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市场(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R=(πT)/E 式中: R——税后资本收益率; π ——税前利润; T——税收总额; E——自有资本。 第四章 市 场 (二 )勒纳指数 (Lerner index)和贝恩指数 (Bain index) 勒纳指数: L=(PMC )/P 式中: L——勒纳指数; P——价格; MC——边际成本 贝恩指数 会计利润 : π a=(RCD) 式中: π a——会计利润; R——总收益; C——当期总成本; D——折旧。 贝恩指数 经济利润: π e=π aiV 式中: π e——经济利润; i——正常投资收益率; V——投资总额。 第四章 市 场 三、市场绩效的综合评价 (一 )产业的资源配置效率 :利润率。 所谓 X非效率,是指在垄断企业的大组织内部存在着资源配置的低效率状态。 大企业内部普遍存在 X非效率的主要原因是: (1)企业内不同集团的利益目标的不一致。 (2)企业规模扩大导致组织层次增加、信息沟通的速度和质量下降,从而使企业的管理成本上升、效率下降。 (3)垄断企业在没有竞争压力的条件下,缺乏成本最小化的动机。 这样,就很难避免产生低效率的选择和行为。 第四章 市 场 (二 )产业的规模结构效率。 企业规模经济是指企业自身通过横向一体化或纵向一体化所实现的规模效益。 行业规模经济是指,当某个行业总产量扩张时,该行业内部的企业能提高专业化程度,降低单位成本,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向下倾斜的,即该行业是一个规模报酬递增的行业。 行业的规模效益与行业内企业的外部经济和不经济相关。 (1)用达到或接近经济规模的企业的产量占整个产业产量的比例来反映产业内经济规模的实现程度; (2)用实现垂直一体化的企业的产量占流程各阶段产量的比例来反映经济规模的纵向实现程度; (3)通过考察产业内是否存在企业生产能力的剩余来反映产业内规模能力的利用程度。 第四章 市 场。 (1)低效率状态。 (2)过度集中状态。 (3)理想状态。 有一部分产业尽管长期处于产业规模结构的低效率状态,但市场中的企业却仍然能够获得一定的利润。 日本学者越后和典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有: (1)产品差别化。 (2)廉价劳动力。 (1)产业内的企业规模结构。 (2)市场结构。 第四章 市 场 (三 )产业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的三个阶段 ——发明、创新和技术转移。 企业规模与技术进步 :熊彼特等人认为,大企业对技术进步的 作用最大;谢勒等人的观点完全相反,他们认为小企业在推动技 术进步方面的作用更大。 市场结构与技术进步:完全竞争企业比完全垄断企业有更强的创新动力。 新技术在产业市场上的扩散有三个阶段:初期、中期、晚期。 专利与技术进步:专利是政府依法授予企业或个人的在一定时限内生产 或销售某种产品,或者使用某种生产过程或工艺的排他性的权利。 第四章 市 场 第四节 市场结构、市场行为与市场绩效 市场结构 —市场行为 —市场绩效的分析框架 (SCP框架 )。 这一理论模式的形成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 是贝恩于 1959年出版的 《 产业组织 》 一书中提出从市场结构推断竞争效果的 “ 结构 —绩效 ” 模式。 第二阶段 是谢勒在 1970年出版的 《 产业市场结构和市场绩效 》 中,提出了完整的 “ 市场结构 —市场行为 —市场绩效 ” 的模式。 第四章 市 场 SCP模式的形成标志着产业组织理论已趋于完善。 但是到目前为止,产业组织学者并不简单地认为结构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绩效,他们发现这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是非常复杂的。 在 短期 内,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的关系是,市场结构从根本上制约市场行为,市场行为又直接决定了市场绩效。 在一个 较长 的时期内,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是双向的因果关系。 第四章 市 场 第五章 竞 争 第一节 静态竞争策略 第二节 动态竞争策略 第三节 竞争的人为为人观 第四章 市 场 第一节 静态竞争策略 产量决策 ——古诺模型; 价格决策 ——伯特兰德模型; 产品决策 ——豪泰林模型。 第四章 市 场 静态竞争 , 是指在寡头垄断市场上,各竞争参与人只竞争一次,同时作出决策且对各参与人可能有的策略和相应的得益都完全了解的竞争模式。 对本章中所分析的模型先作五个比较强的 假设 :。 (完全相同的 )产品,消费者从中察觉不任何差异。 ,这样在观察期内厂商数目保持不变。 在本章分析中一般假设市场上只有两个厂商。 ,它们能将价格设定于边际成本之上。 在特定的具体模型中,我们将放松其中的某些假定。 第四章 市 场 产量决策 ——古诺模型 问题的提出 : 设在市场上有代号为 2的两个寡头垄断厂商,他们 生产相同的产品,消费者从中察觉不出任何差异。 市场出 清价格由两家厂商的总产量决定。 设厂商 1的产量为 q1, 厂商 2的产量为 q2,则市场的总产量 Q=q1+q2。 设 P为市场出 清价格,则 P是市场总产量 Q的函数,即反需求函数。 在本 例中,我们假定反需求函数为: P=P(Q)=8Q。 再假设两厂商的生产都无固定成本,且每增加一单位 产量的边际生产成本相等, C1=C2=2,即他们分别生产 q1和 q2产量的成本为 2q1和 2q2。 最后,这两个厂商是同时决定各 自的产量以达到各自的利润最大化,即在决策前是不知道 另一方的产量的。 第四章 市 场 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u1=q1 p(Q)c1 q1 =q1 [ 8(q1 +q2 )] 2q1 =6q1 q1 q2 q2 1 u2=q2p(Q)c2q2=q2[ 8(q1 +q2 )] 2q2 =6q2q1 q2 q2 2 模型的规范数学表示及其解法: 两博弈方的得益: maxu1(q1,q2)=max(6q1q1q2q12) q1 maxu2(q1,q2)=max(6q2q1q2q22) q1 q2 q2 约束条件 q1≥0, q2 ≥0 得到反应函数: q1* =R1(q2)=3q2/2 第四章 市 场 q1* q2 (0,3) R1(q2) 0 (6,0) q1*与 q2的关系曲线 q2* q1 (0,3) (6,0) 0 R2(q1) q2*的反应曲线 第四章 市 场 古诺模型的纳什均衡 : (0,3) (3,0) (0,6) (6,0) q1q1* q2q2* R1(q2) R2(q1) 两厂商同时决策都生产 2个单位产量,是这个博弈中的最佳策略。 第四章 市 场 结果分析 : 这是两厂商根据自身利益最大化原则同时独立作出产量决策 的古诺模型均衡结果。 这个结果有没有使两厂商真正实现自 身利益的最大化 ?从社会总体的角度来看效率又如何 ? 第四章 市 场 我们首先来看古诺模型的结果。 在上述例子中,社会的总产量 Q=4;此时两家厂商的利润 u1=u2=4,两厂商利润总和为 8;市场出清价格 P=4。 我们再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考察这个问题。 如果两家厂商联合起来像一个垄断者一样在市场上行动,以总体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来考虑市场的最佳产量,容易求出使得总得益最大的总产量 Q*=3,最大总得益 u*=9。 将此结果与两厂商独立决策、只追求自身利益时的博弈结果相比,总产量较少,而总利润较高。 尽管双方都了解这种合作的好处,但如没有足够强制力,这种合作是不可能实现的,即这个合作是不能自动实施的。 第四章 市 场 这里再次呈现集体非理性。 但这个不合作的结果对整个社会来说是有效率的,因为其增加了产量,降低了价格。 这也就是为什么传统的西方国家的产业规制政策要严格限制垄断的原因。 古诺模型在现实中有很多例子。 如在一个偏远的农产品市场上的两大西瓜垄断种植商之间的产量竞争。 另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石油输出国组织 (OPEC)的限额被突破。 第四章 市 场 价格决策 ——伯特兰德模型 在伯特兰德模型中,厂商选择的是价格而不是产量。 为使讨论有意义,这里我们考虑产品有一定差别的伯特兰德价格博弈,即消费者能够感受到产品的微小差别而且有一定的特殊偏好,不会将两种产品当作完全替代品,从而不会当两种产品的价格稍有差异时便会造成价格稍高的产品完全销售不出去。 除此以外基本上还是假定两产品是大致可替代的,比如两家厂商在品牌、质量。产业经济学市场(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学与巴泽尔的产权分析 巴泽尔的产权分析 – 由于高昂的测度成本阻碍了对资产所有属性的明确界定 – 人类社会从来没有出现过完全明晰的绝对产权 – 对资产属性的不完全测度导致资产的部分属性暴露在“公共领域”,从而出现资产法律上的所有权和经济上的所有权不一致性 – 资产权利的有效性不仅取决于法律保护,而且取决于“所有者”个人保护权利的努力和他人企图攫取权利所付出的努力
个类别均赋以不同的数字。 这种素质测评类别量化的特点是,每个测评对象属于且仅属于一个类别,不能同时属于两个以上的类别。 量化在这里是一种符号性的形式量化,“分数”在这里只起符号作用,无大小之分。 模糊量化则要求把素质测评对象同时划分到事先确定的每个类别中去,根据该对象的隶属程度分别赋值。 这 种测评模糊量化的特点是,每个测评对象同时且必须归属到每个类别中,量化值一般是不大于 1 的正数
的进入;也越容易吸引衍生公司的加盟(科技人员或经理人员辞职单干建立的公司),衍生公司通常都把选址靠近母公司,以利用原来的关系网络和共享信息资源 植根性。 产业集聚容易形成共同的产业文化和行业规范。 此规范使人们相互信任和交流,从而加快了新思想、新观念、信息和创新的扩散速度。 四、新产业区的产业集聚 集聚优势可以超越比较优势而决定专业化生产模式。
et demand and its costs • – Choice of price, or equivalently, quantity • • Downward sloping demand allows • monopolist to exercise market power • – Static monopoly model no strategic behavior • – In
放松规制后 , 航空企业的装载率明显提高 , 装载率提高使得企业生产效率提高 , 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 另外 , 企业员工的劳动生产率比原来也有大幅提高。 三、美国航空等产业的放松规制 第十二章 产业规制 (一 )中国自然垄断产业价格规制的放松 , 我国自然垄断产业的产品价格完全是由政府部门制定 , 全实行统一的价格。 这种方式主要有四种: (1)由行政区制定或中央与各工业部门共同制定。
二是利用点弹性概念可知,需求关于价格的点弹性为常数。 ( ) 1 / 2p y y二、需求价格弹性 定义:需求价格弹性反映的是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商品需求量相对于商品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 表达式 ,则称商品需求富有弹性; ,则称商品需求具有单位弹性; ,则称商品需求缺乏弹性。 pd y p d y pd p y d p y 1p 1p 1p M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