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与利益分配(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当 A、 B两国开放贸易时, A国出口 X商品, B国进口 X商品, A国 X商品的相对价格上升而 B国 X商品的相对价格下降,当两国 X商品相对价格相等时,两国贸易达到平衡。 由于商品相对价格与要素相对价格存在严格的单调递增关系,因而,两国商品相对价格相等,也就意味着两国要素相对价格相等,这也就证明了 HOS定理的一部分,即要素相对价格的均等化。 )( AxxAA kfpr )( BxxBB kfpr 在假定两国使用相同技术(即生产函数相同)的条件下, 当两国贸易均衡时 , BA pp BA BxAx kk BA rr BA ww 要素绝对价格也均等化。 第五章 动态国际贸易理论 一、生产要素的增长与国际贸易 二、技术转移与国际贸易 三、需求变动与国际贸易 四、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 一、生产要素增长与国际贸易 生产要素等比例增长( Balanced Growth) 小麦 布 生产要素等比例增长使得生产可能性边界平行向外移动,结果只是原有生产规模简单扩大,不会改变产品生产结构和贸易结构,因而对贸易的影响是中性( Neutral) 的。 O 偏向进口的生产要素增长( ImportBiased Growth) 进口部门密集使用生产要素的增长速度超过出口部门密集使用生产要素的增长速度,从而使得本国生产的产品代替一部分进口品,降低一国对外贸的依赖程度。 小麦 布 O 进口品小麦部门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资本增长速度快于出口品布部门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劳动力的增长速度,资本价格下降,在小麦的国际市场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小麦生产部门的边际成本会低于市场价格,从而促使企业增加小麦的生产,在国内对小麦的需求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国内生产的增加会替代和减少小麦的进口,结果该国进口规模缩小。 同时,当小麦生产增加时,小麦部门不仅需要增加资本投入,还需增加劳动力投入,由于劳动力增长有限,所以需要布生产部门释放劳动力,这意味着布的生产量减少,从而布的出口会下降,该国出口规模也缩减。 由此可见,一国偏向进口的生产要素增长会使得贸易规模缩减,因而这种要素增长是“反贸易”的。 偏向出口的生产要素增长( ExportBiased Growth) 出口部门密集使用生产要素的增长速度超过进口部门密集使用生产要素的增长速度,从而使得本国出口品产出增加。 小麦 布 O 偏向出口的生产要素增长使出口品布的产量增加,这就扩大了出口商品的供货来源,因而会扩大产品的出口规模。 同时,为了增加布的生产,需要减少小麦的生产以释放资本,在国内需求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小麦的进口会增加。 由此可见,一国偏向出口的生产要素增长会使得贸易规模扩大,因而这种要素增长是“亲贸易”的。 罗伯津斯基定理( Rybczynski Theorem):如果商品的国际比价保持不变,一种生产要素增加会导致密集使用该要素的产品产出增加,而密集使用其它要素的产品产出减少。 罗伯津斯基定理的原因在于,当某种生产要素增加时,要将其投入生产,必须与另外一种生产要素相结合。 在生产要素被充分利用的条件下,就要求另外一个部门释放出所需要的生产要素,结果使得释放生产要素的部门的产品产量减少。 “ 荷兰病 ” ( Dutch Disease) 20世纪 60年代,荷兰发现了天然气,使得生产资源转向了石油天然气相关产业,这些产业迅速扩张,而与此同时,传统出口产业如制造业则萎缩。 这种一个行业的增长扩张导致其他行业萎缩的现象称为 “ 荷兰病 ”。 这种情况不仅在荷兰出现, 20世纪 70年代到 80年代初分享了石油价格暴涨带来的横财,以及后来新开发了自然资源的国家(如沙特、尼日利亚、墨西哥、挪威、澳大利亚、英国等)都出现过类似的经济症状。 经济学家们认为 “ 荷兰病 ” 可能是一种普遍现象,适用于所有 “ 享受 ” 初级产品出口急剧增加的国家。 尽管这种病症一般是与自然资源的发现联系在一起,但它也可能因任何一种造成外汇大量流入的事件诱发,其中包括自然资源价格的急剧上升、外国援助和外国直接投资等。 “ 荷兰病 ” 的产生可以从两个方面解释。 一般情况下,由于新资源的发现而获得的意外收益的确会对原有出口产业产生不利影响,或导致非工业化现象的发生,由于新兴部门的高收益,资本和劳动会从传统产业部门流入新兴部门。 另一方面,由于自然资源出口增加,使该国贸易收支顺差。 固定汇率制度下,将导致国内出现通货膨胀,传统出口部门成本上升、出口减少;而在浮动汇率制度下,贸易顺差将导致本币升值,以外币表示的出口商品价格上升,出口减少。 因此无论哪一种情况,传统出口部门都成为牺牲品。 尼日利亚是一个典型案例。 1973- 1974年,阿拉伯国家实行石油禁运后,世界市场上石油价格翻了两番。 1979- 1980年,石油价格又涨了一倍,结果, 1980年末石油贸易条件是 1972年的 7倍,这种 “ 石油意外收入 ” 占尼日利亚 70年代和 80年代初国内生产总值的23%。 这些意外收入全部成为政府支出,公共投资增加,公务员工资涨了一倍,国内通货膨胀加剧,实际汇率上升。 到 1984年,尼日利亚非石油产品出口下降了近 90%,呈现了典型的 “ 荷兰病 ” 症状。 其中,农业受损最重,出口量下降了 2/3。 印度尼西亚也是分享石油意外收入的国家。 但是印尼政府在整个飞速发展时期,力争收支平衡,控制住了通货膨胀,同时,印尼政府采取了将石油收益用于经济发展的政策。 首先,扩大了对农业的投资,包括资助灌溉系统、鼓励改良品种、改造农村医疗和教育设施,增加农业投入;另一方面,采取措施避免货币实际升值,维持其真实水平,使非石油产品出口一直保持在 7%的增长率。 因此,印尼经济没有出现 “ 荷兰病 ” 症状。 悲惨的增长( Immiserizing Growth) 悲惨的增长是指当一国生产要素增加从而使产品出口增加时,该国的出口收入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 造成这种局面的直接原因就是国际比价或贸易条件的恶化。 当一国某种产品的出口量在世界市场上已占有一定的比重或市场份额时,再增加供应并为市场所吸收,它必定降低出口品的价格。 如果商品价格下降,就可能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即由商品价格下降所带来的出口量的增加,从而带来的收入增加,可能被单纯的价格下降所抵消,甚至是收入水平的绝对下降。 例如,当某种商品的价格是 5元时,其销售量是 2个,当厂商。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与利益分配(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系。 21世纪国民经济管理学系列教材 国民经济管理学概论(第二版) 国民经济管理学概论(第二版) 刘瑞 主编 21世纪国民经济管理学系列教材 国民经济管理学概论(第二版) 第二章 国民经济管理模式 由于社会、历史、文化等差异,世界上各个市场经济国家的国民经济管理实践都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对这些差异性进行合理的理论抽象,就可以形成对所谓国民经济管理模式的认知。
J2 已有 2 精密水准仪 台 1 NA2 已有 精度 2〞 (一测回 ) 3 水准仪 台 1 DS3 已有 精度 4 塔尺 根 2 5M 已有 5 钢卷尺 把 2 50 M 已有 6 小钢卷尺 把 若干 35M 已有 177。 1mm 7 线锤 只 若干 已有 8 组合检测工具 套 2 已有 9 精密靠尺 套 1 2M 已有 10 万用角尺 把 若干 已有 11 铝合金靠尺 把 若干 2M
要点 第 3章 赫克歇尔 欧林模型 (上) 李嘉图模型 • 揭示了劳动生产率的国际差异所导致的比较优势是国际贸易的基础 • 假设只有劳动力一个生产要素,因而不能回答国际贸易如何影响收入分配这个问题 特定要素模型 • 假设某些生产要素特定于某些生产部门,由此对国际贸易的收入分配效应提供了一种解释 • 忽略了任何生产要素在长期内总是可以在不同生产部门之间流动这一现实 回顾 赫克歇尔 欧林模型
153:08 105:14 + 4 8 Nov 21 122:06 122:12 + 5 61/2 Nov 26 104:22 104:24 + 5 63/8 Aug 27 103:14 103:15 + 5 资料来源: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November 18, 1997 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结算行情 2020年 6月 21日 债券简称 前期平均价格(元 )
第一节 货币的时间价值 普通年金现值计算的 Excel操作 Excel/插入函数 /财务 /PV 第一节 货币的时间价值 普通年金现值计算的 Excel操作 Excel/插入函数 /财务 /PV 点击 OK,出现右图 第一节 货币的时间价值 普通年金现值计算的 Excel操作 Rate:各期的利率。 Nper:总投资(或贷款)的期数。 Pmt
水泥砂浆( C60)的浇筑(详见实施细则);当水泥砂浆达到强度后, 将中间的两个地脚螺栓拧紧;其余螺栓不得拧紧。 7)下段梁架安装前,应对柱靴位置及固定状况进行复测,合格后方可安装。 吊装前,应利用限位( b)上预留孔洞,用Φ 9 钢丝绳及 手拉葫芦进行侧向的固定,以保证下段梁架安装时柱靴与其在同一平面内(见图 20)。 8)壳体 所有构件安装完成后,卸载前,必须先拆除钢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