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柳东新区曙光大道西段南片区b-1-3、b-5-1地块场地环境调查报告报批稿(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片 相邻场地对调查地块的影响 结合现场踏勘及历史遥感影像数据资料可知,调查区域内及调查区域外围名称 工作单位 身份 联系方式 人员 1(江工 ,40岁) / 地块工作人员 17777206113 人员 2( 韦先生, 35岁) 无 新闷屯居民 15207826877 人员 3(韦先生, 42岁) 无 高阳屯居民 18977225819 柳东新区曙光大道西段南片区 B1 B51 地块场地环境调查报告 广西柳州晟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24 1km 范围内历史上和现在都不存在工厂企业和污染排放源。 场地周围污染源调查 由现场踏勘及历史遥感影像数据资料可知,调查区域内及调查区域外围 1km范围内历史上和现在都不存在工厂企业和污染排放源。 第一阶段场地环境调查总结 通过第一阶段场调查,结合现场踏勘发现调查区域大部分为农用地,地块小部分为已排完水的鱼塘,其余区域为甘蔗地;调查区域没有刺激性气味和污染腐蚀的痕迹地块及周围 1000m 内在历 史上也未曾有过化工厂、农药厂、冶炼厂、加油站、化学品储罐、固废处理等可能产生有毒有害物质的设施或活动 通过对周围的居住和生活人员的访谈可知,调查区域内大部分历史用途为农用地和养小龙虾的鱼塘;调查区域在历史上不存在工厂企业和污染排放源,也没有污染排放的历史;没有发生过化学品泄漏等环境污染事故;邻近区域也没有发生过化学品泄漏等环境污染事故。 通过收集调查区域的历史卫星遥感影响数据资料可知,调查区域历史用途较为清晰,大部分区域历史一直作为农用地,历史上不存在工厂企业。 由第一阶段场地环境调查(包括现场踏勘、人员访谈 、历史资料收集)可知,调查区域历史较为清白,历史上作为农用地,主要为农田,没有工厂企业等排污源,也没有污染物堆存的历史。 为了验证调查区域的鱼塘底泥和种植的农作物是否会对调查区域的土壤造成污染,如果被污染,需要进一步确定污染的程度是否可以接受,及需对地块土壤进行下一步的检测,利用检测结果作为依据,得出最终结论。 所以,本次调查开展了第二阶段环境调查,进一步确定场地是否污染及受污染状况。 柳东新区曙光大道西段南片区 B1 B51 地块场地环境调查报告 广西柳州晟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25 柳东新区曙光大道西段南片区 B1 B51 地块场地环境调查报告 广西柳州晟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26 第 4 章 第二阶段场地环境调查方案 根据国家《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 )、《场地环境监测导则》(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1662004)的要求,以及调查区域相关资料分析和现场踏勘结果对场地进行布点采样。 采样点布设方案 经过本次第一阶段的场地调查工作,在本区域主要是甘蔗地。 从历史影像及人员访谈得知,调查区域历史用地功能类型不存在工业企业用地,以农用地为主,所以本场地的土壤采样点布设依据现场情况进行,同时也确认场地土壤存在污染的可能性。 根据《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 2014)、《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 1662004)的要求许进行第二阶段场地环境调查工作,进一步确定场地是否污染及受污染状况。 结合《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 1662004)、《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 2014)的要求,结合现场调研,历史影像分析,人员访谈等实际情况,确定本次场地调查土壤采样点和地表水采样点的布设。 采样点布设方案 结合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和第一阶段现场调查,依据《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 HJ )和《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1662004) 和《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 HJ )的 内容, 对污染源识别阶段确定的每个潜在关注污染区域至少布置一个点,样点具体位置需接近区域内的关键污染点位。 通过前期收集资料判断该地块为农用地,按照技术导则要求,“一般区域可采取系统随机布点法和分区布点法,布设少量采样点位”。 因此在调查区域内总共布设 13 个采样点位和 1 个调查区域外背景对照点,编号为 N1B。 其中,池塘底泥采样点编号为 N2 和 NN2。 鱼塘采取的是表层土样,柳东新区曙光大道西段南片区 B1 B51 地块场地环境调查报告 广西柳州晟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27 由于场地原因,只在鱼塘边缘采取了两个点。 B 为背景点,背景点为一块农用地,现在用于种植玉米,周围没有生产企业,地块也 没有进行生产活动或者堆放原料。 由于本地块历史比较清白,场地内没有地下水井、没有生产设施和进行生产或堆放原料等活动,附近除了东边有一条泥土道路和部分荒地,其余皆为农田;周围一公里内也不存在工业企业和加油站,故初步调查采样时不采取地下水和土壤深层样。 采样点布设如图 4 42 和表 41 所示。 图 41 采样点布设图 柳东新区曙光大道西段南片区 B1 B51 地块场地环境调查报告 广西柳州晟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28 图 42 采样布点图 柳东新区曙光大道西段南片区 B1 B51 地块场地环境调查报告 广西柳州晟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29 表 41 采样点位布设信息表 监测指标 根据《 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366002018) 、中的要求,结合场地布置及环境质量调查的具体实际,对该区域点位的不同深度土壤样品进行重金属、挥发性有机物、半挥发性有机物等分析,确保全面兼顾调查区域内特征污染物及区域常见污染物。 具体设置如下: 土壤检测指标: 砷、镉、铬(六价)、铜、铅、汞、镍 、挥发性有机物、半采样点编号 采样类型 N1 土壤表层土。 采样深度为。 NN1 土壤表层土。 采样深度为。 N2 土壤表层土。 采样深度为。 NN2 土壤表层土。 采样深度为。 C1 土壤表层土。 采样深度为。 CC1 土壤表层土。 采样深度为。 C2 土壤表层土。 采样深度为。 CC2 土壤表层土。 采样深度为。 S1 土壤表层土。 采样深度为。 SS1 土壤表层土。 采样深度为。 S2 土壤表层土。 采样深度为。 SS2 土壤表层土。 采样深度为 米。 M1 C2的平行样。 采样深度为 米。 B 背景点。 采样深度为 米。 柳东新区曙光大道西段南片区 B1 B51 地块场地环境调查报告 广西柳州晟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30 挥发性有机物等指标。 其中,挥发性有机物为 : 四氯化碳、氯仿、氯甲烷、 1,1二氯乙烷、 1,2二氯乙烷、 1,1二氯乙烯、顺 1,2二氯乙烯、反 1,2二氯乙烯、二氯甲烷、 1,2二氯丙烷、 1, 1, 1,2四氯乙烷、 1, 1, 2,2四氯乙烷,四氯乙烯, 1, 1, 1三氯乙烷、 1, 1, 2三氯乙烷、三氯乙烯、 1, 2, 3三氯丙烷、氯乙烯、苯、氯苯、 1,2二氯苯、 1,4二氯苯、乙苯、苯乙烯、甲苯、间二甲苯 +对二甲苯、邻二甲苯等。 半挥发性有机物为:硝基苯、苯胺、 2氯酚、苯并 [a]蒽、苯并 [a]芘、苯并[b]荧蒽、苯并 [k]荧蒽、䓛、二苯并 [a, h]蒽、茚并 [1,2,3c,d]芘、萘等。 现场采样工作方法与样品流转和保存 土壤样品采集方法 根据《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1662004)土壤样品保存要求, 土壤采样的时候要保证土壤在操作过程不被污染,受到的扰动小,特别是要防止交叉污染。 采样时一般每个深度区间的下部,取出对应深度的柱状样后, 用竹片等非金属工具除去扰动层。 采样的同时进行现场记录关键信息。 采集土壤表层样采用四分法,即将采样点挖出来的土壤放在干净的塑料薄膜上弄碎,混合均匀并铺成四方形,划分对角线,分成四份,保留对角的两份,其余两份弃去,取 1kg土样作为分析样分别装入 样品袋、吹扫捕集瓶和棕色玻璃瓶,其余土样舍去。 及时填写采样记录表,包括:样品名称和编号、气象条件、采样时间、采样位置、采样深度、样品质地、样品的颜色以及采样人员等。 逐项检查采样记录、样袋标签和样品,如有缺项或错误,及时补齐更正。 最后,在采样点上作标记,以便工作检查和验收。 采样时记录每个采样点的 GPS 信息、采样点编号和样品瓶编号等,并对挥发柳东新区曙光大道西段南片区 B1 B51 地块场地环境调查报告 广西柳州晟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31 性有机物和半挥发性有机物采样瓶土壤装样过程、盛放柱状样的塑料膜、采样工具和现场采样包装等关键信息拍照记录,以备质量控制。 其中土壤重金属的测量样用自封袋装载,土壤挥发性 有机物的测量样用250ml 棕色磨口玻璃瓶装的样品装载,土壤半挥发性有机物的测量样用 40ml 吹扫捕集瓶装的样品装载。 样品采集完毕后用封口膜密封好吹扫捕集瓶和棕色玻璃瓶,然后马上放入 4℃以下的车载冷藏箱保存。 调查区域土壤采样方案见表 42。 表 42 调查区域土壤采样方案 点位编号 经纬度 样品序号 质检院编号 备注 经度 纬度 土壤样品(所有样品均测试土壤 45项基本项目) N1 1 V19006807 土壤表层样,采样深度 NN1 2 V19006813 土壤表层样,采样深度 N2 3 V19006808 土壤表层样,采样深度 NN2 4 V19006814 土壤表层样,采样深度 C1 5 V19006805 土壤表层样,采样深度 CC1 6 V19006811 土壤表层样,采样深度 C2 7 V19006806 土壤表层样,采样深度 CC2 8 V19006812 土壤表层样,采样深度 S1 9 V19006803 土壤表层样,采样深度 SS1 10 V19006809 土壤表层样,采样深度 S2 11 V19006804 土壤表层样,采样深度 SS2 12 V19006810 土壤表层样,采样深度 柳东新区曙光大道西段南片区 B1 B51 地块场地环境调查报告 广西柳州晟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32 样品保存与流转 在样品采集完成后,要立刻将样品分类存放。 从不同采样点采集的样品应置于不同的密封袋中,避免交叉污染。 每个样品均放置双层塑料袋和双份标签。 对所有样品进行分类编号,并张贴标签,统一管理。 样品保存方式如表 43 所示。 表 43 样品保存方式 现场工作结束后,为防止或纠正样品记录错误,应及时进行样品清理工作。 清样工作至少由 2 人完成,包括清样人和记录人,其中清样人按样品标签逐件读出采集的样品编号,记录人核查采样记录单上对应信息。 然后清样人将样品分类、整理和包装好,置于干燥通风处保存。 尽量做到当天采集当天送样。 样品运输过程中均采用保温箱保存,以保证样品对低温的要求,且严防样品的损失、混淆和污染,对光敏感的样品应有避光外包装,直至最后到达检测单位实验室,完成样品交接。 M1 13 V19006815 C2的平行样,采样深度 B 14 V19006816 背景点 ,采样深度 介质 检测项目 容器 注意事项 保存 土样 重金属 塑料封口袋 注意样品通风透气 阴暗通风处 挥发性有机物 顶空瓶 密封 4摄氏度以下保温箱 半挥发性有机物 棕色玻璃瓶 密封 4摄氏度以下保温箱 柳东新区曙光大道西段南片区 B1 B51 地块场地环境调查报告 广西柳州晟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33 表 44 样品采集与实验室检测交接清单 土壤样品分析方法 本次调查所采集的所有土壤样品,均测试了《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366002018)第一类用地的筛选值中的 45 项指标。 按项目分析测试技术要求,我们依据现行有效的国家或行业标准制定了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ICPM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法( ICPAES)、原子荧光光谱法( AFS)、气相色谱法( GC)、气相色谱 质谱法( GCMS)、原子吸收法( AAS)、分光光度法、离子选择性电极法( ISE)、分光光度法( COL)、容量法( VOL)等分析方法组合的分析方案。 样品序号 样品编号 样品实验室检验编号 1 N1 V19006807 2 NN1 V19006813 3 N2 V19006808 4 NN2 V19006814 5 C1 V19006805 6 CC1 V19006811 7 C2 V19006806 8 CC2 V1900。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