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财务会计所得税会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则中规定不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主要包括: 1.商誉的初始确认 商誉 =合并成本 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 在免税合并的情况下,商誉计税基础为 0,若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则减少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增加商誉,由此进入不断循环状态。 2.除企业合并以外的其他交易或事项中,如果该项交易或事项发生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则所产生的资产、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与其计税基础不同,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交易或事项发生时不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该类交易或事项在我国企业实务中并不多见,一般情况下有关资产、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均会为税法所认可,不会产生两者之间的差异。 3.与联营企业、合营企业投资等相关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一般应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但同时满足以下 两个条件的除外:一是投资企业能够控制暂时性差异转回的时间;二是该暂时性差异在可预见的未来很可能不会转回。 满足上述条件时,投资企业可以运用自身的影响力决定暂时性差异的转回,如果不希望其转回,则在可预见的未来该项暂时性差异即不会转回,从而无须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 三 ) 递延所得税负债的计量 适应税率的确定: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时,应估计相关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转回时间,采用 转回期间适用的所得税税率 为基础计算确定。 在我国,除享受优惠政策的情况外,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在不同年度之间一般不会发生变化,企业在确认递延 所得税负债时,可以以现行的适用税率为基础计算确定,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不要求折现。 如 前面的 例题 1- 2中,假如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转回时间为 2020年, 2020年的适用税率是 25%,则按照 25%计算递延所得税负债。 递延所得税负债= 120 25%= 30(万元) ( 四 )递延所得税负债账户的核算内容 递延所得税负债账户核算企业确认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对应账户一般是“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不包括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的所得税影响 及企业合并的影响 )。 递延所得税负债 未来期间转回的金额 (应有余额小于账面余额) 当期确认的金额(应有余额大于账面余额) 反映企业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参照 例题 1- 2当期确认的递延所得税 负债 为 30万元,应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 费用 30 贷: 递延所得税负债 30 假如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转回时间为 2020年,在转回时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递延所得税负债 30 贷:所得税费用 30 六、所得税费用的确认与计量 (一)当期所得税 当期所得税:是指企业按照税法规定计算 确定的针对当期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应缴纳给税务部门的所得税金额,即当期应交所得税。 当期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 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纳税调整增加数-纳税调整减少数 ( 1)按照会计准则核算时不作为收益,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作为收益需要缴纳所得税。 如工程项目领用本企业的产品,会计上不确认收益,但按照税法规定将产品的成本和计税价的差额进行纳税调整,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 2)按照会计准则核算时确认为费用或损失,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允许扣减。 如发生的赞助支出、非公益性捐赠支出 、罚款支出、计提的各种减值准备、或有事项确认的负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允许扣除,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 1)按照会计准则核算时作为收益,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确认为收益。 如国债利息收入(目的是鼓励大家购买国债),调减应纳税所得额。 ( 2)按照会计准则核算时不确认为费用或损失,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则允许扣减。 如企业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不符合规定条件的(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可再按照实际发生额的50%加计扣除,调减应纳税所得额。 如计入当期损益的研 究开发费用为 200万元,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可以再加计扣除 100万元( 200 50%= 100)。 (二)递延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按照所得税准则规定 当期应予确认 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金额,即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 当期发生额 的综合结果(不包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及企业合并的所得税的影响)。 递延所得税一般应计入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递延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期初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期初余额) (三)所得税费用 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由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两个部分组成。 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 例 1- 6: N公司 2020年度利润表中利润总额为 7200万元,该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 25%。 2020年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中,会计处理和税法处理存在的差别有以下几个方面: ( 1) 2020 年 1 月 1日开始使用的一项固定资产,成本为 2400 万元,使用年限为 10 年,预计净残值为 0,会计处理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税法规定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假定税法规定的使用年限及净残值与会计规定相同。 ( 2)向关联企业提供现金捐赠 400万元。 ( 3) 2020 年 11月 25 日, N公司自公开市场取得一项权益性投资,支付价款 1800万元,作为交易性资产核算。 2020年 12月 31日该权益性投资的市价为2080 万元。 假定税法规定对于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公允价值的变动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出售时一并计算应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的金额。 ( 4)应付违反环保法规的规定罚款 300万元 (其他应付款)。 ( 5)年末存货余额为 1020万元,年末对持有的存货计提了 120万元的存货跌价准备(期初无余额)。 要求:( 1)计算 2020年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编 制 2020年 12月 31日暂时性差异计算表 ; ( 2)计算 2020年的递延所得税; ( 3)计算 2020年的当期 应交 所得税; ( 4)计算 2020年的所得税费用,并进行会计处理。 解:( 1) 2020年 12月 31日 暂时性差异 计算表 见表 5- 2。 表 1- 2 2020年 12月 31日 暂时性差异计算表(单位:万元) 项目 账面 价值 计税 基础 暂时性差异 应纳税 暂时性差异 可抵扣 暂时性差异 存货 900 1020 120 交易性金融资产 2080 1800 280 固定资产: 固定 资产原价 2400 2400 减:累计折旧 440 220 减: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0 0 1960 2180 220 其他应付款 300 300 总计 280 340 固定资产按会计固定计提的折旧= 2400 2/10 11/12=440(万元 ) 固定资产按税法规定计提的折旧 =2400/10 11/12= 220(万元 ) 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 2400440= 1960(万元 ) 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 2400- 220= 2180(万元 ) 存货账面价值= 1020- 120= 900(万元 ) 存货的计税基础= 1020万元 ( 2)计算 2020年的递延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 280 25%- 340 25%=- 15(万元 ) ( 3)计算 2020年的当期 应交 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 7200+220+400280+300+120= 7960(万元 ) 应交所得税= 7960 25%= 1990(万元 ) ( 4)计算 2020年的所得税费用,并进行会计处理。 所得税费用 = 199015= 1975(万元 ) 借:所得税费用 1975 递延所得税资产 85( 340 25%) 贷:应交所得 税 1990 递延所得税负债 70( 280 25%) 思考题 、作业 、参考 文献 思考题: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含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