及时按计划准确地提供各种材料,以满足施工 进度需要。 加强施工的预见性,所有施工技术准备工作进度提前一个月,所有材料及半成品供应较实际进度提前 3~ 7 天到现场,并应随附所需的合格证、复检证明等,从而保证材料能及时使用到工程上。 应用新技术、新工艺缩短技术间歇时间,提高施工 工效,确保工程进度。 ( 1)现浇板采用 15mm 厚酚醛树脂涂模防水胶合板作底模,经估算,此项比普通板支模提高该分项工程效率 15%,可缩短施工周期。 ( 2) 混凝土 采用商品 混凝土 ,梁、板、柱 混凝土 由输送泵输送至浇筑点,既提高效率,又保证质量和进度。 ( 3)应用经营管理软件,对网络计划编制、财务会计、计划统计、劳动力调配、成本控制、工程质量和技术资料等进行全过程管理,提高了管理水平,加速施工进度 [2]。 多层 混合结构 住宅小区工程施工组织课程设计 11 5 施工总平面布置 施工现场概况 目前建设方已基本做好了场地的三通一平工作,交通便利。 水源、电源从建 设方指定的施工用水、电源处引入到场内设置的配电房、水表井。 施工排污拟有组织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施工总平面布置原则 一、施工总平面布置应分别针对基础、主体及装饰装修各施工阶段对场地的不同要求,根据不同阶段的施工特点和需求设计现场平面布置,尽量合理并充分利用现有场地,减少材料场内二次转运,减少因施工对周围居民的影响。 各阶段布置变化大的应分阶段布置 [3]。 二、现场砂浆、零星 混凝土 搅拌点,成品钢筋和模板,架料堆放尽可能布置在塔吊回转半径内,并分类堆放,尽可能减少二次转运,保持交通畅通,同时塔机臂基本覆盖整 个建筑物。 三、现场临时用电安排分回路供电,生活用电一路,钢筋房、木工房用电一路,塔机用电一路,场内电缆供电线路主要采用埋地敷设。 四、场内供水要求满足生产、生活、消防需求,排水依场地有组织排放。 五、所有临时设施的布置需满足消防和生产安全要求。 六、注意安全文明施工,减少噪声、粉尘污染,落实创绿色环保工地的措施。 现场施工道路及临时建房屋计划 一、主要施工用房规划 现场施工主要办公用房、生活、临时宿舍拟按总平布置在三期用地与二期相接位置,其余用房根据现场实际需要进行搭设。 二、施工围墙规划 现场按 总平面布置图所示砌筑施工临时围墙,围墙砌筑标准符合建委相关要求。 三、施工道路布置 多层 混合结构 住宅小区工程施工组织课程设计 12 根据甲方要求及场地条件,主要大门通往办公主要用房设置 4m 宽临时主要通道,其余位置,在建筑物四周设置环形道路,道路路宽 4m。 道路做法为基底夯实后, 下垫 200mm 厚连砂石,上铺 C20 混凝土 厚200mm,临时道路施工前,应将施工用水、用电、排水等管线预先开挖、埋设到位。 垂直运输机具的布置 在如总平图所示位置 设 QTZ5013 自升 式塔机一台,其工作半径R=50m,能覆盖整个建筑物,利用塔机进行模板、钢筋、架料、零星 混凝土 等垂 直和水平运输,同时对需塔机装卸及吊运的物资场地均设在塔臂覆盖范围内 [6]。 施工现场环境保护、安全文明规划 按照国家有关环保规定,进场后及时与所在区域环保部门联系,按要求控制各种粉尘、噪音等环境污染,并对工地环境卫生纳入现场总体规划。 一、粉尘控制 设置专人清运建筑垃圾。 楼层清扫前,先洒水润湿,再将建筑垃圾铲入特制加盖的斗车内集中采用垂直运输机械运至地面后处理,防止扬尘。 二、噪音控制 在施工中尽量减轻扰民噪声,采用低噪声的机械,一般情况晚上10 点以后及午休时间尽量不施工,以保证 周围居民的休息。 若 必须进行夜间连续施工的分项工程,应提前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手续,同时与建设单位共同搞好周边关系,获得周边住户的理解 [5]。 施工总平面图 详见附图 1 总平面布置图。 多层 混合结构 住宅小区工程施工组织课程设计 13 6 主体工程施工方案 主体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各层均采用整体浇筑,加快施工进度。 施工工艺流程如下: 测量放线→复核检验→绑柱钢筋→支柱模板→支梁底模→绑梁钢筋→支梁侧模→支底板模→绑板钢筋→隐蔽检验→ 混凝土 浇筑→养护→拆模。 钢筋工程 (一)钢筋制作 该工程所有钢筋均在施工现场制作,现场设立与本工程规模相适应的钢筋加工房, 加工成半成品后利用塔吊就位至各楼层进行绑扎。 设立原材料及成品钢筋堆场,各种构件的钢筋在施工前均由工程技术人员按图纸要求作出下料表,经技术负责人审核后下发到工地,方可进行下料,各种成品钢筋必须严格做到按规格堆放整齐,并挂牌标识,且堆放于塔吊的回转半径之内,以便于垂直运输。 施工中如需要钢筋代换时,必须先充分了解设计意图和代换材料性能,严格遵守现行钢筋混凝土设计规范的各种规定,并不得以等面积的高强度钢筋代换低强度的钢筋。 凡重要部位的钢筋代换,须征得设计单位同意,并有书面通知时方可代换。 (二)钢筋安装绑扎 钢 筋绑扎前先认真熟悉图纸,检查配料表与图纸,设计是否有出入,仔细检查成品尺寸、形状是否与下料表相符。 核对无误后方可进行绑扎。 钢筋安装绑扎顺序 柱墙钢筋→主梁钢筋→次梁钢筋→楼板钢筋→预埋插筋→水电安装预留预埋→板负弯矩筋 . 详见图 钢筋绑扎工艺流程图。 柱、墙筋 ( 1)竖向钢筋的弯钩应朝向内,角部钢筋的弯钩平面与模板面夹角,对矩形柱应为 45176。 角,截面小的柱,用插入振动器时,弯钩和模板所成的角度不小于 15176。 多层 混合结构 住宅小区工程施工组织课程设计 14 图 钢筋绑扎工艺流 程图 ( 2)箍筋的接头应交错排列垂直放置;箍筋转角与竖向钢筋交叉点均应扎牢(箍筋平直部分与竖向钢筋交叉点可每隔一根互成梅花式扎牢)。 绑扎箍筋时,铁线扣要相互成八字形绑扎。 ( 3)柱筋绑扎时应吊线控制垂直度,并严格控制主筋间距。 柱筋搭接处的箍筋及柱立筋应满扎,其余可梅花点绑扎。 梁筋与板筋 ( 1)纵向受力钢筋出现双层或多层排列时,两排钢筋之间应垫以直径 25mm 的短钢筋,如纵向钢筋直径大于 25mm 时,短钢筋直径规格与纵向钢筋相同规格。 ( 2)箍筋的接头应交错设置,并与两根架立筋绑扎,悬臂挑梁则箍筋接头在下 ,其余做法与柱相同。 梁主筋外角处与箍筋应满扎,其余可梅花点绑扎。 ( 3)板的钢筋网绑扎与基础相同,板内负筋设置分布筋,屋面及外露构件用φ 6@150,楼面用φ 6@200;双向板的板底筋,短向筋放在下层、长向筋放在短向筋上面。 板上部钢筋长度从梁内边算起。 板厚大于等于 150mm 及屋面板无负筋处增设钢筋网φ 6@应注意板上部的负钢筋(面加筋)要防止被踩下;特别是雨蓬、挑檐、窗台等悬臂板,要严格控制负筋位置,在板根部与端部必须加设板凳铁,确保负筋的有效高度。 ( 4)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 在中层,钢筋翻样、下料 现场焊接试样 绑扎主梁钢筋 绑次梁钢筋,处理好交接点 放置垫块保证保护层厚度 固定钢筋位置,保证位置准确 基层处理 钢筋原材复试合格 多层 混合结构 住宅小区工程施工组织课程设计 15 主梁的钢筋在下,当有圈梁或垫梁时,主粱钢筋在上。 ( 5)钢筋的绑扎接头应符合规范要求。 ( 6)板筋绑扎前须先按设计图要求间距弹线,按线绑扎,控制质量。 ( 7)为了保证钢筋位置的正确,根据设计要求,板筋采用钢筋马凳纵横 间距 600mm 予以支撑。 模板工程 本工程主体属剪力墙结构,有大量的墙体,且每层的尺寸基本一致,为提高 混凝土 成型质量,同时加快施工进度和节约成本,主体结构剪力墙模板均采用大模板方式施工。 板模板以胶合板为主。 一、施工方法 梁、柱模板、墙体模板采用 18mm 厚木模板;楼层板底模采用复合竹胶板,一次背 枋 方用 100mm50mm 木枋 ,间距 200mm,二次背枋用 Φ48 钢管;模板支撑系统采用 Φ48 钢管脚手架支撑,模板采取现场组装。 主体结构 模板施工工艺流程 如下 : 划线下料→锁边→钻孔→模板编号→刷脱模剂→拼装→安装穿墙螺栓→校正→质量检验 二、模板支设方法 安装墙模板前,应将安装处的楼面清扫干净,为防止模板缝隙偏大出现漏浆,在模板下部用 50~ 100mm 高标号水泥砂浆带,待砂浆凝固后再安装模板。 安装模板时,应按顺序就位。 先安装横墙一侧的模板,初步校正垂直后,放入 混凝土 支撑及穿墙螺栓,然后安装另 一侧模板,并经再次校正垂直后才能旋紧穿墙螺栓。 横墙模板安装完毕后,再安装纵墙模板。 墙体的几何尺寸用钢筋支撑来控制,故 混凝土 支撑的长度必须和墙体厚度一致。 大模板安装后,如底部仍有空隙,应用水泥纸袋或木条塞紧,以防漏浆。 但不可塞入墙体内,以免影响墙体断面尺寸。 三、模板的拆除 模板的拆除,非承重侧模应以能保证混凝土表面及棱角不受损坏多层 混合结构 住宅小区工程施工组织课程设计 16 时方可拆除,承重模板应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和本组织设计中的相关规定安排拆除。 模板拆除的顺序和方法,应按照配板设计的规定进行,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非 承重部位、 后承重部位以及自上而下的原则,拆模时,严禁用大锤和撬棍硬砸硬撬 [5]。 混凝土工程 按招标文件规定,本工程结构全部使用商品 混凝土 ,进场前要求所用的水泥、水、骨料、外加剂等必须具有出厂(产品)合格证或检验报告,否则不得使用。 混凝土的浇筑 现浇 混凝土 施工顺序 竖向施工顺序:钢筋混凝土柱墙→钢筋混凝土梁板→按此循环由一层直至屋面。 施工缝的留设及处理 层与层之间留设水平施工缝, 水平施工缝留设在板面,每层结构柱梁板一起现浇,不留施工缝。 施工缝必须严格按施工规范要求作表面处理。 施工缝处继 续浇筑混凝土 时,应符合已浇筑 混凝土 抗压强度不小于 ,应清除垃圾、水泥薄膜,表面上松动的砂石和软弱 混凝土 层,同时加以凿毛,用水冲洗干净,并充分湿润,一般不宜少于 24h,残余在 混凝土 表面积水应予清除,在浇筑前,在施工缝上铺一层 10~ 15mm 厚水泥砂浆一层,其配合比与 混凝土 内砂浆成分相同,浇筑时,避免直接从缝边下料,机械振捣前宜向施工缝处逐渐推近,并距 80~ 100cm 时停止振捣,但应加强对施工缝的捣实工作,使新旧 混凝土紧密结合 [3]。 浇筑的一般要求 ( 1)浇筑前应对模板浇水湿润,柱模板的清扫口应在清除杂物及积水后再封闭。 ( 2)混凝土下落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 2m,如超过 2m时必须采取加串筒措施。 ( 3)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时,如浇筑高度超过 3m 时,应采用串筒、导管、溜槽或在模板侧面开门子洞。 多层 混合结构 住宅小区工程施工组织课程设计 17 ( 4)浇筑混凝土时应分段分层进行,每层浇筑高度应根据结构特点、钢筋疏密决定。 一般分层高度为插入式振动器作用部分长度的 倍,大不超过 500mm,平板振动器的分层厚度为 200mm。 ( 5)使用插入式振动器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按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 到均匀振实。 ( 6)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 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 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间 歇的最长时间应按所有水泥品种及混凝土初凝条件确定 , 一般超过 2 小时应按施工缝处理。 ( 7)浇筑混凝土时应派专人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插筋等有无位移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停止浇灌,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上初凝前修整完毕。 ( 8)梁与柱墙交接处钢筋较密,可采用同标号细石混凝土浇筑,应严格按施工规范做好 混凝土的养护 [7]。 填充墙砌体工程 一、砌筑的工艺要求 本工 程填充墙外墙采用。多层混合结构住宅小区工程施工组织课程设计(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开拓、稳定、调整 •过去、现在、未来 1. 你认为自己在团队中适合扮演怎样的角色。 起什么作用。 ,作为一个团队,本组的长处和短处分别是什么 ? 要求: 每个人填写团队角色自测问卷 (12分钟 ),每组统计出本组内各种团队角色个数的总和 (3分钟 )。 每组推荐一名代表发言,其他人补充。 《 团队角色自测问卷 》 注意事项 ,每道题有八个选项,请您把十分分配给这八个选项。
0uFC11CD1125VVin VoutGNDU1 7812~220GND+12V104C22104M/50VC21100uFC12CD1116V 图 32 电源电路图 第四章 光 控电路 该电路将外界的光强变化转化为电路输出电平的变化,其输出的电平信号 控制声控延时电路,从而实现对照明灯亮灭的控制。 第一节 电路原理图及各部分电路的 功能分析 通过对技术要求的解读可知
内 展 开 成 洛 朗 级 数解 :由 1332 3 4321 1 1 1e ( 1 )2 ! 3! 4 !110.2 ! 3! 4 ! zzzz z z zzz z zz23e1 2 ! 3 ! !nz z z zzn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Complex Analysis and Integral
常工作。 若侧压力很大时,不能单靠导柱来承担,需增设锥面定位机构。 2)导柱导向机构主要是导柱和导套 导柱的形式 有带头和带肩的两类。 带头导柱结构简单,加工方便用于简单模具。 有肩导柱其结构复杂,用于精度 高生产大批量的模具,导柱与导套配合,导套固定孔直径相等,两孔同时加工,确保同轴度的要求。 导柱结构和技术要求 ( 1) 长度 导柱导向部分的长度应比凸模端面的高度高出 8~ 12mm
排放:现有管线、管徂及未来觃划和实施时间。 通讯(有线电规、电话、网绚):现有线路、上源位置、距宗地距离、涉及线路成本等。 永久性供电和临时施工用电:现有线路、上源位置、距宗地距离、 涉及线路成本等。 燃气:现有管线、管徂、上源位置、距宗地距离、接口位置。 供热及生活热水:现有管线、管徂、上源位置、距宗地距离、接口位置。 附图 :说明上述配套设施癿管线走向、容量和接口位置
料垫块保护层。 垫块间距 为 600~ 1000mm。 ① 钢筋绑扎的顺序 底板东西向下网筋→底板南北向下网筋→桩帽钢筋弯折→马凳支架焊接→底板南北向上网筋→底板东西向上网筋→墙柱插筋→外墙止水钢板安装→与止水板连接处钢筋焊接。 ② 筏板筋绑扎 1) 底板筋绑扎前将底板钢筋位置与间距用墨线弹设与底板保护层上,作为底板钢筋绑扎的依据。 2) 摆放下铁,按图纸设计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