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作业公司试气作业培训课件(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10m的钢卷尺,要求做到 “ 三丈量 ” 、“ 三对口 ”。 丈量累计复核误差 1000m小于。 • 丈量封隔器通常以胶筒中心为卡点,分别量出 “ 封上长 ” 和“ 封下长 ” 两部分。 以胶筒中心到封隔器上部内螺纹端顶面的距离为封上长,以胶筒中心到封隔器下部外螺纹端第一扣的距离为封下长 作业前的准备 ⑵ 管柱组配 • 管柱组配要按照管柱设计图进行,自上而下计算出各工具间需要的油管长度(不包括井下工具的长度)、根数及其需加的调配短节。 • 根据调配好的油管和应加短节,重新计算井下工具的实际深度,验证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如不符合应重新调配。 • 现场数出下井油管根数,并将井下工具及短节在各自位置接好。 作业前的准备 ⑵ 管柱组配 • 施工现场应将所配管柱与余下管柱分开摆放。 注意:要特别注意所用的调配短节抗拉强度于加工质量要达到施工要求、以及调配短节的通径等。 深井管柱调配时油气井上部尽量不要接短节。 • 不要将封隔器和下井管柱接颠倒,或将封隔器本身颠倒。 封隔器与配水器要避免直接相连。 封隔器要避开套管接箍和射孔井段。 当卡点夹层很薄时,还要考虑管柱的伸长(一般1000m伸长 )和管柱螺纹余扣的影响,这时,卡点应配在夹层的中上部为宜。 • 管柱下井前要复查一遍,油管根数和工具位置与设计计算相一致,确认无差错方可入井。 作业前的准备 ⑶ 油管架 • 油管架不少于 3道,每道不少于 3个支点,高于地面 30cm以上,管杆排列整齐平稳,每 10根出一个节箍。 油管架下要求铺设大于 11 11m2的暗色防渗塑料布,并在塑料布四周砌上高 5~ 10cm、宽 20~ 25cm的小方墙,防止管杆上的污染物落地形成污染。 作业前的准备 ⑷ 起下油管准备 • 油管滑道要顺直牢固,小滑车要灵活好用。 井口操作台要牢固平整且必须防滑,除提下管柱必须的工具外,不准堆放其他杂物。 • 检查修井机、通井机的负荷、运转情况、刹车系统灵活可靠;检查井架、天车、游动滑车、绷绳、绳卡、死绳头、地锚等,均符合技术要求;检查动力钳、管钳、吊卡等是否满足施工要求。 • 作业中修井机、通井机都必须安装合格的指重表或拉力计。 大绳必须用 Φ22 ~ 25mm的钢丝绳,穿好游动滑车后整齐地缠绕排列在滚筒上。 当游动滑车在井口最低位置时,滚筒上至少留 15圈钢丝绳。 当大绳在一个捻距内断 10丝时必须更换新的大绳。 起下管柱作业 ⑴ 起油管 • 压井 打入施工设计要求的压井工作液,压井工作液的名称、密度、粘度、数量、打入方式等要符合设计规定。 • 卸采油树、安装井控装置 卸下采油树及井口地面流程,安装井控装置。 • 试提、卸掉油管挂 打开井控装置的全封和半封封井器,卸掉自封压盖。 松开油管挂顶丝,上紧提升短接,提起管柱 50cm。 观察地锚、绷绳、拉力表显示正常后,再提出油管挂。 起下管柱作业 ⑴ 起油管 • 起油管 逐根起出井内油管,按起出顺序在油管桥上排列整齐。 每起出 10 ~ 20 根油管向井内灌一次压井液,防止井内压井工作液液面降低,发生井喷。 起到管柱尾部时要放慢速度,防止井下工具刮、碰井口。 起下管柱作业 ⑵ 下油管 • 下井油管螺纹要清洁,连接前要涂匀密封脂。 • 油管外螺纹要放在小滑车上运送。 运送油管的人应站在油管侧面,两腿不准跨油管。 • 用管钳或动力钳上紧油管螺纹,要防止上偏扣,应上满旋紧螺纹。 • 油管下到设计井深的最后几根时,下放速度不得超过 5m/min ,防止因长度误差顿击人工井底、顿弯油管。 • 下入井内的大直径工具在通过射孔井段时,下放速度不得超过 5m/min ,防止卡钻和损坏井下工具。 • 油管未下到预定位置遇阻或上提受卡时,应及时分析井下情况,复查各项数据,查明原因及时解决。 • 油管下完后上紧油管挂(装有密封圈),平稳坐入四通上,上紧顶丝。 • 按设计要求安装采油树。 目 录 一、井眼准备 二、起下管住作业 三、诱喷作业 四、测压作业 五、转层封隔作业 六、配合作业 三、 诱喷作业 抽汲诱喷 ⑴准备工作 • l、 检查天车、防喷盒,井口必须三点一线。 • 加重杆、防喷盒、抽子,绳帽等必须完好。 • 抽汲必须装防喷管,防喷管长度必须大于绳帽加重杆,抽子总长 ,内径不小于油管内径。 • 抽汲钢丝绳出口记号不少于两处,且须明显。 抽汲诱喷 ⑵ 抽汲 • 下入井内钢丝绳深度,必须丈量清楚。 • 抽子下放速度均匀,快起慢下,在接近液面,或起出记号时应降低速度。 • 抽子最大沉没深度,不超过 150米。 • 每抽 3~5次,应检查抽汲工具一次。 对高油气比井抽汲,每抽 2~3次应观察动液面上升情况。 • 抽汲时绞车操作人员应集中精力,井口要有专人负责看记号。 • 及时做好记录和化验工作。 气举诱喷 • 进口管线试压不能低于施工最高压力。 • 出口管线必须用高压硬管线,并固定好,喷口处不许接90176。 弯头。 • 地面管汇要事先装好油咀,以便快压通前倒成油咀控制出气,但不能在氮气未过油管鞋时就控制出口,不准用采油树闸门控制放气。 • 原则上是套管压气,油管出液。 • 液氮泵车距井口或油池不小于 20米。 • 气串时应暂停气举,放气恢复液面后再举。 • 采油树及管线必须严密不漏,中途修理必须放压后进行,气举时人要离开高压管线,并不准跨越。 • 气举完后,根据产层结构特点确定油咀大小,控制放气,严防出砂。 目 录 一、井眼准备 二、起下管住作业 三、诱喷作业 四、测压作业 五、转层封隔作业 六七、配合作业 四、测压作业 测压准备 • 测压前要收集了解所测井的最高压力,压力系数等,选择使用的压力计量程必须大于其所测压力的 130%。 • 使用的试井绞车,其录井钢丝长度符合所测井深的要求,在最大测深时绞车的录井钢丝不少于两排。 测压准备 • Can2020电子压力计电池组的安装: -如果电池筒连接在压力计上,卸掉电池筒。 -将电池组接头和压力计接头上的红点对齐,然后在稍微用力插入,如果红点没有对齐,应轻轻旋转电池组直至红点对齐之后再插入。 -当连接好之后,观察电池组上的发光二极管。 如果二极管闪烁 16次,表明压力计通过自检,开始进行正常工作。 -将电池筒套在电池组上,旋紧连接丝扣,用专用工具上紧。 试井绞车工作前的准备  根据井场地形、风向选好停车位置,将试井绞车停在离井口20~ 30m左右的地方,打桩固定牢固,使绞车与井口录井滑轮对正,有良好的观察井口操作视线,手动换向阀置于空位,调速器阀开在最大位置。  按规范打好绳帽,所打绳帽结应牢固可靠,装上压力计后应转动自如。  检查计数器记录是否平稳,深度误差不大于千分之二。  录井钢丝下端配合不同的下井仪器 ,可在油水、气井中进行不同的作业,将入井仪器连接在绳帽上,用专用工具上紧。  将入井仪器缓慢放入防喷盒内(防喷盒堵头)、小压帽用手带紧,用手拉起压力计,计数器回零,然后开启清腊闸门 1/5圈,待放喷盒内的空气完全被天然气所替换后再关闭防喷盒的放空阀门,调整小压帽的松紧度,完全打开清腊闸门,下放压力计。 下放压力计操作 • 液泵带动或下井仪器自重的作用下,带动滚筒自由下落,利用刹车手柄控制下放的速度。 • 当由于高压,压力计在井口无法靠自重下放时,首先检查小压帽的松紧度,不得用钢丝钳夹录井钢丝往下送,应用手往下送。 • 当由于水合物,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