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重力、弹力、摩擦力复习资料(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A.汽车一定向右做加速运动 B.汽车也可能向左运动 C. m1除受到重力、底板的支持力作用外,还一定受到向 右的摩擦力作用 D. m1除受到重力、底板的支持力作用外,还可能受到 向左的摩擦力作用 [思路点拨 ] 根据 m的受力情况得出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但不能得出运动方向; m1受到底板的摩擦力的方向可用 “ 假设法 ” 或 “ 牛顿第二定律 ” 分析得出. [课堂笔记 ] 因小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斜向右上的绳的拉力作用,因此,合力一定向右,故汽车的加速度水平向右,但有可能是向左做匀减速运动,故 A错误, B正确;分析 m1的受力可知,只有受到的摩擦力水平向右,m1才能产生向右的加速度,故 C正确, D错误. [答案 ] BC 本题中 m1受到的静摩擦力的方向也可以用假设法分析,汽车向右匀加速运动时,若底板光滑, m1将相对底 板向左滑,即 m1有相对底板向左滑动的趋势,因此 m1受 到的静摩擦力方向一定向右 . (10分 )如图 2- 1- 5所示,斜面为长方形的斜面体倾角为 37176。 ,其长为 m,宽为 m.一重为 20 N的木块原先在斜面体上部,当对它施加平行于 AB边的恒力 F时,刚好使木块沿对角线 AC匀速下滑, 求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 数 μ和恒力 F的大小. [思路点拨 ] 解答本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 (2)滑动摩擦力 Ff= μFN中 FN的大小; (3)斜面方向上木块所受合力为零. [解题样板 ] 画出木块在斜面内的 受力图,如图 2- 1- 6所示,由于 木块沿斜面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 由平衡条件可知,重力沿斜面向 下的分力 mgsin37176。 与水平推力 F的合力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一对平衡力,由几何关系可得 F= mgsin37176。 tanα = 20 N= 9 N┄┄┄┄┄┄┄┄┄┄┄┄ (3分 ) 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 Ff= = 15 N┄┄┄┄┄┄┄┄┄┄ (4分 ) 由滑动摩擦公式得 μ= ┄┄┄┄ (3分 ) [答案 ] 9 N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本题容易造成的错解就是认为摩擦力的方向沿 斜面向上. 1. (2020温洲模拟 )下列关于物体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地球上的物体只有运动时才受到重力 B.同一物体在某处向上抛出后所受重力较小,向下抛出 后所受重力较大 C.某物体在同一位置时,所受重力与静止还是运动无关, 重力大小是相同的 D.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其质量有关 解析: 地球上的物体运动或静止时都受地球的吸引作用,故运动或静止的物体均受重力, A错误;某物体在地球某点处所受地球吸引而产生的重力一定,与此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B错误, C正确;物体所受重力 G= mg,在 g一定时, G由 m决定, D正确. 答案: CD 2.一个圆球形薄壳容器所受重力为 G,用一细线悬挂起来, 如图 2- 1- 7所示.现在容器里装满水,若在容器底部有 一个小阀门,将小阀门打开让水慢慢流出,在此过程中, 对容器和容器内的水组成的系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系统的重心慢慢下降 B.系统的重心先下降后上升 C.系统对地球的引力减小 D.有可能绳的方向不竖直 解析: 当水流出时,水的重心不断下降,当水全流尽时,系统的重心位置又回到了容器的中心,故 B正确, A错;由于水流出过程,系统的重力减小,故系统对地球的引力减小, C正确;重力和绳的拉力平衡,故绳的方向始终过重心且竖直, D错. 答案: BC 3.如图 2- 1- 8所示,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k,小球 重 G,平衡时小球在 A处,今用力 F压小球至 B处,使 弹簧缩短 x,则此时弹簧的弹力为 ( ) A. kx B. kx+ G C. G- kx D.以上都不对 解析: 设球在 A处时弹簧已压缩了 Δx,球平衡时弹力 FA= G= kΔx,球在 B处时,弹簧又压缩 x,球再达平衡时弹力 FB= k(Δx+ x)= G+ kx,故选项 B是正确的.注意:此题易选错为 A项,原因是 x并非球在 B处时弹簧的变化量,即不是弹簧压缩后与原长的差值. 答案: B 4.如图 2- 1- 9所示,物体 m静止于倾 角为 θ的斜面上,现用垂直于斜面的 压力 F= kt(k为比例常量, t为时间 )作 用在物体上.从 t= 0开始,物体所受摩擦力 Ff随时间 t的 变化关系是图 2- 1- 10中的 ( ) 解析: 未加压力 F之前,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由平衡条件可得: Ff= Gsinθ,当加上压力 F后,物体仍处于静止状态,因此 Ff仍为 Gsinθ,故 D正确. 答案: D 5.如图 2- 1- 11所示,质量为 m的物体 A放在地面上的竖直轻弹簧 B上,现用 细绳跨过定滑轮将物体 A与另一轻弹簧 C连接,当弹簧 C处在水平位置且右端 位于 a点时它没有发生形变.已知弹簧 B和弹簧 C的劲度系数分别为 k1和 k2,不计定滑轮、细绳的 质量和摩擦.将弹簧 C的右端由 a点沿水平方向拉到 b点时, 弹簧 B刚好没有形变,求 a、 b两点间的距离. 解析: 开始时,弹簧 B的压缩长度为 x1= ; 当弹簧 B无形变时,弹簧 C伸长 x2= , 所以 a、 b间距离为 x1+ x2= mg( ). 答案: mg( ) 一、力的合成 1.合力与分力: 如果一个力产生的 与几个共同作用时 产生的 相同,则这一个力为那几个力的 ,那几 个力为这一个力的 . 2.共点力: 几个力都作用在物体的 ,或者它们的 相交于一点,这几个力叫做共点力 . 3.力的合成: 求几个力的 的过程. 效果 效果 合 力 分力 同一点 延长线 合力 4.力的运算法则 (1)平行四边形定则:求两个互成角度的。高考物理重力、弹力、摩擦力复习资料(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根质 量 m= kg的金属棒 ab,它与框架的动摩擦因数 μ= ,整个装置放在磁感应强度 B= T、垂直框架向上的匀强磁场中.当调节滑动变阻器 R的阻值在什么范围内时,可使金属棒静止在框架上。 (框架与棒的电阻不计, g取 10 m/s2) 图 8- 1- 9所 [思路点拨 ] 解答本题应抓住以下关键点: (1)画出截面图. (2)受力分析.结合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特点,确定安培力的临界值.
24 • 当 x=2时, • 当 x=2时, 不存在, f(x)不存在 . • 所以 • f(x)= 2l i m 02nnnnxxx 2lim 2nnnnxxx1 (x2或 x2) 0 (x=2) 1 (2x2). 25 • 所以 f(x)的定义域是 {x|x∈ R且 x≠2}. • 图象如下图 . • (2)因为 • 所以 不存在 . 22li m
1 1 l og 1 2l og 1 2 l og 1 10l og 1 1 l og 1 2l og 2 2 l og 2 2>> , 高中总复习(第 1轮) 理科数学 全国版 25 题型三:简单的指数、对数型不等式 3. (1)若 则 a的取值范围是 . (2)已知 f(x)=logax是减函数, 则不等式 a2x3ax+2< 0的解集是 . a2l og 13 < , 高中总复习(第
(3)为避免碰撞,开始刹车时两车距离至少为多少。 [思路点拨 ] 由于货车的质量远大于摩托车的质量,在都没有采取刹车措施的情况下,两车相撞时,货车的速度变化很小,而摩托车碰撞后的速度与货车相同 . [解题样板 ] (1)两车碰撞过程中,取摩托车的初速度方向 为正方向,摩托车的速度变化量为 Δv= v2- v1=- 72 km /h- 54 km/h=- 20 m/s- 15 m/s=- 35
a2+ b2+ a2+ c2+ b2+ c2, 所以 3( a2+ b2+ c2) ≥ ( a + b + c )2= 1 , 所以 a2+ b2+ c2≥13. 立足教育 开创未来 高中总复习(第一轮) 理科数学 全国版 26 方法 3 :设 a =13+ α , b =13+ β , c =13+ γ . 因为 a + b + c = 1 ,所以 α + β + γ = 0. 所以 a2+
能守恒,在最高点的机械能是mg(H+ h),与小球落地前瞬间的机械能相等,故选C. 答案: C 3.如图 5- 3- 7所示,斜面体置 于光滑水平地面上,其光滑斜面上 有一物体由静止下滑,在物体下滑 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 B.斜面体的机械能不变 C.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垂直于接触面,不对物体做功 D.物体和斜面体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图 5- 3-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