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_kv_变电所电气部分初步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由于第一方案增加了盘路母线 , 占地面积较有所增加 , 从设备上来 看,需多加一个间隔设备及 7 组隔离开关,综合投资费用和运行费增加增加。 从可靠性来看 , 第二方案当进出线断路器故障或检修时 , 故障或检修线路只好停运, 而第一方案中当进出线断路器故障或检修时,可由盘路临时供电。 从改变运行方式灵活性来看 , 两个方案都能适应系统中各种运行方式调度和潮流变 化需要,试验方便。 167。 14 最优 主 接线方案的确定 通过以上分析 比较 , 可以发现第一方案虽然投资费用有所增加 , 但可以保证断路器 故障或检修时正常供电, 110kV 断路器故障修复时间是 6 至 7 天,而且因故障停电造成 110kV 变 电所 电 气部 分 初步 设 计说 明 书 第 15 页 共 74 页 电专函授 09 级 的停电损失是少供电量电费的成本的十倍 ; 本所 35kV 侧供电负荷 37MW, 10kV 侧供电负 荷 25MW, 110kV 侧有穿越功率 23MVA。 以断路器故障停电一次造成少供负荷 10 MVA, 6 天修复 , 将造成少供电量 万 kWh,造成的损失就相当于 万 kWh。 考虑综合因 素选第一方案为本变电所的主接线方案。 最优主接线方 案 110kV侧 35kV侧 10kV侧 双母线分段接线 双母线接线 单母线分段接线 最优主接线方案图如下: 167。 15 变电所 主 变和厂 用 变选择 有原始资料可知 , 我们本次所设计的变电所是 110kV 通过变它是以 110kV 受功率为 主 , 把所受功率通过主变传输至 35kV 及 10kV 母线上 , 因此 , 选择主变台数时 , 要确保 供电的可靠性。 为了保证供电可靠性 , 避免一台主变压器故障或检修时影响供电 , 变电所中一般装 设两台 主变压器。 考虑到两台主变压器同时发生故障机率较小 , 适用远期负荷的增长及 扩建 , 而当一台主变压器故障或检修时 , 另一台主变压器可承担 70%的负荷 , 保证全变 电所正常供电,故选择两台主变压器互为备用,提高供电可靠性。 110kV 变 电所 电 气部 分 初步 设 计说 明 书 第 16 页 共 74 页 电专函授 09 级 在具有三种电压等级的变电所 , 如通过主变压器的各侧绕组的功率均达到该变压器 容量的 15%以上 , 或低压侧虽无负荷 , 但在变电所内需装设无功补偿设备 , 主变宜采用 三绕组变压器。 一台三绕组变压器的价格及所用的控制和辅助设备 , 比相对的两台双绕 组变压器都较少 , 而且本次所设计的变电所具有三种电压等级 , 考虑 到运行维护和操作 的工作量及占地面积等因素,该所选择三绕组变压器。 一、主变压器的选定 35kV 侧负荷为 41MW, 10kV 侧负荷为 25MW, 功率因数。 当一台主变压器故障或 检修时,另一台主变压器可承担 70%~ 80%的负荷保证全变电所的正常供电。 S=( 41+ 25) /= 66(MVA) *12 查《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 184 页( Sj=100MVA) , 型号 容量比 额定电压( kV) U*12% U*13% U*23% 高压侧 中 压 侧 低压侧 SSPSL163000 100/100/50 121 二、所用变压器的选定 当所内有较低电压母线时,一般均由这类母线上引接 1~ 2 个所用电源,所用电源 引接方式具有经济性和可靠性较高的特点。 本所所用电占用率 %。 所用变压器容量的确定: S=( 41+ 25) % /= ( MVA)= 339( kVA) 查 《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毕业设计指导 》 附表 11, 选择 SL7400/10 型变压器, 其技术数据见下表。 型号 额定容量 ( kVA) 额定电压 (kV) 损耗( kW) 阻抗电 压(%) 空载电 流(%) 连接组 别 高压 低压 空载 负载 SL7400/10 400 10 4 Y, yno 167。 16 变电所 用 电设计 变电所的所用电是变电所的重要负荷。 在所用电设计时应按照运行可靠 、 检修和维 护方便是要求,使设计达到经济合理、技术先进,保证变电所安全、经济的运行。 一、所用变压器台数的确定 本变电所总容量为 2500MVA, 另有 64MVA 穿越功率 , 且变压器采用强迫油循环水冷型, 为保证所用电运行可靠、安全,装设两台所用变压器。 110kV 变 电所 电 气部 分 初步 设 计说 明 书 第 17 页 共 74 页 电专函授 09 级 二、所用电源的引接方式 根据当所内有较低电压母线时,一般均由这类母线上引接 1~ 2 个所用电源,这一所 用电源引接具有经济和可靠性较高的特点。 本所采用从 10kVⅠ段母线引接一个电源 , 从 10kVⅡ段母线引接一个电源的接线方式。 三、所用变压器低压侧接线 所用电系统采用 380/220V 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三相四线制 , 动力与照明和用一个电源。 所用电低压侧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平时分列运行。 所用电接线图如下: 167。 17 最优电气主接线图绘制 见附图 110kV 变 电所 电 气部 分 初步 设 计说 明 书 第 18 页 共 74 页 电专函授 09 级 第二 章 短路电流计算 167。 21 节 短路电流计算概述 电力系统的电气设备 , 在其运行中都必须考虑到可能发生的各种故障和不正常运行 状态 , 最常见同时也是最危险的故障是发生各种形式的短路 , 因为它们会破坏对用户的 正常供电,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 短路是电力系统的严重故障 , 所谓短路 , 是指一切不正常的相与相之间或相与 地 (对 于中性点接地系统)发生通路的情况。 在三相系统中 , 可能发生的短路有 : 三相短路 、 两相短路 、 两相接地短路和单相接 地短路。 其中三相短路是对称短路 , 系统各相与正常运行时一样仍处于对称状态 , 其他 类型的短路都是不对称短路。 电力系统的运行经验表明 , 在各种类型的短路中 , 单相短路占大多数 , 两相短路较 少 , 三相短路的机会最少。 但三相短路情况最严重 , 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因此 , 我们都 采用三相短路来计算短路电流,并检验电气设备的稳定性。 一、短路计算的目的 , 为了比较各种接线方案 , 确定接线方案是否需要采取限制 短路电流的措施等。 , 为了保证各种电气设备和导 体在正常运行和故障情况下都能 安全、可靠地工作,同时又力求节约资金,这就需要用短路电流进行校验。 二、电力系统短路电流计算的条件 1. 正常工作时,三相系统对称运行。 2. 所有电源的电动势相位角相同。 3. 系统中的同步和异步电机均为理想电机,不 考 虑电机磁饱和、磁滞、涡流及导 体集肤效应等影响;转子结构完全对称;定子三相绕组空间位置相差 120o 电气 角度。 110kV 变 电所 电 气部 分 初步 设 计说 明 书 第 19 页 共 74 页 电专函授 09 级 4. 电力系统中各元件的磁路不饱和,即带铁芯 的 电气设备阻抗值不随 电流大小发 生变化。 5. 电力系统中所有电源都在额定负荷下运行,其中 50%负荷接在高压母线上, 50 %负荷接在系统侧。 6. 同步电机都具有自动调整励磁装置(包括强行励磁)。 7. 短路发生在短路电流为最大值的瞬间。 8. 不考虑短路点的电弧阻抗和变压器的励磁电流。 9. 除计算短路电流的衰减时间常数和低压网络 的 短路电流外,元件的电阻都略去 不计。 ,不考虑参数的误差和调整范围。 三、计算短路电流的一般规定 , 热稳定以及电器开断电流所用的短路电流 , 应按本工 程设计规划容量计算,并考虑电力系统 5~ 10的远景发展规划。 确定短路电流时,应按 可能发生最大短路电流的正常接线方式 , 而不应按仅在切换过程中可能并列运行的接线 方式。 , 在电气主接线的网络中 , 应考虑具有反馈作用的异 步电动机的影响和电容补偿装置放电电流的影响。 , 对不带电抗器回路的计算短路点 , 应选择在正常接线方式时 的短路电流为最大的点 ; 对带电抗器 6~ 10KV 出线 , 选择母线至母线隔离开关之间的引 线 , 套管时 , 短路计算点应取在电抗器之前 , 其余导体和电器的计算短路点一般选择在 电抗器之后。 ,热稳定以及电器的开断电流,一般按三相短路电流验算。 若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及自耦变压器等回路中的单向 , 两相接地短路较三相严重时 , 则 应按严重的情况计算 三、短路电流计算的方法(运算曲线法) 在本设计中 , 按设计要求 , 短路电流计算将计算三相短路电流。 短路电流计算时间 为 0s、 1s、 2s。 110kV 变 电所 电 气部 分 初步 设 计说 明 书 第 20 页 共 74 页 电专函授 09 级 本次设计课题中短路电流计算是应用运算曲线进行的标么值的近似 计算 , 其基本计 算步骤为: ,得到各电源对短路点的转移阻抗。 (将各转移阻抗按各发电机额定功率归算 )。 ,得到以发电机额定功率为基准值的各电源送至短路点电流的标么 值。 ( 3)中各电流的有名值之和,即为短路点的短路电流。 ,可进行有关的修正计算。 167。 22 节 短路电流计算过程 一、计算电路图 二、主要元件的电抗 取 Sj=100MVA,电压基准值为各段的平均额定电压: 115kV、 37kV、。 1. 主变压器 110kV 变 电所 电 气部 分 初步 设 计说 明 书 第 21 页 共 74 页 电专函授 09 级 U U N 型号 容量比 额定电压( kV) U*12% U*13% U*23% 高压侧 中 压 侧 低 压 侧 SSPSL163000 100/100/50 121 U1d % = 1 (U 2 1−2 % + U 1−3 % − U 2−3 %) = 1 ( + − ) = 2 U 2 d % = 1 (U 2 1−2 % + U 2−3 % − U 1−3 %) = 1 ( + − ) = 2 U 3d % = 1 (U 2 2−3 % + U 1−3 % − U 1−2 %) = 1 ( + − ) = − 2 X T 1 = U1d % 100 S B S N = 100 100 63 = X T 2 = U 2 d % 100 S B S N = 100 100 63 = X = U 3d % S B = − 100 ≈ 0 T 3 100 S 100 63 2. 线路 X L : X L1 S B = L1 2 B = 42 100 (115) 2 = X L 2 S B = L2 2 B = 19 100 (37) 2 = 110kV 变 电所 电 气部 分 初步 设 计说 明 书 第 22 页 共 74 页 电专函授 09 级 U U X d = X X L 3 S B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