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方电网信息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解电网运行状况。 3) 实现电网客户 数据(电费等)展现,及时了解整个电网的电力用户信息用户用电信息。 3. 现行系统业务、资源、设施情况分析 . 市场情况调查分析 . 项目所生产产品用途、功能、性能市场调研 . 市场相关(或替代)产品的调研 . 项目开发环境、平台、工具所需要产品的市场调研 . 市场情况预测 . 现行系统业务、资源、设施情况调查 . 拥有的资源(硬件、软件、数据、规章制度等)及使用情况调查 . 硬件环境 应用服务器环境 服务器 IBM xSeries 346 CPU Intel Xeon Processor 内存 1GB / 16GB 硬盘 146GB 数据库服务器环境 服务器 IBM eServer p5 570 CPU Intel Xeon Processor 内存 8GB / 16GB 硬盘 73GB 客户端环境 服务器 pc CPU 1GHz Pentium 或更高的微处理器(或相当的其他微处理器) 内存 256MB或更大 硬盘 20GB或更大 . 网络环境 出于安全考虑,系统应在内部网络环境下运行,局域网采用千兆以太网。 . 服务器软件环境 操作系统 UNIX 数据库 ORACLE 应用服务器 weblogic . 客户端软件环境 操作系统 Microsoft Windows 2020 或以上 浏览器 Microsoft Inter Explorer 或以上 . 现行系统的功能、性能、使用情况调查 本项目涉及以下系统: 主网生产系统:包含设备台帐管理、设备缺陷管理、设备试验、设备定检、设备检修、设备备品备件管理等模块,该系统已通过实用化验收并正式上线运行。 配网生产系统:包含生产计划管理、台帐管理、巡视管理、消缺管理、故障处理、两票管理、停电管理、定值管理、配网调度管理、预试定检管理、班务综合管理、业务监督等模块,该系统已通过实用化验收并正式上线运行。 GIS 系统:提供的基本工具如基本图形操作、辅助图形操作、图形编辑、电网建模、拓扑关系的建立与维护、电网模型校验、标准空间分析、空间查询、数据版本管、图形数据导入与导出、绘图 打印等;包含的基本电力业务功能:设备管理,工单管理,专题图管理,设备查询与统计,开关模拟操作,业扩报装供电方案分析,单线图范围分析功能,供电电源分析功能,供电范围分析功能,统计分析报表功能等;包含的高级电力业务功能:用电客户营配综合信息查询,辅助故障抢修,辅助制定抄表路线,线损四分支持,配网规划决策支持,准实时数据展现等,该系统已通过实用化验收并正式上线运行。 营销系统:包含业扩管理,抄表管理,电价、电量与电费管理,计量管理,用电检查管理、营业稽查,工作质量,线损管理,购电管理、电量分析,电费分析,电价分析 等模块,该系统已通过实用化验收并正式上线运行。 计量自动化:包含了厂站系统、 专变系统、配变系统、低压集抄系统、线损四分统计分析、停电时间统计、供售电量统计、供电质量统计分析等模块,该系统已通过实用化验收并正式上线运行。 项目现状:目前 广东省电力科学研究院 已开始了调度海量实施数据平台的建设,首先实现安全 I/II 区系统的整合,集成了 SCADA/EMS 系统、继电保护与故障信息管理系统、地网 EAC 系统( TMR),可对外提供的信息包括:按照 CIM 组织的主网模型、 SVG 图形、主网实时运行数据、主网历史运行数据、关口表计的电量数据以及继电保护装置信息。 这些信息均可通过海量实施数据平台的外平台在安全 III/IV 区发布。 正向物理装置 反向物理装置 内平台 外平台 SC A D A/ EMS TMR 应用适配与服务包装 数据库 海量 实时数据平台 数据库 继保及故障信息系统 SV G 图形 CIM XML模型 GDA 服务 H S D A 服务 TS D A 服务 图 1 目前 海量实施数据平台 已完成的工作 . 需求 4. 项目技术方案 . 项目总体目标 . 项目的目标、范围、规模、结构 . 技术目标 本项目的完 成将为使用者提供基于 SVG 图形的生产、运行综合信息的查询手段,包括: 1) 集成计量自动化系统,接收计量自动化系统所采集的配变监测数据和负控终端数据; 2) 集成配网系统,将配变终端数据和负控终端数据与 SVG 配网图上的设备进行关联; 3) 在主网、配网 SVG 图形上了解电网的实时运行状态; 4) 从主网图形上可调阅配网接线图; 5) 电网运行的历史曲线可定制查询; 6) 从 SVG 图形上可查询设备的台帐和缺陷信息。 . 业务目标 1) 实现主配网的信息共享; 2) 对 广东省电力科学研究院 电网进行全景信息浏览; 3) 实时掌握 广东省电力科学研究院 主、配网的运行状态; 4) 为 线损四分应用、供电可靠性统计等应用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 . 数据目标 1) 配网模型标准化; 2) 计量信息标准化。 . 集成目标 1) 实现计量信息与配网设备的信息关联; 2) 实现主网设备与配网设备的关联; 3) 实现设备功能位置与设备台帐的关联。 . 技术方案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 建模先行,数据紧跟 本项目首先对配网和配网计量信息进行建模研究,遵循 IEC 61970 和 IEC 61968 的 CIM 对配网中的功能位置信息进行描述。 对于电网模型的拓扑连接描述上将主要参考 IEC 61970 的 301 部分,研究如何描述配网中的设备以及计量信息如何与设备关联。 C o r eD o m a i n G l o b a l W ir e s M e a sT o p o lo g yL o a d M o d e l O u t a g eG e n e r a t io nS C A D AP r o t e c t i o n 图 2 参考 IEC 61970 对 配网 模型进行建模 对于配网管理中的馈线则遵循 IEC 61968 中的 Circuit 和 CircuitSection进行建模。 图 3 配网中的馈线建模 对于配网计量信息,则区分计量功能点位置和计量表计两个概念,并参考IEC 61968 进行建模,如 图 4 所示。 图 4 计量信息的建模 按照上述原则实现配网和计量信息的建模后,将对配网系统和计量自动化系统进行集成包装,将这两个系统的模型转换为 CIM 格式。 . 直观展现,图数结合 本项目将以 SVG 图形为基础展示实时数据、设备台帐、设备缺陷等信息。 SCADA/EMS 已实现了将主网的接线图、片网图、潮流图转换为 SVG 格式,本项目中配网 GIS 需要将配网接线图也转换为 SVG 格式。 在 SVG 图形的展现上需要实现量测标注,即计量信息与图形上的设备位置相关联,能够与 SVG 图形为基础直观展示海量实施数据平台上所集成的信息。 . 模型共享, 界面集成 本项目通过海量实施数据平台实现主配网的模型共享,即海量实施数据平台集成 SCADA/EMS 系统和配网系统,对外提供统一的主配网模型。 在展现上,则采用界面集成的方式,进行 SVG 图形展现的 WEB 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