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行业分析(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020 年 5 月至 7 月,申请审批的装机容量达到 500MWP,但政府的审批程序还未放松,预计 2020 年全年装机接近 600MWP。 法国 计划 2020 年可再生能源装机总量在 2020 年基础上增加 10%,到 2032 年可再生能源占总电力 15%以上, 2020 年新能源的装机目标为 35GWP。 法国目前的光伏装机以民用小型机为主, 2020 年政府免去民用 3KWP 以下系统的上网电价收入所得税。 2020 年政府将建筑一体化系统的上网电价由。 但在法国南部地区及光照丰富的岛屿上,投资回报依然能达到 10%。 随着发电成本的进一步降低,预计法国 2020 年的装机容量能达到500MWP,20202020年保持 1015%的增长速度。 表 20202020 年欧洲其他国家新增装机容量 预测 国家 类型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 西班牙 平稳发展 600 500 550 605 675 政策驱动 650 750 820 940 1060 法国 平稳发展 500 540 580 620 660 政策驱动 700 860 1100 1200 1000 比利时 平稳发展 140 160 200 220 240 政策驱动 200 220 240 260 280 葡萄牙 平稳发展 70 75 80 85 90 政策驱动 100 150 180 220 250 希腊 平稳发展 100 125 145 165 190 政策驱动 115 250 400 450 585 5) 亚太地区国家开拓光伏新战场 Solarbuzz 最新发表的 2020 年亚太主要太阳能市场报告( Solarbuzz Asia and PacificMajor PV Markets 2020 )显示新兴国家如中国、印度、澳洲、南韩,太阳能需求快速成长, 2020 年的太阳能安装量合计达到 , 占全球总需求的12%。 随着亚太区域主要国家能源政策的调整与补贴的推动,太阳能发电装机需求呈爆发式增长,有望成为拉动全球太阳能市场增长的新动力。 IMS Research 调研报告还指出,由于未来欧洲主要市场、德国、捷克的未来光伏发展缓慢, EMEA(欧洲、中东和非洲 )地区 2020 年在全球光伏市场上所占份额将减少 31%。 亚太地区占比例将有所增加。 预计亚洲光伏市场将在未来五年内以45%的复合年均增长率 (CAGR)增长, 2020 年的安装量将达 10GW。 其中中国被认为将在 2020 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市场 印度 印度位于南北纬 30 度范围内,丰富的日照为其光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全球金融危机对于印度政府资金分配产生了一定影响,光伏刺激政策到 2020 年才开始稳步进行。 20 2020 年装机量在 30MWP40MWP 之间。 预计 2020 年总装机容量接近 300MWP。 印度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部门最新发布的“阳光印度”计划,预计到 2022 年太阳能累计安装量达到 20GWP。 表 印度 20202020 年装机容量预测 类型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 类型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 平稳发展 50 100 150 200 230 政策驱动 300 500 700 900 1500 澳大利亚 民用太阳能发电系统需求增长使 2020 年澳洲安装量达 74MWP,年增长率为 222%,其中联网住宅安装量站 80%。 澳洲政府在修改太阳能旗舰项目,计划在 2020 年达到 150MWP的年装目标。 各省区政府也陆续在实施 2020 年的电价补贴政策或净计量电价结算制度,澳洲市场有望成为光伏需求的新兴力量。 韩国 2020 年的装机量由 2020 年的 276MWP 急速下降至 98MWP。 其中一个原因是南韩知识经济部门将超过一半以上 500MWP 太阳能安装量项目保留至 2020 年初,新政策发布后才实施。 同时, 2020 年 9 月韩国新政府宣布从 20202020 年实施太阳能补贴容量上限,并将市场重点转移到民用中小型市场。 未来韩国光伏市场发展不确定性较大,但仍值得期待。 (一)全球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格局 全球光伏组件装机容量增长趋势不减,欧洲市场贡献最大根据 EPIA(欧洲光伏工业协会)发布数据显示, 2020 年全球光伏组件及系统新增装机容量 2249MWp,同比增速达 %,全球累计光伏组件装机容量为 9100MWp,同比增速为 %,2020~2020 年间,累计装机容量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全球光伏业产值达 172 亿美元,增长态势保持平稳而迅猛。 其中, 2020 年欧洲地区光伏系统新增装机容量达1529MWp,占全球新增装机容量比例达 68%,新增容量增速为%;欧洲地区累计装机容量己达 4500MWp,同比增长 %,占全球总装机容量 50%,年复合增长率达 %,超出全球近 个百分点,俨然己成为全球 光伏产业的重点发展领域。 从光伏系统装机的市场结构上看,欧洲也保持着绝对领先的优势, 2020 年欧洲光伏装机市场容量占到全球的 70%;德国是欧洲最大光伏产品消费市场, 2020 年新增装机容量 1328MWp,同比增长 38%,占到了全球光伏系统新增容量的 47%,西班牙则紧随其后,以 的新增容量占据全球第 2 位,同比增长达到了惊人的 %;此外,美国市场也表现显著, 07 年新增容量 220MWp,同比增幅超过了 57%;日本市场同比下降 23%,市场表现偏弱。 整体而言,欧盟各国光伏产业政策近年来推 动了市场的快速发展,全球各地的光伏电池组件和系统超过一半销住欧洲地区,欧盟各国发展新能源的技术与政策扶持路径也给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了良好的经验, 光伏市场结构的嬗变:产业政策引导市场重心 从 20 2020 年全球光伏市场结构来看,欧洲市场占全球份额高居 70%以上,日本市场逐渐下降,美国市场稳步攀升,这与各地区的光伏产业政策的扶持力度直接相关。 由表及里,理顺光伏市场嬗变的逻辑对认识光伏产业的发展有诸多帮助,我们认为,光伏产业链的下游环节(即光伏并网发电的成本与收益)是缠绕该产业最终的瓶颈,光伏发电 成本受制于上游成本高昂和终端应用技术的不确定,各地区的产业政策扶持是普及光伏产业发展的推手,换句话说,中短期来看,产业政策扶持力度的强弱决定了光伏市场变化的区域性特征。 、光伏并网发电成本高昂,在中短期内与传统电力比较并无优势 根据光伏电池发电成本测算,目前太阳能并网发电的成本约为火电等常规电源的 10 倍,且中短期内这一成本无法得到有效的下降,根据 IEA 和 EPIA 的研究, 2020 年前光伏发电成本的下降主要源于产业政策补贴和规模化, 2020~2040 年间通过技术进步和光伏利用效率的提升,才能 与常规电源的峰值成本接轨,而要真正达到取代常规电源的成本,预计在 2050 年左右才有可能。 、各国不同的产业政策扶持力度引导了全球光伏市场的转移 我们对全球各地区的光伏组件销量进行对比,全球光伏市场的转移存在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1996 年之前,美国光伏市场占全球市场份额达 %,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25%,当之无愧地成为世界光伏市场中心;第二阶段: 1996~2020 年间,日本光伏市场保持了 35%的年均增长,一跃成为光伏市场最大消费国,近年日本市场小幅回落,但销售的存量仍为世界第一, 2020年光伏售 量达 1 吉瓦左右;第三阶段: 2020 至今,欧盟成为绝对的市场主力,这得益于德国和西班牙国内的光伏补贴政策,快速刺激了欧盟市场中心的形成,目前我国有近 85%的光伏产品出口至欧盟地区。 很明显,产业政策成为引导光伏市场转移的源动力,美国、日本和欧盟市场的阶段性转移特征表明,目前全球范围内光伏市场的需求更多是外生性的政策推动,真实需求还尚未启动,可以说全球光伏市场的需求增长将取决产业政策的强弱。 不难发现,各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历史表明一条基本的政策路径,初期阶段,通过政府补贴、信贷优惠和强行购电政策来引导光伏 产业的快速发展,完善产业链并合理疏导社会资本的流入,通过生产规模扩张、技术创新推动光伏发电成本的下降,推动真实的市场需求,以完成最终取代化石能源的目的。 尽管各国产业路径各有不同,但殊途同归的是,在引导光伏产业发展的初期,金融政策的介入最为有效,我们把它归结如下图。 简而言之,我们认为,全球光伏市场的阶段性转移,并非来自于市场真实需求的结构性调整,其嬗变来源于政策,并取决于政策力度,轻微的调整会带来整个市场供给面与需求面的变化,市场需求对政策的敏感性远高于其他能源产业,这正是当前全球光伏市场的基本特征。 光伏产业链构成与技术发展趋势 国际能源署的研究结果表明,世界太阳能资源在地球表面有 820 万亿 MWp的辐射热能,其中近 10%( 81 万亿 MWp)照射在人类聚集区,地表每平方米平均每年受到的辐射热能可产生1700KWH 电能,若在全球 4%的沙漠上安装太阳能光伏系统,就可以满足全球能源需求,太阳能的能源消费潜力巨大。 、技术决定产业路径:晶体硅光伏电池短期内不会改变其主流地位 光伏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可用电力,其核心原材料是可释放电子的半导体物质,电池中有两导半导体( P 极和 N 极),受阳光幅射后, 两级交界处光子转化为电子,同时产生电池,光伏系统利用该原理将太阳能电池联结成组件,运用在离网或并网的负荷上并提供稳定的电能;由于反射阳光促使受光时间可能更长,因此在少云的气候中甚至比晴天的发电效果更佳。 光伏电池按材料性质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晶体硅电池,包括单晶硅( scSi)电池和多晶硅( acSi),尽管从技术上考虑晶体硅并非最佳材料,但其在自然界中易于获取,冶炼技术与当代化工、电子工业水平契合得较好,因此晶体硅成为目前光伏电池市场的主流技术, 2020年晶体硅技术占市场份额的 90%;单晶硅电池是目前技术 最成熟稳定且应用最广的电池,理论上光电转换效率达到了 25%,但由于耗能严重且炼制环节上需用成本极高的高纯石英坩锅,因此 1998 年起多晶硅(理论上光电转换效率为 18%左右)市场份额逐渐超过单晶硅,成为市场的主流。 此外,随着技术进步,硅片厚度从 20 世纪 70 年代至今,从450~500μ m 降低到 180~280μ m,硅片厚度下降所代表的,技术进步对成本降低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促进了晶体硅产业化进程。 第二类是薄膜涂层电池,包括非晶体硅( aSi)电池和化合物半导体电池(砷化镓 GaAs、碲化镉 CdTe、硒铟铜 CuInSe、铜铟镓硒 CIGS 等)两个细分类型,在薄膜电池中各占据半壁江山;薄膜电池是利用非常薄的感光材料制成,附着或涂层于廉价的玻璃、不锈钢或塑料衬底上,技术造价比晶体硅低,目前非晶体硅( aSi)电池、铜铟镓硒 CIGS 电池和碲化镉 CdTe 电池己商业化,涂层仅有几微米;尽管薄膜涂层电池在光电转换效率上仍无明显优势,但成本较低和适应范围广泛的特征与晶体硅可谓相辅相成,据欧洲能源协会预测, 2020 年薄膜电池有望占光伏安装总量的 20%,我们认为薄膜电池未来有较快的发展,并成为市场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方 向。 对比不同类型的光伏电池,晶体硅因转换效率、运行可靠性等综合性能指标较优,成为目前光伏市场的主流,而近年来光伏电池单位耗硅量逐年下降,硅片切割厚度随技术水平也得到明显的下降,这都奠定了晶体硅(尤其是多晶硅)在光伏产业链上游中的主导性地位。 全球当前投资多晶硅的热潮也直接反映了这一特点。 、光伏产业链构成与价值链 我们按光伏电池的制备工艺流程的不同,对光伏产业链的构成作简单分析,基本构成如图 10 所示, 图 光伏太阳能电池、组件制造工艺与产业链构成 光伏电池的制备工艺复杂程度有别, 晶体硅电池的产业链构成明显较长,要经历多晶硅制备流程、提纯流程、硅片切割和成品制成、尾气回收五阶段;从冶金级硅矿提炼出太阳能级晶体硅,国际主流的技术有西门子法(包括改良西门子法)、流化床法和冶金法(包括物理法),不同提炼技术的成本与提炼效率正相关,多晶硅的提纯技术也是制约光伏产业链中最大的瓶颈,一方面是提炼晶体硅的工艺成本和技术,另一方面是生产多晶硅流程中的高耗能高污染的环境成本。 薄膜电池生产环节仅为三阶段,冶金级硅矿制备而成的硅烷气体,可直接在衬底原料上进行镀膜,制作成电极并进行组件的封装,生产成本和环保 成本都较低,从原料来源和规模发展的特点看,我们认为非晶硅薄膜电池( aSi)的综合性价表现优于有机化合物薄膜电池,将成为未来发展的薄膜电池领域的重点。 根据 2020 年光伏产值的分析,多晶硅提炼环节占据光伏产业链的价值比例达到了 %,技术决定价值,世界范围内大规模的多晶硅产能扩充动力均来自于此。 EPIA 预测,到 2020 年,全球光伏产业投资额将达到 亿欧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在这一预测结果中,多晶硅和硅片切割环节仍是价值链中的重点领域,且在中短期内有扩大的趋势。 全球快速增长的光伏产业:产业结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