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复习资料(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⑤ 联立③④⑤式得 ⑥ [答案 ] 本题中 l1和 l2是相邻的相等时间内的两段位移,因此,关系式 l2- l1= at2可以直接得出 . 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冲上固定 的光滑斜面,到达斜面最高点 C时速度恰 为零,如图 1- 2- 2所示 .已知物体第一次 运动到斜面长度 3/4处的 B点时,所用时间为 t,求物体从 B滑到 C所用的时间 . [思路点拨 ] 物体沿斜面向上匀减速至最高点,与从最高 点以相同的加速度滑下的过程是互逆过程,因此,可用 从 C点开始沿斜面向下匀加速运动的规律求解 . [课堂笔记 ] 设物体的加速度为 a,由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可知: xBC= atBC2, xAC= a(t+ tBC)2,又 xBC= (1- )xAC= xAC,以上三式联立可得: tBC= t. [答案 ] t 对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可有不同的求解方法,如本题解答过程采用了 “ 逆向思维法 ” ,另外还可用 “ 一般公式法 ” 、 “ 中间时刻速度法 ” 、 “ 比例法 ” 、 “ 图象法 ” 等,同学们可以试解 .可以发现,不同的方法,解答的难易程度不同,因此,遇到这类问题要多思考,力图寻找出一种最简捷的解法 . (16分 )一个氢气球以 4 m/s2的加速度由静止从地面竖直上升, 10 s末从气球中掉下一重物,此重物最高可上升到距地面多高处。 此重物从氢气球中掉下后,经多长时间落回到地面。 (忽略空气阻力, g取 10 m/s2) [思路点拨 ] 解答本题时应注意以下三点: (1)将重物的运动过程划分为不同阶段; (2)明确重物在每一阶段的运动性质; (3)选择恰当的公式解题 . [解题样板 ] 可以将重物的运动分为三个阶段:随氢气球向上匀加速阶段、脱离气球后的竖直上抛上升阶段和自由下落阶段 . 向上匀加速阶段: H1= a1t12= 4 102 m= 200 m┄┄┄┄┄┄┄ (2分 ) v1= a1t1= 4 10 m/s= 40 m/s┄┄┄┄┄┄┄┄┄┄ (2分 ) 竖直上抛上升阶段: H2= = 80 m┄┄┄┄┄┄┄┄┄┄┄┄┄┄┄┄ (2分 ) t2= = 4 s┄┄┄┄┄┄┄┄┄┄┄┄┄┄┄┄┄┄ (2分 ) 自由下落阶段: H1+ H2= gt32┄┄┄┄┄┄┄┄┄ (2分 ) 得: t3= ≈ s.┄┄┄┄┄┄ (2分 ) 所以,此重物距地面最大高度 Hmax= H1+ H2= 280 m┄┄┄┄┄┄┄┄┄┄┄┄┄ (2分 ) 重物从掉下到落地的总时间 t= t2+ t3= s┄┄┄┄┄┄┄┄┄┄┄┄┄┄┄ (2分 ) [答案 ] 280 m s 本题也可以将重物运动的后两个阶段合为一个过程,直接求出重物从掉下到落地的总时间,但此过程的位移为- H1,这也是这种解法的易错之处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不同质量的物体运动规律相同 解析: 自由落体运动是指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 g的竖直向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A选项中加速度不一定为 g,故 A错;B选项中的物体的初速度不一定为 0,运动方向也不一定竖直向下,不符合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故 B错;加速度 g与质量无关,则运动规律也与质量无关,故 C对;自由落体的位移 x= gt2, x与 t2成正比,故 D错 . 答案: C , 若测得刹车时间为 t,刹车位移为 x,根据这些测量结果, 可以 ( ) ,不能求出加速度 ,不能求出初速度 、加速度及平均速度 解析: 汽车做匀减速运动到停止,其逆过程是初速度为 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由 ,可以求初 速度、加速度及平均速度 . 答案: C 3.(2020淮安质检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第 5 s末 的速度为 10 m/s,则 ( ) 10 s内位移一定是 100 m 10 s内位移不一定是 100 m C. 加速度一定是 2 m/s2 2 m/s2 解析: 质点在第 5 s末的速度为瞬时速度,因不知质点运动的初速度,故无法确定其加速度大小, C错误, D正确;质点在前 10 s内一直做匀加速运动,则前 10 s内的平均速度为 10 m/s,前 10 s内的位移为 100 m,故 A正确, B错误 . 答案: AD 1- 2- 3所示的方法可以测出一个人的反 应时间 .甲同学用手握住直尺顶端刻度为零的 地方,乙同学在直尺下端刻度为 a的地方做捏 住尺子的准备,但手没有碰到尺子 .当乙同学 看到甲同学放开尺子时,立即捏住尺子,乙 同学发现捏住尺子的位置刻度为 g, a、 b的单位为国际单位,则乙同学的反应时间 t约等于 ( ) 解析: 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尺子下落 (a- b)高度对应的时间即乙同学的反应时间 . 由公式 h= gt2得 t= ,选项 C正确 . 答案: C ,接着又在水平面上做 匀减速运动,。高考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复习资料(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件件件 数系的扩充与 复数的引入 复数的概念 复数的运算 数系的扩充 O A P Q B a b 第 4 题 【 方 法点拨 】 由于向量融形、数于一体,具有几何形式与代数形式的“双重身份”,使它成为了中学数学知识的一个重要交汇点,成为联系众多知识内容的媒介。 所以,向量成为了“在知识网络交汇处设计试题”的很好载体。 从高考新课程卷来看,对向量的考查 力度在逐年加大,除了直接考查平面向量外
i)心舒宁结构式中间的圆点表示形成盐。 ( 1)心舒宁的分子式为 ______。 ( 2)中间体(Ⅰ)的结构简式是 ______。 ( 3)反应①~⑤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________(填反应代号)。 ( 4)如果将⑤、⑤两步颠倒,则最后得到的是:(写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__。 15. 某制糖厂以甘蔗为原料制糖,同时得到大量的甘蔗渣,对甘蔗渣进行综合利用,不仅可以提高经济效应
差的来源主要是因为随着解释变量值的增大,被解释变量取值的差异性增大。 二、异方差引起的后果 我们从简单线性回归模型入手,讨论异方差对参数估计的影响,然后再针对一般回归线性模型进行讨论。 对模型 () 当 ,为异方差时( 是一个随时间或序数变化的量),回归参数估计量仍具有无偏性和一致性。 针对 而言 iii XY 102)( iiεV a r
trtrtrtrEtrtrEtrEEnn再由迹的轮换性知 ( ) 从而, 即 定义 ( ) 则 为 的无偏估计量,即。 ktrtrtrk )())(()( 11IXXX)X(XX)XX(kntr )( M)()( 2 knE ee2)( knEeekns ee22s 2 22 )( sE 约束最小二乘法 对于线性回归模型(
综合总比载(导线单质量 q1=,面积S=674mm2,直径 d=;冰厚 b=5mm,按雨淞冰取容重;风速 v=15m/s,风速不均匀系数 F=,体型系数 C=)。 答案 :解 : 第 8 页 共 19 页 ( 1) 自重比载 g1=q1/S179。 103=179。 103 =179。 103[ kg/( m178。 mm2)] ( 2) 冰重比载 g2=179。
p(x) = v(x) / x 来给出。 不过,我们依然可以通过价值函数 v(x) 来讨论价格歧视问题。 如果存在商品向量 及存在实数 rR使得 v(rx) rv(x),则也说明存在着价格歧视:虽然按照 rx 购买的商品在数量上是按照 x 购买的商品的 r 倍,但方案 rx 的支出却不是方案 rx 的支出的 r 倍,说明价值函数 v(x) 在商品数量上存在着价格歧视。