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施工方案secret(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料垫块保护层。 垫块间距 为 600~ 1000mm。 ① 钢筋绑扎的顺序 底板东西向下网筋→底板南北向下网筋→桩帽钢筋弯折→马凳支架焊接→底板南北向上网筋→底板东西向上网筋→墙柱插筋→外墙止水钢板安装→与止水板连接处钢筋焊接。 ② 筏板筋绑扎 1) 底板筋绑扎前将底板钢筋位置与间距用墨线弹设与底板保护层上,作为底板钢筋绑扎的依据。 2) 摆放下铁,按图纸设计的要求,将底板端部弯钩上锚满足上下钢筋网在端部搭接 150mm 的要求,并将上下筋绑扎牢固。 3) 底板上层钢筋支撑采用Φ 22@ 1200 通长铁马 凳支撑,马凳的纵横间距均为1200mm,如图 5: — 第 12 页 — 4) 马凳铁摆放好后,即可绑扎上层钢筋网片,并在定位钢筋上画好间距等分标志,然后穿放纵横钢筋,注意下铁弯钩朝上,上铁弯钩朝下。 ③ 墙暗柱筋施工 1)暗柱插筋时,先在下铁上排筋上根据保护层上的暗柱位置线,绑扎一只定位箍筋;在上层铁的表面根据测量工放出的暗柱位置线同样定出一只定位箍筋,然后插暗柱立筋。 要注意:在底板厚度内的暗柱箍筋不得少于 2只。 见图 6: 1200 基础底板 底板上层筋 底板下层筋 图 1 承台钢筋马凳示意图 Φ 22@ 1000通长钢筋马凳 350 图 6 暗柱插筋定位示意图 点 焊 底板下层钢筋 点焊箍筋 底板钢筋 暗柱插筋 底板上层钢筋 图 5 底板马凳制作示意图 — 第 13 页 — 2)墙插筋时,必须根据 钢筋上墙身线进行定位,整条墙必须顺直,墙筋可用扎丝将其与底铁上排筋绑扎牢固后点焊。 在墙插筋与底板上排筋的交界处,沿墙长设置一根Ф 12钢筋,将墙插筋与底板钢筋固定。 见图 7: 3)在墙体钢筋全部施工完毕后,施工测量人员要对基础暗柱、墙体插筋及门窗洞口位置进行复合。 钢筋工长及质量检查员要对地梁、暗柱及墙体钢筋的位置、规格、排布等进行系统检查。 以免在混凝土浇筑后造成不可弥补的错误。 : 300 高导墙模板采用 、 50179。 100mm 木龙骨制作。 外墙水平施工缝按设计要求施工,主楼及裙楼的水平施工缝做法详见附图 图 10。 电梯井、集水坑模板采用 厚竹胶板,龙骨及支撑采用 100179。 100mm 大木方。 具体做法详见节点附图 8。 点 焊 墙水平筋 墙插筋 底板钢筋 图 7 墙插筋定位示意图 — 第 14 页 — 500mm 高墙体模板采用吊模方式支设。 墙体外侧支承在砖模上,内侧模板通过焊接支撑杆支撑在底板钢筋或地梁钢筋骨架上。 由于下部吊模高度较大,模板采用止水对拉螺栓加固。 外墙吊模支设见 图 9。 对拉螺栓中部焊80179。 80179。 3 止水钢板 脚手架钢管 420179。 3 止水钢板 20 厚木胶合板模板 50179。 100 木方背楞 钢筋马凳 图 8 主楼地下室导墙模板图 焊接钢筋短撑 图 9 裙楼外墙吊模支设示意图 焊接钢筋短撑 240 砖胎模 加固钢管 排水沟 模板 及背楞 — 第 15 页 — ,井底、井壁与基础底板一起浇筑。 井壁模板采用吊模方式支设,木方支撑加固,见图 10。 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大体积混凝土,采用 “三掺”的技术方案。 即同时采用大掺量粉煤灰、缓凝减水剂及膨胀剂的 “三掺”方案。 水泥:采用普硅 级水泥,由 水泥有限公司生产。 该水泥采用旋窖工艺生 产,质量稳定,是国家质量免检产品。 砂:采用 河沙,其含泥量较小,颗粒表面圆滑、洁净,细度模数适中。 综合指标符合国家标准Ⅱ类中砂技术要求。 碎石:有我市 所产石子,其综合指标符合国家标准Ⅰ类技术要求。 通过二级配料对大小石子进行合理搭配,使之满足 5~。 外加剂:选用 建材厂生产的 JMⅢ(抗裂、防渗)高效增强剂 和徐州科建新型建材厂生产的 JY2 高效减水剂增强剂(泵送型)。 其中 JMⅢ 外加剂主要具有降低混凝土水化热和 补偿收缩能力; JY2 外加剂减水效果好,缓凝适中,终凝后混底板 图 10 集水井支模示意 垫层 支撑 木模板 井底 井壁 背楞 砖胎模 — 第 16 页 — 凝土强度增长快,并且具有较强的保坍能力,故复合使用。 粉煤灰:采用 公司生产的Ⅱ级粉煤灰。 采用上述原材料和配比方案,现提供混凝土公司 C35 抗渗补偿收缩混凝土如下,供参考: C35P8 补偿收缩防水混凝土配合比( Kg/m3) 水泥 粉煤灰 砂 石 水 NCP3 HJ2 282 65 745 1120 185 23 该配比胶凝材料为 370kg/m3;水胶比 ;水泥用量 282Kg/m3;膨胀剂掺量 %,完全符合规范要求。 其混凝土设计入泵坍落度为难 140mm;初凝时间不早于 8 小时;终凝时间不迟于 18 小时;配制强度为 38MPa;早期( 7 天)强度不低于设计强度的 80%( 28MPa)。 裂缝是混凝土最常见的质量缺陷,特别是大体积泵混凝土自身的特点,使之比现拌混凝土有更大的开裂可能。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温控施工的核心是,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各个环节控制混凝土浇铸块体内部温度及其变化,以达到控制混凝土浇铸块体温度裂缝的目的。 根据我公司多年的经验及参阅大量的技术资料,特别是我国著名工程结构裂缝控制专家王铁梦教授所著《工程结构裂缝控制》一文中,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提出如下措施: 设计方面 ○1`合理布置分布钢筋,尽量采用小直径、密间距,变截面处加强分布筋。 ○ 2 避免用高强混凝土,尽可能选用中低强度混凝土,最好采用 60 天或 90 天强度。 材料方面 ○1`科学地选用材料配合比,用较低的水灰比、水和水泥用量。 ○ 2 严格 控制砂石的含泥量。 — 第 17 页 — 施工方面 ○1`用保温隔热法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养护。 ○ 2 控制水化热的升温,混凝土中心与外表面的最大温差不高于 25~30℃,总降温差不超过 30℃。 ○ 3 控制降温速度。 ○ 4 用草袋和塑料薄膜进行保温和保湿。 在王铁梦教授提出的综合措施中,对设计方面配筋和龄期的要求,我们往往忽略得较多,并且对施工方面的养护、测温、保温及降温的要求较高,请贵单位给予重视。 另外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 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GB501192020 对掺膨胀剂的混凝土的浇筑、养护提出下列规定: 在计划浇筑区内连续浇筑混凝土,不得中断; 混凝土浇筑以阶梯式推进,浇筑间隔时间不得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混凝土不得漏振、欠振和过振; 混凝土终凝土前,应采用抹面机械或人工多次抹压; 表面抹压后用塑料薄膜覆盖,混凝土硬化后,宜采用蓄水养护或用湿麻袋覆盖,保持混凝土表面潮湿,养护时间不应小于 14d。 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设计方面对预防开裂应采取的技术措施我公司已采用,现敬请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协助我公司做好如上施工质量控制工 作。 通过采取上述综合措施,才能确保贵工程的施工质量,可以把裂缝产生的几率降低到最小。 混凝土公司在本工程中使用的水泥是巨龙普硅 级水泥,根据水泥厂提供的水化热数据,其 3 天水化热为 325KJ/Kg; 7 天水化热为 385KJ/Kg。 由于混凝土的温度峰值一般出现在第 3 天,故一般计算混凝土 3 天的绝热温升即可。 根据不同龄期的混凝土绝热温升计算公式: Tτ=( mc*Q/c/ρ+mf/50) *( 1emτ) — 第 18 页 — 式中: Tτ— 混凝土 τ龄期绝热温升℃; mc— 水泥用 量,为 282kg/m3; Q— 水泥水化热,为 385KJ/kg; C— 混凝土比热,取 178。 ℃; ρ— 混凝土容重,取 2422kg/m3; mf— 粉煤灰用量,为 65kg/m3; 1emτ— 查有关资料按浇筑温度为 30℃, 3 天龄期时取。 通过上式计算出混凝土的绝热温升为 ℃。 可见只需要加上适当的测温、保温技术措施,即可控制混凝土的温差在 25℃以内。 混凝土浇筑方向为从东向西依次退进,每层从北向南,斜面分层,设 4 台振动棒逐层浇捣。 底板采用“斜面自然分层”的方法,即“分段定点下料,一个坡度,薄层浇筑,循序渐进,一次平仓”的浇筑方法,见图 11。 底板采用“条带分割、一个斜面、一次到顶”的连续浇筑方法,各浇筑带齐头并进,互相搭接,确保各浇筑带之间上下层混凝土的结合。 — 第 19 页 — 底板的振捣, 根据混凝土泵送时自然形成的流淌坡度,沿坡度布 3 道振动棒。 第一道在混凝土卸料处(坡顶),负责将出管混凝土振捣密实;第二道设在斜面中部,确保 中部混凝土密实;第三道设在坡脚处,确保下部混凝土密实。 振捣时三道振动棒相互配合,严格控制振动棒距离,特别要注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