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受力分析共点力的平衡复习资料(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环上用两根细绳悬挂一个重 G的物体, 使 OA绳固定不动,将 OB绳从竖直位置 沿半圆环缓缓移到水平位置 OB′,则 OA与 OB绳中受到的拉力 FA、 FB的变化情况是 ( ) A. FA、 FB都增大 B. FA增大, FB减小 C. FA增大, FB先增大后减小 D. FA增大, FB先减小后增大 [思路点拨 ] 本题应把重力作为分解的对象,它对两绳产生两个拉紧的效果,即两分力方向是沿绳所在直线的,先作初始的力分解平行四边形,然后根据 OB绳的方向变化作出各位置的平行四边形,从图中判断各力的变化情况. [课堂笔记 ] 因为绳结点 O受到重 物的拉力 F,所以才使 OA绳和 OB 绳受力,因此将拉力 F分解为 FA和 FB,如图所示. OA绳固定,则 FA 的方向不变,从 OB向下靠近 OB′ 的过程中,在 B B B3三个位置,两绳受力分别为 FA1和 FB FA2和 FB FA3和 , FA逐渐变大,而 FB却先减小后增大,当 OB⊥ OA时, FB最小.答案为 D. [答案 ] D 解答此类问题易犯的错误是不明确不变量和变化量的关系,不能保证在变化过程中合力和分力始终组成平行四边形.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抓住不变量,画出变化过程中的平行四边形,根据边角关系讨论力的大小和方向变化 . (14分 )(2020广东省实验中学模拟 ) 如图 2- 3- 5所示,质量为 m的正方体和 质量为 M的正方体放在两竖直墙和水平面 间,处于静止状态. m与 M相接触的边与 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α,若不计一切摩擦, 求: (1)水平面对正方体 M的弹力大小; (2)墙面对正方体 m的弹力大小. [思路点拨 ] 求解此题应注意以下三点: (1)整体法分析受力,利用平衡求水平面对正方体 M的弹力; (2)隔离 m进行受力分析,并建立直角坐标系; (3)列平衡方程求墙面对正方体 m的弹力大小. [解题样板 ] (1)以两个正方体整体为研究对象,整体受到向上的支持力和向下的重力,处于静止状态. ┄┄┄ (4分 ) 所以水平面对正方体 M的弹力大小为 FN= (M+ m)g┄┄┄┄┄┄┄ (2分 ) (2)对正方体 m进行受力分析如图 2- 3- 6所示. ┄┄┄┄┄┄┄┄┄ (2分 ) 把 FN2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分解有 FN2cosα= FN1┄┄┄┄┄┄┄┄┄┄┄┄┄┄┄┄┄ (2分 ) FN2sinα= mg ┄┄┄┄┄┄┄┄┄┄┄┄┄┄┄┄┄ (2分 ) 解得 FN1= mgcotα ┄┄┄┄┄┄┄┄┄┄┄┄┄┄ (2分 ) [答案 ] (1)(M+ m)g (2)mgcotα 灵活地选取研究对象可以使问题简化.对于处于平衡状态的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在不涉及内力时,优先考虑整体法.有时即使求解的是系统外力,也必须采取隔离法分析,如求解本题的墙面对正方体 m的弹力时,就采用了隔离法. 1.物体在共点力的作用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的速度在某一时刻等于零,物体就一定处于平衡 状态 B.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保持静止,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C.物体所受合力为零,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D.物体做匀加速运动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解析: 某一时刻速度为零的物体,受力不一定为零,故不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A错;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静止时,该物体不一定静止,如当另一物体做变速运动时,该物体也做变速运动,此物体处于非平衡状态,故 B错; C选项符合平衡条件的判断,为正确选项;物体做匀加速运动,所受合力不为零,故不是平衡状态, D错. 答案: C 2. (2020浙江高考 )如图 2- 3- 7所示, 质量为 m的等边三棱柱静止在水平 放置的斜面上.已知三棱柱与斜面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斜面的倾角为 30176。 ,则斜面对三 棱柱的支持力与摩擦力的大小分别为 ( ) A. mg和 mg B. mg和 mg C. mg和 μmg D. mg和 μmg 解析: 三棱柱受重力、斜面的支持力和摩擦力三力平衡, 故 FN= mg。高考物理受力分析共点力的平衡复习资料(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 ) A.导线内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等于电流的传导速率 B.电子运动的速率越大,电流越大 C.电流是一个矢量,其方向就是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 D.在国际单位制中,电流是一个基本物理量,其单位安 培是基本单位 解析: 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由电流的微观表达式 I= neSv可知,电流的大小不只是和电荷定向移动的速率有关,故 B错;电流的传导速率等于电场的传播速率,故 A错;电流虽有方向
C.水中质点振动频率较高, a是水中声波的波形曲线 D.空气中质点振动频率较高, a是空气中声波的波形曲线 解析: 波的频率取决于波源的振动频率,与介质无关,故同一音叉发出的声波在水中与在空气中传播时频率相同.但机械波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只取决于介质性质,与波的频率无关.声波在水中传播的速度大于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再由v= λf知,声波应在水中的波长较大,对应于题图中波形曲线b,故只有 A正确.
,磁通量增大,由楞次定律可判定流过线圈的电流方向向下,外电路电流由 b流向 a,同时线圈作为电源,下端应为正极,则电容器下极板电势高,带正电. D项正确. 答案: D 5. (2020海南高考 )一长直铁芯上绕有 一固定线圈 M,铁芯右端与一木质 圆柱密接,木质圆柱上套有一闭合 金属环 N, N可在木质圆柱上无摩擦 移动. M连接在如图 9- 1- 8所示 的电路中,其中 R为滑线变阻器, E1
两端电压减小, L2功率减小而变暗,选项 B正确. [答案 ] B 不能正确分析电路中电阻的连接,认为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有效电阻为下半部分,从而导致错选 A,还有认为 R1支路电流增大,所以 L2灯变亮而错选 D. 如图 7- 2- 6所示的电路中, E= 10 V, R1= 4 Ω, R2=6 Ω,电池内阻不计, C1= C2= 30 S,待电路稳定后再断开 S,求断开 S后通过电阻
.单位: ,1 J= 1 Nm= 1 kgm2/s2. 2.公式: Ek= . 运动 mv2 J 标量 动能是状态量,其表达式中的 v是瞬时速度,但动能的变化量是过程量. 二、动能定理 1.内容: 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在 这个过程中 . 2.表达式: W= Ek2- Ek1= . 3.物理意义: 动能定理指出了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与 物体 之间的关系,即合外力的功是物体 的量度.
gh ② 联立 ①② 得: m= 2M, A错误, B正确. 下滑过程中: (M+ m)gsinθ- (M+ m)gμcosθ= (M+ m)a1③ 上滑过程中: Mgsinθ+ Mgμcosθ= Ma2 ④ 解 ③④ 得: a2= g(sinθ+ μcosθ)> a1= g(sinθ- μcosθ), 故 C正确. 在木箱与货物从顶端滑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