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理科数学逻辑联结词与四种命题复习资料(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上的增函数 , a, b∈ R.“若 f(a)+f(b)≥f(a)+f(b), 则 a+b≥0”. • 证明:假设 a+b< 0, 则 a< b, b< a, • 因为 f(x)是 (∞, +∞)上的增函数 , • 则 f(a)< f(b), f(b)< f(a), • 所以 f(a)+f(b)< f(a)+f(b), 与条件矛盾 ,所以命题为真 . 高中总复习(第 1轮) 理科数学 全国版 26 • (2)逆否命题:若 f(a)+f(b)< f(a)+f(b), 则a+b< 0. • 下面用反证法给出证明: • 假设 a+b≥0, 则 a≥b且 b≥a。 • 又 f(x)为增函数 , 所以 f(a)≥f(b), f(b)≥f(a)。 • 两式相加 , 得 f(a)+f(b)≥f(a)+f(b), • 这与题设条件 f(a)+f(b)< f(a)+f(b)矛盾 ,故假设不成立 . • 所以 a+b< 0. 高中总复习(第 1轮) 理科数学 全国版 27 • 点评: 反证法证题 , 其根据是原命题与它的逆否命题等价 .其一般步骤是: • ① 反设:作出与求证结论相反的假设; • ② 归谬:将反设作为条件 , 并由此通过一系列的正确推理导出矛盾; • ③ 结论:说明反设不成立 , 从而肯定原命题成立 .值得注意的是:反证法证题时 , 一定要用到 “ 反设 ” 进行推理 , 否则就不是反证法 . 高中总复习(第 1轮) 理科数学 全国版 28 • 已知下列三个方程: • x2+4ax4a+3=0, • x2+(a1)x+a2=0, • x2+2ax2a=0 • 至少有一个方程有实根, • 则实数 a的取值范围是 . 高中总复习(第 1轮) 理科数学 全国版 29 • 若三个方程均无实根, 则 16a24(34a)< 0 • (a1)24a2< 0 • 4a2+8a< 0,解得 • 故三个方程至少有一个方程有实根的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 {a|a≥1,或 a≤ }, • 故填 (∞, ] ∪ [ 1, +∞). .a3 12 < <3232 高中总复习(第 1轮) 理科数学 全国版 30 • 题型 命题中的逻辑推理 • 已知 c> 0,设 • p:函数 y=cx在 R上单调递减, • q:不等式 x+|x2c|> 1的解集为 R. • 如果 p和 q有且仅有一个正确,求 c的取值范围 . 参考题 高中总复习(第 1轮) 理科数学 全国版 31 • 函数 y=cx在 R 0< c< 1. • 不等式 x+|x2c|> 1的解集为 R 函数 y= x+ |x2c|在 R上恒大于 1. • 因为 x+|x2c|= 2x2c(x≥2c) • 2c(x< 2c), • 所以函数 y=x+|x2c|在 R上的最小值为 2c. • 所以不等式 x+|x2c|> 1的解集为 R 2c> 1 1 .2c > 高中总复习(第 1轮) 理科数学 全国版 32 • 若 p真 q假,则 c的取值范围是 • 若 p假 q真,则 c的取值范围是 • 因此 c的取值范围是 11( ) ( ( .22 0 1 0, , ] , ]1 ( ) ( ) ) .2 0 1 1, ] [ , , [ ,1( ) .2 01, ] [ , 高中总复习(第 1轮) 理科数学 全国版 33 • 1. 复合命题的真假应由构成复合命题的简单命题的真假 , 结合复合命题真值表加以判断 . • 2. 当原命题的真假不易判断时 , 可考虑判断其逆否命题的真假;当否命题的真假不易判断时 , 可考虑判断逆命题的真假 . 高中总复习(第 1轮) 理科数学 全国版 34 • 3. 在证明问题中 , 若结论中含有 “ 至少 ”“ 至多 ”“ 唯一 ”“ 没有 ”“ 无 ”“ 不 ” 等词 , 可考虑用反证法 . • 4. 反证法中矛盾的构设可以多种多样 ,如与已知条件矛盾 , 与假设矛盾 , 与某些定义 、 定理 、 性质或是显而易见的结论矛盾 , 证明过程中自相矛盾等 . 高中总复习(第 1轮) 理科数学 全国版 35 第 讲 5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第一章 集合与简易逻辑 高中总复习(第 1轮) 理科数学 全国版 36 考 点 搜 索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利用集合间的包含关系判断命题之间的充要关系 ●善于构造原命题的逆否命题来判断命题的充要关系 ●充要条件的证明与探索高考 高考猜想 在高考中,“充分必要条件”通常以选择题形式出现 . 高中总复习(第 1轮) 理科数学 全国版 37 • 一、 四个基本概念 • 1. 若① ,则称 p是 q的充分条件 . • 2. 若② ,则称 p是 q的必要条件 . • 3. 若③ ,则称 p是 q的充要条件 . • 4. 若④ ,则称 p是 q的既非充分也非必要条件 . pqqpp q q p且p q q p且 高中总复习(第 1轮) 理科数学 全国版 38 • 二、 从集合的观点看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 • 记 p: A, q: B. • 1. 若满足⑤ ,则 p是 q的充分条件 . • 2. 若满足⑥ ,则 p是 q的必要条件 . • 3. 若满足⑦ ,则 p是 q的充要条件 . • 4. 若满足⑧ ,则 p是 q的既非充分也非必要条件 . ABABA B B A且A B B A且 高中总复习(第 1轮) 理科数学 1。高考理科数学逻辑联结词与四种命题复习资料(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殊情况 . 22 若 A={x|x=a2+2a+4, a∈ R}, B={y|y=b24b+3,b∈ R},则 A与 B的关系为 . 因为 x=(a+1)2+3, a∈ R,所以 x≥3, 所以 A={x|x≥3}.又 y=(b2)21, b∈ R, 所以 y≥1,所以 B={y|y≥1 },故 A B. A B 23 参考题 24 25 26 27 28 1. 元素与集合 ,
first. Yet, in a few months, my brain got reeducated and __54__ could se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good and bad writing and could appreciate literature at a whole new level. Going to college helps
埋入混合料中,以避免离析。 ( 7)在摊铺机后面应设专人消除粗细集料离析现象,特别应铲除局部粗集料“窝”,并用新 拌混合料填补。 瑞赣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指导意见汇编 基层施工指导意见 13 5.混合料的碾压 ( 1)每台摊铺机后面,应紧跟双钢轮压路机、振动压路机和轮胎压路机进行碾压,一次碾压长度一般为 50m~ 80m。 碾压段落必须层次分明,设置明显的分界标志,有监理旁站。 (
因为 |PM|=|PF||FM|, 83323| | | | .| | | |P F A FP M B M20 • 所以 即 • 所以点 M的轨迹是以点 F为左焦点, • l为左准线的椭圆位于直线 • x= 右侧的部分 . • 由 • 可得 a=4, b=2, c= . • 因为 |OF|= =c,所以 O为椭圆的中心 . • 故点 M的轨迹方程是 1 | | ,| | | |AFF M B
将点 P(x, y), 按向量 a=(2, 3)平移后得到点 P′(x′, y′).若按两步进行 ,则是将点 P(x, y)向右平移 2个单位长度 , 再向上平移 3个单位长度 , 即点 P′的坐标为 (x+2, y+3).推而广之 , 将点 P(x, y)按向量 a=(h, k)平移得到点 P′的坐标为 (x+h, y+k).而函数 y=f(x)的图象按向量 a=(h,
=5(ac),求 cosA的值 . 解: (1)由余弦定理 b2=a2+c22accosB及条件 可得 :2accosB=ac,即 cosB= ,所以 B=120176。 . (2)由 b2=a2+c2+ac,得 b2=(a+c)2ac, 即 19=25ac,所以 ac=6. 题型 2 利用余弦定理解三角形 1912立足教育 开创未来 高中总复习(第一轮) 理科数学 全国版 17 由 得 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