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lc控制的流水灯课程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各种形状和多中彩色的灯管 ,另一种为日光等管或白炽灯管作为光源 ,另配大型广告语或宣传画来达到宣传 的效果。 这些灯的亮灭 ,闪烁时间及流动方向等均可以通过 PLC 来达到控制的要求。 可编程控制器 PLC:英文全称 Programmab leLogic Controller,中文全称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在社会环境应用而设计的。 它采用一类可编程的存储器,用于其内部存储程序,执行逻辑运算 ,顺序控制,定时,计数与算术操作等面向用户的指令,并通过数字或模拟式输入 /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 .作为自动控制装置的核心 ,它具有功能强 ,可靠性高等诸多优点。 采用流水灯的意义和目的 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装饰流水灯,广告流水灯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城市中。 在大型的晚会现场,流水灯更是不可缺少的一道景观。 小型的流水灯多为采用霓虹灯管和各种各样和多种彩色的灯管,或是以日光灯,白炽灯做为光源。 而现代生活中大型楼宇的轮廓装饰或大型晚会的灯光布景,由于其变化多, 功率大数字电路则不能胜任。 针对 PLC 日益日益得到广泛应用的现状,本文介绍 PLC在不同变化类型的流水灯控制中的应用,灯的亮灭,闪烁时间及流动的控制均通过 PLC来达到控制要求。 本次设计的主要内容 本次设计要求利用在学校学的 PLC 知识,应用于流水灯控制系统中。 控制要求:有7个流水灯依次循环点亮,每个灯点亮的时间为 3秒。 该装置可以完成各种指令系统训练以及多种控制对象的程序设计训练。 4 2. 流水灯系统的主要硬件设备的介绍 可编程控制器的发展历史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具有大量的开关量顺序控制,要求按照逻辑条件进行顺序动作,并按照逻辑关系进行连锁保护动作的控制,及大量离散量的数据采集等。 传统上,这些功能是通过气动或电气控制系统来实现的。 1968 年美国 GM(通用汽车)公司公开招标,提出研制能够取代继电器的控制装置的要求,第二年,美 国数字设备公司( DEC)研制出了基于集成电路和电子技术的控制装置,首次采用程序化的手段应用于电气控制,这就是第一代可编程序控制器,称 Programmable Controller( PC)。 个人计算机(简称PC)发展起来后,为了方便,也为了反映可编程控制器的功能特点,可编程序控制器定名为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PLC),现在,仍常常将 PLC 简称 PC。 它采用可编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通过数字量、模拟量的输入 和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 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其有关设备,都应按易于工业控制系统形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充其功能的原则设计。 上世纪 80 年代至 90 年代中期,是 PLC 发展最快的时期,年增长率一直保持为3040%。 在这时期, PLC 在处理模拟量能力、数字运算能力、人机接口能力和网络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 PLC 逐渐进入过程控制领域,而且在某些应用上取代了在过程控制领域处于统治地位的 DCS 系统。 现今, PLC 已经具有通用性强、使用方便、适应面广、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编程简单等特点。 在可预见的将来, PLC 在工业 自动化控制特别是顺序控制中的主导地位,是其他控制技术无法取代的。 可编程控制器的定义 PLC 即可编程控制器:是一种专门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的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装置。 它采用可以编制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运算、计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能通过数字式或模拟式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 PLC 及其有关的外围设备都应该按易于与工业控制系统形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展其功能的应用。 5 可编程控制器的特点 ( 1)有的 I/O 接口电路均采 用光电隔离,使工业现场的外电路与 PLC 内部电路之间电气上隔离。 ( 2)各输入端均采用 RC 滤波器,其滤波时间常数一般为 10— 20ms。 ( 3)各模块均采用屏蔽措施,以防止辐射干扰。 ( 4)采用性能优良的开关电源。 ( 5)对采用的器件进行严格的筛选。 ( 7)良好的自诊断功能,一旦电源或其他软,硬件发生异常情况, CPU 立即采用有效措施,以防止故障扩大。 ( 8)大型 PLC 还可以采用由双 CPU 构成冗余系统或有三 CPU 构成表决系统使可靠性更进一步提高。 I/O 接口 PLC 针对不同的工业现场信号,如 :交流或直流;开关量或模拟量;电压或电流;脉冲或电位;强电或弱电等。 有相应的 I/O 模块与工业现场的器件或设备,如:按钮;行程开关;接近开关;传感器及变送器;电磁线圈;控制阀等直接连接。 为了适应各种工业控制需要,除了单元式的小型 PLC 以外,绝大多数 PLC 均采用模块化结构。 PLC 的各个部件,包括 CPU,电源, I/O 等均采用模块化设计,由机架及电缆将各模块连接起来,系统的规模和功能可根据用户的需要自行组合。 PLC 的编程大多采用类似于继电器控制线路的梯形图形式,对使用者来说 ,不需要具备计算机的专门知识,因此很容易被一般工程技术人员所理解和掌握。 PLC 不需要专门的机房,可以在各种工业环境下直接运行。 使用时只需将现场的各种设备与 PLC 相应的 I/O 端相连接,即可投入运行。 各种模块上均有运行和故障指示装置,便于用户了解运行情况和查找故障。 PLC 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1. PLC 的硬件结构 6 可编程控制器主要由中央处理单元 (CPU)、存储器 (RAM、 ROM)、输入输出单元 (I/O)、电源和编程器等几个部分组成。 PLC 硬件结构如图 21 所示。 央控制处理单元 (CPU) 可编程控制器中常用的 CPU 主要采用通用微处理器、单片机和双极型位片式微处理器三种类型。 通用微处理器有 8080、 808 8028 80386 等;单片机有 803 8096 等;位片式微处理器有 AM2900、 AM2903 等。 FX2N 可编程控制器使用的微处理器是 16 位的 8096 单片机。 可编程控制器配有两种存储器:系统存储器和用户存储器。 系统存储器:存放系统管理程序。 用户存储器:存放用户编制的控制程序。 4. 输入接口电路 PLC 通过输入单元可实现将不同输入电路的电平 进行转换,转换成 PLC 所需的标准电平供 PLC 进行处理。 接到 PLC 输入接口的输入器件是:各种开关、按钮、传感器等。 PLC 的输入电路大都相同, PLC 输入电路中有光耦合器隔离,并设有 RC 滤波器,用以消除输入触点的抖动和外部噪声干扰。 PLC 输入电路通常有三种类型:直流 (12∽ 24)V 输入、交流 (100∽ 120)V输入和交直流 (12∽ 24)V 输入。 5. 输出接口电路 PLC 的输出有三种形式,即继电器输出、晶体管输出、晶闸管输出。 输出端子有两种接法:一种是输出各自独立,无公共点:各输出端子各自形成独立回路。 一种为每 4∽ 8 个输出点构成一组,共有一个公共点:在输出共用一个公共端子时,必须用同一电压类型和同一电压等级,但不同的公共点组可使用不同电压类型和等级的负载,且各输出公共点之间是相互隔离的。 7 6 电源 PLC 的供电电源一般是市电,也有用直流 24V 电源供电的。 利用编程器可将用户程序输入 PLC 的存储器,还可以用编程器检查程序、修改程序;利用编程器还可以监视 PLC 的工作状态。 编程器一般分简易型和智能型。 8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