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权分析(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学与巴泽尔的产权分析 巴泽尔的产权分析 – 由于高昂的测度成本阻碍了对资产所有属性的明确界定 – 人类社会从来没有出现过完全明晰的绝对产权 – 对资产属性的不完全测度导致资产的部分属性暴露在“公共领域”,从而出现资产法律上的所有权和经济上的所有权不一致性 – 资产权利的有效性不仅取决于法律保护,而且取决于“所有者”个人保护权利的努力和他人企图攫取权利所付出的努力 德姆塞茨的所有制经济学与巴泽尔的产权分析 巴泽尔的产权分析 – 资产属性的“可变性”:资产的不确定性,可变性是内生与资产本身及交易过程的 – 可变性存在原因 • 人们对资产属性的认识并不完全,人们不可能把握现有资产未来的所有潜在属性 • 即使已知资产属性的情况下,不同的交易结构也会产生不同的可变性 – 资产属性的可变性导致采用不同的交易协议对同一资产进行交易时,滞留在“公共领域”的资产属性并不相同,即在资产总属性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的交易协议实际上意味着明确规定的资产属性和未明确规定资产属性的不同组合 德姆塞茨的所有制经济学与巴泽尔的产权分析 巴泽尔的产权分析 – 私人产权和共有产权谁更有效。 – 案例: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 – 案例:“无偿献血” 德姆塞茨的所有制经济学与巴泽尔的产权分析 国有产权、共有产权与私有产权对效率的影响 – 所谓的私有产权、共有产权和国有产权,实质上是将一种经济物品的权利(即排他性的使用权、收入的独享权、自由转让权)界定给不同的行动团体 – 私有产权就是将资源的使用与转让权以及收入的享用权界定给一个特定的人 – 共有产权则意味着在共同体内的每一成员都有权分享这些权利,它排除了国家和共同体外的成员对共同体外的成员对共同体的任何成员行使这些权利的干扰 – 国有产权在理论上是指这些权利由国家拥有,它在按课接受的政治程序来决定谁可以使用或不能使用这些权利 德姆塞茨的所有制经济学与巴泽尔的产权分析 国有产权、共有产权与私有产权对效率的影响 – 私有产权、共有产权和国有产权有其不同的特点 – 在理论上或在一个社会被证明比较有效的产权结构,在另一个社会未必就有效,或一定会被采纳 – 一个社会产权结构的选择除了产权的经济功能之外,还受以下几方面影响 – 一个政府对所有制的偏好 – 一个社会对一种产权结构或一项具体产权安排的接受程度 – 能促进人们将外部性内在化的技术创新 – 面对新的获利动机,原有产权结构下的受益者和受损者可能做出的反应 德姆塞茨的所有制经济学与巴泽尔的产权分析 国有产权、共有产权与私有产权对效率的影响 – 产权对绩效的影响是通过对人的行为的影响而实现的 – 在不同的产权下,人们的选择和行为就有较大的差异 – 案例:美国的牡蛎产业 谢谢 第五章 企业理论 讲义结构 学习目的和要求 企业边界理论 企业产权理论 公司治理 学习目的和要求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经济主体 了解和掌握企业边界理论 了解和掌握企业产权理论 了解和掌握公司治理,并能用公司治理分析问题 讲义结构 学习目的和要求 经济学中的企业理论 几个关于企业来源的理论 企业边界理论 企业产权理论 公司治理 经济学中的企业理论 西方企业理论的社会背景 传统经济学的企业假设 科斯理论 科斯理论的发展和八十年代的几种观点 企业来源理论的几种有价值的观点 西方企业理论的社会背景 传统的西方经济学理论,建立在一些与东方完全不同的 基本观念基础 上。 其中主要的有: – 人人生来具有同等生存和发展的权利,任何个人或组织都无权以任何理由剥夺个人的权利 (人权) –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私有制是经济最根本的基础 (产权) – 以法律制度为基础的契约关系是维系经济活动秩序的唯一纽带 (法律) 传统经济学的企业假设  传统经济学理论建立在均衡理论基础上,集中说明市场交易中价格在平衡市场供求中的作用。  企业被简化为一个假定,即一个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能够根据市场价格信号作出理性决策的企业家。  支配企业行为的,是冥冥之中的“看不见的手”。  理论上的例外观点。 如: 马歇尔 把组织作为第四种生产要素纳入经济学理论; 熊彼特 高度评价企业家的创新行为; JB 克拉克 赋予企业家以统筹职能;奈特 强调经理的协调作用; DH 罗宾逊 指出:“我们发现了在不自觉的统筹协调的大海中的自觉力量的小岛”。  但这些并未改变经济学关于企业认识的根本 —— 即作为“黑箱”的企业 科斯的企业理论  1937年,科斯发表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 企业的性质 》。  科斯的问题 – 既然市场价格机制可以自动协调个人之间的生产和需求,为什么存在企业这样内部不运用价格机制的组织。 – 为什么企业家协调与价格机制的协调总是并存的。 – 如果企业是“一种将投入品转化为产出品的组织”,那么什么因素决定企业购买什么投入品和生产什么产出品。 – 企业与市场的边界究竟在哪里。 科斯的企业理论(续 1) Coase(1937): The Nature of the Firm – Economic system works itself? – The price of factor A bees higher in X than in Y. As a result, A moves from Y to X – Yet in the real world we find that there are many areas where this does not apply. If a workman moves from department Y to department X,he does not go because of a change in relative prices, but because he is ordered to do so. 经济学中的企业理论 科斯的企业理论(续 2)  Of course, this fact has not been ignored by economists. – Marshall: anization as a fourth factor of production。 – Clark: coordinating function to the entrepreneur。 – Knight: managers who coordinate – Robertson: islands in ocean like butter in buttermilk.  But in view of the fact that it is usually argued that coordination will be done by the price mechanism,why is such anization necessary? 经济学中的企业理论 科斯的企业理论(续 3) 科斯 《 企业的性质 》 产生背景 – 传统企业被作为“黑箱” – 伦敦经济学院学习 – 凯撒奖学金 ——美国访问 – 参观了福特公司 经济学中的企业理论 科斯的企业理论(续 4) 科斯在福特公司看到了什么。  我今天去了福特汽车公司。 你首先必须知道我没有致福特公司的介绍信。  由于只能通过会晤多少负有责任的高级职员来获得我需要的资料样本,所以对接近公司心存疑虑。  用下述方式去干这件事:我抵达福特公司的办公大楼时,进去询问是否可以会晤埃德赛尔 183。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